新書推薦: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从工具到实例
》
售價:NT$
403.0
《
村上春树·旅(一本充满村上元素的旅行指南,带你寻访电影《挪威的森林》拍摄地,全彩印刷;200余幅摄影作品)
》
售價:NT$
301.0
《
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与实践
》
售價:NT$
709.0
《
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海事法庭研究
》
售價:NT$
398.0
《
中年成长:突破人生瓶颈的心理自助方案
》
售價:NT$
296.0
《
维奥莱塔:一个女人的一生
》
售價:NT$
347.0
《
商业银行担保管理实务全指引
》
售價:NT$
658.0
《
信风万里:17世纪耶稣会中国年信研究(全二册)
》
售價:NT$
811.0
|
編輯推薦: |
从更广阔的社会关系角度来认识设计的过程,见解深刻,是设计领域的一本必读书,也是关于我们社会的一部耐人寻味的记录。
两百多幅精选图片说明,形象再现了1750年以来产品设计的历史。设计专业经典教材。
|
內容簡介: |
《欲求之物:1750年以来的设计与社会》这本书追溯和分析了1750年以来产品设计的历史,配有两百多幅图片说明,以历史实例展示设计如何反映和改变社会文化,以及现代消费社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书中强调不应只着眼于设计师个人的行为,而要从更广阔的社会关系角度来认识设计的过程。这是设计领域的一本必读书,也是关于我们社会的一部耐人寻味的记录。
|
關於作者: |
阿德里安?福蒂,伦敦大学巴特雷特建筑学院的建筑史教授,2003年获米沙?布莱克爵士创新设计教育奖。主要兴趣是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建筑设计的作用。著作还包括:《语言与建筑:现代建筑的词汇》(1986)、《巴西的现代建筑》(合著,2004)、《混凝土与文化:材料的历史》(2012)等。
|
目錄:
|
前言
序言
第一章 进步的形象
第二章 首批工业设计师
第三章 设计和机械化
第四章 设计的差别化
第五章 家
第六章 办公室里的设计
第七章 卫生与洁净
第八章 电——未来的燃料
第九章 家务劳力的节省
第十章 设计和企业形象
第十一章 设计、设计师和设计著作
注释
索引
后记
|
內容試閱:
|
几乎我们用的每件物品,大部分衣物和食物都是经过设计的。设计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有理由追问它究竟为何,有何用,从何而来。尽管有相当丰富的论著探讨这一课题,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难以回答。过去50年里,绝大部分文论向我们灌输设计的主要功能是美化事物;一些研究则指出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极少情况下设计与利润挂上钩;更甚少有人将设计视作概念的传播。我意识到,设计活动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人们的所知,尤其在经济和观念方面。这便是此书的缘起。
文化单一性让设计囿于视觉角度,失去了与思想和经济的联系,这给设计及其历史的研究造成了障碍,在英国尤其如此。人们通常认为设计一旦与商业太密切就变得污秽了,这种理智洁癖混淆了事实,毫无裨益。实际上,设计是在资本主义历史的特殊阶段应运而生的,而且在工业财富的创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设计如果被视作纯艺术活动,就会显得微不足道,沦落为文化附属品。
同样地,设计对于我们思维方式的影响也未受多少关注。人们抱怨电视、新闻、广告和小说的影响,对设计的影响力却不以为意。设计远非中性、温和的艺术活动,它比朝生暮死的媒体产品拥有更持久的影响力,因为设计能将我们对自我和行为的认知铸造成具体而永久的形式。
鉴于“设计”一词将在此书中大量使用,我需先阐明它的概念。通常而言,当谈及人工制品时这个词有两层意思。一方面,它指事物的外观:比如说“我喜欢这个设计”通常涉及美的概念,人们往往在此基础上做出这种判断。很明显的是,这本书并非设计美学著作。本书并不打算讨论诸如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的设计是否比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的展品更美,而是探究究竟为何会存在这些差异。
其二,“设计”一词更确切地是指商品的制作方案,例如某人说“我正在设计一辆车”,指的就是这层意思。将这两层意思分开单独处理将铸成大错,因为“设计”一词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同时表达这两层意思,一词双义恰如其分地传达出两者不可分割的事实:广义上说,事物的外观正是它们制作情况的结果。
这里所用的历史一词关注于解读变化,因而本书的主题将是工业产品设计产生变化的原因。在政治、社会、经济和其他一些文化形式的研究中,史学家有着极为精妙的理论建树;而设计史的理论相形见绌。将艺术与设计混为一谈,以及进而认为加工制品即艺术品,都显示出这种理论上的薄弱。将加工产品与绘画和雕塑并置于博物馆展出,以及关于设计洋洋洒洒的文字都造成了这种误解。最近的一部书中出现了“工业设计是20世纪的艺术”的陈述,似乎企图掩盖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全部差别。
就目前看来,二者最关键的区别在于艺术品通常由同一个人——艺术家——进行构思和制作(或者指导);工业产品却不尽然。艺术家作品的构思和制作允许有极大的自主性,这让我们相信艺术的一个主要功能便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自由表达。权且不论这种对于艺术的看法是否全然准确,设计绝非如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产品制造的首要目的必定是为生产商谋利,而设计正是其中一环。设计中所包含的艺术想象无论如何发挥,都并非用于表达设计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是为了保证产品的销售和盈利。将工业设计称作“艺术”暗示着设计师在生产中扮演主要角色,这种误解实际上切断了设计与社会进程的大部分联系。
在解释变化这点上,设计和艺术的混同导致了一种因果理论,它常用但欠缺。在诸多版本的设计史中,作者通过谈论单个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性格和事业来解释变化——齐彭代尔(Chippendale)的与喜来登(Sheraton)的家具设计之所以不同,在于二者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艺术观念。可一旦我们试图确认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差异时,却无从下手;当我们考虑的不单是个人作品,而是一批设计师的作品的整体风貌时,问题更加棘手:例如,为何20世纪00年代的办公用具设计与20世纪60年代的产品整体外观大相径庭?将这种现象归结于艺术气质上的差异则有些荒谬。
设计史学家为了规避问题,常常将变化视为某种进化过程,加工商品仿佛成了植物或动物一般。设计中的变化被描述成产品生产中的变异,向完美形式进化的各个阶段。但是人工制品本身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证据表明有一种自然或机械选择的法则在推动它们演进。决定商品设计的并非某种内在的基因结构,而是制造者和制造业,以及在商品社会中这二者与社会的关系。
虽说设计与社会有关,但究竟如何相关,史学家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在大部分设计史、艺术史和建筑史中,这些活动被剥离于其生长的社会环境而单独考量。然而,最近却流行谈及“社会语境”或“社会背景”。例如,马克?格罗伍德(Mark Girouard)在关于19世纪“安妮女王”风格建筑的《温文尔雅》(Sweetness and Light)一书中,开篇描述了评论家对这种风格的反应,继而写道:
“当我们考察一下当时的背景,种种暴怒与痴迷便变得可以理解了,是这种背景下的某种必然。‘安妮女王’风格的繁盛在于它满足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的想往。”
随后几页是对19世纪社会的概述,接着,格罗伍德几乎完全用建筑术语描述了“安妮女王”建筑。对于社会语境的泛泛而谈就像是玻璃缸中鱼儿周围的水草和碎石:无论它们有多么真实,都只是配饰,拿走它们对于我们观察鱼儿不会有丝毫影响。“社会语境”成了一种装饰,建筑仿佛自主存在,艺术动机之外的一切都微不足道。对于史学家而言,“社会语境”的魅力在于省去了他们对于物品与历史环境如何关联的思考,象格罗伍德的“某种必然”这样模糊的论述并不少见。在设计研究中“社会语境”的随意使用尤为糟糕,导致了背离生产的物质现实的观点和信念。
本书中,设计的历史也是社会的历史:解读变化的前提是理解设计与现代经济进程的相互作用。
思想和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在这些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较难把握。我认为,设计在这一独特领域里举足轻重,这点通过套用结构主义的理论便可阐明。结构主义者认为,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人们的信仰和日常经验之间的矛盾通过神话的发明得以解决。先进社会中的冲突和原始社会同样频繁,神话也同样流行。比如,我们的文化中存在着贫富差距和不平等;同时,社会又主张基督教众生平等的信仰。这种吊诡在灰姑娘的故事中得以解决,她被王子找到,嫁给了他,证明尽管贫穷她也能成为他的另一半。灰姑娘只是个童话故事,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但现代版本并不少见(例如秘书嫁给了老板),这让人们以为吊诡无关紧要甚至并不存在。故事是传播神话的传统方式,在本世纪,电影、新闻、电视和广告成了新的补充。
法国结构主义评论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神话学》(Mythologies)一书中解释了神话如何起作用以及它对我们思维的影响力。从手册的用语、女性杂志中的烹饪形象,到媒体对于婚礼的报道,巴特旁征博引地告诉我们这些平常事物如何显示出我们关于世界的各种想法。与短暂的媒体所不同的是,设计能赋予神话持久而坚固的实体形式,使之变得真实。举个例子,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办公室工作相比“昔日”更便利、愉快和多样化。神话调和了大多数人无聊而单调的办公经验,让他们觉得这比其他工作如工厂作业身份高贵,工厂作业的单调则未加掩饰。广告、杂志报道和电视剧向人们灌输办公室工作是愉快的、社交性的和激动人心的,而色彩明亮、造型诙谐的现代设备让这一切真实可信,正是设计让办公室与神话色彩相符。
对于企业家来说,利用神话是商业成功的必要手段。每种产品都必须融入某种可推广的概念,设计的特殊使命便是将概念和可行的生产方式结合起来。这一过程的结果是,加工商品蕴含着无数关于世界的神话,而神话亦成为现实。
鉴于其广泛的影响和复杂的本质,对设计的历史考量并非易事。工业产品成千上万,即便是看上去最无足轻重的设计,一旦分析起来也极其复杂。我不妄想包罗万象,而是尝试着指出任何制造品的设计史应如何切入,可以提出哪些问题,以及研究它的设计可能得到哪些答案。书中我讨论了各类物品,其中许多颇为详细,但我的选择免不了具有任意性,某些情况下另一件物品同样能证明我的论述。实际上大可以说,若书中例举的是另外一些设计,论证仍然完整。
我避免对每件设计面面俱到,这种方法很容易变得乏味,我将通过一系列的章节和主题来探讨设计。每件物品的讨论都将留有余地,它们所衍生的其他主题将留给读者去思考。每个章节各自独立,同时,它们共同提示出设计在我们的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我们的生活和思维的影响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