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形而上学与测量
》
售價:NT$
340.0
《
世界航母、舰载机图鉴 【日】坂本明
》
售價:NT$
340.0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售價:NT$
295.0
《
复原力
》
售價:NT$
345.0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NT$
440.0
|
編輯推薦: |
剩女、挑剔、强势、清高、孤傲、没礼貌、自以为是……面对被塑造的刻板印象,我该怎么办?
中国的剩女,一直沉默地任人评说,生活在别人贴给她们的标签之下,生活在这些标签带给她们的情感迷雾之中。
她们真的是嫁不出去而被“剩”下的吗?是谁给她们贴上“被剩下”的标签?她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如何理解中国的剩女现象?
把话语权归还给剩女,让她们自己讲述自己。深度访谈,实地调查,数据和图表分析,揭密隐私,犀利大胆,尖锐解读中国剩女群体的真实面貌和生存现状。
剩女人数增长迅速,是整个社会必须面对的现实。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和尊重她们,是社会必须具有的态度。
|
內容簡介: |
近年来,超过了传统意义上合适婚龄而尚未婚配的女性越来越多,年过三十仍单身一人的女性群体正日益庞大。她们被我们称为“剩女”。大众媒体、婚恋网站、电视相亲节目、情感专家、社会名人等各路人马,对剩女穷追猛打,靠扭曲未婚女性的形象收名获利,合谋掀起了一股消费剩女的狂潮。
剩女已经被媒体塑造了一种刻板印象:择偶高标准,并为这个高标准付出长期焦虑不安的代价;总是高高在上,强势、干练、聪明,把追求者远远拒之门外;不是把自己锁在很小的交友圈和工作中,就是孤傲地品味生活;另外一些各方面不算太优秀的剩女,便成了焦虑的怨妇或诈骗分子的下手对象,恶性循环似的继续跌入“剩”的深渊。
她们真的是嫁不出去而被“剩”下的吗?是谁给她们贴上“被剩下”的标签?
调查发现,大众媒体展现的剩女形象严重偏离实情。这股消费狂潮背后,是各种政治、资本和文化势力的勾结与角逐。不仅是大众女性,演艺界的女明星也被媒体区别对待:嫁入豪门生子被褒扬,不按时结婚被贬抑。“剩女强”和“剩女错”这两种响亮的声音在舆论中不断回响,传达的信息是“女人不结婚就是错”。
本书犀利指出,在婚姻制度不合理、已婚女性陷入多重权利困境的背景下,舆论对剩女的催婚施压大于对已婚女性困境的关注,这是一种畸形的现象。参与诋毁和污蔑剩女的部分名人在书中被记录和批判,误导女性的专家言论被学术拨正。为了反映剩女的生活图景,书中对分布在8个城市、原生家庭在26个城市的43位未婚女性进行了深度访谈,把话语权归还给剩女,让剩女自己讲述自己,展现这个群体的真实面貌,同时引发对媒体所引导的刻板印象的思考。在全球化视野下,本书还梳理了欧美女性的不婚历史和席卷亚洲的晚婚或不婚潮,给读者提供一个对比的坐标,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剩女现象。
|
關於作者: |
罗爱萍:女,1977年生,广州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文学学士,中山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文学硕士,2010—2011年英国志奋领学者。曾在《南方都市报》任政法记者,现为《广州日报》编辑。
王蜂:女,1980年生。2007年在美国获得制药博士学位,曾担任美国政府委托科研项目负责人,大学教师,并具有美国护士从业资格。专业虽为自然科学,但对性别学和社会学具有浓厚兴趣,一直不间断地自学。依靠自然科学和医学背景为性别学研究奠定了科学素养,开拓了视野,以传播女权主义为第二事业。
江宇:女,1979年生,广西梧州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文学学士、硕士,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英国拉夫堡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
目錄:
|
序一 女人的幸福与丈夫孩子无关 罗爱萍001
序二 女人树大自然直 王蜂004
序三 阔别十年的回归 江宇007
开篇语 不再沉默
第一章 21世纪初的“消费剩女”狂潮
媒体的剩女狂欢宴009
剩女舆论背后的资本推手022
女人与不婚的名人“公审”037
第二章 逼婚时代的迷思与困境
规范女性的五大法宝056
已婚女性的权利困境074
第三章 从43名受访者看剩女群体
访谈介绍和刻板印象106
她们是怎么“剩下”的113
结婚意愿的变化138
30岁的焦急与成长157
择偶要求的变化与自我调整168
一个人的生活与忧虑180
生育权被剥夺193
性体验198
剩女舆论加剧焦虑205
第四章 父母的介入与角色
策动者:策动相亲和恋爱210
催婚者:催促结婚施加压力211
牵线者:四处出击介绍相亲237
把关者:一道贯穿全程的关卡239
第五章 应对父母亲戚催婚的策略
五招式化解父母催婚244
不谈论不来往拒亲戚250
第六章 “剩下”的职场影响
事业心和个性不被容纳256
单身要加班 跳槽被怀疑259
掌控同事的催婚263
与同事的来往和交流266
第七章 剩女社会关系网络的伸缩
朋友结婚致朋友圈萎缩270
单身女性的交友受限制273
单身同性朋友互相陪伴276
第八章 她们的故事
芳菲:在失去中找回自我282
碧影:没有感觉就不断地走路288
忆意:一直在寻找爱情的定义293
第九章 挤压剩女塑造“可用”女人
悖论重重的男权择偶观304
剩女健康问题有阴谋313
高龄产妇的风险被夸大326
结婚并不能保证老来有伴334
第十章 西方和亚洲女性的晚婚不婚潮
西方女性五个世纪的不婚史340
亚洲女性“二战”后的新选择353
结束语 向剩女致敬358
建议信 从现在起为未来做准备360
附录1 2010年全国25岁及以上分年龄、教育程度的未婚男女数量
附录2 2010年北京20岁及以上分年龄、教育程度的未婚男女数量
附录3 2010年上海20岁及以上分年龄、教育程度的未婚男女数量
附录4 2010年广州25岁及以上分年龄、教育程度的未婚男女数量
|
內容試閱:
|
序一
女人的幸福与丈夫孩子无关
罗爱萍
让我转变为女权主义者的是社会对剩女的污名化。这个词兴盛起来的时候,我刚好30岁出头。我觉得很奇怪,我过得挺好的,但媒体上的剩女们总是呼天抢地,和我的生活很不一样。2008年,我在网上认识了另外一名作者王蜂,我们一直在网上讨论中国媒体上的剩女现象,并商量要写一本关于剩女的书。因为我一直忙于申请奖学金留学,写书的计划便一直搁置。
在英国志奋领奖学金的资助下,我于2010年9月前往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大学攻读传播学硕士。学习期间,我看到完全不一样的社会景象,我至今仍清晰记得MSN首页一篇给单身男女10条建议的文章带给我的惊愕。我在国内看到的类似文章总是给剩女提建议,给剩男提建议的很少。这篇文章给女人的10条建议中,其中一条是“不要和你不喜欢的男人约会”。我当时很震惊:这样简单自然的一条建议,却是我在国内媒体上从来都没有听过的声音。过去,常常有人教我装傻维护男人的自尊心,劝我降低对男人的要求,但从来没有人对我说还可以奉行“不喜欢则不约会”的原则。自此,我开始留意英国的性别文化。我发现伦敦的街头经常有带着孩子的男人,也没有听到男人说“女人应该怎么样”的话。我发表看法,男人会认真聆听。海报上的人物,很多都是男人。这和我在国内看到的商业宣传都依靠物化女人完全不一样。不同课程的老师,总是鼓励学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在这种环境下,我经常感受到自己发自内心的幸福感。那时候,我的学业压力很大,经济上也不宽裕,奖学金只够维持基本的生活,但我仍然觉得自己很幸福。我知道,这是因为没有人要求我改变,思之所及我都能够自由选择。作为一个女人,我感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和享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我第一次觉得做女人也挺好的。无数次的尊重让我确定,我拥有了作为人的尊严。这也让我明白,女人的幸福与爱情、丈夫、孩子及金钱无关,而是取决于是否享有尊严和自由(其实男人的幸福也一样)。回国后,我拥有了一双明亮的眼睛。我看到了现行婚姻制度对女性的剥削,看到了女性为社会和家庭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却不被承认,看到了女性处于被塑造被利用被污蔑的境地,看到了针对女性的犯罪越发频繁……
我很感恩,自己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但我知道,大部分中国女人并没有我这么幸运,我觉得自己有义务为提高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做点实事。我希望能团结志同道合者,用行动为单身人士争取应有的尊重,让更多人享有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自由,推动社会的多样化和进步。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在这里我必须向他们表达深深的谢意。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写作期间,我大大压缩了家庭聚会的时间,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让我非常感动。其次,我要感谢本书的另外两位作者,江宇和王蜂。写作过程漫长而艰苦,但我们经常互相鼓励,顺利完成此书,并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为以后的继续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一定要感谢接受访谈的49位单身女性(本书采用了43个案例),如果没有她们,这本书将是残缺的。此外,我还要感谢帮助我找到49位受访者的介绍人。
我非常感谢英国志奋领奖学金的资助,英国一行开启了我的自我解放之旅,也为本书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很感谢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的乔晓春教授从学术写作的角度给本书提出的宝贵建议,很感谢我的朋友胡哲鹏3年多来对我的鼓励和支持,非常感谢我的同事涂晓彬和王紫凤为本书制作图表、梁嘉舜为本书设计了惊艳而有力量的封面。
我还要感谢6位法律界的朋友提供的免费法律帮助:程路律师、刘子萱律师、郑和香律师、罗君丽律师、苏劲斌律师以及广东佳思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袁耀鸿律师。
序二
女人树大自然直
王 蜂
我这个女权主义者是自发觉醒、自学“成才”的。我的家庭环境有个幸运的地方,就是我的父母以及我经常接触的长辈都没有性别偏见,都没有把男孩女孩区别对待的思想。即使是我外祖父那么大年纪(104岁去世),也没有对我实施封建男尊女卑的教条影响。而且我家的长辈从不期待我结婚或生育。我母亲在我初中的时候就告诉过我“女人不一定要结婚的,你到了40岁还未婚也没关系的”。我把不生育的决定告诉父母,他们也都支持,父亲说“你既然不要孩子,就有大把时间搞事业和找快乐啊”。
但我踏入社会,立刻就看出外面和家里不一样,男女待遇不一样。在小学,我就天天看到中年女老师偏爱男孩,对女孩不好。我天生一副疾恶如仇的古道热肠,看见老师欺负别的女生,尽管和我不相干,我也会气愤地瞪视老师,并因此招致老师的厌恶。后来在网上碰见以前的小学女同学,我们都结婚了,我对她说“我还记得某某老师刁难你,现在想起还会生气”。可是同学自己已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忘了,只记得是不喜欢那个老师。这些性别不公平的事情,我可是永生不会忘记的,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现在会成为女权主义者。
考大学,我遭遇男女分数线不同,没能去我选择的专业,而是被分配了不感冒的专业。在大学里,我认识了一些能力过人、刻苦勤奋的师姐,并听师姐们讲述招聘场上宁要低分男生、不要高分女生的现象。和同学出去吃饭,我因为从饭桌边站起来打了一只蚊子,被同学批评说“要注意行为”。而男生在饭桌上一边伸懒腰一边放声打个夸张的呵欠,嘴里还嚼着东西,我事后对同学说他太不雅观,同学轻轻一句,“咳,男生没事的”。大学里谈恋爱,我从开始就没以结婚为目的,而男方有比较强的结婚意向,所以把男人对女人婚内角色的期待暴露无遗,使我大倒胃口。比如他谈到生儿子的问题,我说“切,没儿子又如何”,他听了瞪起眼睛,“没儿子又如何?你去我们那问问,没儿子会怎么样”。这些“小事”,是和我同龄的中国女生普遍都要历的,对别人来说似乎不算什么,或者起到了潜移默化给她们塑造性别角色的作用,但对于天生眼里不揉沙子的我,却逐步激发了我的性别意识觉醒。
到美国读书,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感到culture shock,反而觉得美国的氛围比家乡更舒服。我没当过剩女,24岁就订婚了。但是我知道,如果我没出国,我恐怕会终生不婚。我一直关注国内姐妹,在网上和国内女性交流,认识了好几个又坚强又能干的女人。我想不是因为我运气太好,而是因为国内这样的女人很多。我作为一个实干派,很想有机会为她们做点什么。后来认识了本书的另外两位作者,我们谈到要写一本书,于是我开始了一边自学一边写书的征途。现在我可以说,我们做到了!我们以后还会做到更多!
讲个笑话:有个男人想说女博士没有魅力,于是问我:“你说男人是喜欢女博士还是女护士?”我笑道:“有区别吗?我既是女博士,又是女护士。”所以说,不要让性别刻板印象把女性的完整天性拆得七零八落。
感谢罗爱萍和江宇给了我和她们合作的机会,并在合作中帮助我进步,和我结下了珍贵的友谊。今后我会继续和她们合作,为女权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还要感谢我的丈夫保罗,他一向把我认为重要的事情也看得重要;我写这本书,保罗一直很支持,周末还陪我去周边城市的图书馆充电,帮我影印大量读物。在我完成写作的那天,他比我还高兴,还和我出去吃烛光晚餐庆祝。我还要感谢在美国的网友王粒人和在新加坡的网友Hong Lim,他们帮助我找了不少文献资料。还有在中国的网友宫宏博,他数次自掏腰包替我寄书给国内的女权主义盟友,也不要我还钱给他。谢谢大家的支持!
结束语 向剩女致敬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如果说父权社会必将消亡,私有制必将消亡,那么婚姻制度也必将消亡,或者说必将去制度化,这一点已正在被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所印证。放眼全球,在不同的国家,婚姻成为一种制度的原因和前提都在消失或淡化,婚姻开始由一种约束女人的制度向女性的一种个人选择过渡。由于男本位观念在女性当中淡化,不单男人求偶图的是满足自身利益,女性择偶时对自身利益和未来孩子的利益考虑也开始凸现。不管这样的转变是否符合男权利益,它是必将发生的。
对于每一个女性来说,晚婚或不婚只是一种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而女性晚婚潮的出现和壮大,不婚女性比例的增加,却不只是与个人生活有关,而是一个国家女性地位提升的必经之路,女性人口整体素质成长的契机。在女权破冰时期,女人正需要推迟婚育来冲击男性把持的职场,靠提高择偶标准来迫使婚姻制度向有利于女性的方向改变。而且,未婚女性的增加,本身就是对抗了男权对性别角色的规范。旧的规范受到对抗,新的生活方式声势壮大起来,人们才会懂得尊重女性的各种生活方式,才会意识到要用旧的模子来拘禁女性会是多么不合时宜,徒劳无功。未婚女性的增加,也会给未到婚龄的年轻女性开辟更自由的选择余地:人选择做一件特立独行的事情往往会顾虑重重,因为别人做的太少,自己也就不敢做;如果做这件事的人多起来,后来人要做出同样的选择也就少了顾虑。有意晚婚或者不婚的年轻女性越是看到大龄未婚这件事在社会上不稀奇,越容易放松地做选择。所以说,今天的剩女,是中国本世纪女性解放事业迈上新台阶的先锋。
不管一个女人因为什么原因未婚,这段经历对她个人的成长都是很有价值的。女人成年后有十几年的时间可以以自我为中心,独立锻炼生存能力,探寻自己对人生的追求,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早早结婚的女人所得不到的。女人早婚后的生活虽然也需要有不简单的能力来应对,但是毕竟思维会被框进如何为丈夫孩子着想的定式,不利于磨练为自己谋利、为自己打算的生存之道。可以想象,如果中国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也变成北欧那样的30多岁,大部分女性大学毕业后都经历十年以自我为中心的历练才结婚,她们的整体素质将会变得厉害得多,更不容易受人欺负。即便女性的晚婚和不婚并非出于她们的本愿,单身的历也有助于消除她们对独立的恐惧。即使很害怕将来“嫁不出去”的女人,真正历了单身期的历练也会逐渐看穿,没有丈夫也就是那么回事,不但没什么可怕,反倒多了不少自由。如果对独立生活不感到惧怕的女人多起来,男权社会钳制女人的资本就会减少,女性地位自然会提高。
正因为现在的剩女是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带领中国女性走向自由的开路先锋,所以我们要向所有的剩女致以同道者的敬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