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胡适留学日记》汇校本(全四册)
》
售價:NT$
3468.0
《
特大型电网企业网络安全从业指南 Java代码审计与分析
》
售價:NT$
806.0
《
心灵哲学
》
售價:NT$
653.0
《
世界体系论与中国(修订本)(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653.0
《
丰田精益生产方式 图解版
》
售價:NT$
407.0
《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第五版)
》
售價:NT$
908.0
《
儿童自驱型成长训练手册
》
售價:NT$
254.0
《
分布式系统实战派——从简单系统到复杂系统
》
售價:NT$
551.0
|
編輯推薦: |
身心灵导师王树开创性之作。帮助无数父母走出孩子教育的困境,开启自我生命的成长之旅。引领父母与孩子共同实现生命的完整和丰盈。教育,从父母自己的心灵成长开始。
只有实现生命本质的连结,才能真正懂得孩子,也才知道如何真正爱孩子,将教育变成一种美好的生活,而不是无奈的选择。为了孩子,让我们走上一条探索自我生命的成长之路。
在教育孩子和自我成长两个方面,《透析童年》将使父母获得巨大的心灵支持和帮助。
——“爱与自由”教育精神提出者,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
《透析童年》帮助我在成为母亲之后,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次成长。希望,它也能温暖到你。
——《父母世界》执行主编朱正欧
王树的精神世界真的就好像一棵丰盈的树,充满生命的绿色,时刻提醒我不忘生命的美好。
——盐妈网创始人胡其萍
如果父母和孩子的生命总是处在两个不同的频道,那通过心灵之爱与孩子产生的生命连结就永远也无法完成。面对孩子,父母们惶恐的是,自己早已遗忘了所有孩童时候的内在需求,我们对自己的生命状态也一无所知。本书中,作者将带领我们踏上一条自我成长的路途,回到童年,疗愈自己的内在,让内在的光明显现,如此不仅照亮自己的生命,也照亮孩
|
內容簡介: |
在生命开始的地方,看见孩子内在的丰盈,也看见我们自己的匮乏。
只有实现生命本质的真正连结,才能真正懂得孩子,也才能真正爱孩子。
父母只有进入自己的内在生命,重新经历自我生命和心灵的成长,才能以此来了解、伴随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本书中,作者反复强调和展现的是,人拥有两个自我:一个是身体的自我,一个是精神的自我。每个孩子的到来,都带着一颗精神的种子。这颗精神种子需要和身体一起成长,它所需要的养分,甚至超过身体所需要的物质养分。因而,无论作为教育者,还是作为父母,都应该懂得:关注孩子的成长,除了身体与认知发展以外,更需关注孩子心理与精神的发展,最终达成身、心、灵的合一成长!
而为了让孩子可以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未来能够以完整的人格状态幸福生活,家长所要做的,就是重新了解自己,寻找生命中那些曾经丢弃的宝贵资源,并以此来了解、伴随和支持孩子的成长。与此同时,也让自己走向真正成熟的生命状态。
●头脑中自以为正确的方式,让我们与孩子永远生活在两个频道中,难以通过心灵之爱与孩子产生内在生命的连结,若想要进入孩子的内心,就需要先进入自己的内在生命。
●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他不仅是一个我们能够看到、触摸到的小身体。他的生命内部,同时带着宇宙所赋予每个人灵性的能量和信息。他犹如一组密码,承载了一个生命成长的全部资源,这使得婴儿的生命拥有了一种与生俱来的灵性精神和具有创造力的生命特质。
●孩子在0至12岁,甚至到18岁时,父母、家庭和良好的教育环境,给予孩子的爱和安全感,犹如孩子成长中的第二层皮肤——“心灵皮肤”,保护着孩子正常健康地依据自己的生命密码,来建构自己内在的精神生命。
●成人们不知道,对于孩子来说,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内在资源,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独一无二最好的自己。只是大多数时候,传统的教育方式,都成了孩子成为自己的障碍。
●儿童的到来,就是需要我们透过他们天使般的眼睛,重新去感受爱从其中流出。倾听,我们首先需要让自己可以用心去正视对方,然后逐渐让爱在其中流淌。
●父母的心理状态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土壤。父母没有心理的自由不可能给孩子真正的自由,父母没有安全感不可能给孩子真正的安全感。
●创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并不知道什么时候给孩子制造了创伤。
|
關於作者: |
20年时间,是王树生命的一半历程,她却将之全部投入到新教育的事业之中。
1994年,王树已成为国内第一批接受体系化培训的蒙特梭利老师。1995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所“爱和自由”学校,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下,学校的创立实属开创性的破冰之举。在前10年的实践中她发现,存在于儿童身上的诸多问题,大多来自家庭环境和父母关系的投射,而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因而,自2004年起,王树追随萨提亚、家庭系统排列、NLP、催眠等现代心理学流派的国际顶级大师,深入学习,潜心感悟。教育和心理两大视角,使她能有进一步的洞察:儿童身、心、灵发展的脉络如何;作为孩子成长的背景,父母的作用怎样发挥;孩子如何成为完整的自己,而非父母生命的复制;教育者如何成为觉悟者……时至今日,王树觉得,以自己生命的状态,和对生命发展与教育之道的领悟,已可带领愿意成长的家长和自己在觉悟的道路上一同探索。
创办靛蓝纪教育机构、举办家长学校与夏令营、写作本书,对王树而言,都有着重新出发的意义。
|
目錄:
|
第1版序言打碎自己的童年孙瑞雪
第1版自序走向生命的成熟状态
第2版自序这五年
引言连结生命,你准备好了吗
第一章满足孩子的渴望,给孩子建立归属感
第一节也许是我们的父母,也许是我们自己,也许是我们的孩子!
第二节探索生命,发现自己
第三节对孩子说:“我们的生命连结在一起!”
第二章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家
第一节也许是我们的父母,也许是我们自己,也许是我们的孩子!
第二节连结滋养心灵的能量
第三节对孩子说:“世界是安全的!”
第三章放下你的期待,学会认同你的孩子!
第一节也许是我们的父母,也许是我们自己,也许是我们的孩子!
第二节做自己的生命专家
第三节对孩子说:“你真的很好!”
第四章连结孩子的生命力,体验生命之爱!
第一节也许是我们的父母,也许是我们自己,也许是我们的孩子!
第二节做自己的观察者
第三节对孩子说:“我们爱你!”
第五章尊重生命,让孩子成为自己!
第一节也许是我们的父母,也许是我们自己,也许是我们的孩子!
第二节你是生命的舞者
第三节孩子,你是完整的自己
第六章两棵树的生命
第一节孩子的世界
第二节成人的世界
尾声在经验中探索生命
附录身、心、灵合一的成长体系
后记一生命的连结
后记二怀念母亲
|
內容試閱:
|
第三章放下你的期待,学会认同你的孩子!
第二节做自己的生命专家
一、学会等待
我们处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一切看效率,看结果。人的价值在提高效率和创造结果中得以彰显。处在这种快节奏的旋涡中,我们总是在往前赶。我们不愿停留,甚至不舍得或者没有机会歇息。我们不断给自己设定下一个目标,然后渴望目标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实现。
无意识之间,我们把应对外在世界的这种模式,也搬到了应对生命的成长上,不论对孩子,还是对自己。
我们恨不得孩子三岁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十岁才应该拥有的知识。孩子成长中的任何一个现象、问题都可能引发我们的焦虑和不安:这个问题怎么还没有过去,孩子好的成长状态怎么还不出现?
当我们自己走在生命成长路上的时候,我们同样不愿等待。我们渴望自己一下子能达到一个设想的状态,甚至想象在那样一种状态下生活将是怎样的美好。成长过程中一个平静的阶段、一个灰暗的过程,都可能会引起我们内在的躁动,我怎么还是没有成长到理想的状态?
你是否意识到,这是头脑的声音?
渴望孩子的快速成长,背后是渴望孩子出人头地的期待,而不是关怀这个生命本身。渴望生命状态的快速改变,背后仍然是为了应对外部世界,而不是关注生命本身。这样一来,我们已经悄然把“生命成长”当成了应对外部世界的工具。
于是,我们依旧会用头脑应对外部世界的方式来对待生命的成长。从头脑层面,我们不愿等待,总奢望“果”的即刻出现。而实际上,我们又总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焦急的等待上,而不接纳当下的状态。我们不愿接纳当下自己的状态,不愿接纳自己当下所面临的问题。
等待是思维的一种状态。基本上,它意味着你需要未来,而不是活在当下。你不要你所拥有的,你要你所没有的。任何一种形式的等待,都让你无意识地在你的此时此刻,创造了一种内心的冲突:你不要此时此刻,你把希望寄托于未来。
所以,当我们真正关怀生命本身时,当我们把注意力投注在当下这一刻时,我们将会发现,学会等待,就是“没有等待”。学会等待,是让自己接纳当下,处于当下。
二、原谅自己
一位朋友经历了从“深深的自责和愧疚”到“原谅自己”的心路历程,她与我分享了这段经历。
朋友是一位妈妈,孩子出生后,她便陷入了深深的愧疚,自我责备,甚至有一种罪恶感。因为她认为孩子不完美,是自己造成了孩子的不完美!她觉得这辈子都不能原谅自己,周围人的劝说根本不能解开她内在的这个结。
这种愧疚与自责笼罩着她的生活,渗入她的情绪。她为孩子忙碌着,觉得要用尽全部的生命力量来养育这个孩子。这个过程中,她很累,内心充满挣扎。有一天,她意识到这一切并不是真正的爱,而是自己的补偿心理,想通过补偿来减轻自己的愧疚感。于是,她开始希望自己能够原谅自己。但她发现那是头脑的想法,她的内在并不饶过她。那种责备和愧疚的感觉仍然充斥于她的内在,丝毫没有消退。她陷在深深的痛苦里,想原谅自己竟然都不能。
原谅自己真的并不容易!
她知道自己这样的状态并不能给孩子真正的爱,反倒会给孩子和家庭造成负向的能量。她知道自己这样的状态其实也在内耗自己的生命能量。她很累,身心疲惫。
生命给了她一个新的转机。
一次心理治疗中,她彻底释放了自己的深层情绪,歇斯底里地痛哭了很久,愤怒、恐惧、悲伤、痛苦,似乎都从生命的最深层被释放了出来。直至最后,她都不知道自己在释放什么情绪。太多的情绪在生命与身体中积压了过久、过深,那个“内在受伤的小孩”出现了。
我们每个成人的内在都有一个“受伤的小孩”。在我们的童年,在我们完全没有能力应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时,在我们完全无意识的情况下,一些经历、一些事件,在我们生命的内在留下了一些创伤、情绪和心理模式。我们的年龄在增长,但心理却滞留在“小孩”的那个状态。而且这个心理上的小孩,一直在支配着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情绪和我们的行动。
这个心理上的“小孩”,正是我们生活的制造者。
“‘我’原谅自己那个‘内在受伤的小孩’。”一个声音在她的内在出现,她泪流满面。这一刻,她觉得原谅了自己之前的一切。
怎能不原谅自己?怎能不原谅自己那个心理上尚未长大的孩子?不仅要原谅她,而且要爱抚她,让她成长。
生活中,或许你也因为某件事情而不能原谅自己,并且给自己下了各种判断:“我怎么这么糟糕”、“我真是道德有问题”、“当时我要不这么样就好了”……进而会产生“我恨我自己”、“我是不好的”等情绪。
这时,你有两条路:一是将自己固着在这种情绪中不能自拔,这意味着“不原谅自己”的情绪始终禁锢着你,伤害着你的身心,影响着你的生活;另一条路是觉察自己,觉察“谁是我生活的真正制造者”。当你觉察到那个主导着你现实生活的“心理小孩”时,你就会给予自己最大的原谅,给予自己爱和能量。
选择在你自己的手里。
三、学会转化内心的伤痛
当我们的潘多拉之盒被打开的瞬间,我们看到了自己内在被压抑许久的伤痛和生命负面的能量。这些伤痛与能量在头脑所产生的好坏之分中被判了死刑。我们既不面对也不接纳,总想将它们深深地埋藏或试图遗忘。但是,我们越是这样躲闪,它们就越是想篡夺我们生命的王位。幸福的王冠就这样被伤痛和负面能量所折损。
这样的困境,就发生在秋身上。
秋的美丽和能干,让很多人为之赞叹。从小,秋的优秀表现,就是父母满足自己荣耀感的资本。而他们对秋的不断要求,取代了他们对秋的真正关爱。没有爱,只有为满足要求不断的努力。秋的人生,外强中干。成年以后为人母亲,她越来越发现自己内在的脆弱。成长中,她没有获得父母真正的爱。当她想起父母对待她的方式,她就感到特别脆弱、无助,没有获得支持,自己是如此的孤立无援,内在产生了对父母极大的怨恨。每当这种感觉来临的时候,她又觉得这样是不对的、不应该的,然后开始内疚。秋的内心,总是被这两股力量纠缠着、内耗着,她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压制这种痛苦。这让她筋疲力尽。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跟秋一样,在成长的道路上,遭遇了各种各样的伤痛,这些伤痛,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假如我们的内在有十分的资源,那么这些伤痛,也在其中占着几分。如果我们埋藏或者忘记它们,那么,这将是我们内在的缺失。我们要学习转化伤痛的能量,这个过程漫长而痛苦,但是不要着急,一定要慢慢来。
四、学会看到伤痛背后的善意
当伤痛产生的那一刻,我们要先体验那时候的痛,然后要触摸那时候的痛,并且感受当下的自己,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内在,看看内在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要与生命中的正面能量产生连结,因为即便是伤痛,也会给我们的生命留下正面的东西。学会从伤痛背后看到收获,从事件背后看到善意,我们就可以转化内在的能量。比如秋,她拥有比别人更大的坚定和承受力。比如父母对孩子的一份苛责,背后就有一个巨大的善意,因为父母受穷一辈子,不再想让孩子再过和他们一样的生活。
所以,让我们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改变上,我们期望自己有怎样的成长,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对自己进行表达:“我感到心痛,曾经被伤害过的一份心痛,现在我想请你(这份心痛)来到我的怀抱,我用我三十七岁的生命给予你爱抚。”学会用你现在的生命去抚慰那个曾经受伤的内在小孩!
生命的改变,就这样慢慢地发生了。那些资源也不断地在你的身体里转换,让生命内在感受到更多的和谐。你的内在越和谐,你就越懂得怎样去真爱你的孩子。
五、我对自尊的宣言
我对自尊的宣言
我是我自己。
在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完全像我。有些人有一部分像我,但没有一个人完全像我。因此,从我身上出来的每一点,每一滴,都那么真实地代表了我自己,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我拥有我的一切,包括我的身体和它所做的事情;我的大脑和它的所思所想;我的眼睛和它所看到的事物;我的感觉,不论是愤怒、喜悦、挫折,还是爱、失望、兴奋;我的嘴巴和它所说的话,礼貌的、甜蜜的或粗鲁的,正确的或不正确的;我的声音,大声的或者小声的;我所有的行动,不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
我拥有我的幻想、梦想、希望和担忧。
我拥有我所有的胜利与成功,所有的失败与错误。
因为我拥有全部的我,因此我能和自己更熟悉、更亲密。由于我能如此,所以我能爱自己,并友善地对待自己的每一部分。于是,我就能够做我最感兴趣的工作。
我知道某些困惑我的部分和一些我不了解的部分。但是只要我友善地爱自己,就能够有勇气、有希望寻求途径来解决这些困惑,并发现更多的自己。
然而,任何时刻,我看,我听,我说,我做,我想或我感,那都是真实的我。
过些时候,我再回头看我如何看、听、想和感受的,有些可能已经不再合适了。
我能够舍掉一些不再合适的,而保留其余的,并且再创造一些新的来取代舍掉的那些。
我能看、听、感受、思考、说和做。我有方法使自己觉得活得有意义、亲近别人,使自己丰富和有创意,并且明白这世上其他的人类和我身外的事物。
我拥有我自己,因此我能驾驭我自己。
我是我的,而且我很好。
上面这篇文章选自心理大师萨提亚女士的《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一书。萨提亚女士告诉我们,在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这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的思维、我们的心灵体验以及我们为此所付出的行动。仔细品味这份宣言的每一句话,我们会发现,它的文字充满了爱,充满了对人性的理解与尊重。同时,通过质朴而简洁明了的语言,宣言为我们全面展示了一个拥有完整自己的生命的状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