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创新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書城自編碼: 242875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 者: 张晖明
國際書號(ISBN): 9787229081768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76/130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4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生活不是掷骰子:理性决策的贝叶斯思维
《 生活不是掷骰子:理性决策的贝叶斯思维 》

售價:NT$ 386.0
万有引力书系·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
《 万有引力书系·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 》

售價:NT$ 661.0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

售價:NT$ 437.0
PyTorch语音识别实战
《 PyTorch语音识别实战 》

售價:NT$ 386.0
多卖三倍
《 多卖三倍 》

售價:NT$ 252.0
哲学思维:清晰思考的12条关键原则
《 哲学思维:清晰思考的12条关键原则 》

售價:NT$ 386.0
海盗之书
《 海盗之书 》

售價:NT$ 381.0
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
《 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 》

售價:NT$ 32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08
《 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社会建设 》
+

NT$ 162
《 生态文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

NT$ 171
《 理性与梦想:中华腾飞的精神两翼 》
+

NT$ 99
《 “中国梦”的文化解析 》
+

NT$ 90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
+

NT$ 117
《 穿越问题域:科学发展观重大理论问题探要 》
編輯推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丛书》(11册)是重庆出版集团与复旦大学强强联合,倾力打造的重点出版项目,是全面、立体、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该丛书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吴晓明等担任主编,由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撰写,分别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具体作出论述。丛书是党的创新理论的通俗化读物,紧扣党的十八大精神,视野广泛,深入浅出,用大众化的朴实文风、深入浅出的理论语言,科学解读“中国梦”。 “大学者写小书,大道理通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丛书》的显著特点和独特魅力。
內容簡介:
《创新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以“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研究问题的核心范畴,着重讨论了“中国奇迹”的时代特点、中国社会生活各领域深刻变革以及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新特点等问题。
關於作者:
张晖明,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文科科研处处长,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院长,现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兼任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科学学研究会副会长;先后获省部以上科研奖七项,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教师奖等奖项。有著作《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现代企业产权理论剖析》、《国有资本存量结构调整研究》等;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
目錄
总 序
开场白
第一章 改革释放创新能量,中国经济连上台阶
一、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束缚生产力发展,导致“短缺经济”
二、改革推进发展的阶段特点
三、经济发展连上台阶的成果表现
四、经济发展是为了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第二章 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变化:发展方式转型的迫切性
一、引入对宏观经济产出的投入评价对既有经济发展方式效用的理论分析
二、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紧迫性
三、从速度效益质量关系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紧迫性
四、从经济体制模式结构的相互关系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紧迫性
五、从经济社会文化体制发育的系统整体协同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紧迫性
六、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协调内外关系平衡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紧迫性
第三章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路径和方式
一、中国经济的发展驱动能力转变
二、经济发展目标、评价机制的转变带动主体行为方式转变
三、全面深化改革,促成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第四章 体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
一、“改革红利”的意义理解
二、培育可持续发展机制的改革因素讨论
三、破解“既得利益结构”藩篱,“攻坚”前行
四、“以开放促改革”的思考
第五章 科技创新与经济竞争力培育
一、内生经济增长的主题内容
二、新时期产业技术进步主要形式
三、高新技术产业与产业技术进步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解与运作
五、科技体制创新与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第六章 组织管理创新与经济运行质量提升
一、新时期经济发展中的组织创新
二、组织创新的具体形式表现
三、组织创新带来分工和合作关系完善
四、管理创新的意义
五、管理创新的典型案例和启示
六、管理创新的成功经验与普世价值运用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
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进“五位一体”系统建设
二、以全面深化改革驱动可持续发展,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
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附 录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和国家发展的四个阶段
內容試閱
开场白

当下,“创新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方针。“创新转型”的本意是指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在既往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基础上,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我国经济发展从传统的粗放型的依靠资源投资推动的发展转向集约型的以创新推动的发展,从“唯GDP主义”(即单纯追求产值增长)转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就是说,在我们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不自满、不懈怠,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和扎实努力的实际行动,迈上新的更高发展阶段,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前行。正如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所指出的,“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本册专题研究,围绕“创新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主题,以“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研究问题的核心范畴,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如何解读“中国奇迹”,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对于解放生产力和释放发展红利的作用机理,增强全面深化推进改革的自觉性;如何充分认识在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下我国社会生活各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变革,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平衡可持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进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进步升级之间的关系;如何认清经济发展阶段特点,根据新阶段出现的新的约束条件,及时有力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参与国际竞争实力,顺利跨过“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形成内生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能力。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在这次全会上,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提出“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主张,得到全会的确认。与此同时,全会还明确了“改革、开放”的工作方针,改革的旗帜高高举起,开拓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全新的道路。
回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我们在建设独立工业体系的努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在如何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计划与市场等涉及到经济体制建构内容方面,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清晰的理解把握能力,只是简单地照搬“斯大林模式”,以至于经济体制安排与中国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严重脱节,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在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上,地方没有积极性;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企业成为政府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失去能动的创造精神,吃国家的“大锅饭”;在企业经济活动场合,统包统配的就业方式和收入分配体制,劳动者个人的主观理性被排斥,以至于劳动者没有积极性,吃企业的大锅饭,导致全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不高,经济发展缺乏活力,经济发展总是处在“短缺”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正是这样,现实社会主义实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不得不反思现实社会主义究竟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邓小平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大胆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的观点。1978年9月16日,他在听取吉林省委常委汇报工作时说: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今天我们重温这段话,更加体会到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国运民生的拳拳爱心,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思考着中国发展的历史命运,倡导“思想解放”运动,拨乱反正,提出全党工作重心应当回到经济建设轨道上来,重视生产力发展,使我们党重新回到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路线上来,开辟了改革开放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所走过的过程,充分验证了这一方法的真理性和科学性。也启发我们,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需要始终坚持这一基本原理的指导。
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在“改革”力量的驱动下,持续前行,连续迈上多个台阶,保持了年均9.8%以上的增长速度,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中国奇迹”。把全党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正是基于对既有的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总结检讨,对片面追求“一大二公”,脱离现实生产力实际“左”的错误的矫正纠偏,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主张的立场上来。
二、围绕“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内容研究创新转型
在这里,我们首先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内涵进行讨论,以便进一步聚焦研究对象,突出研究主题。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乍看起来,这一概念范畴似乎十分抽象,细细分解,不难发现其内涵恰恰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内容密切相关。此前在我们的经济研究视野中,比较多地强调“经济增长”,或者说,只是关注经济活动自身的规模和总量的提高。与“经济发展方式”比较,采用“经济增长方式”的范畴,可以说是对于经济的理解只是关注量的扩张增长,单一维度考量经济活动数量是如何实现的。而“经济发展方式”概念意义的内涵丰富得多,“经济发展”一般是指经济总量增加与经济结构优化同时加以重视,不仅关注经济活动数量提高,同时还关注与这些数量提高相伴随的其他多个方面,具有包括经济数量增长在内的多个维度的系统关联优化的视野,着眼于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体系构造的整体发育提升优化,甚至还有从事生产活动的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机制的优化。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最早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比以往所提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含义。诚然,经济增长依然是经济发展的本体和基干,离开经济数量增加而谈经济结构优化也是不可能的。由此延伸可以理解为,所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促使传统的、既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托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为特征的现代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化。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相关内容的理解。因为与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一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一定的经济体制相关联,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途径和模式会有较大的差异。经济发展方式,除了包括经济增长方式所指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和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外,还包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以及分配结构、社会结构、环境生态、人口资源、安全稳定等方面的内容,与经济增长方式内涵主要关注经济增长有所不同,经济发展方式的涵盖面要广得多。
那么,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呢?基于前述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内容的叙述,也就不难理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含义了。所谓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指经济发展方法、途径和模式的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此有清晰的阐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的科学概括,实现这“三个转变”需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分配结构的调整,更加注重速度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内需与外需、投资与增长、发展与民生、增长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各方面关系的把握。党的十八大对此也有清晰的论述,特别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就是要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结合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又一次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可见,党中央在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事业进程中,总是十分关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将其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推进创新转型的工作着力点,就是要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经济改革牵引带动其他各方面的改革,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更加适宜宽松的体制和社会环境。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