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NT$
500.0
《
危局
》
售價:NT$
383.0
《
穿裙子的士:叶嘉莹传
》
售價:NT$
245.0
《
肌肤会说话 : 听懂自己肌肤的语言,呵护肌肤
》
售價:NT$
449.0
《
财富方程式
》
售價:NT$
352.0
《
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在线百科”
》
售價:NT$
454.0
《
我读巴芒:永恒的价值
》
售價:NT$
602.0
《
你漏财了:9种逆向思维算清人生这本账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张士运主编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在理论篇介绍了技术转移的概念辨析、技术转移的模式与途径,技术转移的动因、机理和影响要素,以及技术转移的一般规律和作用;在实践篇介绍了中国、德国以及美国技术转移的具体实践,并分析了三者的差异,进行技术转移对比分析并提出了技术转移的相关建议。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本以技术转移为主题的论著,从理论与实践两个 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阐述。其中,理论部分参 考了国内外技术转移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并在其中 阐述了编著作者的自身见解,内容包括技术转移的概 念辨析、模式与路径、动因机理与影响因素、一般规 律和作用等;实践部分作者针对中国、德国、美国三 国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比较 研究,同时,以相关调查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了中 国和德国两国企业的技术转移状况,并提出了相关政 策建议。
|
關於作者: |
张士运 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研究员,长期从事科技战略、管理、政策、评估、人才、统计及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积极推动经济CGE模型、技术路线图、专利计量分析、标杆管理等方法和工具在研究工作中的应用,参与了北京市科技发展中长期、“十一五”、“十二五”及“十三五”科技规划的编制工作。现任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科技政策模拟与决策支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
目錄:
|
理论篇
第一章 技术转移的概念辨析
1.1 何为技术转移
1.1.1 技术转移的概念
1.1.2 技术转移的主体
1.1.3 技术转移的主要渠道
1.2 技术转移过程中的知识转移
1.2.1 技术与知识的概念
1.2.2 技术转移中的知识转移
1.3 与技术转移相关的其他概念
1.3.1 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
1.3.2 技术转移与技术交易
1.3.3 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
1.4 技术转移与创新的关系
第二章 技术转移的模式与途径
2.1 技术转移的基本模式
2.1.1 按照技术转移的主导因素来区分
2.1.2 按照技术转移供需方的参与程度来区分
2.1.3 按照技术转移的方向来区分
2.1.4 按照技术内容的完整性来区分
2.1.5 按照技术转移的具体形式来区分
2.1.6 按照技术转移的过程来区分
2.2 技术转移的主要途径
2.3 技术转移的具体方式
第三章 技术转移的动因、机理和影响因素
3.1 技术转移的动因
3.2 技术转移的机理
3.3 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技术转移的一般规律和作用
4.1 技术转移的一般规律
4.1.1 技术转移适用律
4.1.2 技术转移选择律
4.1.3 技术转移的技术经济互动律
4.1.4 技术转移的梯度扩散律
4.1.5 技术转移的加速律
4.1.6 技术转移的生命周期律
4.1.7 技术的网络转移律
4.2 技术转移的作用
实践篇
第五章 中国技术转移实证研究
5.1 中国技术转移体系概况
5.2 中国技术转移主体概况
5.2.1 企业研发概况与技术转移
5.2.2 科研院所研发概况与技术转移
5.2.3 高等学校研发概况与技术转移
5.2.4 技术转移中介机构与技术转移
5.2.5 政府与技术转移
5.3 中国技术转移的法律体系
5.3.1 基本情况
5.3.2 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5.4 中国技术转移的政策体系
5.4.1 中央政策
5.4.2 地方政策
5.5 技术转移政策的特点、问题及完善对策
5.5.1 技术转移的特点
5.5.2 技术转移政策存在的问题
5.5.3 技术转移政策的完善对策
5.6 中国研发经费与技术转移
5.6.1 中国研发经费的总体发展状况
5.6.2 基本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5.7 中国科技风险投资与技术转移
5.8 中国技术转移典型案例
5.8.1 案例1: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5.8.2 案例2:清华大学技术转移体系
5.8.3 案例3: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
5.8.4 案例4: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5.8.5 案例5:北京重大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统筹资金
5.8.6 案例6: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5.9 中国技术转移的具体实践——以北京为例
5.10 中国技术转移总结分析
第六章 德国技术转移实证研究
6.1 德国技术转移体系概况
6.2 德国技术转移机构
6.3 德国技术转移政策体系
6.4 德国研发经费与技术转移
6.5 德国科技风险投资与技术转移
6.6 德国技术转移典型案例
6.6.1 案例1:弗劳恩霍夫协会
6.6 2 案例2:德国电信实验室T-Lab
6.6.3 案例3:尖端集群竞赛
6.6.4 案例4:德国联邦工业研究协会
6.6.5 案例5:史太白基金会和史太白转移中心
6.6.6 案例6:高科技创业基金
6.7 德国技术转移的具体实践
6 8 德国技术转移总结分析
第七章 美国技术转移实证研究
7.1 美国技术转移体系概况
7.2 美国技术转移机构
7.2.1 联邦层面的技术转移机构
7.2.2 地方层面技术转移机构
7.3 美国技术转移政策体系
7.3.1 政策总体框架
7.3.2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治决策
7 3.3 政府支持的具体计划
7.4 美国研发经费与技术转移
7.5 美国科技风险投资与技术转移
7.6 美国技术转移典型案例
7.6.1 案例1:产学合作研究计划/中心IUCRC
7.6.2 案例2:工程研究中心ERC
7.7 美国技术转移的具体实践
7.8 美国技术转移总结分析
第八章 中德美三国技术转移对比分析与政策建议
8.1 中德美三国技术转移对比分析
8.1.1 政府支持产学研互动的一般立场
8.1.2 中央政府的职责
8.1.3 地方政府的作用
8.1.4 政府干预的形式
8.1.5 中介机构的形式特征
8.1.6 政府协调技术转移活动的形式
8.1.7 产业部门的自我组织
8.1.8 非公共资金的特征形式
8.2 完善中国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8.2.1 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人员和机构的分配收益
8.2.2 完善制度框架,保障政策的一致性和执行效率
8.2.3 集中支持关键领域技术转移,确保未来优势
8.2.4 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高技术转移和转化效率
8.2.5 支持应用研究与产业合作,保持与产业需求紧密联系
8.2.6 自下而上发展中介组织,保证服务的专业化和有效性
第九章 中德企业技术转移对比分析与政策建议
9.1 中国企业技术转移现状分析
9.1.1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9.1.2 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转移现状
9.2 德国企业技术转移现状分析
9.2.1 德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9.2.2 德国企业技术转移现状
9.3 中德企业技术转移对比分析与政策建议
9.3.1 中德企业技术转移对比分析
9.3.2 中国企业技术转移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