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散文的常道

書城自編碼: 245004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 者: 谢有顺
國際書號(ISBN): 9787218093567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9-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72/27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0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NT$ 230.0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NT$ 281.0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NT$ 203.0
未来特工局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NT$ 254.0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352.0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59
《 身份共同体·70后作家大系:当代小说十论(文学批评卷) 》
+

NT$ 600
《 文学及其所创造的 》
+

NT$ 285
《 现代散文理论垫脚石 》
+

NT$ 338
《 散文审美与学理性阐释 》
+

NT$ 315
《 小说中的心事 》
編輯推薦:
1.本丛书是国内第一套全面地探讨与梳理中国现当代散文理论体系、思潮脉络与文化话语的研究丛书,填补了国内现当代散文研究的空白。
2.丛书的作者阵容强大。孙绍振、陈剑晖、王兆胜、谢有顺均为国内知名且在散文领域卓有成就的著名学者。
3.丛书对梁实秋、周作人、钱钟书、莫言、余华、余秋雨、梁衡、王充闾、祝勇、筱敏、王鼎钧、高尔泰等多为国内一线名家散文作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
內容簡介:
谢有顺《散文的常道》深入具体的作家作品,进行新批评式的文本精读,从众多名家的作品中提炼出多种意义重大的研究专题,以点带面,以体探论,将具体的宏大理论题旨熔铸于百年散文文本解读之中,从中萃取出关于散文批评的话语常道。
關於作者:
谢有顺,1972年8月生于福建省长汀县,文学博士、一级作家。先后供职于《南方都市报》、广东省作家协会。现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著有《话语的德性》《文学的常道》《从密室到旷野》《文学如何立心》等著作十几种。主编《优雅的汉语》《中国当代作家评传》等丛书多套。曾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并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目錄
散文之道代序
第一章 散文的神态
第一节 笔墨从胸襟里来
第二节 散而漫之
第三节 美在适当
第四节 理智与旷达
第五节 文类与自由
第二章 法在无法之中
第一节 自然与雕琢
第二节 闲笔与闲心
第三节 没有偏见的叙述
第四节 回望文章的传统
第三章 历史和记忆
第一节 材料与史识
第二节 写作的幻术
第三节 理解历史的方法
第四节 回忆就是想象力
第五节 常道与变道
第四章 散文背后的人
第一节 细节与情理
第二节 灵魂的重量
第三节 内心的冲突
第四节 记忆与重负
第五节 漂泊者的情怀
第五章 写作的精神地理学
第一节 感官与旨趣
第二节 立命的文学
第三节 写作地理学
第四节 乡土资源的意义
第五节 从密室到旷野
余论:散文是在人间的写作
后记
內容試閱
常常有人谈散文革命,但任何的文学革命,我想都是为了让文学能够更好地到达人心、发现灵魂,正如任何的社会革命,都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好。此外,革命不过是一种口号而已,毫无实质的意义。如果把文学革命限定在文体和修辞的层面,小说和诗歌或许大有可为,但对于散文,却难以下手。我也知道有一些新锐的散文家,正在实践一种新的话语方式,他们希望由此获得对散文新的认识和重构。这样的努力值得期许。只是,如果把散文革命只等同于使散文的语言更加奇崛、意象更加晦涩、隐喻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复杂,而在人心的探索、灵魂的叙事、意义的追问上却毫无进展的话,最终它只会沦为话语泡沫。散文是一种反对装饰、漠视修辞的文体,它的最高境界,往往是走向平实和淡定,它传递给读者的,不应是华丽的辞藻或迷途般的结构,更应是那颗真实、淳朴的心。
散文的后面站着一个人,一个成熟、健旺的人,他在思想、在行动,并通过一种朴素的话语来见证这个思想着、行动着的人,这便是散文写作之所以感人的真实原因。
确实,散文中好的篇章,多数是质朴、清澈的。写散文的人,大抵也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人生感受和自由心性,并没有哪个人,端着写作的架子而能把散文写好的。散文作为一种自由主义的文体,是最做不得假、最能照见写作者容貌和心思的。梁实秋在《论散文》里有一段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便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示出来。”梁实秋:《论散文》,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第35—36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确实,一是自由,二是真实,这构成了散文的核心价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林语堂提倡写散文时“不说别人的话”林语堂:《插论〈语丝〉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语丝》第57期,1925年12月。,因为在他看来,“小品文即在人生途上小憩谈天,意本闲适,故亦容易谈出人生味道来”林语堂:《与陶亢德书》,《论语》第28期,1935年9月。——“人生味道”四字,其实说的正是散文的味道。散文往往是娓娓道来的,他是一个人心迹的真实流露。一个散文家,如果对人生没有觉悟,对世界没有观察和思索,他的文字里,就传达不出味道来,语言也必定是寡淡的。以前读汪曾祺的散文,读着读着就会停下来,因为心里总有一种惊讶:他那么朴白的语言里,原来藏着那么深的感情和想法!——我停下来,就是为了体会他文字里那种人生的味道。汪曾祺的散文,有一种高明,那就是在亲切中,不知不觉地让你分享了他的人生。没有一点压力,更不会强迫别人接受他的看法,可以随时拿起来读,也可以随时放下,这样的散文,就是有境界的了。
当代散文的困境,主要问题还是规范太多,不够自由,也不够诚恳。什么是自由?用胡适的话说,“‘自由’在中国古文里的意思是:‘由于自己’,就是不由于外力,是‘自己作主’。在欧洲文字里,‘自由’含有‘解放’之意,是从外力裁制之下解放出来,才能‘自己作主’”胡适:《不朽——我的宗教》,《新青年》第六卷第2号,1919年2月15日。。这用来形容散文是很贴切的。今天的散文要的就是“解放”,就是“自己作主”。自己作主了,就自由了;自由了,才有为文的资格。只是,这话说起来容易,真正落实到写作实践中,就难了。就像当代散文,数量庞大得惊人,可属于自己的话语太少,附着在流行话语或者习惯性话语这一层面上的散文作家太多,架子拉得很大,真切的东西踪迹难寻。为什么会这样?说到底,还是散文背后的那个人不成熟、不超拔。郁达夫说:“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郁达夫文集》第六卷,第261页,三联书店1983年版。他这话是在给《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写导言时说的,意思是,以前的人,要么为君而存在,要么为道而存在,直到现在,才懂得什么叫为自我而存在了。可见,散文里是有一个自我的,这个自我,需要散文家去发现。只有这个“自我”、这个“个人”被发现了,写作才能说自己的话,才能谈自己的人生感受。我认为这是散文的根本问题——背后是不是站着一个人?是不是站着一个真实、自由、健旺、有赤子之心的人?散文的写作,背后如果没有人,或者背后的人不成熟,文辞再优美,都是俗的、失败的。
关于这一点,我喜欢举《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写的例子。香菱姑娘想学作诗,向林黛玉请教时说:“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林黛玉听了,就告诫她:“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后来,林黛玉向香菱推荐了《王摩诘全集》,以及李白、杜甫的诗,让她先以这三个人的诗“作底子”。林黛玉的诗写得好,对诗词她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是一个心气高、才气足的奇女子。以前读《红楼梦》,读到这里,总是有点不明白,何以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是不可学的,初看起来,对仗很是工整啊,但林黛玉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至于为何不可学,在书中她没有作进一步解释。这个疑问,直到读了钱穆先生的《谈诗》一文,才算有了答案。钱穆先生是这样解释的:“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也不尽然,到底该有个人在里面。这个人,在书房里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香就不出去了。他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砚台,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无意境,无情趣,也只是一俗人。尽有人买一件古玩,烧一炉香,自己以为很高雅,其实还是俗。因为在这环境中,换进别一个人来,不见有什么不同,这就算做俗。高雅的人则不然,应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钱穆:《谈诗》,见《中国文学论丛》,第111—112页,三联书店2002年版。寥寥几句,令人豁然开朗。陆放翁这句诗的问题,就出在“背后没有人”。修辞是精到的,可假若一种文字里,看不到一个人的胸襟和旨趣,这样的文字,如何感染人?又如何不俗?
笔墨是从一个人的胸襟里来的。胸襟小,笔墨里的气象就小;旨趣俗,文字里的味道也俗。诗歌写作是这样,散文写作就更是如此了。所以梁实秋说, “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梁实秋:《论散文》,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第36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而余光中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一文中也说:“在一切文体之中,散文是最亲切、最平实、最透明的言谈,不像诗可以破空而来,绝尘而去,也不像小说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的隐身衣。散文家理当维持与读者对话的形态,所以其人品尽在文中,伪装不得。”余光中:《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余光中集》第八卷,第335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今天的散文,境界一直上不去,问题就出在人身上。人的胸襟窄小、旨趣庸俗,再加上虚假的伪装,散文的精神命脉就断了。因此,我从来提倡,散文家要把自己的姿态尽可能地放得低一些,不要被知识和史料吓傻了,更不能落入潮流之中,还是要说自己熟悉的话、自己喜欢说的话。张爱玲说,散文是读者的邻居。这话说得好。和邻居你能说些什么呢?无非是家长里短,或者关于生活和人生的杂乱想法,但无论说什么,一定都是亲切的、真实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