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译名著·哲学经典十种
》
售價:NT$
3460.0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
》
售價:NT$
240.0
《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售價:NT$
340.0
《
不被大风吹倒
》
售價:NT$
300.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NT$
295.0
|
內容簡介: |
王家良主编的这本《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 设计测量与评价(第4版)》共5篇39章。第一篇以临 床流行病学促进临床医学科学研 究和实践为主线,系统地论述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方 法及如何科学地 指导和应用于临床医学研究实践,以确保研究成果的 真实性、可靠性和 科学性。当临床科研的课题选定之后,正确地选择设 计方案和方法,是 关系研究成果成败的重大问题,因此,如何科学地选 择设计方案,做到 既科学又可行,是第二篇论述之重点。第三篇详述临 床科研资料的搜 集、整理与分析评价,这是事关研究质量的非常重要 的基础工作。第四 篇以病因学/危险因素、诊断、疾病防治、预后与康 复、生存质量等为中 心,系统论述各自研究的设计、实施、资料和结果的 分析以及质量的评 价标准等,并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以确保提 高研究质量,产出最 佳证据(成果),推荐于循证医学实践(EBM),进 而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疗 质量。我国的中医药是人类医药发展历史的伟大结晶 ,是世界医药学 的宝库,为人类的健康与疾病防治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如何推动我国中 医药学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是人们共同关注的重大问 题,第五篇则总结 了我国30余年有关中医药临床研究与质量评价方面的 成果以及发展 设想,为现代中医中药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经验和体会 ,无疑,这将会在 提高中医药学研究水平方面,予以有益借鉴。
本书集有关临床统计学、社会医学及卫生经济学 多学科的相关精 华,适用于所有临床专业(包括中医临床),对临床 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 指导和实践价值。
|
目錄:
|
绪论
第一篇 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第一章 现代临床科学研究方法学的基础——临床流行病学的贡献
第一节 临床科研立题研究与设计基础
第二节 科研的执行与管理
第二章 疾病致人类健康危害的负担及测试的方法
第一节 疾病负担的概念
第二节 我国及全球疾病负担现状
第三节 测量疾病负担的指标
第四节 疾病负担的调查方法
第三章 国家基本健康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第四章 临床科研选题与立题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临床医学研究立题的特点
第二节 确定临床研究重点的方法
第三节 选择与确定临床科研的课题
第四节 立题研究的重要内涵
第五节 立题研究的评价标准
第五章 临床科研对象的选择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来源
第二节 样本的抽样方法
第三节 诊断标准
第四节 纳入与排除标准
第五节 样本量对总体代表性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研究对象样本量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于数值变量资料的样本量估计
第三节 基于无序分类资料的样本量估计
第四节 基于有序分类资料的样本量估计
第五节 基于等效性检验的样本量估计
第六节 非劣效性检验样本量估计
第七节 其他常见设计类型的样本量估计
第七章 临床研究应遵守的伦理学原则
第一节 临床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第二节 临床研究的伦理基本原则
第三节 知情同意和伦理委员会审查
第四节 研究者的伦理方面责任
第五节 临床研究中其他的一些伦理问题
第八章 临床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随机化原则
第二节 对照原则
第三节 盲法原则
第四节 验前基线可比性
第九章 临床研究对象组间基线的均衡性分析与控制方法
第一节 基线资料的均衡性分析
第二节 基线资料均衡性的控制方法
第十章 临床科研设计与实践中常见的偏倚因素
第十一章 临床科研中的文献检索与分析评价
第一节 医学文献的检索
第二节 文献检索实例演示
第三节 医学文献的分析评价
第四节 医学文献的应用
第十二章 临床科研计划书(标书)撰写的原则与方法
第十三章 临床科研论文的撰写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临床科研论文质量的基础
第二节 论文撰写的格式和内涵
第三节 论文撰写的注意事项与投稿要求
第二篇 临床科研设计的方案与应用
第十四章 随机对照试验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应用范围
第三节 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原则和模式
第四节 随机对照试验的主要优缺点
第五节 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的分析原则
第六节 其他类型的随机对照试验
第七节 随机对照试验进展
第十五章 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
第一节 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的概述
第二节 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的设计要求和偏倚控制手段
第十六章 临床综合治疗干预方案的设计
第一节 临床综合治疗干预方案的设计要求
第二节 临床综合治疗干预研究的常用设计方案
第十七章 交叉试验
第十八章 队列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队列研究的设计原则与实施
第三节 队列研究资料的分析
第四节 队列研究中的偏倚及控制
第五节 队列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第十九章 前-后对照研究
第二十章 病例-对照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设计模式
第三节 实施方案
第四节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五节 常见的偏倚及控制方法
第六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第二十一章 非传统病例-对照研究
第一节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第二节 病例-队列研究
第三节 病例-家庭对照研究
第四节 病例-病例研究
第五节 病例-交叉研究
第二十二章 横断面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主要设计和实施步骤
第三节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四节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第五节 优点和局限性
第二十三章 叙述性研究
第二十四章 临床多中心研究设计
第一节 实施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理由
第二节 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组织和准备工作
第三节 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第四节 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质量评价标准
第三篇 临床科研资料及其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二十五章 临床科研资料的来源与收集方法
第一节 临床科研资料的来源
第二节 临床研究数据资料的收集
第三节 临床研究数据资料的整理与管理
第四节 临床研究资料的分析前准备
第二十六章 如何正确选择与应用统计学方法
第一节 临床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第二节 临床研究统计分析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常用统计学方法的正确选择
第四节 临床研究中常用多因素分析方法
第五节 统计分析结果的正确解释与评价
第二十七章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第一节 系统评价概述
第二节 系统评价的方法
第三节 Meta分析
第四节 系统评价的评价原则
第五节 系统评价的应用
第四篇 临床科研实践与评价
第二十八章 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和评价
第一节 病因与危险因素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病因与危险因素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第三节 病因学研究的主要设计方案
第四节 病因学研究控制质量的措施
第五节 病因与危险因素研究的评价原则
第六节 病因学研究对医疗决策的价值
第二十九章 疾病诊断性试验的研究与评价
第一节 评价诊断性试验的意义
第二节 诊断性试验研究的方法与评价条件
第三节 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指标及四格表的运算
第四节 诊断性试验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第五节 诊断l生试验的评价原则
第六节 诊断性试验评价举例
第三十章 防治性研究与评价
第一节 防治性研究的质量评估
第二节 防治性研究的目的和准人条件
第三节 防治性研究的设计方法与要求
第四节 防治性研究的质量评估
第三十一章 疾病预后的研究与评价
第一节 疾病预后的概念
第二节 疾病预后评定方法及其指标
第三节 疾病预后研究方法
第四节 预后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其处理方法
第五节 疾病预后研究的评价原则
第六节 文献评价案例
第三十二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研究、干预与评价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和分级
第三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与研究
第四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
第五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干预与评价
第三十三章 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研究与评价
第一节 生存质量及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第二节 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测试量表
第三节 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测试
第四节 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在临床研究及卫生政策决策中的应用
第五节 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研究的评价
第三十四章 卫生经济学在临床科研中的应用与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临床经济分析的类型
第三节 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案的设计步骤
第四节 临床经济学评价文章的评定标准
第五节 临床经济学评价实例介绍
第三十五章 最佳研究成果转化于临床实践——循证医学
第一节 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循证医学发展的简史
第三节 循证医学实践的类别
第四节 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
第五节 循证医学实践的目的与意义
第三十六章 临床决策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决策树分析
第三节 Markov模型决策分析
第四节 阈值分析法
第五节 临床决策分析评价
第三十七章 临床实践指南及临床路径的研究与评价
第一节 临床实践指南
第二节 临床路径
第五篇 临床流行病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十八章 中医药临床科研的基本特点与思路
第一节 中医药临床实践与研究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中医药临床科研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 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在中医药临床研究应用的意义
第三十九章 中医药临床研究主要内容与常用方法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t界值表
附表2 F界值表(方差齐性检验用)
附表3 F界值表(方差分析用)
附表4 x2界值表
附表5 ψ值表(1)
附表6 ψ值表(2)
附表7 λ值表(1)
附表8 λ值表(2)
附表9 估计总体均数时所需样本含量
附表10 估计总体率时所需样本含量
附表11 配对比较(t检验)时所需样本含量
附表12 非配对病例一对照研究时所需样本含量
附表13 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时所需样本含量
附表14 两样本率比较时所需样本含量(单侧)
附表15 两样本率比较时所需样本含量(双侧)
汉英对照术语索引
英汉对照术语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