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政略与战略论
》
售價:NT$
638.0
《
百年词史-(1900-2000(全二册))
》
售價:NT$
1520.0
《
RDI人际关系发展疗法:修复孤独症核心障碍,让干预回归生活
》
售價:NT$
454.0
《
金融科技监管的目标、原则和实践:全球视野下加密货币的监管
》
售價:NT$
505.0
《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研究——深圳地铁6号线工程创新与实践
》
售價:NT$
1010.0
《
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 少年游学 人一生一定要看的博物馆
》
售價:NT$
173.0
《
世界四大博物馆4册套装 卢浮宫大英大都会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青少年游学艺术参观科普书
》
售價:NT$
694.0
《
艺术家之路 塑造插画风格
》
售價:NT$
759.0
|
編輯推薦: |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汤唯说:她短暂的一生有着无穷的魅力。
究竟,萧红的黄金时代是怎样的?
且看复旦博士邹经抽丝剥茧,为你展现萧红一生的四季轮回。
李劼、余世存、张耀杰联袂推荐
|
內容簡介: |
简介
萧红,原名张迺莹,与庐隐、石评梅、张爱玲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回忆鲁迅先生》等。她的文字散发着自由灵动的生命气息和力透纸背的悲悯气质,是“另一种风格”的天才之作。
萧红仿佛一个中国的波西米亚人,终其一生都在为了自由而流浪。除了童年,她不曾有过世俗意义上的幸福。从哈尔滨、北京,到上海、武汉,再到重庆、香港,从异乡到异乡,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每一次抉择,她的人生都有了新的局面和境遇,却终究是痛苦比欢乐多。邹经这部《萧红传》,对传主灵魂的高度深具同情的理解,将萧红一生的苦难娓娓道来,让我们重新发现“另一个萧红”。
|
關於作者: |
邹经,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
|
目錄:
|
第一章 “我来到这里”
1 毒月 003
2 但也总算是母亲 009
3 谁喜欢你 016
4 其余的玩法 022
第二章 密封的罐头
1 小学校与大水坑 029
2 向家庭施行的“骗术” 034
3 对不住或软弱的心情 039
4 打开了一扇窗 043
第三章 “我十九,一无所知”
1 订婚 051
2 玫瑰树下的颤怵 054
3 恐惧与诱惑 058
4 出走 061
第四章 性的黑暗和过失
1 两极端 069
2 渺茫中 074
3 狂恋 079
4 幻觉 087
5 红电灯和大象 093
6 吵嘴的根源 098
第五章 “我的光阴嫁给了一个影子”
1 再这样度蜜月把人咸死了 107
2 搬家 112
3 追求职业 116
4 跋涉 120
5 新识 128
6 我们决定非回国不可 133
第六章 黄金时代
1 半年的天蓝 143
2 两只土拨鼠似的来到了上海 150
3 鸿雁信 158
4 三个小奴隶 162
5 成名 170
6 而今他变成暴风雨了 175
7 此刻 181
8 师母毕竟是伟大的 189
9 这真是发疯的社会 196
第七章 落木萧萧
1 上海云散 207
2 “七月”流火 213
3 《红楼梦》里的人 219
4 我算什么呢? 226
5 各人的十字路口 234
6 不虞之隙 242
第八章 好了
1 故乡的原风景 251
2 病 258
3 死 263
4 忏悔 269
后 记 277
|
內容試閱:
|
1 毒月
从日本东京回来后,萧红只身前往北京,1937年5月4日,她给在上海的萧军写信:
我虽写信并不写什么痛苦的字眼,说话也尽是欢乐的话语,但我的心就像被浸以毒汁里那么黑暗,浸得久了,或者我的心会被淹死的,我知道这是不对,我时时在批判着自己,但这是情感,我批判不了,我知道炎暑是并不长久的,过了炎暑大概就可以来了秋凉。但明明是知道,明明又做不到……这几天我又恢复了夜里骇怕的毛病,并且在梦中常常生起死的那个观念。痛苦的人生啊!服毒的人生啊!……什么能救了我呀!上帝!什么能救了我呀!我一定要用那只曾经把我建设起来的那只手把自己来打碎吗?
这年,萧红二十七岁,与萧军五年的感情已濒临崩溃。距离她生命的结束,也还只有五年。
同是在北京,十年之前,1927年6月2日,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遗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而1927年夏,萧红为继续读书,与家庭长达一年的抗争终告胜利。彼时,求得新知,是萧红“把自己建设起来”的朦胧憧憬。十年以后,二十七岁的萧红,其书信反映出的心境,竟与王国维二十七岁时的诗作若合符节:“新秋一夜蚊如市,唤起劳人使自思。试问何乡堪著我?欲求大道况多歧。人生过处惟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欲语此怀谁与共,鼾声四起斗离离。”
此时,死亡的阴影已“在梦中常常生起”。那么,心被浸以毒汁,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故事,还是得从萧红出生的那个“毒月”说起。
1911年农历五月,萧红呱呱坠地,地点在黑龙江省呼兰县龙王庙路南,张家大院内东边的一个炕头上。如今的呼兰已撤县划区,隶属于哈尔滨市。这是一个“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的地方。
呼兰过去并不怎样繁华,但张家是殷实的、富足的,也曾是有头有脸的。张家大院占地约七千平方米,分东西两院,共有房舍三十余间。张家人主要居住在东院,此院建有五间正房,其中四间住房,祖父母住两间西屋,父母住两间东屋──正是萧红出生的地方。
萧红七岁之前,都与父母住在一起。1917年夏天,祖母范氏病故,萧红执拗地要搬去与祖父住。在这屋里她可以尽情地“喊诗”,声音高亢得能将屋顶掀掉。除了祖父的房间,她还有一个更为广阔的“乐园”,那就是正房后面占地近两千平方米的“后花园”。不过,秋雨过后,这花园就开始凋零了,不久,大雪便落下来,通往后园的门,以及整个后园都会被封锁住。
张家西院一般用来储存粮食等杂物,空余的房间便出租给当地的佃户和一些做小生意的穷人──卖猪的、开粉房的、赶车的、磨面的……萧红自小便与这些穷人家的孩子们接触。奇怪的是,她似乎对这些“劳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萧红十六岁上初中,一次绘画课上,她所喜爱的美术老师高仰山在教室里放置了一些静物,供学生素描。萧红对那些水果、花卉、陶罐、骷髅提不起兴趣,却跑到老更夫那里借来了一杆黑色的烟袋锅子,并将其靠在一块褐色的石头上,画将起来。高仰山后来为这幅画作命名为《劳动者的恩物》,萧红感到很满意。
或许,“地利”为萧红日后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料,而“天时”却给这位天才女作家的身世预设了第一桩迷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