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次记载在册的3D 电影放映则到了电影诞生20 年之后。1915 年6 月10 日,埃德温·鲍特(Edwin S. Porter)和威廉·E·沃戴尔(William E. Waddell)在纽约阿斯特(Astor)剧院进行了一次试映,放映了三个片段,均为由相距2.5 英寸的镜头同时拍摄成的两组画面。放映时观众佩戴红绿眼镜观看,但由于画面质量过低,影片试映后便再无音信。
公认的第一部进行商业放映的3D 影片是《爱的力量》(The Power of Love),该片由哈利·K·菲尔沃(Harry K. Fairall)任制片,罗伯特·F·埃尔德(Robert F. Elder)任摄影,于1922 年9 月27 号在洛杉矶的大使酒店戏院(Ambassador Hotel Theater)首映。它是历史上最早使用双机放映的立体电影,使用的是红绿分色眼镜。
同样是在1922 年,劳伦·哈蒙德(Lauren Hammond)和威廉·卡西迪(William Cassidy)推出了Teleview 系统,并在纽约的赛尔文剧院(Selwyn Theater)放映了影片《火星来客》(The Man From M.A.R.S)。该系统在放映时使用两台连锁的放映机,高速地交替呈现左右眼影像(图1.1)。同时,剧院座椅扶手上的快门开关眼镜与之同步交替开合,利用观众的视觉暂留来产生立体影像。快门开关是由电动机发动的机械装置,能与放映机同步高速转动,当观众看到左边的画面时,快门遮挡住右眼的画面,反之亦然。该装置的立体效果出色,但是由于昂贵的设备费用,没有得到普及。然而,这种快门眼镜的方式启迪了后来流行的液晶快门眼镜,成为分色、偏振之外的另一种主流立体显示技术。
图1.1 Teleview系统放映3D电影时的场景
虽然早期的这些3D 电影尝试大多反响平平,但它们的出现启发了人们对3D 技术的不断追求。其中包括威廉·范·多伦·凯利(William Van Doren Kelley), 他用自己发明的Prima 色彩系统制作了立体电影合集“未来的电影”(Movies of the Future),在纽约的瑞沃剧院(Rivoli Theater)上映。此外,弗雷德里克·尤金·艾维斯(Frederick Eugene Ives)和雅各布·莱温赛尔(Jacob Leventhal)以红蓝立体分色的方式在全美国发行了短片Plastigrams,卢米埃尔重新制作的3D《火车进站》于1934 年3 月在法国国家科学院(French Academy of Science)公开放映等,都是这个时期分色立体的代表,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另外两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是1953 年哥伦比亚公司拍摄的《黑暗中的人》(Man in the Dark)和华纳兄弟公司拍摄的《恐怖蜡像馆》(House of Wax,图1.2),它们巨大的票房成功开启了这一时期商业3D 影片的热潮。此后,主流制片公司如迪士尼、环球、20 世纪福克斯都加入了3D 电影的制作行列中。
双机放映的方式具有亮度大、立体效果好的优点,但是双机放映的方式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首先,使用胶片的放映在中途需要换片,而每次换片都需要对放映机的同步进行校准,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对放映员的操作也是极大的挑战;其次,两条胶片需要保持精确同步,任何一台放映机的放映问题如彼此错位、亮度不匹配、稳定性不一致等都会影响立体效果,从而引起观众头晕、眼睛疲劳等各种不适反应,甚至出现伪立体。加上这一时期的3D 影片大多是以挑动观众立体视觉作为噱头,通过制造恐怖气氛、向观众抛射物体等方式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因此很快遭到了观众的厌倦,而电影制作公司这时也纷纷把精力放在了新出现的变形宽银幕的研究上,对立体电影的兴趣逐渐减淡。1955 年,随着《造物复仇》(Revenge of the Creature)的上映,3D 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宣告终结。
“空间视觉3D”技术的核心是三维透镜(Trioptiscope lens),它能够使摄影机在拍照的一瞬间,将左侧图案和右侧图案上下叠加在一张35mm 胶片上,再通过一种具有偏光过滤器的棱镜设备投射在屏幕上,这就是所谓的“上下”技术(over and under)。和以前的双机放映方式不同,它避免了使用两台放映机需要的调试,并且能够实现完美的同步。
然而,技术的进步并未带来内容上的发展,这个时期立体电影的创作理念仍与50 年代相同,往往以恐怖血腥和夸张的立体效果作弄观众,3D 电影往往有技术无情节,使其只是作为一种电影附属品而存在。以1983 年的《禁地大战》(Spacehunter:Adventures in the Forbidden Zone)为标志,3D 电影结束了第二次高潮。
1.4 第二次黄金期(1985—2003)
20 世纪80年代,3D 电影的题材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给它带来了又一次复兴之势。整个80 年代早中期诞生了大量的3D 电影,如《13 号星期五》(Friday the 13th)、《鬼哭神嚎》(Amityville Horror)、《大白鲨3D》(Jaws 3D,图1.5)等。
21 世纪初,自导演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Star Wars:Episode II - Attack of the Clones)开始,电影的发展逐步进入一个数字化的全新时代电影从拍摄、制作到放映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数字放映技术的逐渐成熟,商业化的数字影院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在全世界普及开来,数字立体放映技术也随之逐渐成熟,为商业影院的立体节目放映铺平了道路。
图1.6 IMAX影院效果 图1.7 IMAX 3D摄影机
2003 年,由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深渊幽灵》(Ghosts of the Abyss)开启了数字技术与立体技术结合的崭新时代。该片采用索尼高清摄像机组成的现实摄影系统(Reality Camera System)拍摄,并在后期制作中采用IMAX 公司的DMR 工艺制作了IMAX 3D 版本的电影拷贝,在北美的商业院线上映。它标志着立体电影以数字技术的形态开始了第三次大规模的复兴。
另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应该是埃里克·布雷维格(Eric Brevig)导演的《地心历险记》(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该片利用RealD 和杜比3D 技术创造了地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数字立体放映技术包括欧洲的XPanD、加拿大的IMAX 3D、美国的RealD、Dolby 3D 、韩国的MasterImage、日本的SONY 4K 3D方案等。
图1.8 数字IMAX 3D放映机
除了SONY 4K 3D 技术基于自己研发的反射式液晶(LCOS)技术之外,其他方案的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均是以美国得州仪器公司的“数字光处理”(DLP)技术为核心,而立体显示技术各有不同。根据放映机端立体显示硬件和观众眼镜是否具有与左右画面同步开关运转的功能,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技术;根据使用的放映机数量可分为单机和双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