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NT$
398.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NT$
203.0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NT$
611.0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內容簡介: |
《趣味的历史》一书从“趣味”角度对贵族、士大夫、文人三种知识主体的精神世界进行探究,从一个新的角度讨论了西周乃至汉魏之际主流审美意识与文学观念的生成演变轨迹。其核心观点如下:其一、“文”的意义系统的历史演变。其二、“道”的文化意义及其表征。 其三、“雅”与“文人”趣味的生成。
|
關於作者: |
李春青,男,北京市人,生于1955年9月,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专职研究员,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国家重点学科文艺学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兼任中国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外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论学会理事、全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学会理事、北京市文艺学会理事等。独立著述十种:《艺术直觉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艺术情感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美学与人学——马克思对德国古典美学的继承与超越》(法律出版社,1991);《魏晋清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文学价值学引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乌托邦与诗——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诗与意识形态——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及中国古代诗学的生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在文本与历史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反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另有合著、合译、主编著作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五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是儒家文化、中国古代文论和文学基本理论。
|
目錄:
|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视角:关于“趣味”
第二节 中国古今审美趣味范式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中国文化诗学”的源流与走向
第一章 贵族趣味与中国古代“尚文”传统之形成
第一节 贵族趣味之构成
第二节 贵族趣味中的“文”与“和”
第三节 “文统”之形成
第四节 “文”是贵族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第五节 “周文”疲敝及其原因
第六节 “周文”对诸子之学的重要影响
第二章 士大夫趣味与儒家文学观念之形成
第一节 知识主体的转变:从贵族到士大夫
第二节 知识形态的转变:从王官之学到诸子之学
第三节 诸子学与王官学之关联与差异
第四节 诸子之学语境中的文论思想
第五节 士大夫趣味结构的基本维度
第六节 士大夫趣味与儒家文道关系说之形成
第七节 “文”在孔子话语系统中的主要含义与意义
第八节 从“文”看孔子思想的悖论性存在
第九节 从《荀子·乐论》看儒家话语建构的文化逻辑
第三章 文人身份的生成与文人趣味之表征,
第一节 “士大夫”与“文人”
第二节 “宫廷文人”的身份问题
第三节 “文人”身份的生成
第四节 “文人”身份形成过程的历史语境考察
第五节 从“雅俗”观的历史演变看文人趣味的形成轨迹
第六节 汉魏之际“文人”身份特征及其对文学观念之影响
第四章 文人趣味的特征与功能
第一节 文人趣味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文人趣味的呈现方式
第三节 “文人”与“士大夫”的身份冲突及冲突之解决
第四节 士大夫的自我疏离与文人趣味之功能
第五章 “名士”与“鉴赏批评”的成熟
第一节 “名士”与文人趣味之关联
第二节 文人趣味与中国古代“鉴赏批评”的形成
第六章 文人趣味与汉代文学观的演变
第一节 汉代“论”体的演变及其文化意味
第二节 两汉“作者”观的生成演变与主体身份问题
第三节 从琴的功能看文人趣味生成的历史轨迹
第四节 文人与“文言”
第五节 体——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运思方式之特征
术语表
参考书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