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小时光 油画棒慢绘零基础教程
》
售價:NT$
403.0
《
可控性混乱
》
售價:NT$
301.0
《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售價:NT$
500.0
《
潜水指南 全彩图解第4版
》
售價:NT$
602.0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从工具到实例
》
售價:NT$
403.0
《
村上春树·旅(一本充满村上元素的旅行指南,带你寻访电影《挪威的森林》拍摄地,全彩印刷;200余幅摄影作品)
》
售價:NT$
301.0
《
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与实践
》
售價:NT$
709.0
《
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海事法庭研究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美国金融博物馆提供核心史料,中国金融博物馆权威编撰,用最简约的文字讲清美联储和美国金融的历史、现在与未来,理清遥远而神秘的美国央行如何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本书是双封典藏的经典金融通俗读本,获得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著名经济学教授许小年的鼎力推荐。
|
內容簡介: |
货币如何产生?
央行如何影响经济?
美联储政策如何出台?
通货膨胀、贴现率、利率如何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本书以美联储的百年历史为线索,叙述了美联储成立的历史背景、组织架构、运作方式,以及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
本书在美国金融博物馆提供的历史资料和《美联储100年》大型展览内容的基础上,由中国金融博物馆组织编著。以简洁、精炼、发人深省的笔调,配以珍贵历史图片,深入浅出地把这个金融帝国的独特性和巨大影响介绍给读者。
|
關於作者: |
编著:
中国金融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以展示、教育、金融文化消费和金融史研究活动为一体的专业金融博物馆,以金融启蒙为己任,聘请余永定、陈志武、许小年、张维迎等顶级学者进行学术支持,为大众提供正本清源的金融读本。
资料支持:
美国金融博物馆,又称美国金融历史博物馆,坐落于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附近,位于1784年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创建的美国银行的遗址上,是美国最重要的金融体系基础知识培训基地。
|
目錄:
|
第一章
从未倒下:美联储的金融危机史
1.魔鬼的呼唤:1907金融大恐慌 002
2.恐慌的延续:《联邦储备法》问世 011
3.一战:美联储的洗礼 027
4.惨痛的失误:咆哮时代之后的大萧条 032
5.二战:虚假的繁荣与漫长的调整周期 045
6.沃尔克的革命:杀死通胀的人 053
7.大缓和:20多年的大繁荣是怎样实现的 059
8.贪婪的惩罚:次贷危机的真相 064
9.延伸阅读: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美元霸权 074
第二章
稳定压倒一切:美联储的三大使命
1.治理通货膨胀是一场持久战 084
2.最后贷款人:怎样勒紧金融危机的缰绳 089
3. GDP的背后,充分就业才是目标 106
第三章
谁在掌控美联储:可能是最有权力的一群人
1. X机构:政府内部的独立实体 118
2. 12区:美联储的幕后老板 125
3.不为人知的高级幕僚 128
4.美联储主席:仅次于总统的实权人物 131
5.神秘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 137
6.最庞大的地下金库:8000吨黄金储备 141
7.理事会:你所不知道的分权制衡原则 147
8.公开市场委员会:控制美元的可怕机构 151
第四章
三种武器:美联储如何玩转金融市场
1.公开市场操作:美联储能肆意印钞票吗 158
2.贴现率:美元的价格 169
3.法定准备金:牵一发而动全身 172
第五章
精益求精:成熟的美联储支付体系
1.美联储如何保证现金的充足 176
2.美元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181
3.新美元如何投放 185
4.美联储是怎么销毁纸币的 193
5.电子转账背后的程序 195
6.资金转账是怎么操作的 200
7.自动清算系统是什么东西 204
8.支票的秘密 206
|
內容試閱:
|
在那个被称为“咆哮的20年代(Roaring Twenties)”的繁荣时期,美联储依靠“逆向操作”来平复商业周期。美联储担心1929年股市崩盘及其后的过度投机行为,未能消除因银行恐慌不断加剧导致的货币供应量急剧收缩。由于美联储的分散化特性以及出于保护黄金储备安全的需要,美联储难以采取强有力的行动。
“咆哮的20年代”,是指北美地区(含美国和加拿大)的20世纪20年代。在这短短的10年里,发生了无数令人激动不已的大事件,因此许多人将其称之为“(美国)历史上最多彩的年代”。
在一战的阴云即将散去的时刻,美国士兵开始陆续从欧洲前线归国,这些人是拉开“咆哮时代”序幕的主力军。这一时期,以爵士乐为代表的新式艺术开始在北美地区传播,女权运动兴起,尽管1929年的灾难终结了活跃的氛围,但这一时期涌现出无数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创造,美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工业化浪潮,民众的消费欲望开始膨胀,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来的历史学家们常常会把这种战火结束后的集体化热情称之为“战后综合征”。
言归正传,一战结束之后, 美联储为了解决战争融资所造成的通胀问题,进行过阶段性的利率上调,如1919年1月和12月,部分地区的联邦储备银行将利率调升至4.0%-4.3%;1920年1月末至2月初,全国联邦储备银行将利率统一调整为6.0%,利率升幅最高达到了4.0%,这是美联储成立以来单次升幅最大的利率调整。
然而就在公开利率上调之后的不久,美联储竟然连续降低了再贴现率 。1920年5月至1月间,美联储再贴现率从7%下调至4.5%,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将从联邦储备银行得到更多的贷款金。由此可见,美联储应对战后通胀的临时计划在战后不久便发生了转变,政策目标由解决通胀转为振兴经济。贷款金的增加,得到了工商界的广泛支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企业家的强心剂,这一点即使在今天依然如此。
美联储自1920年至1928年间,持续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通过上调贴现率来抑制货币的供应量。这场长达8年的宽松,如果放在今时今日,它所带给人们的后果将不亚于引爆一枚核弹。
美国学者默里罗斯巴德曾说过这样的话,他说:“纽约地区储备银行有效的为提供给股票市场的同业拆借确定了利率,在与纽约证券交易所货币委员会的合作中,美联储的政策是为银行提供必要的资金,以使银行能够随时准备着向股市提供贷款——如前所述,同业拆借利率要比战前及高峰时期的利率低得多。”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场持续8年的宽松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后果。
如果说这种长期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直接推动股价的上涨,那么至少也是间接地导致了1927年美国股价大幅攀升的局面。当时各类股票的涨幅均达到了20%以上,投资机构以及中小股民对此欣喜万分,但对于那些老资格的金融家以及有真才实学的经济学家们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讯号。
经过8年的宽松刺激,经济过热让美国患上了热病,终于,在1927年12月底和1928年初,美联储看到了危机的征兆,决定采取货币紧缩政策。
1928年10月斯特朗 去世,这起事件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密尔顿弗里德曼 看作是联邦储备系统此后未能继续采取反周期 政策的重要原因。然而有些学者并不赞成这一观点,因为从斯特朗生前的政策主旨上看,他并不是愿意采取强有力的反周期政策的决策者。撇开斯特朗个人不论,联储系统在1928年下半年购买了超过3亿美元的承兑汇票,这一标志性举措,说明美联储将带领美国重返宽松时代,一时间乐观情绪充斥了几乎所有的市场。到1928年12月末,美国货币供给总量已经达到了730亿美元的可怕数字,这是自1920年5月实施宽松政策以来的最高值。
1928年3月之后,美国股价在18个月内再度上涨了一倍,由于股价过高,许多中小股民即使倾囊而出也买不起一股,只能通过共同基金 购买这些正在疯涨的股票。
20世纪20年代,共同基金风靡美国,波士顿一度被誉为“共同基金之都”。据一些文献的记载,1926年至1928年3月,美国投资基金公司数量达到80多家,总资产高达70多亿。然而繁华的背后风险正在涌动,当时美国平均工资水平并不高,贷款是消费金的主要来源,低利率政策使贷款消费成本变得极低,炫耀性消费大行其道,薄弱的消费基础和社会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为未来的经济埋下了隐患的种子。
1929年3月,胡佛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31任总统。事实上胡佛早已为“不断增长的投机浪潮”充满担忧,但为了获得选票,他必须强调自己将保持“柯立芝时代的兴盛”,因为没有人愿意听到总统候选人谈及紧缩,无论是市民还是企业家。然而这些人却不知道,此时此刻,一场遍及美国、波及世界,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经济大萧条即将来临。
1929年10月24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发生的事情注定被载入史册——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险些成为金融灰烬。
曾经不可一世的华尔街,此时成为了恐惧与愤怒的代名词:1929年9月至1932年7月,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降了89%,同期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净值下跌83%;被誉为“华尔街教父”的本杰明格雷厄姆一度濒临破产;1929年中至1930年末,封闭式基金交易价格从平均溢价50%左右,降低至折价25%以下 ,加上不可变现的约束,基金额券已形同废纸。
从极度繁荣到瞬间崩溃,大梦初醒的人们在一个接一个噩耗中不得不接受现实——“咆哮的20年代”已经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