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系统回顾:婴儿研究与成人心理治疗中的主体间形式
Beatrice Beebe, Steven Knoblauch, Judith Rustin, Dorienne Sorter
目前精神分析亟待解答的问题是治疗会面中互动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对于互动的研究兴趣源自于20世纪末精神分析从实证主义向透视主义和系统论转变的过程(Hoffman, 1998; Orange et al., 1997; Reese Overton, 1970; Silverman, 1994,1999)。纵观整个20世纪,尽管互动模型及对系统论的思考在精神分析中以各种方式得以实施,但新的趋势是互动过程本身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主体间”就是精神分析的发展趋向互动过程时产生的一个引领性概念。
本书的目标是提炼精神分析互动理论的精华,着重关注主体间概念。精神分析的主体间概念主要包括语言的、外显的模式(有几个重要的例外,见Jacobs, 1991a, b; Knoblauch, 1997, 2000; McLaughlin, 1991; Ogden, 1994; Pally, 2000)。相反,婴儿研究中的主体间概念则包含非言语的、内隐的行动序列或过程知识的模式。我们认为,将以上两个主体间概念结合起来,对于更深入地理解精神分析治疗是十分必要的。为了阐明精神分析主体间内隐的、非言语的维度,本书引入了成人精神分析、婴儿研究、发展系统理论及非言语沟通的概念,尤其是无意识内隐过程与言语陈述层面的外显过程之间的区别。
精神分析互动概念已有很多,如移情反移情(Freud, 1911, 1914; Gill, 1982),抱持性环境(Modell, 1984; Winnicott, 1965),两人视角(Modell, 1984),互动矩阵(Loewald, 1980),自体客体移情(Kohut, 1984),共情浸入(Ornstein, 1984),恰好的回应(Bacal, 1985),投射性认同(Ogden, 1982),角色回应(Sandler, 1987),社会性建构(Hoffman, 1998),行动化(Jacobs, 1991a, b),过程性知识(Clyman, 1991),屈服(Ghent, 1989),临床交流(Lichtenberg et al., 1992; Fosshage, 2000),反映功能(Fonagy, 1991,1994,1995),亲密边界(Ehrenberg, 1992),二元系统观点(Beebe, et al., 1992),情感调节(Schore, 1994),相互关系调节(Beebe Lachmann, 1988,1998; Lachmann Beebe, 1996; Tronich, 1998),相互关系(Aron, 1996),内隐的关系知识(Lyons-Ruth, 1998; Stern et al., 1998),关系矩阵(Mitchell, 1997,2000),依恋关系(Shane et al., 1998),情感的非言语交流(Pally, 2000),共振(Knoblauch, 2000),感动他人和被感动(LaBarre, 1995,2001)。在最近十年间,正如我们之后将要详述的那样,主体间概念在精神分析互动讨论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我们发现,尽管人们认识到了主体间概念的重要性,此概念也在当前的各种论述中多次出现,但对于其内涵却还远远没有达成共识。
过去30年都被经验性的婴儿研究—母婴间面对面“游戏”所占据,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对互动特征作出定义。在婴儿研究中,互动概念包括:相互调节、相互影响(Beebe Stern, 1977; Jaffe et al., 1973; Sander, 1977; Stern, 1985; Tronick, 1998; Tronick et al., 1980),同步(Stern, 1977),互惠(Brazelton et al., 1975),行为对话(Bakeman Brown, 1977),相互补偿的交互影响(Capella, 1981),适应(Crown, 1991; Jasnow Feldstein, 1986),对应(Sander, 1977),对话的节奏(Jaffe et al., 2001),调谐(Stern et al., 1985),原始谈话(Beebe et al.,1979),相遇时刻(Sander, 1995; Stern et al., 1998),还有过去十年越来越重要的主体间概念(Meltzoff, 1985; Meltzoff Moore, 1998; Stern, 1985; Trevarthen, 1980; Tronick, 1998; Tronick et al., 1980)。
使我们颇感兴趣的是,在过去十年间,著名的理论家们对于婴儿研究和成人治疗分别进行了主体间理论研究,但彼此缺少交流。令我们困惑的是,对于同一个术语,精神分析理论家用它来描述符号心灵,而婴儿研究理论家则用它来描述前符号心灵。我们发现,两类理论家对主体间这一术语的内涵,也有不同的、相当广泛的理解:成人治疗理论家们对主体间内涵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婴儿研究理论家们也是如此。如上所述,主体间概念目前被广泛使用,理论家们对之兴趣浓厚,使用它的方式又多种多样,由此导致的沟通困难就成了精神分析中很重要的问题。基于对成人治疗及婴儿研究领域的理论回顾,我们认为目前主体间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没有统一的、清晰的内涵。作为一种解决方式,我们建议采用主体间形式(forms of intersubjectivity)这一概念。
以下三个指导性建议将引导我们讨论的方向:
1.我们假定,所有的主体间理论都是互动理论。任何一种主体间理论都可以按照以下内容得到评估:该理论表达了互动系统的观点;该理论包含了更为宽泛的概念,可以整合婴儿研究和成人治疗中的各种主体间形式。
2.在精神分析有兴趣整合婴儿研究主体间概念的情况下,有必要思考不同的认知水平如何影响着主体间不同形式的可能范围。从这点上说,就像区分“心理理论”的不同水平一样,区分智力的前符号形式和符号形式是十分必要的。
3.为了使主体间理论最大可能地为精神分析所用,必须对言语、非言语,最近被概念化为外显、内隐的主体间形式进行讨论。
为了搭建讨论的平台,我们先要简单回顾一下互动中内隐、外显过程的区别,以及我们对互动二元系统模型的使用。然后,用系统模型的方式来比较几位精神分析主体间理论家的理论,他们是Jacobs, Ehrenberg, Ogden, Benjamin和Stolorow及其同事。为了更好地在第二章对婴儿理论家的主体间理论进行回顾,我们在本章的最后介绍了心理的前符号和符号形式的区别,也介绍了有关幼儿符号发展初期的不同心理理论间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