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投机苦旅:一位投机客的凤凰涅槃
》
售價:NT$
403.0
《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
售價:NT$
316.0
《
日子慢慢向前,事事慢慢如愿
》
售價:NT$
254.0
《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
售價:NT$
509.0
《
汗青堂丛书146·布鲁克王朝:一个英国家族在东南亚的百年统治
》
售價:NT$
418.0
《
人生是旷野啊
》
售價:NT$
332.0
《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售價:NT$
403.0
《
台北人(2024版)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奖、散文(集)奖获得者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宗璞的散文经典
|
內容簡介: |
宗璞出身名门,见识广博,她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优美的感情世界,体现出高雅的格调。宗璞散文表现出丰富优美的感情:有对祖国、对祖国的名山大川的热爱之情;有对已故的亲朋,特别是对父亲——大哲学家冯友兰的缅怀之情;有对先哲、大师的敬仰之情;有对自己的人生轨迹、文学探索和精神追求的真实记录…‥宗璞有着深厚的学养,坚定的信念,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希望,因此宗璞的散文呈现出高雅的格调。
宗璞幼承家学,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渊源,又受外国文化的长期熏陶,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文笔清新绚丽、优美隽永。
宗璞的散文情景交融,笔法灵活多变,体现出纯熟的艺术技巧。
|
關於作者: |
宗璞,当代作家,原名冯钟璞,1928年生于北京。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著有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知识分子生活的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及《红豆》《总鳍鱼的故事》《紫藤萝瀑布》等中短篇小说、童话、散文作品。曾获得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奖、优秀散文(集)奖
。
|
目錄:
|
001 绿衣人
004 不要忘记
010 我的澳大利亚文学日
023 潘彼得的启示
029 彩虹曲社
033 酒和方便面
038 辞行
043 小东城角的井
047 风庐茶事
051 从“粥疗”说起
055 星期三的晚餐
061 猫冢
067 偶感
070 《世界文学》和我
075 京西小巷槐树街
078 风庐乐忆
082 客有可人
089 药杯里的莫扎特
093 祈祷和平
099 下放追记
104 一九六六年夏秋之交的某一天
112 小议十二生肖
116 谁是主人翁
119 那青草覆盖的地方
125 那祥云缭绕的地方
131 从近视眼到远视眼
136 告别阅读
142 我与人民文学出版社
147 一只小蚂蚁的敬礼
149 扔掉名字
153 散失的墨迹
158 “大乐队”是否多余
161 变迁
165 考试失利以后
170 李姐趣事
173 铁箫声幽
181 云在青天
|
內容試閱:
|
绿衣人
近来翻译了一篇小说《信》,其中有一个自私的母亲教育孩子说,你到了一定年龄就不要再拆信,信里都是别人的痛苦,不要让别人的事伤你自己的心。译时觉得纸上一股冷气逼人,暗自庆幸我对信的感受完全相反。
我喜欢信,喜欢读信,书信越过高山,使分隔两地的离人能互诉衷曲,从互相关心中得到滋养。古时把生离死别并列,自从有了邮政,虽生离而能有音信,比起去到那永不会有任何消息回来的天国,自然大不一样。
每个人一生会收到许多信,我也一样。我曾为别人的欢喜而欢喜,为别人的悲哀而悲哀。也曾写过许多信,希望别人为我的欢喜而欢喜,为我的悲哀而悲哀。为了信,我曾盼望,也曾等待。哪怕得到的是难题,是痛苦,我却因世界上不只有我一个自己,而觉得更充实更温暖。
得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送信人了。他们身着绿衣,骑车在一栋栋房屋前停下来,投递着人们期望或不期望的消息。这一带春来樱花如雪,夏日榴花似火,秋时蔷薇类的黄花开得满院皆金,冬天的雪花飘飘扬扬,覆盖了一切。绿衣人总是准时地走过花的曲径或雪的小路,把一封封信送到门前。
今年雪下得早,雪使世界变得纯洁了,柔软了,像一篇正在写的童话,像一个尚未飘逝的梦。在静静地飘落着的雪花中,我看见一点绿色,被地上的雪光照着,移过来,移过来——
这是小展。奇怪的是,以前我们都不曾知道绿衣人的姓,而现在人人知道她是小展。她不只送来邮件,还带来欠资信,免得我到邮局去取;有朋友的汇款要转到别处,她说代办了罢,不麻烦;邻居在路上遇到她,她会告诉今天有他的信;年底收款,头一天每份报纸都打上醒目的红字:明日收报费。
也许小展有时不能给人带来人们所期望的消息,但是小展本身,便展示着希望了。她不只骑车又下车,拿出信报放进信箱,她是用了心,一颗充满了希望的心、充满了关切的心、总是想给别人方便的心。医生们说,两个同样的病人,一个受到应有的治疗,一个除了治疗,还有亲人的关心,后者得生的希望要大得多。我们曾伤过元气,我们多么需要千千万万这样宝贵的心,来补养,来恢复,来建设新的一切。
雪地上那一点移过来的绿色,常在眼前拂拭不去。忽然想起,不只送信人身着绿衣,整个邮政系统用的俱是绿色,这也许有什么史话罢。我无考据癖,只从常理来想,绿色正是春天的颜色,生命的颜色。人们希望书信能带来春天,带来生命,带来希望。虽然有的信会传来噩耗,但是身着绿衣的人却承担着带来希望的使命。
春天的希望,生命的希望——绿色的希望,不是每一个新年都应该带给我们的么?
1981年底
原载《人民日报》1982年1月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