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历史研究入门(全二册)
》
售價:NT$
1290.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夏天,19岁的肖像(青鲤文库)岛田庄司两次入围日本通俗文学奖直木奖的作品 ,同名电影由黄子韬主演!
》
售價:NT$
225.0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
》
售價:NT$
640.0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
纯数学教程
》
售價:NT$
390.0
《
威尔士史:历史与身份的演进
》
售價:NT$
490.0
|
編輯推薦: |
这是中国第一部微电影导论,一本理论性兼实用性俱全的微电影拍摄手册,全四色印刷。
中央电视台实力派导演传授心经,引用微电影概论,全方面揭秘微电影本质,从而给微电影一个准确的定位,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帮助你认识微电影。也只有这样有独特思维和真挚情怀的导演,才能让每一个章节生动且形象。
1.无教条感 用深入浅出的文字语言抓住概念重点,搭配拍摄实景,绘声绘色。
2.无压抑感 论点脉络清晰,用形象化的语言讲述创作,剧本、拍摄、场景、声音、角色、意义等多个微电影的基本概论和实际操作。
3.无乏味感 书中大量的实景拍摄图片和对优秀作品的精辟赏析,用举例的方式把概念立体化,直觉化。
4.无陈旧感 对微电影概论的阐述,提出了对微电影的新看法和观点,围绕微电影制作的核心要素呈献给读者一个全新的微电影世界。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电影理论视角出发,简明扼要地评述了微电影艺术的方方面面,让爱好微电影的同仁学会如何区分电影和电视剧的属性,给微电影一个准确的定位,讲述微电影拍摄技法,从而学会拍摄、制作自己的作品。
全书围绕微电影制作的核心要素,以鞭辟入里的分析,新颖独到的见解和纷繁多样的视觉冲击,呈现给读者一个全新的微电影世界。书中穿插了大量精美图片和精辟的解说,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吸收到最专业的微电影知识,从而真正认识微电影。
|
關於作者: |
刘启武,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曾在央视《正大综艺》《乡村大世界》《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工作多年,现为中央电视台影视协会培训中心主任。导演了电影《芦花轻轻摇》和26集电视剧《桐乡故事》,编写30集电视剧《浪跷人》,出版专著《闯进电视圈》。
|
目錄:
|
一、微电影概论
微电影的定位
微电影的属性
微电影的创作理念
二、微电影的参照点
邵逸夫的电影之路
微电影的追求
大学生微电影现象
三、微电影的创作
微电影从剧本开始
电影里的细节
电影里的节奏
电影剧本的写作与格式
微电影剧本范例
四、学会做导演
导演与摄影师
导演怎样选演员
导演的二度创作
导演的思维方式
怎样组建摄制组
五、优秀微电影作品赏析
微电影《苹果就要红了》剧本赏析
微电影《苹果就要红了》镜头赏析
外国微电影《十分钟,年华老去》赏析
欣赏微妙的光源
六、微电影实际制作
最实用的视听语言
蒙太奇与长镜头
后期制作的规章
怎样对待现场同期声
有问必答
七、微电影的市场化
属性决定微电影的走向
微电影系列化形成阵列
结束语
【序言】
|
內容試閱:
|
《微电影时代》入门的台阶
■ 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主持人 顾国宁
“微电影来了,像大潮,铺天盖地,一下子把我们包围了。”看到这句话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感觉直截了当,非常形象。确实,微电影就像大潮一样势不可当地把我们包围了。不管是同学、朋友还是老乡,我们常常一见面就聊起微电影,每次都聊得津津有味,还拿出手机互相推荐欣赏一番。不过,我们对微电影的理解确实有点偏差,一直以为拍一些视频或者记录一些事件就是微电影了。看了《微电影时代》这本书对微电影的阐述,我这才恍然大悟,以前的看法其实是不准确的。不是所有的视频都可以称为微电影,只有真正的微电影
才属于微电影!
谈起这本书的作者刘启武老师,他是我刚参加工作时就在一起的老同事了。印象里,他是个孜孜不倦、总在不停地学习的人。他一直在一线做导演,每做一个片子都是认认真真、不辞辛苦地反复斟酌,力求完美、有特色。审片室的老同志常说:“这么优秀、有特点的片子,不用看片名就知道是老刘的片子!”对,刘老师的片子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每一个片子的故事,都能抓住一个情趣点,并由此展开,讲得深入浅出,有声有色!一个普通事件在他的片子里就成了津津乐道的故事,还总能让人意犹未尽。《微电影时代》也体现了刘老师的风格,敢说敢讲、激情满怀、生动形象。尤其在《微电影概论》一章里,刘老师谈到了微电影的属性。以前我没有在意微电影、电影和电视剧有多大的区别,看了这章以后才真切认识到其中的不同。我作为央视的栏目主持人,虽然在影视圈里工作这么多年,但还没有真正了解做导演的艰辛,深感惭愧!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导演的火热内心、独特思维和真挚情怀。真是隔窗观景景浮浅,触景生情情才真!
这本书体现了作者的时代敏感性。在当今微电影悄然崛起的当口,所有爱好微电影的人都想寻找一个老师来指导自己。说着就来了,这本书真如课堂的老师、身边的助理。只有对艺术理念有扎实的功底,才有这样生动形象的章节;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才有这样一语道破真理的词句;只有从观众中来又到观众中去,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这不只是一本研究微电影的艺术之书,更是一部坚定你的信念,带你走向成功之路的引领之作。随着微电影的发展,肯定会发展出一个成熟的市场规则。这本书很鲜明地阐述了这些规则,让我们不走弯路,直接通向成功的大道。
《微电影时代》激活了我的梦想
■ 中央电视台《聚焦三农》栏目主持人 李 威
这本书的作者刘启武先生,是我的一位老师。我刚接触刘老师时,觉得他说话很幽默,说着说着就能把你逗乐。刘老师是东北人,我是地道的北京人,第一次接触东北人,我就从刘老师身上感受到了东北人爽朗的个性特点。其中一点令我印象深刻,就是他为了一个镜头会去爬一座大山或者一夜不眠,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我们尽管不是同一个年代的人,但却是校友,我们学校在他就读那时叫北京广播学院。刘老师在80 年代毕业后又去中央戏剧学院进修了半年,对任何新生事物总想研究个明白,真正是学无止境,所以才有今天宽广的知识面。这本书我看了以后豁然开朗。对爱好微电影的人来说,就如他乡遇故知!
《微电影时代》这本书写得很实在,不是高谈阔论说中外,而是点点滴滴谈拍摄,既讲理论,又讲操作。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述:“围炉夜话微电影,对酒促膝侃拍摄。”用这种方法谈艺术最容易让人接受,也最容易让人理解和消化。这就是作者凭借多年积累的深厚功底才能写出的作品。
说起来,我的工作还算是顺风顺水,毕业后被中央电视台选中,来到央视农业频道《聚焦三农》栏目做主持人。我本来就非常喜欢微电影,一直想拍摄一部自己创作的影片,但由于工作的繁忙紧张,淡化了对创作的追求。就这样多年过去了,我除了自己的工作,没有任何作品。看了刘老师的《微电影时代》,我的创作激情又被激活了,正像书中所言:“留下你的作品比留下什么都有意义。那永远是你最富有激情、最动容情感、最真实记录自己的时刻。”
能准确地进入创作状态是需要激情的,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也是要有激情的。而要保持激情常在,是需要不断激活的,就像电脑屏幕一样,不用就进入屏保状态,也就是休眠,只有被再次激活,才能进入工作状态。《微电影时代》就是一本能激发你创作欲望的好书,它让你保持创作的激情,让你真正去实现你的梦想!
微电影发展的正规化
■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张 杰
学过电影专业的人要是讲起电影发展史和电影理论,肯定能行云流水般出口成章,不过要是把这些理论用到实践中去,也许就没有那种手到擒来的功夫了。因为理论毕竟是理论,它和实践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如果生搬硬套,很可能会出现合理但不合情之说。只有把这些理论完全变成自己的知识,才可以把电影艺术掌控得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般灵活自如。
说到《微电影时代》这本书,作者好像一直在谈实际拍摄和大量的现实制作。可是静读过后发现,那些关于微电影的理论完全能融化在这些拍摄制作的实践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把理论融化在实践中的最根本的体现。
关于电影和电视剧的属性问题,还真是第一次拿到书面上来讨论。在细读之后,确有余香可回味。每一种艺术的形成,与外界环境有关。不同的外界环境,能使同一个视频影像作品的题材形成不同的结果,导致它们分道扬镳、越走越远,最终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样式。书中一针见血指出这一要害。正如百姓所言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
电影的百年经典来源于观众的品位,正是观众推动着创作者们一步步走向艺术的巅峰。电影和观众永远是一种遥相呼应的消费关系。电影拍得好,观众就来看,拍得不好就没有人看。人们喜欢看电影但不等于所有电影都看,而是只看自己喜欢的,这毫无疑问。就是这种自由选择的存在,才形成了市场的竞争,才促使电影艺术不断地向前发展;又由于电影的发展,使许多电影成为了经典。而经典谁不想去看,谁不想去消费呢?再说,电视剧和电影相比就大不相同了。看电视剧不是消费行为,而是消遣行为,是典型的客厅文化。电视剧不是商品,不是消费品,所以不能与电影相提并论。
关于微电影的属性,作者认为要走电影之路,这在行内没有异议。既然微电影属性已定,那我们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打造微电影的形象,把微电影快速拉上正规化的发展轨道。当然,这也是全行业的热切期盼。
自 序
微电影来了,像大潮,铺天盖地,一下子把我们包围了。导演、编剧、演员们全被卷入了这个微电影大潮的旋涡里。开机、封镜、杀青等这些影视圈内的专业术语,如今已人人皆知。这就是潮,属于微电影的大潮。是人们在追求自我,还是想尝试一下做导演的威严呢?不管是什么,只要你行动起来,就会留下自己的激情之作!尤其是那些最快付诸行动的大学生,他们早已毫无顾忌地拍上了关于青春的微电影。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时代现象,我叫它“微电影时代”。既然微电影的大潮扑面而来,那你还在等什么呢?赶紧行动起来吧,拍摄微电影!既可以圆你的电影梦,又可以陶冶你的情操。
其实,真正推动微电影进入时代浪潮的功臣应该是数码技术。过去,很多人也一直想拍小电影,可是做不到,就因为没有设备。现在再看看,就连手机都能成为记录视频的工具了。这些先进摄影设备的出现,把电影爱好者变成了行动者。爱好就是动力,但是,只有动力、没有方向也是不行的。不按着方向去走,会走错路,会走不到目的地的。
在这里,我首先要告诉大家:这不是一本工具书。可以说是围炉夜话微电影,对酒促膝侃拍摄的基础资料。我最根本的想法是让爱好微电影的同仁能学会怎样拍摄、制作自己的作品,怎样区分电影和电视剧的属性,怎样给微电影一个定位。一切视频作品都有自己的属性。大家必须了解电影和电视剧以及其他视频作品的不同所在,才能给微电影一个属性定位。只有准确地给微电影一个定位,我们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微电影。微电影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学做微电影还没有专业的教材,那怎么办?只有先学会了拍电影的规则,了解了怎样拍电影,才能知道怎样做微电影。另外,在我们能够驾驭的前提下,尽可能少花钱,又能达到我们想象中的效果,这才是重点。
学会拍镜头,是制作微电影最关键的一步。拍镜头就是要用镜头来说话,用镜头去表达导演的用意。而怎样把台词说到极限,怎样使现场氛围更加震撼,这些全是导演的基本功。没错!你不就是想当一名好导演吗,这本书就是教会你学会导演要具备的那些本事,让你最终成为好导演。想当好导演,就必须学会做导演的本领。在这本书里,从剧本的创作到演员挑选,从灯、服、道、效、化的调动到如何建立摄制组,每一步都有先例。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成的事,就怕学生不用心。”只要你努力了,没有什么是不可驾驭的。
有一本书叫《闯进电视圈》,那是我前些年写的。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微电影之说,但国外早就有了。当时很多人爱好做电视片,也开始用摄像设备做小故事片,其实那就是微电影的雏形。时间过得可真快。没过几年,微电影就来了。还来得这么快、这么猛,把我一下推到这个旋涡里来,想不做都不行了,推着我往前走,一直走进了这个《微电影时代》。
写完那本书以后,我交了不少朋友,他们都是从微博上找到我的,基本上都是学影视的学生。现在,我写这本书也是想再结交一些这个行业里的朋友,只要是爱好电影的,不管是专业的还是发烧友,只要是想做微电影的人,我们都可以交流,只要交流,就会有一定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探讨,寻找到好的方法:看看什么样的机器实用性最好?怎样的光线能拍出好镜头?怎样才能对好焦?怎样才能把控好色温?什么题材能做出好作品等等,我就是想和新老朋友这样交流,这样我们就能互相进步。
最近,还有很多朋友总想写关于自己的剧本,不过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在这里,我告诉你写作的方法,只要你认真学习,就会明白其中缘由了。总之,只要有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不管到多久,这都是一个永恒的真理。有人问,那我们耕耘的田野在哪里,去哪里耕耘?套用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的那句名言:耕耘天地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