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家庭心理健康指南:解决孩子成长中的棘手问题
》
售價:NT$
305.0
《
创作经典
》
售價:NT$
653.0
《
西方殖民帝国的崛起(1492?1914)
》
售價:NT$
449.0
《
ChatGPT数据分析实践
》
售價:NT$
505.0
《
人格分裂手记
》
售價:NT$
254.0
《
并购与重组 : 理念、策略、流程、实战一本通
》
售價:NT$
347.0
《
分析论文集(分析哲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332.0
《
自主论:何为自主以及何以自主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 资深心理研究专家最新力作,大学辅导教师必备指导用书,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 内容丰富的教师用书(实用性)
※ 深层次剖析中学生心理特色,帮助辅导教师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设置科学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简单易行的科学活动(可操作性)
※ 书中活动环节设置意图明确,师生互动内容重点突出,活动材料简单易得,可操作性强。
※ 分阶段设置的教育实践(科学性)
※ 本书根据中学生不同的阶段进行分析,新入学阶段,恋爱阶段,就业前等等阶段,科学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
內容簡介: |
本教材依据初中3年、高中3年,6年12个学期学生自身心理发展发育和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面对的主题而设定的。例如,初一新生刚入校的时候会遇到适应上的问题,在高三阶段学生会遇上高考考前心理调节的问题等。我们对中学六年的所有阶段都制订了相应的体验式团体心理课程设计,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和匹配性,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了心理教育的最大化。
|
關於作者: |
韦志中,安徽临泉人,民盟盟员
,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督导师,全国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论坛主席,全国心理技术应用高峰论坛理事,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州大学心理技术应用研究生班负责人,广州市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创办人,广州心丝带心理志愿者协会会长,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会长,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省科协心理咨询专委会专家组成员。
从事心理学行业15年,毕生致力于心理学的研究与社会应用工作。在全国各地开展工作坊和培训班数百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数十项,并著有《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实践》《谁在掌控你的人生》、《向西游记取育儿经》、《幸福干预:一生受用的26堂幸福课》、《学校心理学工具箱指导手册》《学校心理学--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团体心理学--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等作品。
|
目錄:
|
班级团队建设—有你有我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同学关系—接纳与欣赏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师生关系—长大后你就成了我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亲子关系—自我和重要他人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异性交往—心底的玫瑰等待谁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和情绪相遇—狭路相逢勇者胜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乐观与希望—插上飞翔的翅膀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提高抗挫能力—给我挫折的贵人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轻松迎考—你准备好了吗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面对失败—生而为赢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自我关系图—我是谁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积极的自我暗示—心想事成的秘密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潜能开发—我的心理宝藏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怒放的生命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18岁,我的成人礼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第四章
自我管理篇
学习动力提升—我的方向,我的梦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时间管理—我的学习谁做主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前期准备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优势学习—做最好的自己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人际关系—竞争合作才精彩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正确归因—不为失败找借口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沟通的金钥匙—架起心灵的彩桥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长的足迹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生命的价值—日出日落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人生规划—我为自己掌舵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择业辅导—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课程理念
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前期准备
设计流程图
团体动力发展曲线图
设计流程
专家点评
|
內容試閱:
|
同学关系-接纳与欣赏
课程理念
现在上中学的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如众星捧月般,是父母和自己上一辈老人时时呵护的小太阳。尤其是家中的四位老人,更是把孩子当成心头肉,把曾经对儿女没表达的爱也全部投射在家中这个唯一的孩子身上。这导致孩子得到过分的宠爱,在家中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有的欲望都能得到长辈们的满足。久而久之在孩子身上就会出现一些明显的不良举止:自私,从不为别人着想,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接纳别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很多孩子到了学校,面对陌生的同学、老师和环境变得无所适从。尤其是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许多同学尽管与人交往的欲望很强烈,但往往因为自身从小被宠坏而导致没有朋友。许多学生对此深感困惑,他们可能并不知道以自我为中心是错的,因为他们自小就在这样的家庭氛围当中长大。因此开展”接纳与欣赏”心理健康教育课,指导中学生掌握接纳别人的技巧,提高交往水平,丰富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理论依据
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交往的丰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社会向多元化发展,要想在竞争的社会中处于不败之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国外科学家曾经做过调查,发现许多大型企业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不是因为资金缺乏,也不是因为技术落后;而是由于主要领导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太低。一个青少年要想在现代社会中有所作为,努力培养交往的技巧,愉快地接纳别人是十分重要的。学会接纳和欣赏可以促进人际关系和谐,让生活充满阳光。
设计思路
本次课程是想让学生懂得接纳别人是同学相处的前提,同时学会一些接纳他人的技巧。活动开始前心理老师首先播放歌曲《最好的未来》,创设温馨的氛围,通过引导语让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本课选用的暖场活动是”寻找两只相同的手”,让学生在暖场活动中感悟和体验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并通过优点分享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体验接纳与欣赏所带来的积极体验。暖场完成后老师引导学生快速按照两排一对一的方式站好,接下来进行第一个工作技术”一路有你”。老师宣布规则后,进行”一路有你”蒙眼下楼的体验。第一次体验完成后角色互换再进行第二次体验。学生在体验中要做到不能有任何的语言交流,但可以用其他方式交流。通过第一个工作技术要让学生懂得每个人的生活中都离不开其他人的帮助,学会接纳、懂得欣赏可以让生活充满阳光。第二次体验完成后学生一对一分成内外圈坐好,进行第二个技术体验”赞美传递”,体验完成后进行接纳度自测,自测后教师解读测试的目的。结束阶段选用的技术是头脑风暴”接纳别人的技巧大家谈”,活动之后由教师总结强化,最后配乐朗诵《学会欣赏》。
课程目标
主目标:让学生懂得接纳别人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次目标:学会接纳别人的技巧。
前期准备
1.资料:歌曲《最好的未来》、轻音乐。
2.物品:眼罩保证每两个人有一个,接纳度测量表,PPT课件(老师提前准备好的PPT)制作,《学会欣赏》美文。
3.环境要求:团体活动室配置可以移动的椅子。
4.课程时间:45分钟。
团体动力发展解读:
1.此活动是为初二学生设计的,学生之间比较熟悉。活动刚刚开始的时候场内的团体动力在10度左右。通过”寻找相同的手”这一暖场活动,可以将团体动力提升到20度,即上图1-2(A)点所示位置。
2.工作阶段的第一个技术是”一路有你”,这一体验活动中,学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和思考体验,完成后团体动力可以达到25度,即(B)点。
3.第二个工作技术”赞美传递”,学生们分成内外圈进行交流和分享,比较热烈,团体动力可以达到35度,即(C)点。
4.在结束阶段,通过”头脑风暴”的体验,心理温度再一次有所下降,降到30度,即(D)点,最后通过教师分享以及朗诵诗歌让团体动力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附:
一、测试题:你是否能接纳别人,你的人缘怎样,请对下面几个心理问题作出选择。具体做法:在每个问题的A、B、C三种情况中作出一个选择(打”√”),然后计算得分。
1.你和你的朋友的友谊能维持多久?
A.大多数都能多年 B.长短不等,志趣相投者可以多年
C.当对方暴露出某些缺点时,我不再与之交往
2.作为你的朋友,下面三种品质,哪一种最重要?
A.具有能够使人感到愉快的能力 B.诚实可靠
C.对你的缺点从来不指出
3.对一个有不少陋习的同学:
A.你很热情接纳,并诚恳地指出,使之不断克服陋习
B.与之相处,多看到朋友的长处,从不揭短
C.不屑与之交往
4.当你的同学有困难时,你发现:
A.他们会来找你请求帮助 B.只有与你关系密切的才向你求助
C.他们不愿意来麻烦你
5.当你度假时,你是否:
A.通常很容易交到朋友 B.喜欢独自一个人消磨时间
C.希望交到朋友,可是发现很难做到
6.你发现:
A.一般说来你几乎能同任何人都合得来
B.你只能同与你趣味相同的人们友好相处
C.你很不情愿与人接近
7.如果同学们搞你的恶作剧,你:
A.和他们一起大笑
B.看你的心情和环境如何,也许和他们一起大笑,也许生气并发怒
C.很生气
8.如果有人请你去玩或在聚会上唱歌,你往往:
A.饶有趣味地欣然应邀 B.找个借口推辞掉 C.断然回绝。
9.一位朋友邀请你参加他的生日,可是,任何一位来宾你都不认识。
A.你非常乐意认识他们 B.你去参加只是为了帮助朋友筹备生日
C.你以不认识他的朋友为由拒绝了
10.你已经定下了要去会一个朋友,可是当你准备赴约时你却感到有些疲惫。
你:
A.去赴约,并且尽量玩得高兴
B.去赴约,但问他(她)如果早些回家的话,他(她)是否会介意
C.不赴约,希望朋友能谅解你
学生答完测试题后,教师公布评分情况,然后让学生及时统计总分(A:3分;B:2分;C:1分)。
20~30分,表明你很容易接纳别人。你的伙伴们非常爱你,朋友们为你而感到幸运。
10~19分,你不是那么容易接纳别人,你需要朋友主动围在你身边,你虽喜欢帮助别人,但只限制在不花费你太多精力的前提下。
8分以下,你不愿意接纳别人,你置身于众人之外,相当孤僻,仅仅为自己而活着。不要你的朋友这样少而感到奇怪。
教师简述测试目的:同学们的得分属于你们的隐私,不需要公开。得分高的同学,你很容易接纳别人,你的交际能力比较强,请你珍惜;得中等分数的同学,你也不错,有所改进,你将会有许多朋友;获得低分的同学,请不要悲观,目前虽然
你的交际尚不理想,但这个分数就等于向你敲响警钟,提醒你注意,不断冲破交往障碍,掌握交往技巧,你会逐步拥有朋友,请你马上行动,不要再犹豫。
测试题选自http:www.zhaojiaoan.comarticle0102216254.html
和情绪相遇-狭路相逢勇者胜
课程理念
因为高考的临近,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们背负着来自父母和家族成员们的殷切希望,接受着老师们关于成才的谆谆教诲,应对着身边众多对手的”残酷”竞争,面临着”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未来抉择的情况,因此他们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有相当多的考生出现这样一些状况:学习效率降低,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继续提高的速度减慢,成绩忽高忽低、沉浮不定;有的学习成绩甚至发生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头脑昏昏沉沉,什么事都不想干,看不进书也记不住学习内容,性情急躁烦闷。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高原现象”。这段时期被称为学习的”高原期”。若不及时调整、改善,极易使学生灰心丧气、注意力分散、身心疲惫,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弃。许多同学、家长、老师把高三看作是学业生涯最重要的时期,甚至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因为这关乎到未来的就业。这种思想无疑是高三学生心灵上最大的包袱,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心理上的健康。我们不能否认此阶段的重要性,但不要忘记,高考只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驿站,目的地固然很重要,但一路行来的所看所感同样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让学生明确无论我们踏上了哪条道路,我们其实都可以活得很精彩。高考并不是我们唯一的生存目标,要乐观地去面对生活,要做情绪的主人,勇于向不良情绪挑战;不要被情绪所奴役,掌控住我们的人生。
理论依据
正如倒”U”形曲线理论所叙述的那样,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压力的作用是双向的,只有正确地认识它才会形成良好的心态,促进自身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的成绩。而通过让学生们参加活动,并不仅仅单纯地把道理灌输给学生们,使学生们在获得欢乐的同时进行感悟,这样学生既能深刻地体会且符合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同时也展现了心理健康课”寓教于乐”的宗旨和魅力。教学过程运用的是”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依据团体动力学理论,运用团体辅导中的会心技术、冥想技术等体验式团体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分
享,在活动中感动与感悟,在团体中汲取勇气和力量,以达到增加自信、放松身心、调整情绪、加深友谊、增强团体凝聚力的目的。团体动力学理论:即心理学家勒温根据物理学中的场理论提出的动力学概念,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中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设计思路暖场、小组建设。用”一元五角技术”分组,活动后分享。既达到热场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感受、认识压力。教师从身体表现、行为表现、心理表现三个方面讲解压力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形式,导入”单手抗压”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压力。然后通过谈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到目前作为高三学生来自各个方面压在其心灵上的重负。事例分享,正确认识压力。播放视频《农夫与驴的故事》,引导学生剖析自我,说出压在自己身上的”泥沙”都是什么;通过集体讨论压力与动力的关系,特别是倒”U”形曲线的讲解,引出本课的核心目的: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挫折就是落在我们身上的泥沙,但是,换个角度看,这些泥沙也是一块块的垫脚石,救助我们能安然地脱困。当然如果沙石过重,人们就会被直接压垮而导致被掩埋,所以我们要学会减压,使其得不到累积,使其在我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促进我们向前进。减压活动,深刻体验轻松。通过”整蛊技术””互助伙伴””音乐冥想”活动,让学生体验在快乐中减压,在倾诉中释放不良情绪、寻求帮助减压,在音乐冥想中放松心情。集体谈感受,活动结束。先由学生来谈本课程的收获,然后教师总结,结束课程。本环节让学生明确我们的学习生活,甚至我们的人生就是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永恒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以沉着稳重的态度面对困境,助力往往就会潜藏在困境中。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学会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迈向理想。相信”和情绪相遇-狭路相逢勇者胜”!
课程目标
主目标: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在紧张的状态中给自己减少一些包袱,勇敢地挑战不良情绪,以乐观放松的心态应对高考。
次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压力,指导学生学会释放压力的方法,使学生调整好正常的心态,勇敢面对不良情绪。
前期准备
1.资料:准备视频《农夫与驴的故事》歌曲:《我们都一样》和轻音乐《清晨》。
2.物品:无线麦克风。
3.环境要求:地面最好铺彩色地面或地毯。
4.特殊要求:邀请任课老师参加。
团体动力发展解读:
暖场、小组建设(10分钟)。用”一元五角技术”分组,既达到热场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因为是高三学生,彼此本身就很熟悉,热场也快,将场的动力提升到30度,气氛温暖和谐愉悦,即上图(A)点所示位置。感受、认识压力(10分钟)。老师讲解压力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形式后导入”单手抗压”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到压力,并感受到目前作为高三学生来自各个方面压在自己心灵上的重负。场温度比30度低一些,即图(B)点所示位置。事例分享,正确认识压力(10分钟)。播放视频《农夫与驴的故事》,进入情境引导学生剖析自我,倒”U”形曲线的讲解,引出本课的核心目的:让学生明白要学会减压,使其得不到累积,使其在我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促进我们向前进。给学生以鼓舞和信心。场动力上升到40度,即图(C)点所示位置。减压活动,深刻体验轻松(15分钟)。通过”整蛊技术””互助伙伴”让学生体验在快乐中减压,在倾诉中释放不良情绪、寻求帮助减压,每个人情感都得到了升华,对未来充满希望,使课程达到高潮,场动力达到60度,即图(D)点所示位置。
”音乐冥想”活动,在音乐冥想中放松心情,场温度降至45度。集体谈感受,活动结束(5分钟)。学生谈本课程的收获,然后教师总结,结束课程。本环节给予学生鼓舞和力量,决心以沉着稳重的态度面对困境,学习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迈向理想,场温度在40度,即图(E)点所示位置。
专家点评
这堂课是想对学生晓之以理,让学生明白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你越怕它,它就越大;假如能够一鼓作气,有积极的情绪,事情就没有那么可怕。但作为教师一定不能忽略动之以情,有时仅仅用理不一定讲得通,就像一个婴儿哭泣了,妈妈没有了解他哭泣所表示出的心理,而是在旁边讲道理说:”宝宝,不要哭,哭了会伤身体。”婴儿不会就此停止哭泣,因为成人的逻辑思维认知是不能改变婴儿的情绪体验的,如果这个婴儿是饿了,就给他喂食;如果婴儿是害怕,就给他安全感;如果婴儿是冻着了,就给他盖上棉被。做情绪管理,既要有积极的,如狭路相逢勇者胜,同时也要对它进行理解和接纳,本着和平友好相处的心态,不是为了消除它;而是为了接纳,转过身和它良好地相处。一个是疏,一个是堵,堵就是把它围起来,不要让它泛滥;疏就是把它排掉一部分。如果我们只是堵,堵到一定时候就会把事情变大;如果仅仅是疏,就不能提高我们应对情绪的能力。这就好像大禹治水,教师要用大禹治水的方式去教学生们管理自己的情绪,这可能是这堂课要思考的。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1-3-.indd 56 201555 13:22: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