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新战略

書城自編碼: 257766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战略管理
作 者: 胡鞍钢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08650791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7-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36/251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7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思想的再发现(壹卷:近观系列,沟口雄三教授以其精湛的学术洞察力,旨在呈现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中国思想图景)
《 中国思想的再发现(壹卷:近观系列,沟口雄三教授以其精湛的学术洞察力,旨在呈现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中国思想图景) 》

售價:NT$ 325.0
图以载道——传统绘画的图像叙事
《 图以载道——传统绘画的图像叙事 》

售價:NT$ 390.0
骨科康复学(第2版)
《 骨科康复学(第2版) 》

售價:NT$ 1140.0
笔记启蒙 : 英国皇家学会与科学革命
《 笔记启蒙 : 英国皇家学会与科学革命 》

售價:NT$ 390.0
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六辑)
《 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六辑) 》

售價:NT$ 490.0
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
《 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 》

售價:NT$ 340.0
镶嵌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 镶嵌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

售價:NT$ 1390.0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售價:NT$ 34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81
《 再造央行4.0 》
+

NT$ 407
《 机器人时代:技术、工作与经济的未来 》
+

NT$ 465
《 远离金融危机的信用风险计量与控制 》
+

NT$ 374
《 读懂互联网+ 》
+

NT$ 241
《 改革的教训:打捞中国历代沉没的改革 》
+

NT$ 481
《 知识与权力:信息如何影响决策及财富创造 》
編輯推薦:
在过去500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大国一直扮演着主角和决定性的力量。现代化本质上是大国间的竞争。对中国这种转型的大国而言,如何顺利实现大国战略的成功转型,将决定中国未来的命运。《中国新战略》是中国国情与国家战略研究大家胡鞍钢的最新力作,在本书中,他揭示经济成败背后的制度体系,直面新常态下的中国社会问题,并回答了这个问题:全新社会秩序下,中国应该奉行何种新战略?
內容簡介:
回顾30多年改革路,中国经济的腾飞震惊世界,中国奇迹何以实现?
放眼当下,中国经济快车驶入新常态,深化改革势在必行,中国是否走在正确的改革道路上?未来经济形势又将如何演变?如何建设发展平衡的良治社会?
中国国情研究领域首要开拓者胡鞍钢博览国情研究领域内的重要著作与文献纲领,审慎拿捏各方观点,冷静剖析中国经济体制与中国经济飞跃的内在关联,深入探讨经济成败背后的制度体系,理智反思经济社会大转型下的贫富差距、政商腐败、环境负债问题,为中国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实现公平的长期繁荣,解决大转型时代的社会与民生问题,突破经济发展的环境约束,实施国际视野下的新战略建言献策。
關於作者:
胡鞍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1985年,胡鞍钢加入由周立三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并作为其中的主要研究人员,系统地从事中国国情研究。他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2000年年初,胡鞍钢被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联合聘为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该中心旨在建成国内一流的国家决策思想库。2012年1月12日,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在北京成立,胡鞍钢担任首任院长。其代表作有《中国国家能力报告》《中国经济波动报告》《中国地区差距报告》《就业与发展——中国失业问题与就业战略》《中国发展前景》《中国挑战腐败》《中国战略构想》《影响决策的国情报告》《中国大战略》《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透视SARS: 健康与发展》等。
目錄
第一章 读懂中国奇迹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 0 0 3
如何解读中国基础设施奇迹 0 1 0
中国为什么走渐进改革之路 0 1 6
解读中国发展奇迹的奥秘 0 2 5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足迹 0 3 0
第二章 国家治理能力变革
如何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0 4 5
如何认识中国治理的转型 0 6 1
县委书记是如何炼成的 0 7 6
制度变迁如何影响经济发展 0 8 1
第三章 公平的长期繁荣
如何实现公平的经济增长 0 8 7
如何实现公平的长期繁荣 1 0 6
如何缩小中国的地区发展差异 1 2 0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 2 9
第四章 大转型时代的社会与民生
如何认识经济转轨背景下的腐败 1 4 5
如何认识经济增长与社会冲突 1 5 2
如何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 1 6 0
投资青年就是投资未来 1 7 8
第五章 突破经济发展的环境约束
中国该如何应对能源挑战 1 9 7
中国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2 0 2
中国的治水与治国 2 1 2
如何重塑中国经济地理 2 2 2
谁在养活美国 2 3 1
第六章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战略
如何构建中国的大国战略 2 3 7
如何认识中国国际战略 2 4 9
如何认识中国农业的转型之路 2 5 6
如何应对全球性就业挑战 2 7 1
当十几亿中国人一起创新 2 8 1
第七章 学者的精神家园
构建中国知识金字塔 2 8 7
北大荒精神与北大荒梦想 2 9 0
如何读一本好书 2 9 3
没有调查就没有建言权 2 9 6
內容試閱
章节概要:
第一章
读懂中国奇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飞跃性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大突破。认识和解读中国奇迹成为国际学术界时髦的研究方向,也是争议最大的问题领域,各种观点争鸣,各式解读共存。本章通过总结几位学者的观点,从大历史的角度深入剖析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合理性,并对中国经济奇迹、基础设施奇迹、人力资产的转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任何经济体制都有优势和劣势,既没有最好的,也没有最理想的,只有最适合的。中国经济奇迹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中国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政治文化的“中国之路”。
第二章
国家治理能力变革
随着经济的腾飞,中国进入了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经济社会大转型。转型带来的问题始终萦绕于中国决策者的脑际。本章要讨论的是,制定什么样的制度来适应这次社会变革,用什么社会模式来塑造今日中国,发展什么样的文化形态来引导社会价值?这些都是当前中国面临的棘手问题,也是治理国家必须要探索的方向。在这些问题面前,中国政府应该推动政府改革,实现国家良治,在大转型中保持社会稳定。深入分析经济成败背后的各种制度体系和制度结构,为经济的长期繁荣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是当前中国治理必须考虑的路径。
第三章
公平的长期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超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人口,给普通中国人带来了小康生活,也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从“先富带后富”到“共同富裕”的跨越呈现了超出我们想象,也超出世界想象的难度。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致主张防止出现贫富分化,但这一趋势却没能得到遏制,贫富差距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本章结合世界银行、经合组织及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中国贫富差距拉大的经济、社会根源,并试图提出可行的解决之道。
第四章
大转型时代的社会与民生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进入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社会转型期。而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各类腐败丛生,出现了大量丑恶的社会现象;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时刻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在转型社会中,如何实现国家的良好治理,是一个人们一直在探讨却尚未有确切答案的问题。本章要讨论的是,在经济社会大转型时期,如何治理腐败,如何缓解社会矛盾,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如何培育下一代等。这些既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
第五章
突破经济发展的环境约束
自1750年以来,西方主导的工业化欠下了巨大的生态负债,如果发展中国家继续沿着西方的老路发展工业的话,同样会制造巨大的生态负债。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文明,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考验。本章从能源问题、水治理问题、中国经济地理及美国发展模式等角度着手,探讨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友好型发展方式。特别强调,以对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对环境的高污染排放;生活水平的高消费为特点的美国模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权或民主模式,这涉及全球性的持续发展问题。
第六章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战略
在过去500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大国一直扮演着主角和决定性的力量。现代化本质上是大国间的竞争。对中国这种转型中的大国而言,如何顺利实现大国战略的成功转型,将决定中国未来的命运。本章从中国国家战略的思考,到对农业战略、才人战略的分析,同时指出,中国发展必须具备世界性的视角。中国不能只顾经济成就,盲目地发展。保护自然,保护地球,这是发展的底线。越过了这个底线,就像真理向前迈进了一步一样,走向谬误。作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中国迅速崛起不仅根本改变了整个中国社会,也正在深刻地影响整个世界。中国也迎来一个与国际社会良性互动、为国际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时代。
第七章
学者的精神家园
经济学人总有些小情怀,无论是对故乡的依恋与怀念,还是对时代精神的提炼与总结,都是自己精神家园的重要组织部分。本章涉及故乡嘉善修县志时笔者的感慨,也有对“北大荒精神”的思考。此外,笔者还就读书、研究等发表了很多个性化、个人化的见解。如何判断一本书是好书,如何读一本书?如何写调研报告,如何行使一位学者的建言权?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思考,我从自身实践,结合学者的作品,向大家介绍了我对这些问题的想法。这些问题带着浓郁的文化情调,而这些文章读起来比专业的文章要轻松些。
后记 怎样读当代中国天书
我们有幸处在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时代,始终在读一部中国的“天书”。如何读懂中国奇迹?我采取了“天天读、天天写、天天讲”的方式:一是天天读他人写的文章和著作;二是天天写自己的文章和著作;三是天天讲自己的课程和讲座。即使如此,我们仍感到当代中国这部“天书”读不尽、写不尽、讲不尽。真正读懂它,更是难上加难。这就需要滴水穿石的精神,读了之后就写下来,写了之后再读,才有自己对当代中国认识和研究的著作,给人民留点文,给中国留点书。由此才有了自己关于国情研究的系列著作。
本书是作者所编著的一部书评集。什么是书评?为什么要写书评?怎样写书评?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新题目。我把写书评视为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又是推动学术交流的过程。因为没有学术交流就没有真正的学术研究,没有学术研究就没有高质量的学术交流。这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过程。
写作自己的专著或合著,是为了总结自己的学术研究,也是与同行交流,与读者交流。而书评则是了解和理解他人的学术研究,是与作者交流,与同行交流。没有自己的学术研究,就无法理解作者的学术价值;没有了解作者的学术成果,就无法推进自己的学术探索。这是“知己知彼”的过程,但是不同于战争,也不存在“零和博弈”,因为学术研究、学术交流都是为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而知识本身是公共产品,既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照亮他人,既增加了自己的知识,也增加了他人的知识,扩大了社会知识,是一个“互利共赢”的过程,更是一个“水(指社会知识)涨船(指个人知识)高”的过程。
当然,书评本身不是一部学术专著,是对学术著作价值的简洁分析和评价的文章,既是自己读书学习的体会,更是对作者创造学术价值的尊重,就像我一样希望得到同行或读者的尊重。写书评是“二次写作”,在作者的起点上更进一步,在尊重知识的基础上创新新知识。
本书收集了我十几年的书评稿,大体可以分为几类评论:
一是对我所培养的学生专著的评论,大都是以该书的序言形式体现,主要介绍该书的学术背景和社会背景、研究的宗旨和目的、研究的创新点和特点,同时也会接受他们的成长过程和背景。这是我最擅长的评论,因为我从一开始就指导他们如何选题、如何开题、如何研究、如何写作。实际上,他们完成该书写作的过程是经过了严格的学术训练和若干阶段的,先是写作比较短的学术论文,更体现了专业化的深度,能够经过同行评议、匿名评审正式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接着就要完成博士后出站报告、博士论文或者硕士论文,更体现了专业化的深度与知识化的广度相结合,能够经过匿名评审、正式的论文答辩,以及申请公共管理学院或清华大学优秀论文等程序;最后就是正式完成自己的专著,更体现了作者本人的学术代表作和学术水平。我作为指导老师,有责任向学术界简要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客观评价他们的学术创新,更多地激励他们不断进行学术探索。这是老师对学生专著的书评,是我参与他们的学术创作过程,我亲眼见证了他们艰辛的创作过程,也分享了他们获得学术成果的喜悦。23
二是对我所敬佩的同行学者专著的评论,大多是我读书的体会和认识。因为读书本身并不是目的,是要寻找智者和知己,能够直接地进行学术交流、知识分享、思想碰撞,他们的著作就是最好的沟通桥梁,也成为我在新作中重要的参考书目,我读他们的书,是为了写自己的书。只有真正读懂了他们的书,才能写好自己的书。因此,写作书评是与作者最好的交流与对话。这是学者对同行专著的书评,既是学习,又是吸收,还是再创作的重要来源。
三是我对国际发展理论和实践前沿著作的评论,其中大多数是我主持翻译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报告的分析介绍文章。一方面,我在给博士生授课时,希望能够介绍当今国际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显然除了国际学术刊物更加专业化的文献之外,比较综合又是最新的研究还是世界银行报告,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各种学术文献的“集大成”,1985年我做博士生时,就长期阅读世界银行报告。我在书评中会更多地介绍这些前沿性国际理论为中国提供了哪些国际背景、国际经验、国际借鉴。另一方面,我会提出中国如何从国际视角来看待国内的重大挑战,如何学习国际经验,创新自己的发展道路,要求我们的博士生开阔思路,放眼世界,立足中国,如何从这些挑战中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具体的研究课题。一路做下来,这些书评就成了我授课的最好讲课稿,每讲一次,必有心得,积累下来也是宝贵的知识。事实上,作为中国学者,很少有人敢于评论世界银行报告,我自己愿意尝试。正因如此,我才能够与世界同行对话。这是中国学者对世界同行专著的书评,既是开放性学习,又是吸收外部知识,还是产生和创作本国知识的重要来源。
事实上,写书评容易,写专著难。对此,我是深有体会,写作一本书可能要花上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别人读起来,可能只需要几天,即使精读也不过是十几天或者一个月。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任何人读书,不在多,而在精。为何要“精”?因为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你不比谁多,也不比谁少,“老天爷”还是比较公平的,只能有意识地把有限的时间用于“精”选书,“精”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真正的好书还是极少的,属于正态分布是小概率事件,因为中国已经是世界图书出版最大国,2012年达到37万册;从小概率事件的角度说,只有5%的书是“好书”,这就有1.85万册,即使在此中再选5%,也还有925本“更好的书”。实际上,人们能够采购的可能只有一两百本,所以就必须“精选”。书评就起到了“导航”的作用。由于读者对象不同,不同书评就会有不同的“导航”作用。我的书评就是对那些关注中国命运的人们,特别是专业、专职研究中国问题的同行起着“导航”作用,让他们来分享我的“精”选书,“精”读书的体会,也来分享我简洁分析和评论“更好的书”的体会。
总之,我的体会是,“精选”是寻找思想者、智慧者、知己,“精读”是与他们交流、分享和再创意。写书评是最好的体会,最好的
表达,是读懂当代中国这部天书的视角和途径之一,兼看则明。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