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人类复杂疾病遗传学实验指南

書城自編碼: 258138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自然科學生物科學
作 者: [美]Ammar Al-Chalabi等编著;许雪青等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446008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6-23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60/25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81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NT$ 857.0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NT$ 296.0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NT$ 439.0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NT$ 1326.0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NT$ 806.0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NT$ 806.0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NT$ 500.0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NT$ 34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30
《 原野漫步 370种野花与88种昆虫的手绘自然笔记 》
+

NT$ 330
《 林中漫步 231种植物的手绘自然笔记 》
+

NT$ 358
《 中国国家地理-巫婆上菜:动物行为学的另类观察 》
+

NT$ 1805
《 中国微生物基因组研究 》
+

NT$ 2831
《 细胞:分子探索(导读版) 》
編輯推薦:
《人类复杂疾病遗传学实验指南》适合生物、医学等相关专业院校的师生阅读参考。
內容簡介:
《人类复杂疾病遗传学实验指南》的主要内容来自冷泉港实验室举办的人类复杂疾病遗传学课程,内容汇集了当前国际上遗传学工作者寻找致病基因的最新研究方法和这些方法背后的遗传学概念与统计学理论。既有后基因组时代以GWAS等为代表的热点研究领域的新方法,同时又以发展的观点介绍了连锁分析等经典的研究手段。具体内容包括基本遗传学与孟德尔遗传、统计方法、遗传流行病学、连锁研究、传递不平衡检验分析、变量成分分析、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拷贝数变异、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RNA编辑复杂性,以及遗传学计算机程序。
目錄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1绪言1
1.1为什么遗传学重要1
1.2现代遗传学简明史1
1.2.1紧跟遗传学思想1
1.2.2孟德尔、达尔文以及遗传的波粒辩论2
1.2.3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2
1.2.4DNA和遗传密码2
1.2.5基因组学时代的来临2
1.2.6后基因组时代3
1.3复杂疾病研究如何融入遗传学3
1.4最后感想3
参考文献4
2“统计学101”——人类复杂疾病遗传学的初级指南5
引言5
2.1数集理论基础5
2.2遗传学分析中的概率理论6
2.2.1条件概率6
2.2.2独立性6
2.3遗传学分析中的变量、参数和分布7
2.3.1离散均匀分布8
2.3.2正态分布8
2.3.3卡方分布9
2.3.4二项分布9
2.4最大似然估计10
2.5假设检验为结果提供置信水平11
2.5.1p值11
2.5.2似然比、似然比检验统计量,以及优势对数计分法12
2.5.3效能13
2.6总结14
参考文献14
3分离性状的连锁分析16
引言16
3.1连锁16
3.2疾病表型的连锁分析19
3.3多位点连锁分析21
3.4遗传模式判断错误的后果?22
3.5血缘同一性的非参数连锁分析23
3.6LOD值的意义24
3.7复杂疾病连锁分析中的遗传异质性24
3.8连锁分析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时代的价值25
参考文献26
互联网信息27
4复杂疾病遗传中的流行病学因素28
引言28
4.1关联研究的实施28
4.1.1管理28
4.1.2设计选择29
4.1.3标记选择29
4.1.4样本选择30
4.1.5样本大小31
4.1.6随机误差31
4.1.7偏倚31
4.1.8暴露的变化32
4.1.9质控32
4.2关联研究的解释32
4.2.1理解因果32
4.2.2因果关系,修饰效应,混杂33
4.3大规模数据库34
4.4整合的“取代的”研究36
4.5结语36
参考文献37
互联网信息38
5复杂表型的方差组分分析方法39
引言39
5.1什么是方差组分分析方法?39
5.2估计遗传率40
5.3环境共同效应的处理41
5.4采用测定的环境参数作为协变量42
5.5协变量选择对方差组分分析的影响42
5.6使用易感性阈值模型43
5.7连锁分析与方差组分的应用44
5.8对研究选择进行确认的重要性45
5.9非正态性的处理45
5.10多重分析与基因多效性46
5.11数量性状的关联分析47
5.12在方差组分分析框架下的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7
5.13鉴定潜在的功能突变体49
5.14小结与结论50
参考文献50
6遗传关联研究中的多重检验和效能计算52
引言52
6.1多重检验导致Ⅰ型错误的发生52
6.2三种主要的多重检验校正方法53
6.2.1控制总Ⅰ型错误率53
6.2.2贝叶斯理论(Bayesian perspective)54
6.2.3错误发现率55
6.3成功有效的研究需要进行计算统计效能59
6.3.1效能计算举例59
6.3.2效能与样本量的关系61
6.3.3间接关联的效能统计62
6.3.4遗传研究中实际的效能统计62
6.4致谢63
参考文献63
互联网信息64
7遗传关联分析65
引言65
7.1具有显著效应的遗传相关性66
7.2寻找直接相关性66
7.2.1病例-对照研究66
7.2.2病例-对照研究的统计学分析66
7.2.3统计学分析范例67
7.2.4数量计量的使用69
7.3寻找间接相关性70
7.3.1连锁不平衡法70
7.3.2多标记及单体型的分析71
7.3.3与疾病相关的基因间的交互作用71
7.4应对分析中的问题72
7.4.1质量控制72
7.4.2哈-温平衡72
7.4.3基因型缺失73
7.4.4群体分层74
7.5关联研究的缺点和问题74
7.5.1假阳性结果75
7.5.2重复实验效能的缺乏75
7.5.3研究之间的异质性75
7.5.4研究内的异质性75
7.6结论76
参考文献76
8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78
引言78
8.1GWAS基于常见疾病-常见变异的假说78
8.2标签SNP(tag SNP)与连锁不平衡(LD)是GWAS的基础79
8.2.1标签SNP(tag SNP)79
8.2.2连锁不平衡(LD)79
8.2.3始祖突变与单倍型81
8.3GWAS研究中使用的芯片平台82
8.4怎样做GWAS分析82
8.4.1数据处理82
8.4.2质控83
8.4.3群体分层85
8.4.4群体分层的校正86
8.5GWAS中的数据分析方法87
8.6单倍型分析有助于定位功能变异88
8.6.1鉴定单倍型88
8.6.2E-M算法88
8.6.3单倍型模块90
8.7GWAS产生的一些关键结果90
8.7.1老年性黄斑变性90
8.7.2Wellcome病例对照研究信托基金会WTCCC90
8.7.31型糖尿病90
8.8我的研究结果是阴性的——帮帮我91
8.9其他的策略也很重要91
8.9.1拷贝数变异91
8.9.2少见变异91
8.10结论92
参考文献92
互联网信息95
9连锁不平衡、HapMap及插补介绍96
引言96
9.1一些基本LD统计学知识96
9.1.1LD统计量D′96
9.1.2LD统计量r297
9.2利用国际单体型计划定位LD区域97
9.3从标签到填补99
9.4结论100
参考文献100
互联网信息101
10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Meta分析102
引言102
10.1处理基因型数据缺失方面的输入软件102
10.1.1数据输入的准确性及质量103
10.1.2卡方校正105
10.1.3将不确定的数据整合到Meta分析中107
10.2Meta分析准备工作107
附录109
参考文献111
互联网信息112
11基因环境相互作用与复杂疾病113
引言113
11.1在遗传流行病学中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意味着什么114
11.2常见疾病中存在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证据115
11.3从不同角度看基因-环境交互作用115
11.3.1遗传角度117
11.3.2公共卫生学角度117
11.4为什么研究基因-环境交互作用?117
11.5研究设计120
11.5.1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120
11.5.2单纯病例研究设计121
11.5.3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121
11.6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中的统计效能和样本量122
11.7结果的重复性和Meta分析124
11.8候选基因与全基因组研究124
11.9概括与结论125
参考文献126
互联网信息128
基于家系的遗传学关联分析129
引言129
12.1为什么要开展基于家系的关联研究?129
12.2早期基于家系的关联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131
12.3传递不平衡检验是一种连锁分析132
12.4传递不平衡检验是一种关联和连锁分析133
12.5基于家系的关联分析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135
12.5.1用于迟发型疾病的分析135
12.5.2用于一般核心家系的关联和连锁分析135
12.5.3用单体型进行分析136
12.5.4对连续数量性状的关联研究137
12.5.5X连锁遗传的关联研究137
12.5.6对父母起源和母源效应的研究138
12.5.7基因间和基因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研究138
12.6结语139
致谢139
参考文献140
互联网信息143
13拷贝数变异与人类常见疾病144
引言144
13.1人类基因组中的拷贝数变异144
13.2结构变异的形成机制145
13.3拷贝数变异对基因表达的影响146
13.4CNV的群体特征146
13.5人类常见疾病的遗传结构:基于SNP-和CNV-的GWAS147
13.6CNV的研究是怎样改变我们对复杂疾病遗传结构认识的?148
13.7CNV检测技术进展及在复杂疾病研究中的应用150
13.8结语151
参考文献151
互联网信息158
14肿瘤基因组学159
引言159
14.1肿瘤的遗传基础159
14.2肿瘤中基因组学以及基因改变研究162
14.2.1肿瘤中拷贝数变异分析162
14.2.2基因组重排的发现162
14.2.3肿瘤中的体细胞突变164
14.2.4肿瘤中的常见变异166
14.2.5肿瘤中的表观遗传改变167
14.3肿瘤转录组改变171
14.3.1研究转录基因组改变的方法171
14.4候选癌基因的优选172
14.4.1癌基因筛选172
14.4.2癌基因的计算优选173
14.5不同类型肿瘤基因组学数据的整合174
14.5.1研究方法174
14.5.2肿瘤基因组学整合研究计划及资料库175
14.6小结177
致谢177
参考文献177
互联网信息188
15序列变异影响信使RNA前体剪接并导致(复杂)疾病的机制:不局限于遗传密码190
引言190
15.1剪接的发生过程191
15.1.1为定位剪接位点,剪接增强子和沉默子是必需的193
15.2剪接失调导致疾病196
15.3剪接突变不直接参与剪接位点的构成199
15.3.1MCAD中SRE突变:单倍型的重要性202
15.3.2CFTR 9号外显子的SRE突变和错误剪接202
15.3.3SMN12,剪接和脊髓肌萎缩203
15.3.4外显子跳跃和脆弱性204
15.4剪接调节蛋白和剪接体成分中的常见遗传变异能导致亚最佳剪接204
15.5环境影响剪接205
15.6InSilico评估工具用于评估剪接效应207
15.7结论208
参考文献209
互联网信息214
16高通量基因分型的实验室研究方法215
引言215
16.1为什么要选用SNP?216
16.2候选基因有用吗?217
16.3连锁区域可以通过高通量SNP基因分型进行精确定位219
16.4GWAS及其相关基因分型220
16.5SNP数据需要做好质量控制222
16.6下一代测序技术将带来基因分型的革命性变化225
16.7小结和结论226
致谢226
参考文献227
互联网信息229
17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基因集分析和网络分析230
引言230
17.1基因集分析和基因网络分析232
17.1.1将遗传关联定位到基因234
17.1.2GWAS的GSA和网络分析:到更深处捕捞更小的鱼235
17.1.3GSA的应用237
17.1.4网络和上位分析的应用238
17.1.5GWAS联合和网络与eQTL分析239
17.2挑战与前景240
参考文献240"
內容試閱
"1绪言
Ammar Al-Chalabi1 and Laura Almasy 2
1MRC Centre for Neurodegeneration Research, Kings College London, London SE5 8AF, United
Kingdom;2 Southwest Foundation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San Antonio, Texas 78227
1.1为什么遗传学重要
现代遗传学研究的核心在于:通过了解何种遗传变异导致疾病表型,我们能搞清楚疾病发病机制并因此可能干预或预防疾病。我们距离全面理解人类基因组以及其与疾病或其他表型的关系这一努力目标还非常遥远,但我们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某些疾病已经开始向我们暴露它们的秘密了。
在本书中,我们着眼于将遗传学家用来鉴定疾病基因的工具和概念以及支撑这些遗传学概念的统计学理论结合起来。对人类遗传学感兴趣的或者在研究中需要用到遗传学技术的研究者会发现这些内容很有用,尤其对那些研究复杂遗传疾病的研究者而言。本书涉及一些统计学和数学知识,但通过一个章节对统计学进行简要介绍以及每个特定章节进行详细的用法解释,理解这些内容并不需要特别的统计学能力。书中覆盖的主题内容广泛,但主要强调关联研究,这是由于关联研究是目前众多复杂疾病研究设计的基础。另外,本书也涵盖了经典的方法,如连锁分析,这是由于这些方法对研究各种表型非常有用,也是后续很多方法的基础,研究者需要理解这些方法才能合理评价已有的研究结果。这些章节对从事遗传研究的人来说既是一个操作指南合集,也是各个领域的内容综述,这使得其成为那些既想知道如何做又想知道为什么的研究人员的非常宝贵的资源。
1.2现代遗传学简明史
1.2.1紧跟遗传学思想遗传学正以非常快的速度发展,一个很好的体现是里程碑式的重要进展被飞速超越。尽管遗传学发展到当前认识水平的过程经历了很多重要的阶段,但知识的主要跨越性发展要么取决于新的方法(数学、概念或技术),要么来自现有的观念被推翻或者融合。
1.2.2孟德尔、达尔文以及遗传的波-粒辩论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他的依赖于遗传观点的进化理论(Darwin 1859)。之后的1865年出现了第一个真正的针对遗传现象的现代科学分析:奥地利布隆城圣汤姆斯修道院的牧师格列高尔 孟德尔实施了他精细的豌豆杂交与计数实验Mendel 1866。1905年,William Bateson提出了遗传学(genetics)这个词,成为第一个遗传学教授,那是在英国剑桥大学。在当时,遗传机制到底是基于粒子还是基于波存在很大的争议。Bateson认为基因是波或者是震动,而Karl Pearson(卡方检验、回归和相关等概念的提出者)认为基因是一个个的颗粒(历史上对光的本质也有类似的甚至更长时间的争论)。孟德尔定律只能用遗传的粒子理论来解释,而似乎带有渐变过程的进化理论则难以用粒子理论来解释,相反用波-动理论就能很好地解释(可以容许亲本性状混合)。另外,波-动理论则无法解释进化理论中的多样性问题:任何混合方式最终都会随着时间带来多样性的丢失。这个矛盾在1918年被Ronald Fisher(他提出了“统计变量”这一概念)解决了,他和J-B-S- Haldane 以及Sewell Wright一起证实了基于粒子的遗传多基因学说可以同时符合孟德尔定律以及进化理论Fisher 1918。1903~1910年,Walter Sutton和Thomas Hunt Morgan发现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是遗传单元。因此,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产生了现代遗传学和统计学的基础理论,这也是本书各种概念的直接源头。
1.2.3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产生了遗传学的中心法则(1941年提出,1958年正式形成),该法则认为遗传信息从DNA(1933年发现位于染色体内)到RNA,再到蛋白质,而不是相反方向Crick 1970。由于逆转录病毒和朊病毒的发现,中心法则在1964年和1982年两次被修订。
1.2.4DNA和遗传密码
1953年,James D- Watson和 Francis H-C- Crick利用Rosalind Franklin(Maurice Wilkins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的晶体数据确定了DNA的碱基配对双螺旋结构。然后在1967年,我们现在称为遗传密码的碱基-蛋白质对应关系被众多科学家一一破解。现在,我们知道只有不到2%的人类基因组DNA是编码蛋白质的,显然遗传密码远没有被彻底破解,我们仍然未完全理解基因组内剩余的98%的信息。
1.2.5基因组学时代的来临
20世纪70年代见证了基因组学时代的到来。1972年Walter Fiers小组发表了第一个基因序列:噬菌体MS2衣壳蛋白的基因序列;1976年第一个完整的RNA基因组也问世,也是MS2的;随后在1977年,Fred Sanger发表第一个完整的DNA基因组(噬菌体ΦX174)Min Jou et al- 1972; Fiers et al- 1976; Sanger et al- 1977。
1983年,Kary 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技术),该技术将分子生物学真正带入基因组时代。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2001年宣布完成,到2003年4月14日完成度达到99%,精确度达到99-99%Lander et al- 2001; Venter et al- 2001。
1.2.6后基因组时代
我们现在处于后基因组时代。这个时代具有以下特点(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来获得足够的统计学力量以发现常见疾病的常见变异;通过深度测序来研究罕见序列变异;生物样本库和流行病调查研究的协同;基因组的结构变异研究;内含子和基因间DNA(曾被称为垃圾DNA)的重要性;表观遗传学;RNA的新功能;统计理论和计算能力的发展以及1000美元基因组测序。
1.3复杂疾病研究如何融入遗传学
复杂疾病的遗传学起源于这样一种认识:“一个基因,一种疾病”的模型过于简单,不能解释非孟德尔遗传性疾病的家族聚集倾向,也不能接受正常人和患者表现出来的复杂表型。本书选择的主题不可能包括所有的内容,但确实构成一个连贯符合逻辑的整体。本书一开始简要介绍遗传学家用到的基本统计学知识,接着是关于流行病学重要性的一个综述。之后本书介绍了变量构成和连锁分析以及基于家系的关联测试。然后几章是关于基因组关联研究、其中遇到的问题、如何成功克服这些问题的内容。本书还包括了荟萃分析和归因、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拷贝数变异以及通路分析、肿瘤遗传学、RNA剪切与复杂疾病等领域的最新思想。最后汇集了一些最新的实验技术。
1.4最后感想
毫无疑问,我们目前对基因组的认识会在几年之后发生巨大的变化。当我们破解非编码DNA的功能、理解微小RNA(miRNA)、表观遗传学信号以及基因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并且理解了蛋白质翻译之后的修饰控制后,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基因组的复杂性:这种隐藏在貌似简单的遗传序列后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Bateson, W. 1907. The Progress of Genetic Research. In Report of the Third 19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etics: Hybridizationthe cross-breeding of genera or species, the cross-breeding of varieties, and general plant breeding ed. W. Wilks.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 London.
Crick, F. 1970. 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 Nature 227: 561-563.
Darwin, C. 1859.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
Fiers, W., Contreras, R., Duerinck, F., Haegeman, G., Iserentant, D.,Merregaert, J., Min Jou, W., Molemans, F., Raeymaekers, A., Van den Berghe, A., et al. 1976. Complete nucleotide-sequence of bacteriophage MS2-RNA—Primary and secondary structure of replicase gene. Nature 260: 500-507.
Fisher, R.A. 1918.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latives on the supposition of Mendelian inheritance. Trans. R. Soc. Edinb. 52: 399-433.
Lander, E.S., Linton, L.M., Birren, B., Nusbaum, C., Zody, M.C., Baldwin, J., Devon, K., Dewar, K., Doyle, M., FitzHugh, W., et al. 2001.Initial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the human genome. Nature 409:860-921.
Mendel, G. 1866. Versuche über Pflanzen-Hybriden. Verh. Naturforsch. Ver. Brünn 4: 3-47.
Min Jou, W., Haegeman, G., Ysebaert, M., and Fiers, W. 1972. Nucleotide sequence of the gene coding for the bacteriophage MS2 coat protein. Nature 237: 82-88.
Mullis, K.B. and Faloona, F.A. 1987. Specific synthesis of DNA in vitro via a polymerase-catalyzed chain reaction. Methods Enzymol.155: 335-350.
Sanger, F., Air, G.M., Barrell, B.G., Brown, N.L., Coulson, A.R., Fiddes, C.A., Hutchison, C.A., Slocombe, P.M., and Smith, M. 1977.Nucleotide sequence of bacteriophage phi X174 DNA. Nature 265: 687-695.
Venter, J.C., Adams, M.D., Myers, E.W., Li, P.W., Mural, R.J., Sutton,G.G., Smith, H.O., Yandell, M., Evans, C.A., Holt, R.A., et al.2001. The sequence of the human genome. Science 291: 1304-1351.
Watson, J.D. and Crick, F.H. 1953. 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