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财富方程式
》
售價:NT$
352.0
《
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在线百科”
》
售價:NT$
454.0
《
我读巴芒:永恒的价值
》
售價:NT$
602.0
《
你漏财了:9种逆向思维算清人生这本账
》
售價:NT$
254.0
《
我们终将老去:认识生命的第二阶段(比利时的“理查德·道金斯”,一位行为生物学家的老年有用论
》
售價:NT$
418.0
《
谁是窃书之人 日本文坛新锐作家深绿野分著 无限流×悬疑×幻想小说
》
售價:NT$
254.0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第3版
》
售價:NT$
505.0
《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售價:NT$
398.0
|
內容簡介: |
把别人的贪婪恐惧变成行情探测器
为了能够“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所以巴菲特不住在华尔街?
大众怎样的心理导致“一卖就涨一买就跌”的怪圈?
心理因素会影响股市波动,本书结合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理论,完整揭示市场心理驱动股市行情的变化过程。
你只需要充分利用自己和大众的思维、情感、冲动以及行为模式,将其视为市场数据。这意味着,你不需要克服或消除自己的情绪,只需从自我反应中学习。
你的目标是将自己训练成一台精准的仪器,去发现大众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及相应的投资行为模式,并做出与其相反的行为。
赚大众的心理钱,让别人哭去吧!
|
關於作者: |
投资界的弗洛伊德
美因茨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
《法兰克福汇报》金融编辑和撰稿人
德国年度最佳财经图书奖获得者
汉诺·贝克博士,德国经济学家、记者、作家、普福尔茨海姆大学经济学和经济政策学教授。
汉诺曾在《法兰克福汇报》担任8年经济与金融市场栏目编辑,如今依然为其定期供稿。另外,他还在各种专业杂志、报刊上发表文章。
本书于2013年获“德国年度最佳财经图书奖”。该奖项由花旗德国捐赠设立,每年颁发一次,用以奖励在资产布局、货币投资和股票选择等方面给私人投资者提供最有价值的意见的图书。
|
目錄:
|
自序经济学向左,投资行为向右1
第1章盲从股市致命混合剂是怎样合成的?1
“集体妄想症”引发的丛林悲剧2
股市乱象:昨日傻瓜,今日英雄4
形成机制:自负、贪婪和一厢情愿8
心理因素:归属感、决策便利性与和谐感12
为什么巴菲特不住在华尔街?17
第2章随机性最危险的敌人善于伪装23
那么,投资也讲“手气”吗?
图表分析可以打败随机性?24
轮盘赌也可以作弊吗?28
技术分析诱发了欺骗性的安全感?31
兴登堡凶兆和拜仁慕尼黑指数35
热手效应:“这段时间我做什么都顺手”41
上帝也会掷骰子45
第3章损失憎恶沉没成本的诱惑49
损失的痛苦是获利喜悦的两倍50
不计较沉没成本的“361号鸽子”53
“不让任何东西荒废”,会让你的投资损失57
处置效应:人们为什么“售盈持亏”?62
在股价冲天时购买保本产品?65
为了减小损失,忘掉沉没成本吧!68
第4章相对性效应损失或盈利是“感受”出来的73
吝啬的百万富翁74
“这点小钱不算什么,付款吧”77
损失和盈利是“感受”出来的82
期望效用理论:信仰上帝的投入产出比有多大?85
前景理论:让赌徒输光钱的推手91
为“绝望的赌注”按下暂停键95
第5章锚定和框架效应换个角度看损失97
他为何公然推荐高达1000欧元的股票?98
锚定效应:别人提供的价格会影响你的估价100
框架效应:语言的外壳如何影响选择?104
换个角度,损失变盈利112
第6章心理账户头脑中的瓶子,精神上的会计117
不差钱的奥斯卡奖得主为何借钱买食物?118
小额支出:“现在这已经不再重要”122
额外收入,格外好花124
为什么越亏损,越投入?126
只见一木枯萎,不见森林茂盛127
刷卡不心疼,却是金融中子弹130
下雨天不易打到出租车134
第7章被动决策不作为的机会成本有多大?137
占有物效应:对股票也敝帚自珍?138
惯性谬误一:“我想保持不变”143
惯性谬误二:沿用标准设置148
可选项越多,越犹豫不决151
不想后悔,就立即去做153
第8章狂妄自大“我能战胜偶然性”159
财政部长的毁灭之旅160
控制幻觉和自利性偏差:成功在我,失败在天163
过度乐观的错觉167
雄性激素充斥的股市169
为什么股市中女性越来越少?173
事后偏见:“我就料定会这样”176
做个“事前诸葛亮”181
还是谦虚谨慎点好186
第9章证实偏见“先入为主”欺骗了我们191
p style="margin-left:0.0000pt;text-indent:0.0000pt;text-align
|
內容試閱:
|
第3章
损失憎恶
沉没成本的诱惑
损失的痛苦是获利喜悦的两倍
1965年3月,欧洲冠军杯四分之一决赛:科隆第一足球俱乐部对阵利物浦俱乐部。这也许是俱乐部联赛历史上最发人深省的一场系列赛。在三场比赛中,德国的冠军球队对阵英国的冠军球队。因为前两场比赛以0∶0告终,所以,必须增加一场决定性的附加赛。比赛在中立的鹿特丹一所球场举行。在附加赛过后,双方仍然是没有输赢的2∶2。现在该怎么办?在当时的比赛规则中还没有点球决胜法。
所以,裁判员决定采用最公平的办法:他扔一枚硬币。但看起来命运对这种安排并不满意:第一次投掷时,硬币垂直地插入了泥泞的地面。第二次投掷生效了,做出了有利于利物浦俱乐部的决定。科隆第一俱乐部倒霉了。沃尔夫冈·韦伯,这位在腓骨骨折后还是踢完了下半场的球员对天起誓说,在第一次投掷,硬币插在地面上时,它是稍稍偏向于科隆一方的。
科隆人的惨痛经历可不是足球界的个案。1969年,在欧洲足球锦标赛半决赛取得0∶0的结果后,德国裁判库尔特·契恩舍扔了一枚硬币,结果是苏联的球员不得不让意大利队先行进入欧洲足球锦标赛的决赛。早在足球存在之前,就有扔硬币的传统。在早期,在决斗时,会扔一枚硬币,输的一方必须逆光出场。现在,硬币的投掷也用于决定一个球队在上半时比赛中用哪个球门。
作为决策方法,硬币投掷之所以这样受欢迎,是因为它被看作随机事件的典型例子。硬币落地时,头像和数字的机会在所有的统计书籍中都说是50%。硬币立在地面的情况,教科书没有预先考虑。
如果我们撇开这种很罕见的情况,投掷硬币还是一件公平的事情。每个人机会均等,没有人能够享有优先,随机事件决定一切。
然而,有时候这一点也受到了质疑,波兰科学家研究发现,比利时的一欧元硬币稍微有些不平衡。如果人们在桌面上转动这种硬币,那么出现头像的次数比数字的次数要多。科学家们猜测,这是因为硬币的一面,有着较重的分量。其结果是,英国的报纸告诫国家足球队的球员,如果同比利时人“决斗”,不要用比利时人带来的硬币。《新科学家》(NewScientist)杂志的编辑也用比利时的一欧元硬币做了实验,其结果并不能证实这些说法。
所以,我们假定,投掷硬币是一个公平的事件,让我们想一想结果。人们与你打赌,是头像还是数字。如果是头像,你赢10欧元;如果是数字,你输10欧元。你会准备赌一把吗?被问到的大部分人会拒绝。为什么呢?如果我们运用作为经济学理论黄金标准之一的所谓“预期效应理论”,那么就可以毫无顾虑地参与这场赌局。从平均结果来说,在这场赌博中我们既不会赢也不会输。这是因为,投掷硬币是一个统计学的经典案例。如果你玩1000次,那么,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你会赢500次,是输500次。总的赢利或者说亏损是零。你赢一次就会输一次,结果你不输不赢。
然而,大多数人会拒绝这场赌局,即头像朝上赢10欧元,数字朝上输10欧元。原因可能在于,在扔一次的情况下,他会有50%的可能性会输掉10欧元。但也很少有人愿意扔100次,甚至于1000次,尽管这样一来,平均起来他就没什么可输的了。而且,如果平均起来不输不赢的话,人们也就没有必要来赌这一把了。所以,我们稍稍变动一下赌注:头像朝上,你赢10.1欧元;数字朝上,你输10欧元。现在你肯定敢于打这个赌了。纯粹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这赌局是对你有利的。你赢的钱比输的多。
借助于统计,我们来计算一下这场赌局可期待的赢利:50%的机会你赢10.01欧元,50%的机会你输10欧元。这就意味着,你在1000次投掷中输500次10欧元,计5000欧元,但是赢500次10.01欧元,计5005欧元。所以,你参与这个游戏1000次,你就赢了5欧元。
为什么你自愿放弃这5欧元呢?实验和研究报告表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有当他们赢取的比可能失去的多1倍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参与这种硬币赌局。也就是说,头像朝上赢20欧元,数字朝上输10欧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赌局才是可以接受的。
人们对损失有恐惧感,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发现。损失所带来的痛苦要双倍于获利带来的喜悦。这是“期望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期望理论是预期效应理论的心理学的相反构想。它搅乱了一些关于决策行为的传统经济学思想。按照期望理论,人们有着完全自我的对待赢利和损失的方式。如果期望理论的思想正确的话,那么,它对人们的行为,特别是对他们的钱包有很广泛的影响。不仅仅是人类,而且鸽子也倾向于这种行为。361号鸽子除外。
不计较沉没成本的“361号鸽子”
361号鸽子是科学家用来开恶意玩笑(当然,是用科学的名义)的4只鸽子中的1只。他们把鸽子关在一个木棚里,并在木棚里安装3个按钮。鸽子们可以啄这几个按钮。如果它们啄那个带大写字母X的按钮,那么从一个出口就会放出食物。但是,科学家们不会让鸽子们这么简单就得到食物。
在得到奖励前,鸽子必须多次啄X按钮。当然,为了每次得到饲养食物,鸽子啄X按钮的次数还不相同。只要啄10次,喂食的口就会打开的概率为50%;需要啄40次,喂食口才会打开的概率为25%;需要啄80或160次,喂食口才会打开的概率均为12.5%。饥饿的鸽子不能够确定,它们需要啄多少次才能得到食物,因为,需要的次数是由随机性决定的。
现在,这些鸽子就如同人类,希望为了食物尽可能少地劳作。所以,科学家把可能性给了这些带羽毛的实验对象,让它们的生活变得简单一点。如果一只鸽子在啄了X按钮10次之后还没有食物出来,那么就意味着它至少还要啄30次,才有可能得到食物。如果还得不到,那就要啄更多次。最糟糕时,它甚至需要再啄150次。但因为在50%的情况下,它只需要啄10次就可以得到食物,所以,最佳的策略就是中断努力,重新开始。科学家把这种机会提供给了鸽子:如果鸽子啄右边的按钮,所有灯光就会短暂熄灭。一秒钟后,鸽子就又能够重新啄X按钮,并且有希望在10次叩啄之后就能得到食物。所以,这个右按钮就是一种重启键,让实验重新开始。
这些带羽毛的动物“投资者”的总体实验情况是这样的:它们开始啄X按钮,在一半的情况下,在10次叩啄之后就得到了食物。如果在10次之后食物没有出来,那么,意味着它们至少还要继续啄30次(即使不是更多次的话)。这是多么的令人不爽啊。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最好是啄重启键,然后从头开始游戏。那么,现在叩啄10次之后得到食物的机会还是50%。从纯粹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在叩啄10次后中断,啄重启键,然后重新开始,这是最佳的选择。但这些鸽子们会这么做吗?
不,除361号鸽子以外,所有鸽子都出错了。所有鸽子都一直啄到精疲力竭。它们没有意识到,最好是在10次叩啄后就啄右键,重新开始。361号鸽子做得几乎完全正确。它认识到在10次叩啄后,重新开始更为有利。如果人们用第三个键给这些鸽子一个灯光信号,情况就不同了:如果在10次叩啄后没有食物出现,那么,第三个键盘就会亮起。同样,在40次或者80次叩啄后,第三个键盘也会亮起。这一下子,鸽子理解了。一旦键盘亮起,它们就啄退出键,然后从头开始。
没有这个视觉上的帮助,这些鸽子会一直痛苦地啄到160次,但361号鸽子除外。因此,361号鸽子可以成为好的投资者。为什么这么说?在我们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再做一个进一步的、有些令人难堪的变相实验。现在,我们用大学生来代替鸽子做实验。
当然,不是给食物,而是5分欧元。大学生被安排坐在一台计算机前,连续不断地按字母“L”键和“Enter”键,直到得到5分欧元奖励。但大学生们不知道,在得到5分欧元之前要按多少次键盘。通常情况下,按10次键之后就得到货币的概率为50%;按40次键就得到货币的概率为25%;按80或160次键后得到货币的概率均为12.5%。如果现在你将这与鸽子的实验相比较,那么,你会确定,其结构和鸽子的实验是完全一样的。只是用“按键”代替了“叩啄”,用“5分欧元”代替了“食物”。同鸽子一样,大学生们同样有可能通过按字母“K”键和“Enter”键来重新开始。对他们来说,在按了10次字母“L”键和“Enter”键之后,如果还没有得到货币的话,最好中断游戏,重新开始。他们会这样做吗?
真是惭愧,大学生的成绩并不比鸽子好。如同鸽子一样,作为投资者,也许所有大学生都赔了很多钱。只有361号鸽子,它有可能在法兰克福谋到一个资产管理人的职位,因为,只有361号鸽子没有成为“沉没成本”的牺牲品。在这个实验中,究竟是哪里出错了?
只要稍有经验,并且稍加思考,我们就能知道,最好的策略是在10次尝试之后中断游戏,重新开始。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中断呢?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因为我们都想努力避免损失。如果连续叩啄或者按键10次,就已经投资了一定的时间和劳动。现在这些都要变为徒劳吗?
如果人们在10次叩啄或者按键后中断游戏,那么,就是承认那10次劳动白白投资了,就是承认遭受了损失。我们不想要这种损失,我们要避免它。想一下前面的投掷硬币的实验,在那里人们也是想避免损失。所以,大学生们会继续按键。这就是“沉没成本效应”,它有些草率地被译为“不让任何东西荒废的谬误”。我们错上加错,只是因为想避免损失,因为不愿承认自己犯了错。只要继续坚持我们原有的计划,我们就会让自己产生幻觉,觉得我们没有做什么错误的事。
每一个人,只要他曾经等过公交车,并且遇到过是继续等待、还是选择步行或者打的,也许都犯过这样的错误。是什么阻碍一个人选择步行呢?还是这种观点:现在我已经等了这么久,如果我改为步行的话,一切就都白费了。人们不好意思承认等了很久的车是一个错误,也就没有立即改为步行。这流逝的等待时间已经失去,人们想要避免这种损失。所以,我们继续待在站台上,等待,等待。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方式是错误的。如果人们认识到已经犯了一个错误,那么,就应该纠正这个错误,而不能顾忌迄今为止已经投资了什么。另外的一个例子更加说明了这一点:
假设你是一家飞机制造公司的总裁,你必须做出决定:
投入了1000万美元,用于研发一种隐形飞机。当项目完成90%的时候,一个竞争对手已将同样的飞机投放市场,并且比你公司将要生产的飞机性能更好,价格更便宜。那么,你应该继续投入最后的10%的项目研发费用,以便完成这个项目呢,还是应该提早结束这个项目?
你如何决定?大多数被提问的测试者都主张还应该投资最后的100万,把项目完成。从企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荒谬的。如果你已经知道,这个项目绝对不会有成功的希望,那么,你就应该立即中止它,不管到目前为止你投资了什么。你不是这么看吗?那我们再问另外一个问题:
假如你是一个飞机制造商的总裁。一位员工建议投入100万美元来开发一架隐形飞机。但一位竞争对手已经开始将同样飞机投放市场。并且可以预见到,他的飞机性能更好,价格更便宜。你会将资金投入到这种飞机的研发中吗?
现在你倾向于投入这100万美元吗?肯定不会。可是,稍加比较之后你就会发现,这实际上是同第一种情况时面临同样的决定:你应该将100万美元投到一个没有成功希望的项目里吗?宁可不要。一旦你已经在这个项目里投资了900万美元,就应该再毁掉最后的100万美元吗?这没有什么意义。
这正是“不让任何东西荒废的谬误”。我们倾向于继续投资,只是因为我们已经投入了资金。但中止一项投资或者一个项目的决定,不应该受到目前为止我们投资了什么的影响。如果你认识到,资金是损失了,项目是失败了,那么,你应该毫不犹豫地立即中止项目,而不管已经投资了多少钱。在错投的基础上再投入新的资金,不会改善你的收入。
“不让任何东西荒废”,会让你的投资损失
这种效应的受害者是一个小男孩。他在12岁的时候被父亲逼迫去听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这是一部由莫德斯特·穆索尔斯基根据普希金的同名剧本创作的四幕歌剧。初稿完成于1870年。对于大多数12岁的孩子来说,《鲍里斯·戈杜诺夫》是一部相当难懂的作品。为什么这个12岁的孩子会被他的父母派去歌剧院呢?很简单,因为这个家庭有一张预订的长期票,总得有人把这些票用掉,对吧?那么,这样做正确吗?或者,这就是一种“不让任何东西荒废的谬误”的情况吗?
很多年后我才知道,为什么我会被送去看这个歌剧。两位科学家在一项实验中很好地解释了这种现象:他们出售戏剧的预订长期票给三个不同的组。第一组支付15美元,第二组支付13美元,第三组支付8美元。你猜猜看,发生了什么?为他们的长期票支付得越多的人,越经常去看戏剧。原因很清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