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妈妈,你好吗?(一封写给妈妈的“控诉”信,日本绘本奖作品)
》
售價:NT$
194.0
《
保守主义:为传统而战
》
售價:NT$
704.0
《
不同境遇的36岁:无尽与有限+人生半熟
》
售價:NT$
510.0
《
小时光 油画棒慢绘零基础教程
》
售價:NT$
403.0
《
可控性混乱
》
售價:NT$
301.0
《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售價:NT$
500.0
《
潜水指南 全彩图解第4版
》
售價:NT$
602.0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从工具到实例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博古通今,让你受益一生的历史知识
纵览千年风云变幻 再现盛世文治武功
以史为鉴,洞悉王朝更迭奥秘
乾坤变换,探寻历史成败得失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
——中国文化学者余秋雨
|
內容簡介: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犹如一部辉煌的画卷。从三皇五帝到唐宗宋祖,从唐宋盛世到明清明华,无一不展现出历史脉路中的精神文明。这里有可悲可叹的英雄人物;有扣人心弦的战争风云;有启迪后人的典章制度;有灿烂不朽的智慧结晶;有彪炳千秋的文化巨著……书中内容丰富多彩,又不失深刻性和思想性,着力引导读者以史为鉴,感悟历史的辉煌和厚重。
|
關於作者: |
文渊,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后从事自由职业,为各大报刊、网站撰写历史、文化文章和小说。精通中国历史,纵览古今,出版过多部国学类书籍,于杂志刊物上发表文字50余万,并且深受读者喜爱。
|
目錄:
|
**章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人物
第二章 你不可不知的重大事件
第三章 你不可不知的典章制度
第四章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故事
第五章 你不可不知的珍贵文物
第六章 你不可不知的文化著作
|
內容試閱:
|
风云变幻:先秦
娥皇女英
娥皇、女英是尧的两个女儿,也称“皇英”。年长的叫做娥皇,年幼的叫做女英。尧帝晚年,想物色一个满意的继承人。他看到舜是个德才超群的大贤人,于是,就把帝位传给了舜,并让姐妹同嫁帝舜为妻。舜的后母和同父异母的兄弟曾多次欲置舜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之助而脱险。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为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后来,她俩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便天天扶竹向九嶷山方向泣望,把这里的竹子染得泪迹斑斑,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后来,二妃投湘水而亡,成了湘水之神。
娥皇、女英二妃的美丽动人的形象,历来成为诗人、画家的创作题材。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的《九歌》中的《九歌·君》、《九歌·夫人》,就是*早歌颂二妃的不朽诗篇。
望帝啼鹃
相传在远古时代,忽然有一个叫杜宇的青年男子从天而降,成了蜀地的国王,号望帝。望帝当国王的时候,很关心老百姓的生活,教导老百姓怎样种植庄稼,叮嘱人民要遵循农时,搞好生产。他热爱百姓,因此百姓对他十分拥护。
那时蜀国经常闹水灾。望帝也想尽各种方法来治理水灾,但始终不能从根本上根除水患。这场洪水和当年尧时候的洪水几乎不相上下。后来,望帝发现鳖灵是个人才,并加以重用。鳖灵受望帝的委任,担任治理洪水的任务。在治水上,鳖灵显示出过人的才干。他带领民众治理洪水,打通了巫山,使水流从蜀国流到长江。这样,水患得到解除,蜀国人民又可以安居乐业了。鳖灵在治水上立下了汗马功劳,杜宇十分感谢,便自愿把王位禅让给鳖灵,鳖灵受了禅让,号称开明帝,又叫丛帝。望帝死后,灵魂化成杜鹃。他生前爱护人民,死了仍然惦念百姓的生活,每到清明、谷雨、立夏、小满,就飞到田间一声声地鸣叫。人们听见这种声音,都说:这是我们的望帝杜宇啊!于是相互提醒:是时候了,快播种吧。或者说:是时候了,快插秧吧。人们因此又把杜鹃叫做知更鸟、催工鸟。
不食周粟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儿子,墨胎氏。孤竹在今辽宁卢龙东南。孤竹君生前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去世后,叔齐让位给兄长伯夷。伯夷也不愿作国君而逃避。
后来二人闻听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善养老幼,深得人民拥戴而入周投靠。文王仙逝,周武王继位而拥兵伐纣。他们认为诸侯伐君是为不仁,极力劝谏。武王不听,决意灭商。伯夷、叔齐对周武王的行为嗤之以鼻,誓死不作周的臣民,也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野果为生,不久饿死。临死前,他们仍然感叹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伯夷、叔齐的行为虽然有违历史潮流,但是他们宁死不食周粟的气节被世人敬仰。
桐叶封弟
三千多年前,武王克商,西周建立,分封诸侯,捍卫王室。然而,宏图大略的周武王完成统一大业后,诸多政治理想还没来得及付诸实施,就遗憾地离开了人世。年幼的成王登基,由周公旦辅助。周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干,为周王朝制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把周朝治理得井井有条。有一天,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和成王在一起玩耍,周成王随手攀摘了一片梧桐树叶,送给了弟弟叔虞,随口道:“我把这作为信物,将唐地封赐给你!”叔虞接过树叶后,心里非常高兴,随后把这件事告诉给周公,周公认为天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件事如果是真的,那可非同小可了,于是前去询问周成王,周成王说他只不过是跟弟弟开玩笑罢了,周公听后严肃地说:“天子无戏言,出口成宪,而且史书记载,乐师歌颂,世人称道。哪能随便说说。”成王听周公言之有理,只好把叔虞封于唐,后来,叔虞的儿子把都迁到晋水的岸边,改唐为晋。后人用这一典故表示分封之意。
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意思是: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这个典故出自《左传》。春秋时期,郑国君王郑武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称“庄公”,小儿子称“共叔段”。可是他们的母亲姜氏却比较偏爱小儿子。郑武公死后,由他的大儿子郑庄公即位。可是共叔段在母亲的支持下,竭力扩充自己的封地,积极进行夺取王位的准备工作。
郑庄公的大臣祭仲知道后,就对庄公说:“君王要及早安排啊,共叔段的势力已经很强了,再这样下去,您的王位会被他篡取的!”
庄公听了,却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这句话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一个人若不仁义的事情做多了,必定会自取灭亡,你就等着吧!
果然如此,共叔段的势力在不断扩大,将郑国的西部和北部边境招于自己门下。同时,他还不停地修筑城池、屯田积兵,并让其母亲姜氏里应外合,攻下郑都。
庄公早有防备,趁共叔段进军郑都时,出奇兵攻其窝穴。长久受共叔段压迫的农民们也参与战斗,共叔段兵败,逃亡他处,而庄公出军追杀,*后共叔段走投无路,被逼自杀。
一鸣惊人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新即位,做了国君。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楚国的大臣们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出要他出兵争霸权。无奈楚庄王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湎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参冒死进谏,逢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于钟鼓之间。伍参请庄王猜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但数月之后,庄王依然照旧,享乐更甚。大夫苏从又进谏。庄王抽出宝剑,要杀苏从。苏从无所畏惧,坚持劝谏。苏从说:“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够听我的意见,我就是触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愿的。”于是,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并让伍参、苏从担任要职。这就是“一鸣惊人”的来历。
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问鼎
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为了显示楚国的兵威,在郊外举行了一次大检阅。周天子得知这件事情后,大为震惊,于是派一个大臣王孙满到郊外去慰劳楚军。
楚庄王和王孙满交谈的时候,楚庄王问起周王宫里藏着的九鼎大小轻重怎么样。九鼎是象征周王室权威的礼器。楚庄王问起九鼎,就是表示他有夺取周天子权力的野心。
王孙满是个善于应付的人。他劝说楚庄王:国家的强盛,主要靠德行服人,不必去打听鼎的轻重。楚庄王自己知道当时还没有灭掉周朝的条件,也就带兵回国了。
以后,楚庄王又请了一位楚国有名的隐士孙叔敖当令尹(楚国的国相)。孙叔敖当了令尹以后,开垦荒地,挖掘河道,奖励生产。为了免除水灾旱灾,他还组织楚国人开辟河道,灌溉了上百万亩庄稼,国库积累了很多粮食。没几年工夫,楚国更加强大起来,楚庄王成为称雄中原的霸主。后来人们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做“问鼎”。
管鲍之交
管仲青年时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的。可是,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说:“不能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在日常的交往中,鲍叔认识到管仲是有贤才的人。
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后来,齐国的国王去世后,公子诸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公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公子纠逃到鲁国。不久之后,公子诸被人杀死,齐国发生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就是齐桓公。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得很好。
后来,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多难兴邦
“多难兴邦”出自《左传昭公四年》,国家屡经危难,反而使上下团结,万众一心,发愤图强,繁荣昌盛。
春秋时,楚灵王为达到他称霸的目的,邀请各诸侯国结成联盟。晋平公尽管也受到了邀请,但他自认为晋国实力强大,没有必要去参加。
大臣司马侯觉得那样做不妥,就对平公说:“楚国和晋国是两个实力雄厚的大国。楚王自鸣得意,召集各诸侯国结成联盟,您不如前去看看他做些什么,如果他以德治民,我们就跟随他;如果他残暴无道,失去百姓的支持,那么我们晋国就能称霸天下了!”
晋平公不以为然地说:“晋国兵强马壮,又有地利方面的优势,如果齐国和楚国多灾多难的话,我们就没有敌人了。”
听了晋平公的话,司马侯笑了笑,说道:“古往今来那些拥有军队实力和地利优势,盼望别的国家多灾多难的国家都灭亡了。那些没有优势经常处于危难之中的国家,反而加紧治国,日益强大。希望您能够去看看别的国家的做法,那样有利于我们国家的发展。”
晋平公觉得司马侯的话有道理,就听从他的话去赴楚灵王的约会。
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牛不相及”出自《左传禧公四年》,比喻毫不相干的事情。风,是动物发情互相引诱的意思。
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算凭借齐国强大的力量,消灭各个诸侯国,扩大自己的地盘。楚国位于南方,与齐国相距很远,所以根本不把齐国放在眼里。齐桓公因此对楚国耿耿于怀,于是就率领诸侯联军攻打楚国。
楚王听说这个消息后,急忙派使者屈完到诸侯联军那里去探听情况。屈完来到诸侯联军的军营,受到了齐国国相管仲的接见。
屈完替楚王传话说:“齐国和楚国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两个国家离得很远,即使是像马和牛与同类发生相诱而互相追逐的事,也跑不到对方的境内去,没想到你们竟然进入我们楚国的领地,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管仲听出屈完话里的意思是在质问齐国,于是就拿周天子做挡箭牌,冠冕堂皇地罗列了一些楚国不按时向周天子朝贡等罪名。
屈完见管仲抬出周天子来压人,就语气缓和地说,没有按时交纳贡品确实是楚国不对,以后一定会按时朝贡的。
屈完离开后,齐桓公继续带领诸侯联军向前挺进,一直到达陉临才驻扎下来。楚王见齐桓公不肯善罢甘休,只得派屈完去和诸侯联军进行谈判。屈完来到诸侯联军的军营,凭借出色的口才,成功地说服了齐桓公退兵,保全了楚国。
老马识途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时已是冬天,路旁景物变化很大。大军在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找不到归路。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终走出山谷。
老马识途现用来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沉鱼
人们用“闭月羞花沉鱼尽雁”来形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不管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她们身上都负担了太多的政治文化意义,是她们所不能承受的。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出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兔死狗烹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吴王夫差兵败出逃,连续七次向越国求和,文种、范蠡坚持不允。夫差无奈,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营中,信上写道:“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猎狗没有用处了,就被杀了煮肉吃;敌国灭掉了,为战胜敌人出谋献策的谋臣没有用处了,就被抛弃或铲除。两位大夫为什么不让吴国保存下来,替自己留点余地呢?”文种、范蠡还是拒绝议和,夫差拔剑自刎。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在吴宫欢宴群臣时,发觉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可是过了不久,有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飞鸟打尽了,弹弓就被收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宜与他同安乐。大夫至今不离他而去,不久难免有杀身之祸。”文种此时方知范蠡并未死去,而是隐居了起来。他虽然不尽相信范蠡的这番话,但从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践疑忌。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种,临别留下佩剑一把。文种见剑鞘上有“属镂”二字,正是当年吴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剑。他明白勾践的用意,悔不该不听范蠡的劝告,只得引剑自尽。
董狐直笔
董狐是春秋晋国太史,也称史狐。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晋灵公夷皋聚敛民财,残害臣民,举国上下为之不安。作为正卿的执政大臣赵盾,多次苦心劝谏,灵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残害。他先派人刺杀赵盾,未遂,又于宴会上伏甲兵袭杀,还是失败了。赵盾被逼无奈,只好出逃。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听说灵公已被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于是返回晋都,继续执政。
董狐以“赵盾弑其君”记载此事,并宣示于朝臣,以示笔伐。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申明理由:他作为执政大臣,在逃亡未过国境时,原有的君臣之义就没有断绝,回到朝中,就应当组织人马讨伐乱臣,不讨伐就未尽到职责,因此,“弑君”之名应由他承当,这是按写史之“书法”决定的。
当时记事的“书法”依礼制定,礼的核心在于维护君臣大义,赵盾不讨伐弑君乱臣,失了君臣大义,因此董狐定之以弑君之罪。对此,孔子大加赞扬,称董狐为“书法不隐”的“古之良史”,后世据以称之为“良狐”,以表褒美之意。随着时代的发展,直笔的含义逐渐摆脱了当时社会的局限,从司马迁开始,赋予了它“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出自《战国策赵策一》,记住以前的经验教训,将它作为今后做事的借鉴。师:师表、榜样,引申为鉴戒。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大权被智、赵、魏、韩四卿瓜分。后来,智卿智伯独揽了朝政大权,成为晋国**的卿。其他三卿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因为实力不济,都不敢和他抗衡。
智伯为扩大地盘,分别向三卿讨要土地。魏桓子和韩康子都不敢违抗智伯的命令,乖乖地献上了土地。赵襄子却坚决不肯献出土地。智伯非常生气,就打算联合魏桓子和韩康子一起攻打赵襄子。
赵襄子知道智伯不会轻易放过他,就找来谋臣张孟谈商讨对策。张孟谈指出,魏桓子和韩康子虽然表面顺从智伯,但其实心里对智伯十分憎恨,如果联合他们一起对付智伯,那么就一定可以打败智伯,守住赵国的领土。
赵襄子按照张孟谈的方法去做,结果活捉了智伯。从此,晋国成了赵、魏、韩三家鼎立的局面。
张孟谈为赵国立了大功,他不但没有接受赏赐,反而提出离开的请求。赵襄子急忙挽留。张孟谈说:“我知道大王打算报答我,但我这次立了大功,我的名声可能会超过你。我从治国角度考虑,才提出离开的。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君臣权势相同而永远和好相处的。我们这些后人不能忘记以前的教训啊!”
赵襄子觉得张孟谈的话很有道理,只得答应了他的请求。
田忌赛马
田忌赛马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事例。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陪着孙膑迎面走来,便站起来讥讽地说:“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说着,“哗啦”一声,把一大堆银钱倒在桌子上,作为他的赌钱。齐威王一看,心里暗暗好笑,于是吩咐手下,把前几次赢得的银钱全部抬来,另外又加了一千两黄金,也放在桌子上。齐威王轻蔑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