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年秋天,我在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讲授“管理沟通”的课上,向一位男同学提问,他还未回答脸就涨得通红。课后,这个学生腼腆地走到讲台前。当时我想,也许这位学生会对我说,他平时很内向,尤其是在公众场合不善言辞,希望老师不要在课上为难他。然而,出乎我的意料,他却诚恳地对我说,正是生性胆小的弱点,往往让他在公众场合不知所措,内心感到很纠结。因此,他十分期待通过修学“管理沟通”课程,在沟通能力上获得提升,并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面对这样一位求知若渴的学生,面对这样真诚恳切的期待,我十分感动。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在案例研讨中,在情境模拟中,在课堂互动中,都能够看见他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日渐成熟的表现。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在“管理沟通”课程期末演讲考试中,他以流畅、自信、出色的演讲获得了优异成绩,与学期初相比判若两人。在学校60周年校庆期间,那位学生来看望我,并且不无自豪地说,他现在已是一家外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管了。他十分怀念在校期间学习“管理沟通”课程的那段宝贵时光,正是通过学习管理沟通,他获得了自信,增强了沟通能力。
这个例子清楚地告诉我们,沟通技能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是何等重要!同时也表明,沟通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研修加以提升和完善的。毫无疑问,出色的沟通能力有助于你在职场上迈向成功。事实上,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已成为一位出色管理者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也许你不善言辞,如何使你在不同的沟通场合更具信心?也许你的性格内向,如何使你的人际沟通潜能得以充分挖掘?也许你有机会成为一名高层管理者,如何进一步完善沟通能力,使自己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游刃有余?本书正是着眼于读者的这些关切而编写的。
本书在结构上以基本理论作先导,以案例学习为载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密切交融,帮助读者在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很好地把握管理沟通的实际技能。其特点如下:
1.引入科学理论,注重系统学习
从基于组织研究的古典理论发展到人力资源理论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十分完整而严谨的管理沟通理论体系,其表现形式已由单向层级命令链式的沟通模式转向双向互动交流型的沟通模式。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管理沟通相关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尤其是着重阐述了人力资源理论对人际关系理论的改良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完整、系统地把握管理沟通理论,同时为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沟通技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对传统教材单纯注重沟通技能训练模式的突破。
2.加强实战演练,注重能力培养
“管理沟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管理沟通实践,就没有管理沟通理论。管理沟通理论与其说是一门科学,不如说是一门艺术。掌握一门艺术离不开实践和积累。本书设计了许多情境模拟、实战演练、角色扮演以及案例分析等练习。教学实践表明,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间的互动,而且对于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有效掌握沟通技巧也大有裨益。
3.编写本土案例,密切联系实际
案例学习是管理沟通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为了真正掌握管理沟通的真谛,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要联系本土实际。为此,本书编写和收录了许多本土案例,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近年来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案例采写积累而成的。通过大量的本土案例的研读和解析,力图将管理沟通理论与中国国内的管理沟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这不仅有助于在案例学习中避免单一的“洋案例”学习中出现的“水土不服”或“消化不良”问题,同时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将管理沟通理论正确应用于实际。另外,选录了一些名人名言以及短小生动的案例穿插于章节之中,使教材更具有可读性和启迪性。
全书涉及管理沟通概论、组织沟通、团队沟通、人际沟通、自我沟通、口头沟通、压力沟通、跨文化沟通、危机沟通以及未来管理沟通等内容,共17章。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管理沟通》第一版,一经出版便广受欢迎,先后三次修订再版。本书于2007年入选“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于2014年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此次,作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广大师生的反馈意见,在第三版的基础上修订出版第4版。
修订过程中,继续保持简洁明快、注重务实的风格,并对部分章节作了适当调整和充实,使教材体系与内容更为完善和凝练。其中,主要对第2章“管理沟通”和第10章“自我沟通”作了结构调整和内容补充;在第9章“人际冲突处理”中增加了课堂互动练习;在第16章“跨文化沟通”中补充了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习俗的介绍;在第17章“未来组织的管理沟通”有关网络沟通的内容中增加了微信平台在管理沟通中的应用等。
此外,对与本书配套使用的中英文对照电子课件也作了更新和修改,并结合每一章的主要案例学习撰写了参考答案,详见人大经管图书在线http:wwwrdjgcomcn,供教学参考。
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对本书的编撰和修订给予了大力支持。此外,韩嵩喆、于学普、焦晓康、侯玉暄、韩海军、张祥祥、谭霖、王晗、王静等人为书稿的录入、绘图等提供了热情的帮助,在此谨致谢忱!书中有部分案例摘引自一些报刊,由于不便逐一表达谢意,在此一并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