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
》
售價:NT$
240.0
《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售價:NT$
340.0
《
不被大风吹倒
》
售價:NT$
300.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NT$
295.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編輯推薦: |
德格尔的思想从存在的形而上学追问开始。这里的存在不仅仅是万事万物的一种最基础性的属性,更多的是人认识万物的基础性领悟,是认识成为可能的基础,即所思的基础。故海德格尔的哲学是关于终极思想,即“什么时候思想才算是自明”的追问之思。
|
內容簡介: |
《哲学,这是什么?》是海德格尔晚年一篇关于哲学之本质理解的文章。回到哲学-科学的希腊开端,对“哲学”重新发问,尤其是要发问这一希腊式的发问方式,从而揭开西方-欧洲思想文化的秘密,进而对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代发问,这是《哲学,这是什么?》一文的基本立意。在本讲稿中,王庆节教授对海德格尔的这一重要文本作了精彩的讲解:首先将其与苏格拉底《申辩篇》作互文性解读,揭示海德格尔《哲学,这是什么?》的问题意识指向;进而对《哲学,这是什么?》整个文本进行分段细读,带领读者一窥海德格尔堂奥之哲思。全书风格亲和,分析透辟,可以称得上是深入浅出。
|
關於作者: |
王庆节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南京大学学士,北京大学硕士,美国杜兰大学博士。加盟香港中大前,曾先后任教于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哲学系,获终身教授职。
|
目錄:
|
讲稿
第一讲
一 引言:最艰深的与最简单的
二 哲学的开端:爱智慧
三 爱智慧与爱知识
四 为什么叫“哲学博士”?
五 两个“R”与两个“C”
六 苏格拉底:为哲学辩护
七 “和阴影作战”
八 苏格拉底的“爱智慧”
九 “对人来说,未经察验的生活不值得去活”
十 在哲学的“源头”思考与发问
十一 阅读海德格尔与“脑筋急转弯”
十二 后现代的问题意识
第二讲
十三 《哲学,这是什么?》的标题和架构脉络
十四 哲思活动与“上道”
十五 “在本质的深处触动着我们”
十六 哲学是执掌理性之权杖的CE0吗?
十七 “倾听”哲学的“开端”
十八 希腊哲学的发问形式:“这是什么?”
十九 “是”抑或“不是”?
二十 “是什么”与“什么性”
二十一 “树是什么?”与“人有几个脚趾头?”
二十二 “我们走在大道上”与“瞥一眼圈子”
二十三 哲学之“爱”的原本:“欲爱”还是“关爱”?
二十四 从智慧之“惊讶”到哲学之“爱欲”
二十五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完结者和西方传统的开启者
二十六 哲学的“对话”:对存在之“劝说”的“应合”与“调音”
二十七 哲学之“调谐-定音”的“情调”
二十八 哲学:“惊讶”中的“开端”
二十九 近现代哲学的“情调”与“走向语言”/“召唤诗人”
文本
这是什么——哲学?
建议阅读书目
|
內容試閱:
|
海德格尔从两个方向开始了他的存在的非形而上学的寻求:诗和思,寻求的对象:荷尔德林和尼采。具体表现为:诗人之思,思者之诗。这种探索是寻求存在之非形而上学形式的可能性,即“存在者的存在”之外的可能性。能否不从存在者角度来思存在呢?可能吧?可以吗?这种可能性开始是寄希望于时间。终因时间无法包含非此在之物的存在而转向了它者的寻求。这种寻求始终是以“人”的此在为参照点的。
通过语言,海德格尔找到了诗与思的林中小路。从而走向了一块非形而上学的境地。那里,并非全是去蔽之澄明,那里有道路的自行隐退,有语言在道说中的寂静。
在通往语言的途中,人与存在、诗与思之切近获得了现象学的规定。这些非形而上学的思自然没有发生在形而上学的学院或书房里,它成长在田间小路上,成长于倾听诗意的思者老子的《道》说的寂静中。
在道路的指引下,形而上学的存在成了可以直接追问的生存了:生生不息的存在,因生而在。时间成了时势,成了揭示与拒绝着的敞开。道路在开辟道路中,向前运动,它使存在者到场,并将曾在之路和曾在与当前所指引的将在拘留在道路的运动中。而人在道路上,在道路上的运动中,被用而成为人,被用而让道路给出存在,被用而使道说达于语言。在道路的境域下,在道路的运动中,人与存在才获得了现象学的思,获得了“非形而上学”的自明,严格意义上的现象学的自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