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元朝理财记 从成吉思汗的崛起到元朝的衰亡
》
售價:NT$
449.0
《
欧洲史:一本书历览欧洲数千年兴衰起伏,理解欧洲文明何以铸就今日世界
》
售價:NT$
1520.0
《
趣学CCNA——路由与交换(第2版)
》
售價:NT$
458.0
《
世界航空地理(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
》
售價:NT$
1112.0
《
学术的中心:英法德美
》
售價:NT$
398.0
《
为什么要读人类学
》
售價:NT$
352.0
《
井邑无衣冠 : 地方视野下的唐代精英与社会
》
售價:NT$
434.0
《
星地融合移动通信系统与关键技术从5G NTN到6G的卫星互联网发展
》
售價:NT$
968.0
|
編輯推薦: |
畅销书《社交红利》作者徐志斌又一力作,《社交红利2.0》讲述了一条与**本内容完全不同的曲线:引爆曲线。
在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帮助下,应用或服务的发展速度比社交网络本身还要快,甚至会在短期内迅速占据某一细分领域90%以上的市场份额,我们称之为“一九法则”。
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企业和应用如何实现一进入社交网络就即时引爆?具备哪些特征的合作伙伴才可以被即时引爆?这正是本书要解答的问题
这是一本系统讲透利用社交网络实现即时引爆的干货集。不但为读者提供了引爆的“火药”,也提供了作者为引爆
“后遗症”——快衰定律开出的“药方”——社群运营。
李开复、陈彤、周云杰、张志东等24位重量级CEO联合推荐。
|
內容簡介: |
大型社交网络发展至今,开始显露出更为惊人的力量。有一个独特现象与这一结果相伴相生,即新应用或服务一进入社交网络就即时引爆,就像用户在等待它出现一样。随即开始的病毒式扩散,让创业者成为全民话题的焦点。但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具备哪些特征的合作伙伴才可以被即时引爆?
作者从其长期追踪的近30个一进入微博、微信就引爆的经典案例中甄选出若干典型案例。从大量一手鲜活的后台数据入手,并结合腾讯对社交网络的理解,提炼出“社交引爆”的四大定律。有引爆的“火药”——“短定律”、“新定律”、“好友定律”,也有引爆“后遗症”——“快衰定律”。另外,作者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给出了“解药”——社群运营。深入分析了社群的构建等方方面面,提炼出社群运营的四大原则。
在对营销和用户沟通方面进行阐述后,作者并未止步于此,他还深入到产品开发和企业运营方式上,论述了如何利用社交红利实现快速引爆,并获得不断开发出引爆产品的能力
|
關於作者: |
畅销书《社交红利》作者,前腾讯资深员工;2007年加盟腾讯,2015年离职创业。离职前任腾讯微博开放平台负责人、微视商务副总监;加盟腾讯前,曾任职eNet硅谷动力、新浪网。
|
目錄:
|
推荐序1 当社交遇到移动互联网
张一鸣 I
推荐序2 引爆社交的火药与解药
宋旭岚 III
前
言 “一九法则”时代
VII
在社交网络中,一款快速增长的应用,将在某一细分领域占据90%的以上市场份额;
2012~2014年,仅一家合作伙伴的单日最高下载量(用户数),就从每日8万上升到每日500万;
本书致力于研究“引爆”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它又是如何影响社交网络的。
第一章
引爆带来更大引爆
每个领域中只要有引爆案例出现,都会为同行接二连三地带来更大的引爆;企业中每当出现引爆案例,也会不断为该企业带来更多引爆事件。
01 社交引爆四大定律 003
调研反映出的用户行为变化;
脸萌数据:每位用户的分享都带来了下一位用户;
从“疯狂猜图”到“围住神经猫”:简化的应用与信息所散发出的魅力;
每一个引爆案例都受到“短”定律、“新”定律、“好友”定律和“快衰”定律的影响。
02 短定律:社交中的零成本现象 025
社交网络中存在的零成本现象;
小红书公众账号的引爆——低成本如何影响应用的各个环节?
网络媒体“这最好玩”标题法则;
清华教授的自媒体研究;
用户必须获得足够的愉悦“收益”;
一笔简单的成本收益账,推算引爆可能性有多大。
03 新定律:定义用户的状态 042
用户凭什么推荐你?
引爆应用突破了使用人群、地域、年龄等限制,不分高端低端;
智猪博弈:引爆的两个前提是自我认可和消磨用户时间;
两次试探失败之后,魔漫调整定位,迅速实现引爆;
一次引爆带来后续更多引爆。
04 好友定律:社交指数与冷启动 064
杏仁医生的一次分享,可以影响到12度以外的好友;
引爆案例多源于极小人群;
用户越来越懒,越来越依赖好友的分享来做决策;
社交指数:精准计算社交传播扩散能力的指标;
三个爸爸和大可乐,利用朋友圈的影响力,接连创下京东众筹纪录。
05 快衰定律:价值2亿美元的教训 084
引爆现象有时也会让用户厌烦;
足记的数据显示,引爆之后各项数据趋向平稳;
显示运营功夫的时候到了;
2亿美金困扰:Draw Something 缔造了增长最快纪录,也画出了第一根快衰曲线;
“碰碰”从中吸取教训,并依靠学到的技巧获得了千万用户;
即使应用进入快衰期,也可以通过合作实现新的引爆。
第二章
逆转快衰曲线
“快衰”定律就像一个魔咒,制约着前面三大定律在社交网络中发挥作用。不过,“快衰”定律的本意并非限定社交网络所释放的红利;相反,它提供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帮助创业者和企业来更好地理解社交网络,其中之一就是社群运营。
01 快衰后的三种对策 107
引爆应用产生的巨大肥尾,促使小团队尝试积累小引爆;
明确一种状态,将之运用到多个产品中去;
开发周期变得以周和天来计算;
将服务或者合作向外延伸,以此来增加频度或者覆盖用户宽度。
02 连接点:和社交融合的开始 117
传统服务如何将自己庞大的身躯,装入“小”连接点中去?
e袋洗通过为用户节省时间,来拉近和用户之间的距离;
连接点的设置,为应用之间的自由连接奠定基础;
东风日产在活动中对用户收益的不同调试。
03 接触点与长连接:和用户维系在一起
133
用户7次分享与影响好友之间的关联;
在社交网络中,企业和用户之间的状态变成了长连接;
国民级应用和小米手机是如何分别构建接触点的;
构建和用户之间接触点的两种方法。
04 四大原则:社群运营中的引爆与黏着
144
p
|
內容試閱:
|
当社交遇到移动互联网
《今日头条》创始人兼CEO 张一鸣
社交就是一场信息交互运动。人与人之间通过发送信息进行沟通与了解,也通过接收信息来调整自己的形象和立场。而所有涉及信息的事物,必然被互联网所改变。最近两三年, 社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上的四大服务——信息获取、社交、娱乐游戏、购买与支付,都在产品形态与用户体验上发生变化。比如,在信息获取上,用户由原来的主动搜索与分频道浏览,变成了在手机上刷新信息流,以及社交网络上朋友的分享。现在,信息更多时候是自动出现在用户眼前的,根本不用费心寻找。社交则通过新的服务,让彼此在虚拟空间中时刻保持联系。
这些变化的核心是介质变了,承载这些服务的介质由原来的个人计算机变成了手机。随身携带的手机、可穿戴设备就像人体向外延生出的“触角”,连接着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通过“触角”进行各种交互,这些交互行为在数字世界生成了很多新数据,在新数据的基础上会衍生各类新应用与新工具;新应用和新工具一旦被用户掌握,又会催生更多的新数据……
新数据带来新服务,新服务催生更多新数据,两者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彼此促进,形成一个双螺旋,产生一股创新驱动力,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用户带来更多新奇有趣的服务。无论这些应用或服务是否会快速衰落,从用户的角度来说,用户都是受益的。用户获益,移动
互联网才会愈加繁荣,才能让更多的开发者享受到“红利”。
在本书中可以看到脸萌、魔漫相机等引爆社交网络享受红利的例子,实际上,这些都是刺激用户创造内容、产生新数据的应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创造的内容同样发生了变化,甚至可以说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图片、视频领域。手机使得图片创作的门槛大幅降低,摄像技术的进步则赋予用户愈发强大的能力,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手机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些内容在数字世界源源不断地流淌着。
不仅是在中国,新应用催生新数据、新数据带来新服务的双螺旋也在国外主流社交网站上发生着。
社交网站Facebook (脸谱网)推出新视频应用Riff 。用户可以先用 Riff 拍摄一段长达 20 秒的视频,为它拟一个标题,发给朋友后,其他的朋友也能够将视频片段叠加在这个视频中,使其成为集体创作的视频。
社交网站Twitter(推特)推出视频直播应用 Periscope ,其前身是 Meerkat 。有了这款软件,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视频新闻的播报员。另外,Twitter 还针对媒体机构、内容发行商和广播电台推出了Curator 功能,用户可在观看或收听节目的过程中实时参与Twitter 讨论,帮助媒体人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创造更好的内容。
社交网站Instagram(照片墙)推出拼图应用 Layout。用户可以选择已经拍好的照片或马上自拍4 张照片制作成一张,可以随意排列图片和调整大小。
实际上,这些平台都在探索能够驱使用户产生新内容、产生新数据的工具,以此来反哺平台自身,让用户对平台产生更大的依赖。
作为信息分发平台的《今日头条》,当然也与社交网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书中提及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教授,曾对微博分享的资讯做过一个统计,结果是,《今日头条》是微博上社交分享评论量第一的资讯应用,分享量比第二名到第十名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大。
实际上,这正好也说明了社交就是一场信息交互运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与社交更是不可分割的两个主体,基于信息的社交是社交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引爆社交网络的一个切入点。
《今日头条》是用推荐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信息,除了推荐用户自身感兴趣的信息之外,信息新颖性和多样性也是需要达到的目标,这里就会通过社交关系来创造信息的偶然性,因为社交关系是重要的协同特征。比如,一则资讯可能并不是用户过往的阅读喜好,但却是他的好朋友喜欢的,这样的资讯也会推荐给用户。这样就解决了很多人认为的个性化会让信息获取面变窄的问题。这个例子实际上说明了社交网络提供了数据“红利”,又由此为用户创造了更好的服务,用户也分享到了“红利”。
当社交遇到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信息被转化成内容,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透明;越来越多的数据产生了新的服务,信息也越来越高效地到达需要的人手中,分发更加高效。透明与高效,这应该算是真正的“红利”吧。
引爆社交的火药与解药
和君咨询合伙人 宋旭岚
在我们和企业客户的咨询和沟通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家和营销人员都得了“互联网焦虑症”——大家已然感受到移动互联网的颠覆大潮席卷而来,已然看到线下门店门可罗雀,渠道和营销规则在悄然发生变化,大家发现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在失效,需要引用新的营销方法已经成为共识,但是,从哪儿做起?怎么做?人们还有很多困惑。因为互联网营销发展太快,还没有成型的方法论。大家都在摸索和尝试……在探索和实践中,发生了很多四两拨千斤似的几何级数增长的奇迹。一个个看似偶然的引爆事件,背后还是有其规律和共性的。
本书作者从社会化营销的角度,提炼了“社交引爆”的四大定律,针对如何应用四大定律提供了具体生动的案例。有引爆的“火药”——“短”、“新”、“好友”,也有引爆“后遗症”——“快衰”。有趣的是,作者以乐观的态度,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给出了“解药——社群运营。深入分析了社群的构建、社群成员的连接、社群的成长和黏性、社群中的激励机制等,提炼出社群运营的四大原则。可赞的是,作者不仅在营销和用户沟通方面进行了阐述,而且还深入产品开发和内部管理上,对如何利用社交红利,实现快速“轻开发”和敏捷的“自管理”也进行了论述。
在这个旧规律被打破,新规则尚在建立的时代,用老经验应对新环境肯定是越来越不靠谱儿了,需要新的思路和方法,需要守正出奇。“守正”是坚持做好产业定位,做好产品,这个是基础。“出奇”是在好产品的基础上,用心设计一些让用户尖叫和传播的“引爆点”,利用互联网营销和社交网络引爆市场。
在我为企业提供互联网战略转型和网络营销方面的咨询服务中,常有客户提到阿里巴巴或小米,看到不少介绍阿里巴巴和小米的培训内容或文章,从结果和表象倒推来分析论证一些已有的观点和假设,因为企业发展具有特定的背景和企业领袖的特质,这样的案例分析结果很难成功运用,还有可能导致企业东施效颦,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机会。这些“大案例”的分析文章很多,但至今也没有出现第二个阿里巴巴或第二个小米。
本书中甄选的案例大多是一些小应用,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案例都有真实的后台数据,以及作者与产品经理和开发者的对话及情景再现,细致地重现了从星星之火到引爆的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和细节,原汁原味,引人入胜。这样真实的复盘和数据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见微知著。本书一气呵成,既想快点一口气读完,又想读慢一点,结合自己的情况再深入思考一下、再好好想想、再延伸一些。
很好奇一个理工男怎么会有那么细腻的笔触和大量的细节再现。在和作者沟通中得知,本书写作完成时,他的宝宝也要诞生了,这本书也是他的另一个宝宝。每一个案例,作者和开发者都进行过多次深入的沟通并找到相关数据。经过一年多几十次的反复迭代和修改,终
于定稿,可谓用心用情。
非常喜欢本书朴素又不失深度和灵动的写作风格,是一本难得的、对专业人士有启示、对入门者有帮助的好书。希望本书出版后,各行各业能够出现更多的“引爆”故事,出现更多的“爆破手”。
“一九法则”时代
社交网络不断向前发展之余,其所提供的红利会变成什么样?
魔漫速度和脸萌记录
如果我们对微信数据略微熟悉,会看到今天的这个移动社交霸主,在诞生1 年零两个月后收获了1 亿用户。(2011 年1 月21 日发布,至2012 年3 月29 日用户突破1 亿,共历时433 天。)这些关键时间节点和用户增长历程,被镌刻在了广州微信办公室门口。不仅微信,海外同行WhatsApp、Line 的用户增长速度都不逊于此。在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榜单上,连同Facebook、QQ(即时通信软件)等在内,大型社交网络一直盘踞着不同国家市场的排行榜高位,是移动世界的主宰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