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售價:NT$
403.0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售價:NT$
454.0

《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售價:NT$
454.0

《
超越想象的ChatGPT教育:人工智能将如何彻底改变教育 (土耳其)卡罗琳·费尔·库班 穆罕默德·萨欣
》
售價:NT$
352.0

《
应对百年变局Ⅲ: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新发展格局
》
售價:NT$
398.0

《
前端工程化——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微课视频版)
》
售價:NT$
454.0

《
《诗经》全注全译全本彩图 全书系列50万册焕新升级典藏纪念版
》
售價:NT$
2545.0

《
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
》
售價:NT$
407.0
|
編輯推薦: |
在20世纪初期中国大地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中,新闻传播媒介发挥了巨大的鼓动、宣传与组织作用,成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发源地和主要战场。其中,《学灯》、《觉悟》、《晨报副镌》等随报纸一起每日出版的副刊,其功不在《新青年》等杂志之下。但是,在过去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学术界对这些副刊的研究有限,因而对这些副刊的认识也十分浅显。近些年来,不少青年学者注意到了这一新文化运动媒介史研究的盲点,并开始耕耘这块肥沃的学术之田,吴静博士即是其中的一位。《学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这部论著,以中国思想文化现代化为视角,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背景,重点阐述《学灯》副刊自1918年至1923年间的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进而探讨《学灯》副刊的特点与风格,并力图考察、评价《学灯》副刊及新文化运动中报刊出版的消长格局和历史地位。这一研究,具有填补中国新闻史空白的开拓性意义。
|
內容簡介: |
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挥过重要的宣传和组织作用。
吴静的《学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中国思想文化现代化为视角,从历史渊源、主要内容、传播方式和态度立场等方面,重新解读《学灯》的真实面貌和风格特征,并对《学灯》等参与新文化运动的报纸副刊之历史地位和新文化运动的报刊格局进行再评价。
《学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认为,在新文化运动中,《学灯》是一份通过传播新思想和新文艺来开展新文化建设的进步刊物,它以独树一帜的风格在新文化运动的关键时刻和重要方面都发挥过主动引领运动深入发展的作用。在运动深化阶段,副刊对新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它作为一股独立的媒介力量与杂志一道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
關於作者: |
吴静
女,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香港恒生管理学院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曾任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系教师。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发展史、传播社会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等重要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现正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等项目3项,曾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上海市、广东省基金项目3项等,参与撰写、翻译专著2本。
|
目錄:
|
绪论
第一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与《学灯》的崛起
第一节 副刊的参与是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学灯》的出现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第二章 文化本位的坚守
第一节 从教育人手参与新文化建设
第二节 以学术研究构筑新文化根基绪论
第一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与《学灯》的崛起
第一节 副刊的参与是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学灯》的出现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第二章 文化本位的坚守
第一节 从教育人手参与新文化建设
第二节 以学术研究构筑新文化根基
第三节 扩大文学革命成果
第三章 公共论坛的构建一
第一节 新文化建设的公共论坛
第二节 公共论坛的构建之一:培育第一栏目
第三节 公共论坛的构建之二:开展议题讨论
第四节 公共论坛:新文化人的联系纽带
第四章 渐进式启蒙:五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策略
第一节 从激进到渐进的策略转向
第二节 渐进式启蒙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 深化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与探索
结语《学灯》之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附录
参考文献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