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潜水指南 全彩图解第4版
》
售價:NT$
602.0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从工具到实例
》
售價:NT$
403.0
《
村上春树·旅(一本充满村上元素的旅行指南,带你寻访电影《挪威的森林》拍摄地,全彩印刷;200余幅摄影作品)
》
售價:NT$
301.0
《
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与实践
》
售價:NT$
709.0
《
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海事法庭研究
》
售價:NT$
398.0
《
中年成长:突破人生瓶颈的心理自助方案
》
售價:NT$
296.0
《
维奥莱塔:一个女人的一生
》
售價:NT$
347.0
《
商业银行担保管理实务全指引
》
售價:NT$
658.0
|
編輯推薦: |
《从灵开始做父母》不是教你成为完美的父母,而是唤醒你属灵父母的角色,和你一起探索如何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与神同工。
身为父母,我们总想给孩子*好的。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本书的理念是,养育孩子仿佛栽培葡萄,枝子连于葡萄树,在适宜的环境中与生命的源头相连,开花结果就是自然的事。
“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选自《约翰福音》第15章第5节)
|
內容簡介: |
作者米歇尔·安东尼在本书中分享了“讲故事”、“服侍”、“走出舒适区”、“责任”、“身份定位”、“信仰群体”、“路线修正”、“爱和尊重”、“认识”和“做榜样”这十种“环境”。透过这十种环境,米歇尔完全敞开地分享了自己在养育儿女过程中的失败和挣扎。她并没有告诉父母如何处理某一具体情形,而是邀请父母一起探索用圣经真理和原则智慧地教养孩子,鼓励父母去探索各种情形中可以应用的圣经原则。
本书不仅是写给父母的,也是写给祖父母、教会牧者和儿童事工带领人的。书中提到的环境为圣灵在孩子心中做工创造了机会。任何一位有能力营造孩童成长环境、希望孩子的生命能够影响后代的人,都应该花时间读读这本书。
|
關於作者: |
米歇尔·安东尼(MichelleAnthony博士曾是美国拜欧拉大学的教授,之后她担任美国科斯塔梅萨(CostaMesa磐石湾教会家庭事工带领人之职。目前,他是美国库克传播出版集团(DavidCCook)家庭事工的架构师。
安东尼博士著有很多基督教育类、家庭类和青少年类的书籍。她和政府迈克尔育有两个孩子,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居住。
|
目錄:
|
第一章走在神圣的路上1
超越行为管理
第二章何为磐石21
有改变大能的信心
第三章花园与白马41
“讲故事”环境
第四章君尊血统63
“身份定位”环境
第五章朋友之助85
“信仰群体”环境
第六章需要做何事105
“服侍”环境
第七章信靠之心125
“走出舒适区”环境
第八章神托付的国度147
“责任”环境
第九章管教即医治165
“路线修正”环境
第十章低身俯就,平等交流189
“爱和尊重”环境
第十一章真实的关系209
“认识”环境
第十二章言行一致227
“做榜样”环境
“啊哈!”笔记页245
尾声_329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走在神圣的路上
超越行为管理
初为人母时,我特别想教养好自己的孩子。坦白讲,我其实想做到尽善尽美。我讨厌失败,在这方面当然更不想失败。我希望人们看到我的儿女时就赞叹,心里说:“哇,这位母亲真是太棒了!”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我想取悦每个人,结果却让自己感到难堪重负,直至精疲力尽。
我的母亲和婆婆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全职母亲。她们像魔法保姆玛丽·波平斯(MaryPoppins)1一样,几乎在所有方面都是那么完美。能媲美那样的成就呢?我希望她们认为我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游刃有余。不仅如此,甚至在参加教会活动时,我也希望同桌的女士们都觉得我已将一安排得井井有条,这样就看不出我的心虚了。我甚至开始在意并不认识的商场售货员对我这个家长的看法。
当然,我这样表现一是源于我的骄傲,二是源于我在教养孩子上不想成为犯错误或做得不好的家长,甚至成为不称职的母亲。我爱我的孩子,想把最好的都给他们。
我的一位好友一次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她从孩子小时候起就每月存点钱,好让他们将来有钱去做心理咨询(因为她断定自己会导致孩子们出现某种心理障碍)。尽管我们可能会笑话她的思维方式,但我们大概也能体会到那位朋友的感受。她的那句话道出了作为家长,无论好坏,对儿女们的一生所产生的影响是何等重要。
在本书中,我们将探讨何为寻求神,让他来做我们首要观众的意义——用我们对子女的教养来单单取悦神,单单从他那里寻求如此行的力量和能力。从“灵”开始的教养不是完美的教养,而是以永生为目标,从属灵角度来教养孩童。采取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等于在宣告:“在教养神赐给我的孩子时,首先要尊荣神,其次要创造最好的环境,将孩子引导至属神的道路。”将子女引至属神的道路是什么意思呢?唯有神是神圣的。
他的神性就是他圣洁的本质,最终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耶稣和他在十字架上的工作使我在神面前成为圣洁。哇!多么奇妙啊!这是藉着神的恩典而实现的,当然也通过我的信心,然而具体怎样发生,则是一个奥秘。
作为属灵的父母,我们要了解儿女的特点和个性,他们是上帝专门托付给我们的,每一个都很独特。所以我不仅需要学习如何倚靠神(因为《圣经》明确指出唯有神能改变人心),而且还要了解我们的孩子是何等奇妙可畏地被造,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走上神为他们每个人特别设计的道路。一种“教养风格”不能适用于我所有的孩子,所以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调整我的教养方式(当然,同时要维持我的权柄和价值观)。
初识教养危机
记得女儿只有四岁时我就遭遇了一次教养危机。神通过这次危机给我上了影响深远的一课。神让我了解到女儿性情中的
一些独特方面;同时光照我,使我看到自己在塑造女儿的心归向神时是多么需要神的帮助。
当时,女儿在自己房间里玩儿,我告诉她把东西收拾好就吃午饭。她从房间里出来,一副公然叫板的样子,开始跟我顶嘴。很快我们就陷入了一场意志大战。无论我叫她做什么,她都不去做,还用言语极力抵抗。这就是那些冲突时刻的一幕。每当这种时候,我都觉得自己需要赢,但却不知如何才能做到。于是,我对她说:“你马上回自己的房间去待会儿,因为你不听我的话。”
而她摆出一副不屈不挠的姿态,用她的身体语言告诉我:就是不去,看你拿我怎么办?我毫不含糊地重复一遍:“你现在就回自己的房间去。你
要听妈妈的话。”
她看着我说:“不!我用不着听你的,因为你只是第三权柄。”她接着说,神是第一,然后是爸爸,接着才是我。打那
时起我就知道,这孩子今后一定会让我们大伤脑筋。她有主意、脾气拧、精力足而且口齿伶俐。于是,就像任何处于这种情况下的理智女人都会做的那样,我给我家的“第二权柄”打了电话。
我在电话这头啜泣着,向正在上班的丈夫状告他那个四岁的女儿是如何让我难受的。他耐心地听着,温柔地对我说:“亲爱的,她才四岁,而你是个成年人。”
最后,女儿终于哭着闹着回到她的房间,我也提高嗓门大叫着。我觉得自己是个完全失败的妈妈,一个四岁的孩子就让我乱了阵脚,表现得像个孩子一样。我决定必须和“第一权柄”好好谈谈了。我为此祷告,我告诉神,我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家长,没有为教养子女而做好准备;而且我不知道,如果再发生同样的事,我的做法是否会不同,因为我知道这种情况一定还会发生。
教养,原来如此!
既然神的话语已明确指出唯有神才是神圣的,唯有神才能改变人心,我知道我需要神的帮助才能改变教养孩子的方式,我知道,要想获得成功,在教养过程中必须牢记神的目标。从7
第一章走在神圣的路上
超越行为管理
那天起,我只要单单讨神的喜悦,其余的都不重要了。这是在我渴望成为属灵父母的过程中坚持的第一个真理。这个真理给我的启示在于:我的任务不是只需管好孩子的行为,而且也不能指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为他们创造出属灵生命。这是一个让我真正恍然大悟的“啊哈!”1时刻。《圣经》没有任何地方要求我把时间花在管理孩子的行为举止上,也没有任何一处警告我说,如果我不“控制”孩子的行为,就会产生可怕的后果。
然而,我却常常扮演“控制行为”的角色,有时甚至将“控制行为”本身当成教养的目标。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随时随地都乖巧听话呢?很多年来,我一直幼稚地以为基督徒父母们只需生下孩子,在基督徒家庭中把他们抚养长大,并尽力当好父母就够了。我们告诉孩子基督的事情,给他们讲神的话语,把他们放在信徒群体中,最终……他们不就会选择跟随神吗?
点燃使人改变的信心
那一天,就我身为属灵父母的角色来说,具有决定意义。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做好应对我倔强女儿的准备,更没有能力把信仰传给我的任何一个孩子。我一直都在教导他们圣经故事,周日早晨带他们去教会。我自信可以教导他们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也可以尽量让他们远离这个世界的危险;我甚至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认识敬虔的人,接触慈善事业。但如果我的职责不是在这些方面控制孩子的行为,那究竟是什么呢?我意识到我的目标远远比我想象的宏伟而迫切。我的目标是传承一个充满生命力且有改变大能的信心,在这样的信心里:
●我的儿女会认出和听到神的声音,从其他声音中将其分辨出来;
●在听到神的声音时,他们会渴望顺服他;
●他们会靠着圣灵的能力而不是自己的力量顺服他。
然而,还有一个问题萦绕在我心底,挥之不去:我应当如何调整我的教养方式,让这些至关重要的东西在我儿女心中点燃那鲜活的、带来属灵改变的信心呢?
我渴望有一个地方能让我去探讨这些事情,受启发并得到装备。本书便是这种渴望的产物。在书中,你会读到我的一些亲身经历,了解我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神的话语和圣灵如何指导我的思想和行动。我们会问这样的问题:“最终,我们如何才能自信地说,我已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真正最为重要的事情上了?在这个不断变化、充满压力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事情’究竟是指什么?”
无论我们的家庭模式如何,是单亲家庭、重组家庭,还是传统家庭,在我们和孩子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属灵健康。事实上,学者乔治·巴拿(GeorgeBarna)曾说过,一个人的道德和属灵状况决定了其人生经历的各个层面。1想一想:你所信的和内心所向的目标,决定了在永恒中你整个生命的结局。我再重申一下:你所信的和内心所向的目标,就决定了在永恒中你整个生命的结局。最紧要的是永生!
耶稣说,作为神的子民,我们的目标是用全部的生命来爱他,并以我们能够想到的所有方式去爱他人(参路10:27)。而且,作为父母,我们的目标是教导孩子去认识那当受敬畏的神,教导他们怎样和神建立关系,以及怎样过为神而活且活在神里面的生活。这些就是我们在本书中要达到的目标。
置身于世,却不属世
作为一名年轻妈妈,我曾竭尽所能地保护孩子不受这个世界的影响,不让他们去追求或渴望这个世界的事物。这可能包括我不想让他们看某部电影,或者我不希望他们说脏话。随着他们渐渐长大,我就要重点确保他们不吸毒或没有婚前性行为。那时,因为惧怕,我把大量的精力都花在防止他们沾染我认为有害或有罪的事情上(从根本上讲,我就是在尽我所能地控制他们的行为)。
很多父母在认识到世界的邪恶后,就会毅然决然地让他们的孩子彻底脱离这个世界。他们会说:“我要紧紧抱着我的孩子,保护他们,不让他们沾染那些败坏的道德。这样,世界就不会对他们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他们对孩子严加管教,以期保护孩子免受威胁。
但也有些父母会说:“管他呢,反正孩子们迟早要经历世事磨炼。”于是,这些父母就简单地把孩子推到社会上,就像把他们扔进游泳池的深水区一样,还说:“早晚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