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步履匆匆:陈思和讲当代人文(杰出学者陈思和的人文之思、情怀之笔!)
》
售價:NT$
299.0
《
宋朝三百年
》
售價:NT$
790.0
《
行动中的理性
》
售價:NT$
440.0
《
礼制考古经典选读
》
售價:NT$
1340.0
《
MATLAB实用教程(第六版)
》
售價:NT$
695.0
《
中国思想的再发现(壹卷:近观系列,沟口雄三教授以其精湛的学术洞察力,旨在呈现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中国思想图景)
》
售價:NT$
325.0
《
图以载道——传统绘画的图像叙事
》
售價:NT$
390.0
《
骨科康复学(第2版)
》
售價:NT$
1140.0
|
編輯推薦: |
继《良知之道:王阳明的五百年》后,余怀彦又一力作。
《深层美国:实用主义与美国的300年》是极具创见和历史纵深感的美国研究著作。
揭开实用主义和美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懂本书就理解了美国!
|
內容簡介: |
在《深层美国:实用主义与美国的300年》中,余怀彦教授以实用主义为切入点,以广角镜的视野,透视美国社会的深层结构。作为美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哲学和民族精神,以300年前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为起点,实用主义根植于美国社会和文化之中,从早期充满冒险的开拓到美国国家的创立,从美国的工商业革命到信息化时代,它形成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成为一种美国人特有的性格和气质,它深刻影响着美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是一本以全景视野和纵深结构解读美国历史的著作,揭开了美国大国崛起所依靠的深层文化路径,读懂本书就理解了美国!
|
關於作者: |
余怀彦,美国中国历史学会会员,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荣誉理事,贵阳王阳明学会副会长,贵州师范大学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后到贵州师范大学任教,1987—1988年为留美访问学者,近年来往于中美之间。著有《中西艺术的比较》《良知之道:王阳明的五百年》等。
|
目錄:
|
前言 不知实用主义,何以知美国
上篇 一代风流
第一章 实用主义:土生土长的美国哲学
一、何谓实用主义
二、新大陆,新哲学
三、特殊的民族和国家
第二章 传统与民族精神:美国的欧洲情结
一、盎格鲁-撒克逊的继承与反抗
二、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三、再融合:欧洲大陆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塑造美国人:北美洲的殖民和开垦
一、美国式个人主义
二、为什么重视经验
三、平等和民主的自然形成
四、新和变:两个主轴
第四章 工商主义:被消费拉动的美国
一、追求利润和讲求实效
二、消费主义是经济的良药
三、浪漫、冒险与行动
四、需要发财,更需要结善果
第五章 政治哲学:一个国家崛起的根本
一、国父们:富兰克林和杰斐逊
二、大而化之的《独立宣言》和
《联邦宪法》
三、三权分立的源头
四、两党制的产生机制
五、一人一票和政客手腕
第六章 波士顿:社区里的美国图腾
一、聪明的新英格兰人
二、美国式的正教徒
三、不断改进的运动
四、哈佛大学的人文关怀
中篇 八面来风
第七章 美国精神:新的中世纪精神
一、理性的生活就是自由
二、对平等的召唤源于内心
三、利益与正义的原则
第八章 资本主义的神:哲学与宗教
一、 神和超世崇拜
二、教会的世俗化之道
三、宗教如何相容而不相克
四、社会福音派、现代主义和“上帝之死”派
第九章 哥白尼式的革命:杜威与美国教育
一、第一要素是“经验”
二、学校即社会
三、以学生为中心
四、进步主义、要素主义和改造主义
第十章 社会学:美国的自我调节
一、别人眼中的自己
二、美在均衡
三、社会是一个利益交换平台
四、马克思的美国情结
第十一章 社会前进的本质:管理和创新
一、创新是发展的引擎
二、行为科学与用人之道
三、组织理论与硅谷奇迹
四、决策是成败的关键
第十二章 实用的文学艺术
一、浪漫主义
二、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
三、意识流的诗歌小说
四、造梦的好莱坞
下篇 当前忧患
第十三章 经济的天花板:繁荣之后的再思考
一、效益原则与福利原则
二、既要企业效益,也要社会效益
三、两种管理方法的竞争
第十四章 众多难题的诞生:从世俗到政治
一、平等为什么那么困难
二、怎么节俭,如何享受
三、分与和:美国的团结和分裂
四、金元政治还能走多远
第十五章 危机与生机:美国教育之路
一、美国教育的优劣
二、从美国教育看世界教育
结束语 21世纪的大国关系
后记
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实用主义 :土生土长的美国哲学
提起实用主义,中国人很容易想起胡适先生介绍过来的一句话 :“凡是有用的就是真理。”用这句话来概括实用主义,不能说全错,但至少是不全面的,容易失之偏颇。因此,讨论实用主义和美国文化的关系,必须先对实用主义哲学有一个概括的了解。这对于中国的读者尤其有必要。
一、何谓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着越来越丰富的内涵。首先,实用主义是一种重经验的学说。实用主义认为,要了解任何事物,必须以经验为依据。那些认识可以离开经验的说法是轻率和肤浅的。
哲学所讨论的事情,人们所能做出判断的地方,只能以经验范围为界。目前无法经验到的事物和现象,如外星人,虽然可能存在,但不能肯定存在,不能作为哲学讨论和判断的对象。然而,实用主义与欧洲传统的经验论不同。后者把经验限于感觉作用的认识活动,因而是和理性的认识活动相对立的。实用主义却认为,思维和推理都是生物有机体为适应环境,解决它所遇到的问题而逐渐发展出来的能力,因此也属于经验的一部分。理性不是与经验相对立,而是包括于经验之中的。不仅如此,凡是人类在世界上的一切行动,下至生物生理活动,上至社会文化行为,以及各种潜意识的心理体验、内在超越,都包括在经验的范围内。
还有,实用主义认为传统上仅仅把经验当作一种知识的看法是错误的。一部分人认为经验是客观世界消极地存放到我们的感觉中的东西,忽视了心理对经验产生和使用上的选择性和主动性 ;另一部分人仅仅认为它是纯主观的意识作用和心理活动,因此无法解释主观的意识作用和心理活动如何能够认识客观的实在世界。结果导致一部分人只承认客体或物质的实在性,否认了主体或精神的能动作用,成了唯物主义者 ;另一部分人只承认主体或精神的能动性,否认了客体或物质的实在性,成了唯心主义者。在实用主义看来,这都导致了“二元论”和“绝对主义”。实用主义提出,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智慧的总称。
在经验范围内,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人的思想和人的行动,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不难看出,实用主义是想在“经验”的范围内解决掉哲学上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物论和唯心论几千年的分歧和争论,这当然是做不到的。它只是把那些美国人认为无聊的分歧和争论搁置不论。
其次,实用主义是一种重行动的学说,实用主义一词是从希腊文 π ρ α γ μ α来的,本意就是行动的意思。
实用主义之所以强调经验,主要还不是为解决哲学史上旷日持久的理论争论,而是要解决如何避免行动上失败的问题。在实用主义看来。经验就是做,是在人的不断行动和经历中进行探索,力求摆脱困境。经验论就是实践论,经验的方法就是探索获得成功的方法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实用主义是主张行主知从的。人只有置身于特殊的实践环境中才谈得上知。没有人站在岸上能学会游泳,只有在水中才能求得真知。杜威说 :“知识只是达到实践目的的一种手段。”“一切知识都是特殊探究行动的结果。”由于人的经验的对象和环境总是日新月异,经验总是带有一种试验的性质,它不仅联系过去,更连结未来。实用主义主张随着人的实践环境不断变化,人的认知和行动也必须不断改变。它强调创新,提倡随机应变,在今天是可行的,不意味着明天后天也是可行的。反过来也是如此。在甲地是可行的,在乙地未必可行,“进一步,柳暗花明 ;退一步,海阔天空”。而对“固执的方法”、“权威的方法”、“先验的方法”采取批评的态度。实用主义还认为深思熟虑远不如行动本身那样重要,深思熟虑未必能获得成功,左顾右盼往往会贻误战机。因此,他们认为成功的关键是勤奋,更是审时度势,善于把握机会,快速行动。
再次,实用主义是一种重效果的学说。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查尔斯?皮尔士说 :“一种理论(法则),只有做得出来,清晰而明确地达到了所需要的效果,才是科学的。否则,只是一种虚无。”在效果观上,实用主义否认绝对主义的效果观。这种观点认为有一种超越经验之上的绝对理想,可以用来作为评价有无价值或价值高下的标准,人们可以在实践中得到理想中完善的东西。实用主义认为这种绝对理想或绝对原则,只是一个空架子,它本身的正确与唯一是尚待证实的。对它的价值评判也是不能离开它的具体内容和所采取的手段的。实用主义坚持价值评判和经验的事实有关,坚持随之而来的互动性、相对性和可变性。如一个人的言行是否有价值,只能用当时的环境去评价它。但实用主义也并不完全赞同相对主义的意趣论。它认为,受到人们价值评价的东西,虽然总可以用喜欢或厌恶来界定,但人们做出这类价值评判不是纯感情的,而是包含一系列反省和反思的结果。这里对人们做出价值评判起决定作用的,是它的结果如何,功能怎样,效益高低,对自己和社会有无好处,而不是感情上的喜怒哀乐。
实用主义更把他们这种效果引入到真理论上。他们认为,真理的概念,从其本来的意义上讲,固然是指人的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但这一点是难以在实践上确定和证实的,人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只能通过效果表现出来。
他们声称,认识和客观实在相符合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是可以等同和互换的,有如一个钱币的两面。进一步说,一个观念之所以为真,主要在于它能给人带来满意的效果。如果一个观念是真的,那么我们依据这个观念而采取的行为就能顺利进行,获得预期的兑现价值,就能避免挫折,获得成功 ;反之,错误的认识绝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实用主义者由此得出了“真理即效用”的著名结论。实用主义者是不看重人们的动机的,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认为,所有的人在行为中都是由自身的利益驱动的。
不少人把实用主义这个结论解释为 :于我有用,就是真理。谎言对人是有用的,“不说假话做不成大事”,因此,谎言也是真理。实用主义哲学家听到后对此大为光火。他们称之为“卑劣的误解”。杜威指出,这个满意,并不是只有个人的厌恶,而是包含了公众的需要和客观允许的条件,“所谓真理即效用,就是把思想或学说认为可行的拿来贡献于经验改造的那种效用。道路的用处不以便利山贼劫掠的程度来测定,它的用处决定于它是否实际上尽了道路的功能,是否做了公众运输和交通的便利而有效的手段。”
上面我们对实用主义哲学作了一个简单通俗的介绍。在这里,我们只想概括地指出,多年来,对实用主义口诛笔伐,把它当成罪恶之源,随处套用,认为实用主义是不顾廉耻、不讲道德、不辨是非,主张“对我有用的就是真理”,这是不够公平的,也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这实际上是把作为美国哲学和民族精神的实用主义和庸俗的市侩实用主义混为一谈了。
如果对实用主义进行认真地全面分析,就不难发现,实用主义确有一些可取的成分和独到的见解 :如它强调认识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重行动、重效益,强调改变,超越传统,关注实际效果在检验真理中的意义,等等,都是许多人可以肯定和认同的。但实用主义远非一种完善的学说,它把功用和效果提到了哲学的第一位,必然促使美国整个社会商业化。它像近代一切时髦的哲学一样,踌躇满志地标榜 :超越了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感性和理性的对立,纠正了唯物论和唯心论、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偏颇,可是到头来,他们自己也不能不承认并没有把握到真理的全貌,他们宣扬的人权、民主、自由、平等,这些美国的立国之本,在实用主义的指导下,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双重标准。詹姆斯在临终前说 :“我的系统看来好像是只有一边支柱的拱门。”他们的新经验论只是暂时掩盖而没有消除上述两方面的对立。
实用主义为什么产生在美国,而不产生在其他国家呢 ?
二、新大陆,新哲学
17、18 世纪,欧洲在文化上已是繁花似锦,群星灿烂的时代。各种学科体系已经稳定地建立起来。大物理学家、大化学家、大生物学家、大法律学家、大文学家、大哲学家……一个个才智超人的巨星熠熠发光。一个思想体系刚刚建立,另一个更新的思想体系随之孕育而生。所有的俊杰之士都在大声疾呼思想解放,都称自己是在完成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但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比前人前进多远。正如牛顿所说,他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一点,是因为他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的缘故。原有的思想体系、既定的体制、职业的传统、堆积如山的知识成果,始终像一件宽大的睡袍包裹着每个人,虽不至于一点活动余地没有,但“孙悟空总是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
这时的美国却是另一番情景 :从 17 世纪开始,移民像潮水一样从世界各地涌入,他们在荒漠中盖起了学校和教堂,只有极少数人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安顿,更多的人在为生计而拼命工作。这里没有任何思想体系可作依托,在早期移民中没有一个大哲学家,也没有一个大神学家,甚至也没有一本像样的哲学著作或神学著作。艰苦和繁忙,生活的漂泊不定,使美国人难以有时间和兴趣去钻研那些古老而艰深的哲学名著和宗教经典,他们对那些构造得十分精美的思想体系都抱着一种怀疑态度。这里没有温文尔雅的既定体制,没有受大众景仰的权威,一部分人认为应当如此的东西,另一部分人却完全不以为然,于是只好悉听尊便,各行其是。这里也没有世代相传的职业传统,农民的儿子现在可能是海军军官、律师、商人、大学教授……,很少有人一辈子只干一种职业,待在同一个地方。就连显赫一时的总统,年轻时也可能做过印刷工人、旅馆侍者、游泳池的守门员。和欧洲人相比,这里的大多数人只有很少的文化知识,这里文盲甚少,但粗通文墨,还不能用纯正的英语语法写信的人却很多,本杰明?富兰克林说 :“英语说得最好的人,恰恰正是那些不懂拼字规则的人。”这里不仅对抽象理论有着本能的轻蔑,而且认为它是谁都可以创造的。这里几乎没有人号召思想解放,但却人人做着异想天开的梦。
在当时的许多欧洲绅士看来,美国人是一个缺乏文化教养的民族。他们没有古典音乐,也不懂得欣赏莎士比亚、莫里哀的戏剧和歌德的诗。美国的富翁,在英国绅士的眼里不过是一个土包子,除了懂得赚钱外,什么也不会。哲学,这种崇高的理性思维,绝不可能从美国这块土地上产生出来。许多人公开断言 :美国是一个没有哲学的民族。令人吃惊的是,就在这片荒芜的原野上,一种哲学孕育和诞生了。它的名字就叫实用主义。在一些欧洲人对此目瞪口呆的时候,大多数美国人却认为理所当然。
他们认为,他们在美国这块新大陆上,不仅发现了前所未见的动植物和山川河流,找到了巨大的宝藏,而且发现了新的知识概念和新的哲学观。知识不是由“智者”或“权威”传授的,而是每个人依靠自己的实践经验获得的。探求真理不是目的,也不是为了踏入纯理性的王国,而只是通向自己在实践中取得更大成就的一种手段。这里没有通常意义的哲学家,也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哲学,不是少数“伟大天才”的游戏,而是大众所熟悉和能接受的认识论,哲学的最基本的道理就是那些在生活中不言而喻的真理,“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面包是亲手赚来的才好吃”,都是一种哲学。
实用主义,首先不是那些饱学深思的哲学家的创造,而是最先开辟美洲这块新大陆的人们的创造。早在哲学家们发明“实用主义”这个名词之前一百多年,美国人就在运用实用主义,富兰克林就已提出了“有用的方法就是真理”的名言。
在欧洲人的眼里,爱默生充其量只能称为散文演说家,惠特曼只能算个诗人,富兰克林和杰斐逊只能称个政治家。但在美国人眼里,他们通通是哲学家,富兰克林和杰斐逊都担任过美国哲学协会的会长。富兰克林的《人生之道》,杰斐逊的《弗吉尼亚札记》,欧洲人不屑一顾的小册子——美国人却认为是不朽的哲学著作,言简意赅的《独立宣言》就是他们完整的思想体系。
美国人创造了实用主义,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在世界上创造了一种新哲学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