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谁是窃书之人 日本文坛新锐作家深绿野分著 无限流×悬疑×幻想小说
》
售價:NT$
254.0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第3版
》
售價:NT$
505.0
《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售價:NT$
398.0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挣脱束缚、改写命运的6种时间观
》
售價:NT$
352.0
《
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
》
售價:NT$
806.0
《
纯粹·我只要少许
》
售價:NT$
367.0
《
投机苦旅:一位投机客的凤凰涅槃
》
售價:NT$
403.0
《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
售價:NT$
316.0
|
編輯推薦: |
从民国大家到当代新锐,《哈佛问学录》记录了一群保有中国*纯粹精神的学者在哈佛大学治学耕耘的人生故事,那些耳熟能详、如雷贯耳的名字:杜维明、李欧梵、王德威、孙康宜、叶嘉莹、夏志清、鹿桥、杨联陞、赵如兰、张光直等,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精髓的民国学者中西方兼收并蓄的治学理念。在记录学者的核心学术思想之外,《哈佛问学录》更注重描画个人风貌,使得学者和大师的个性与人生跃然纸上,是近年来难得的哈佛学者的集体亮相,可以使读者于人情事理和学术深思两方面都能有所借鉴和学习。
?《哈佛问学录》既非扣紧文本的学术批评,也不是浮光掠影的品题人物。《哈佛问学录》每一篇皆是一个人物小传,讲述的是华裔汉学家在异国他乡的学术和生活上的纠结,精神上的期望与困顿。这些汉学家一方面深入掌握西方的科学工具,另一方面又热切聚焦中华的文化传统,积极在统辖世界的西方思维中扩大华人、汉学的声音。
?《哈佛问学录》的作者张凤曾在哈佛燕京图书馆任职二十五年,是书写哈佛*权威的学者。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哈佛学人回忆录,是从民国大家到当代新锐的海外汉学界的集体素描,其中记录的人物包含了读者耳熟能详的学者和大师,如赵如兰、张光直、杜维明、李欧梵、王德威、孙康宜、叶嘉莹、夏志清、鹿桥等。作者张凤曾在哈佛燕京图书馆任职二十五年,是书写哈佛*权威的学者,本书的记录极富人情味,除了学者的核心学术思想,更重描画个人风貌,使得学者和大师的个性与人生跃然纸上。阅读起来,极富风味,也是近年来难得的哈佛学者的集体亮相。
|
關於作者: |
张凤,美籍华人,密歇根州大学历史硕士,曾任职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目组二十五年,现为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主持人,另担任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秘书长、海外女作家协会审核委员、常务理事等职。其作品具有浓厚的历史感、文化感、民族性,为近年来少有的有创见的作家,著有《哈佛心影录》《哈佛哈佛》《域外著名华文女作家散文自选集——哈佛采微》《哈佛缘》《一头栽进哈佛》等。
|
目錄:
|
目 录
一怀孤月映清流/1
——汉学名师杨联陞教授
叫我如何不想他/13
——语言与音乐学家赵元任、赵如兰教授父女
启发汉学的中国考古文明/23
——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
为往圣继绝学/31
——致力于儒学现代化转化的杜维明教授
铁屋中的呐喊/43
——解读城市现代性、中国现代浪漫文学教授李欧梵
如此繁华/57
——首开哈佛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王德威教授
论性别格局升降/77
——哈佛大学艺术史与建筑史系教授汪悦进谈《红高粱》
明清文学的审美风尚与女性研究/87
——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李惠仪
古典与现代的学术及诗情/105
——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田晓菲
中国之美典与审美态度/119
——普林斯顿大学高友工教授
改变现代文学史生态谱系/131
——感时忧国的小说史家夏志清教授
融汇古今卓然有成/143
——开拓古诗词现代观的叶嘉莹教授
文学的声音/159
——孙康宜教授的古典文学研究与生命情怀
老男人现代化/171
——创办《女性人》杂志的陈幼石教授
《未央歌》歌未央/183
——鹿桥吴讷孙教授的艺术史和文学深思
论中国文化与史学意识/191
——诗人郑培凯教授
欲识乾坤造化心/203
——剑桥新语社创办人陆惠风教授
生爱死与生死智慧/213
——探索生命哲学的傅伟勋教授
论近代戏剧和表演艺术的还本归原/225
——台益坚教授谈戏剧
红尘里的黑尊/235
——高能物理专家郑洪教授
黄金岁月/243
——航天结构动力学专家卞学教授
美国东亚图书馆**位华裔馆长/247
——哈佛燕京图书馆首任馆长裘开明博士
中国赴美教学**人/255
——哈佛1879年首聘中文教师戈鲲化
绣荷包的缘分/263
——哈佛中国古典小说史家韩南与张爱玲
附录/273
哈佛燕京学社的汉学贡献
哈佛理科人物掠影
诺贝尔奖得主的启示
哈佛三百七十五周年庆散记
作者小传
跋/327
|
內容試閱:
|
铁屋中的呐喊——解读城市现代性、中国现代浪漫文学教授李欧梵
李欧梵,1939年生于河南太康,曾任哈佛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
李欧梵学生时期,曾先后跟随学术巨擘史华慈等人学习,并曾在台湾大学与同学白先勇、陈若曦、欧阳子、王文兴等人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
李欧梵自台湾大学毕业后,先后求学于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并执教于达特茅斯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印第安那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等多所大学,为华裔首位哈佛族裔委员会主席、台湾“中研院”首位中国现代文学院士。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现代文学及文化研究、都市文学、现代小说和中国电影。王德威赞誉李欧梵“但开风气不为师”,其著述包括《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中西文学的徊想》《上海摩登》《狐狸洞话语》《范柳原忏情录》《东方猎手》等。他创立的中国文化工作坊演讲会,迄今仍是哈佛最盛的研讨。
初来波士顿这个文化重镇,绍光就被一些合唱团的朋友请去指挥,在圈子里就听得谈论写有《西潮的彼岸》《浪漫之余》的李欧梵教授和他那声乐家妹妹李美梵的音乐造诣,对这位现代文学专家的才艺之宽阔,很是讶异。1990年“五四”刚过,他应王德威教授之邀,回到哈佛费正清中心来参加“中国当代文学的创新与传承”大会,我总算得见当年曾与陈若曦、欧阳子、王文兴、白先勇等人创办《现代文学》的他。
当时李教授正被哈佛及加大洛杉矶分校两校拉角,分身乏术。经过两年的迂回,1992年他先回哈佛任客座教授,1994年正式任教哈佛东亚系。
李教授是河南人,长在新竹,1961年毕业于台大外文系。1970年,即在获哈佛博士前一年,他已在常春藤盟校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任教,1970年冬至1972年1月任教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1972年1月至1976年暑假任教普林斯顿大学,1976年至1982年任教印第安纳大学,1982年至1990年任教芝加哥大学,在芝加哥大学最后三年兼东亚研究中心主任,1990年至1994年任教加大洛杉矶分校,1994年终于返回母校哈佛任教十年,2004年荣退后客座香港各大学。
李教授1939年生于河南太康。父亲李永刚(影桦)先生与原籍江苏的母亲周瑗女士,是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的同学,在20世纪30年代初,由念书相恋到结婚,成为佳偶,颇有“五四”的浪漫精神。成婚之时,李永刚先生正任教河南信阳师范,抗日战争也已开始。李教授说:“他们婚礼那天,信阳师范全校师生列席参加,日本人也来凑热闹,派了数十架飞机来‘贺喜’!家父母这一代人由‘五四’的浪漫心态转向抗战的爱国奋斗精神,心情上的变迁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和社会史上可以大书特书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