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时刻人文·臆造南洋:马来半岛的神鬼人兽
》
售價:NT$
296.0
《
时刻人文·信用的承诺与风险:一个被遗忘的犹太金融传说与欧洲商业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469.0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NT$
301.0
《
开宝九年
》
售價:NT$
250.0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NT$
500.0
《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售價:NT$
500.0
《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售價:NT$
612.0
《
当我点击时,算法在想什么?
》
售價:NT$
356.0
|
編輯推薦: |
★全面系统、详细深入探讨侵权法的所有领域和问题
★案例众多,遴选实践中的各类问题,并加以细致分析
★二维码形式嵌入文本,拓展阅读体验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关于侵权责任法的体系化教科书,旨在全面系统、详细深入的对侵权法的所有领域和问题进行探讨;具有强烈的作者个性化色彩,除通说和主流观点外,作者在个人见解上也不吝着墨。案例的大量运用,是本书的特色,作者从浩如烟海的案例中遴选实践中的各类问题,并加以细致分析。此外,本书大量运用二维码嵌入,将案例、法规、参阅文献等嵌入纸质教材中,突破篇幅限制,尝试从平面媒体阅读转换为全媒体阅读,提升阅读体验和阅读乐趣。
|
關於作者: |
程啸,江西都昌县人,1976年生于江西临川,法学博士、洪堡学者,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2008年5月至2009年9月,荣获德国洪堡基金会“联邦德国总理奖学金”,在奥斯纳布吕克大学欧洲法研究所进行学术研究。2012年6月至9月,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的资助,在柏林自由大学法学院进行学术研究。
个人专著包括:《中国抵押权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物权法·担保物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保证合同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侵权行为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不动产登记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侵权责任法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民法原理与规范解释》(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其中,《不动产登记法研究》一书荣获第十三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第三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专著类二等奖;《侵权行为法总论》一书先后荣获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第四届“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青年优秀研究成果奖”、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
合著著作包括:《民法学(第四版)》(与王利明、杨立新、王轶合著,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民法总论(第二版)》(与崔建远等合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物权法》(与崔建远等合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物权法教程》(与王利明、尹飞合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其中,《民法学(第二版)》荣获2008年度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
先后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在《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国土资源报》、《新世纪》、《中国改革》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数十篇。
|
目錄:
|
第一编基础理论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侵权行为
第三章归责事由与归责原则
第四章保护范围
第二编一般侵权责任
第五章一般侵权行为的规范模式与构成要件
第六章加害行为、民事权益被侵害与损害
第七章因果关系
第八章违法性与过错
第九章免责事由
第三编多数人侵权责任
第十章导论
第十一章共同加害行为
第十二章共同危险行为
第十三章教唆帮助行为
第十四章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
第四编特殊侵权责任
第十五章监护人责任
第十六章用人者责任
第十七章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
第十八章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第十九章教育机构的侵权责任
第二十章产品责任
第二十一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第二十二章医疗损害责任
第二十三章环境污染责任
第二十四章高度危险责任
第二十五章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第二十六章物件损害责任
第五编侵权责任的承担
第二十七章导论
第二十八章财产损害赔偿
第二十九章精神损害赔偿
第三十章损益相抵与过失相抵
主要参考文献
法条索引
详目
详目
第一编基础理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概述
一、侵权责任法的名称、含义及特征
二、侵权责任基本法与侵权责任特别法
三、侵权责任法的法律渊源
四、侵权责任法在民法中的地位
第二节侵权责任法的目标
一、自由与安全是侵权法的基本价值
二、侵权法中协调自由与安全关系的方法
第三节侵权责任法的功能
一、概述
二、惩罚并非侵权责任法的功能
三、侵权责任法的补偿功能
四、侵权责任法的预防功能
第四节侵权责任法的立法模式、体系与意义
一、侵权责任法的立法模式
二、侵权责任法的体系与意义
第五节现代侵权责任法的发展
一、损害赔偿观念的社会化
二、侵权法保护范围的扩大化
三、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复杂化
四、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的多样化
五、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多样化
第六节损害的预防与补救
一、风险社会中的损害事故
二、损害的预防
三、损害的补救
第二章侵权行为
第一节概述
一、侵权行为的概念
二、侵权行为的类型
第二节侵权行为与其他债的发生原因
一、债的发生原因
二、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
三、侵权行为与无因管理
四、侵权行为与不当得利
五、侵权行为与缔约过失责任
第三章归责事由与归责原则
第一节归责与归责事由
一、损害承担的基本原理
二、归责与归责事由的含义
三、归责事由的类型
四、多重归责事由体系
第二节过错责任原则
一、过错责任原则的含义
二、过错责任原则产生的原因
三、过错责任原则的功能
第三节过错推定责任
一、过错推定责任的产生与发展
二、过错推定责任的含义与性质
三、过错推定责任的特征
第四节无过错责任
一、无过错责任的含义与类型
二、无过错责任的特征
三、无过错责任的理论基础
四、无过错责任的功能
第五节公平责任
一、公平责任的含义
二、公平责任的成因及利弊
三、公平责任的性质
四、见义勇为者的补偿请求权
第四章保护范围
第一节概述
一、侵权法保护范围的特征
二、民事权利与民事利益的区分及意义
三、民事权利与民事利益的范围
第二节人格权
一、概述
二、生命权
三、身体权
四、健康权
五、姓名权
六、名称权
七、肖像权
八、名誉权
九、荣誉权
十、隐私权
十一、婚姻自主权
十二、人身自由权
十三、人格尊严权
第三节身份权
一、概述
二、监护权
三、配偶权
四、继承权
第四节物权
|
內容試閱:
|
本书第一版自2011年问世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笔者倍感荣幸!然而,短短的四年里,大量新的侵权法案例、司法解释和学说的产生及笔者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使得修订本书变得非常必要。侵权法本就是法律体系中最为活动领域之一。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社会生活急剧变动的大国,每年发生成千上万的侵权纠纷,这使得中国侵权法的研究永远不会缺乏新材料和新问题。正因如此,作者修订本书时,苦恼的只是如何能恰当地处理浩如烟海的案例与实践中的各类问题,本书修订所费时间也长达一年半。此次修订是全面而细致的,故无法对修订之处一一说明,需要特别说明的只有以下两点:
第一,参阅案例的安排问题。本书修订中增加了大量供读者参阅的案例。研读案例对于每个学习法律的人来说都是必修的功课,无须多言。为了既能提供更多的参阅案例给读者,又可控制篇幅,使作者可以把更多的笔墨用于对相关理论问题的讨论上,本书责任编辑吴昉女士建议将所有的参阅案例均做成网络版,不在书中印出,读者可通过扫描书中相应各处的二维码在电脑或手机上加以阅读。这是个好主意,笔者自不应拒绝。当然,最后效果如何,还需要读者的检验。
第二,两本书的关系问题。常有读者问,本书和笔者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侵权责任法教程(第二版)》(2014年版)有何区别。简单地说,二者的区别在于:首先,定位不同。《侵权责任法教程(第二版)》属于教科书,而且是典型的简明教科书(Kurzlehrbuch)。该书系统、简明扼要地结合实例介绍侵权法的基本概念、规则与制度,供初次接触侵权法的人使用。本书即《侵权责任法(第二版)》与教科书有别,属于所谓的体系书,因为该书不仅全面系统且详细深入地对侵权法的所有领域和问题进行探讨。故此,本书的篇幅是《侵权责任法教程(第二版)》的数倍。其次,个性化不同。《侵权责任法教程(第二版)》中主要介绍实务通说和主流观点,对笔者个人观点不做过多的介绍。《侵权责任法(第二版)》的个性化色彩更浓,在几乎所有问题的讨论上都会提出笔者个人的见解。就如何使用二者,笔者的建议是,如果读者对侵权法一无所知而又希望快速掌握基本知识,应阅读《侵权责任法教程》。倘若已有侵权法知识,希望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应阅读本书。
在本书的修订过程中,笔者先后得到以下师友的鼓励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他们是: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崔建远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尹飞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高圣平教授,暨南大学法学院刘颖教授,华东政法大学金可可教授、姚明斌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薛军教授、常鹏翱教授、许德峰教授,最高人民法院陈现杰副主任、姜强法官、田朗亮法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史德海法官,陈特律师,郑厚哲律师。
清华大学法学院何子儋、陈丹洪、孙劼、奚静鹏、余琳琳、秦浩、刘强、刘果、张兰兰、石英琳、鲍鹏峰等同学,曾向笔者指出了本书第一版中的手民误植之处。在此,表示感谢!
感谢法律出版社王政君先生、孙东育女士和吴昉女士为本书第一版和第二版所付出的辛劳!
需要特别感谢的是杨松林律师。杨君慎思明辨,勤学好问。他在阅读本书第一版后,就其中的错谬缺漏、含混不清之处,专门撰写了二十余条详细的修改完善建议发给我。并于到京开会时,专程到清华大学法学院与我交流讨论。他的意见令我受益匪浅,绝大部分都被第二版采纳。在此,对杨松林律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清华大学法学院柯勇敏、熊苔诗等同学协助校对了全部书稿,极为辛劳,在此也向他们表示感谢!
本书适用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与使用的案例判决书截至2015年6月20日。
程啸
2015年6月20日(端午节)于明理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