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在线百科”
》
售價:NT$
454.0
《
我读巴芒:永恒的价值
》
售價:NT$
602.0
《
你漏财了:9种逆向思维算清人生这本账
》
售價:NT$
254.0
《
我们终将老去:认识生命的第二阶段(比利时的“理查德·道金斯”,一位行为生物学家的老年有用论
》
售價:NT$
418.0
《
谁是窃书之人 日本文坛新锐作家深绿野分著 无限流×悬疑×幻想小说
》
售價:NT$
254.0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第3版
》
售價:NT$
505.0
《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售價:NT$
398.0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挣脱束缚、改写命运的6种时间观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畅销品推荐:
《断舍离(升级实操篇心灵减负篇套装全2册》
《断舍离——升级实操篇》
《断舍离:心灵减负篇(山下英子作品)》
《你是人间四月天》
《你的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
◎ 不可思议的懒人整理术,超人气日式收纳**哲学。
2015年,山下英子女士推出“断舍离”白金升级实操版。在本书中首度明确提出30种整理术和舍弃法,涵盖“时间、人生、生活”,被媒体誉为“不可思议的懒人整理术,超人气日式收纳**哲学”。从此“断舍离“不再是概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 依赖他人?执着过去?逃避现实?担忧未来?如若不给心留出更多空间,我们怎能接纳未来?断舍离概念创始人山下英子开年大作再度引发轰动,联手亚洲著名心理医师中村究案例分析,用“断舍离”为心灵减负,邂逅全新的自己!
◎ 本书为以下人群量身定做——
逃避现实的拖延症群体;
执着过去的创伤性群体;
依赖他人的依赖症群体;
担忧未来的抑郁症群体;
◎“断”是一种勇敢。它让你丢掉懦弱、胆小的自己,成为一个敢于面对自我的勇士;“舍”是一种决断。它让你戒掉依赖他人、习惯拖延的坏习惯,成就
|
內容簡介: |
依赖他人?执着过去?逃避现实?担忧未来?
如若不给心留出更多空间,我们怎能接纳未来?山下英子《断舍离》最新篇,独创心灵加减法。让你为心灵减负,活出全新自我。
2013年,一种新型的整理观念——断舍离正在悄悄改变全亚洲人的生活;今天,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告诉你,断舍离不仅仅是一种整理术,更是一个心智历练的过程,是一种做减法的修行。
本书列举了大量案例,突出介绍了四种急需断舍离疗法的群体:逃避现实型的拖延症群体,执着过去型的依赖症群体以及担忧未来型的抑郁症群体。山下英子携手著名心理医师中村究,开设心灵断舍离讲座,引导人们转换思考模式,把焦点放在成功完成的事情上,改用加分法生活,一点一点地累积判断力、自信心,不断进行自我肯定,并从中获得积极向上的力量。
在这本书里,山下英子让我们学会了用断舍离给我们的心灵减负,更提出了针对依赖与抑郁症的心灵加减法,让我们在断舍离的实践中认清自我,寻找更深层的自我认知和理解,会发现生活原来可以这么简单自在呢。最终达到: 不为他人的想法左右,认清自己内心的想法,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
關於作者: |
山下英子
生于东京,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并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随后便致力于提倡以这种概念为基础的、任何人都能亲身实践的新整理术“断舍离”,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改变意识,脱离物欲和执念,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从2000年起,以杂物管理咨询师的身份在日本各地举行断舍离讲座,引起日本NHK、TBS、东京电视台、《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各大媒体竞相采访,令断舍离讲座成为社会流行话题,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全民断舍离的热潮。
|
目錄:
|
开篇对话“断舍离” 34
放下执念,给心灵一次扫除 34
不求拥有什么,只问需要什么 36
打磨自己,为心灵减负 38
别费心空想,先认清现实 40
不必在意结果,只求走入内心 42
█ Part 1 扔掉看得见的东西,改变看不见的世界
难舍物品=心理依赖 48
什么是依赖症? 51
“抑郁”“依赖”与“断舍离” 53
█ Part 2 为心灵做减法,最简单的生活之道
心灵加减法 58
案例:洋子女士(化名) 50多岁女性 全职太太 64
告诉自己一切都很美好,压力没有那么大 68
█ Part 3 走出心之牢笼,世界也会对你温柔以待
为什么你总是容易受伤? 76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 78
抑郁症对照表 81
断舍离针对的抑郁症分类 82
抑郁症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83
单极性抑郁症 84
抑郁症的各类病例 单极性抑郁症步美女士(化名),
50多岁女性,全职太太 86
双极性情绪障碍 92
抑郁症的各类病例 双极性情绪障碍瞳女士(化名),
40多岁女性,公司主管 94
神经症性抑郁症 101
抑郁症的各类病例 神经症性抑郁症直树先生(化名),
30多岁男性,个体经营 103
新型抑郁症 108
容易导致抑郁症的类型 110
生病导致抑郁的情形 113
抑郁症常见于女性,医疗关怀因人而异 115
精神药物的现状 119
通过体型看性格 122
█ Part 4 断舍离心灵启示录
断舍离的日常练习 126
用断舍离转变思维130
纠结是认清自我的好时候 135
尊重自己,珍视物品 143
重新审视人际关系 147
█ 尾声 当断舍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名为世俗眼光的精灵 152
发现自身的宝藏 155
|
內容試閱:
|
开篇对话“断舍离”
咨询顾问 山下英子 、 中村究
○放下执念,给心灵一次扫除
山下:在对断舍离感兴趣的群体之中,不少人抱有家中杂乱、想扔却又难舍的烦恼。然而,只要舍弃物品,便可与寄托其中的思绪划清界限。因此,扔掉物品也是放下对物品的执着。
中村:最初听到“断舍离”三字时,感觉很特别,也有些好奇……我自身不善于整理,便想了解一下它到底是怎样的方法。
山下:原来如此。那么,中村医生是从何得知“断舍离”的呢?
中村:其实,这多亏了妻子。她虽然是内科医生,但有心学习认知行为疗法,于是参加了心理治疗学家川畑信子女士的讲座。妻子对“断舍离”原本也是一无所知,还是从川畑医生那里听来的。
山下:原来是身为内科医生的尊夫人最先产生兴趣的呀。那么,身为精神科医生,中村先生又是怎么看待断舍离的呢?
中村:深感兴趣。把精神治疗中难以说清道明的部分落实到日常生活,堪称简单易懂的行为疗法。
山下:在医学界,有些方法难以言传,医生的治疗也因人而异。据说,即便开了方子,不愿服药的患者也是大有人在……
中村:确实如此。我开设了一家私人诊所,致力于消除精神疗法的障碍、营造便于患者治疗的环境。抑郁症轻重有别,基于病症及环境的疗法和用时也各不相同。压力不断累积,烦恼和不安令人难以入眠,患者为此深感抑郁。即便医生不厌其烦地用深奥的医学术语加以说明,还是很难和患者建立起信赖关系。
山下:在偶然的机会下,我得知有位抑郁症患者实施断舍离,并且病情有所缓和。虽然断舍离本身并非医疗行为,但可以改变对物品的看法,给生活带来积极意义。或许,它对治疗也能产生影响吧。
中村:没错。我认为,“舍”的行为对抑郁症患者尤为有效。
○不求拥有什么,只问需要什么
山下:中村先生可曾把断舍离付诸实践?
中村:是的。在得知断舍离之前,家中的厕纸已经堆积如山,都是购物或用餐等场合下无意识买的。担心不够用,就怕一个都不剩会有麻烦,于是在柜子里堆成小山。不过,自从了解断舍离后,我不再乱买厕纸了。事实上,我已经一年半没买,而且没有任何问题(笑)。
山下:这样啊(笑)。断舍离把囤积物品的人分为三类,首先是逃避现实型。由于在外忙碌,居家时间少得可怜,家中越来越乱,自己越来越不想回家,不少人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其次是纠结过去型,眷恋过去的幸福时光,沉醉于曾经的辉煌,因此对寄托这类思绪的物品恋恋难舍。中村先生对应的是最后一类——未来不安型。这类人倾向于大量买入厕纸等“有朝一日有用”的日常用品,特征表现为强迫意识先入为主,担心未来物品不足,只能靠买东西来压抑不安。
中村:下意识购买物品,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实施断舍离,我可以自主发现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习惯以及多余的物品。基于这样的亲身经历,加之身为精神科医生,我也会向感兴趣的患者推荐这个方法。
山下: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购物被视为成功的标志,为此家家户户争先恐后地买入电视机、洗衣机、汽车等。那个年代确实美好,如今却是物质过剩的时代。与其关心持有哪些物品,我们更应关注自己眼下究竟需要什么。既然难以舍弃,派不上用处的物品便会占着空间,虽然家中储藏丰富,心情却渐渐变得沉闷。
中村:确实,没用的东西留着毫无必要。当今时代,留出足够使用的量就行了吧。
○打磨自己,为心灵减负
中村:我的心理治疗内科(精神科)诊所于六年前成立。所内从开业之初便摆上介绍断舍离的书籍,以便感兴趣的人借阅。获悉断舍离的倡导者是您之后,我也参加过您的讲座。我曾希望山下女士在宫崎也能举办一次讲座,所幸三年前终于如愿以偿。
山下:对呀,我们也是从那时起成为朋友呢。
中村:来我诊所的患者每天都会看到断舍离的书籍以及讲座海报,有些人明确表示感兴趣,有些人为此展开讨论。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除了看病那几天,基本都是再寻常不过的普通生活。考虑回家后做些什么时,断舍离自然走入人心,不必生硬地推销。
山下:断舍离具有普遍性。无论何人,无论何时,均可使用本方法。筛选和舍弃物品会给生活方式带来积极影响,人由此变得轻松自在。
中村:抑郁症发作时,人容易钻进死胡同,总想着非做些什么不可。断舍离若能改变这类惯性思维和不良习惯,那我们医生也就轻松多了。
山下:断舍离本身没有评价标准,也没有非此即彼的对立观念,一切随心自在,不存在一丝强迫,因此实施起来也不难受。即便表面忙碌,内心依然轻松。若想量变引起质变,自由之心必不可少。断舍离因为喜悦得以贯彻,当前的自己也能被快乐笼罩。最后,人们树立起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信念,以这样无与伦比的姿态与人交往。
中村:对抑郁症患者来说,断舍离就是强心剂。关键在于,通过日常生活的舍弃物品、整理环境,使自己变得快乐。“我就是个无所作为的笨蛋。”必须摒弃这样的观念,通过断舍离养成善待自己的习惯,这就是认知行为疗法所倡导的以行动调整内心。
山下:断舍离可以使人放下依赖,即执着,不以现状下判断,充分接受现实和内心的真情实感。无论自身是怒、是悲、是乐……若能客观地审视自我,便可在潜移默化中找回原来的自己。
○打磨自己,为心灵减负
中村:我的心理治疗内科(精神科)诊所于六年前成立。所内从开业之初便摆上介绍断舍离的书籍,以便感兴趣的人借阅。获悉断舍离的倡导者是您之后,我也参加过您的讲座。我曾希望山下女士在宫崎也能举办一次讲座,所幸三年前终于如愿以偿。
山下:对呀,我们也是从那时起成为朋友呢。
中村:来我诊所的患者每天都会看到断舍离的书籍以及讲座海报,有些人明确表示感兴趣,有些人为此展开讨论。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除了看病那几天,基本都是再寻常不过的普通生活。考虑回家后做些什么时,断舍离自然走入人心,不必生硬地推销。
山下:断舍离具有普遍性。无论何人,无论何时,均可使用本方法。筛选和舍弃物品会给生活方式带来积极影响,人由此变得轻松自在。
中村:抑郁症发作时,人容易钻进死胡同,总想着非做些什么不可。断舍离若能改变这类惯性思维和不良习惯,那我们医生也就轻松多了。
山下:断舍离本身没有评价标准,也没有非此即彼的对立观念,一切随心自在,不存在一丝强迫,因此实施起来也不难受。即便表面忙碌,内心依然轻松。若想量变引起质变,自由之心必不可少。断舍离因为喜悦得以贯彻,当前的自己也能被快乐笼罩。最后,人们树立起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信念,以这样无与伦比的姿态与人交往。
中村:对抑郁症患者来说,断舍离就是强心剂。关键在于,通过日常生活的舍弃物品、整理环境,使自己变得快乐。“我就是个无所作为的笨蛋。”必须摒弃这样的观念,通过断舍离养成善待自己的习惯,这就是认知行为疗法所倡导的以行动调整内心。
山下:断舍离可以使人放下依赖,即执着,不以现状下判断,充分接受现实和内心的真情实感。无论自身是怒、是悲、是乐……若能客观地审视自我,便可在潜移默化中找回原来的自己。
○别费心空想,先认清现实
中村:不加主观评判地承认现实,这是认知行为疗法的第一步。不敢一个人上厕所、锁门后还要确认几遍、记不清煤气灶是否关闭而跑回家……让我们就从接受这些现实开始。如果这类想法和行动成为习惯,说明还不能冷静地审视自身。认知有误,行动便难以开展。断舍离可以自发地推动这个进程,实现冷静的自我审视,或许对每个人都适用。
山下:“冷静”换言之即“俯瞰”。非做些什么不可一旦成为惯性思维,自身的情绪也容易产生波动。举例来说,“让人嫌弃可不好,但结果还是如此,我真没用。”
中村:这类惯性思维在容易得抑郁症的群体中或许较为多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责任心强……现代社会本就青睐这类人才,一旦形成固执、认死理的惯性思维,自己容易把自己逼进死胡同。压力过大继而抑郁,只因不能正确看待现实与理想的偏差。或者说,无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山下:如果被对方嫌弃,心理压力更会加大。断舍离会客观审视自我,承认自己确实被对方嫌弃。至于为什么嫌弃、该怎么与人相处,不必为了这类空想白费力气,首先承认现实:“确实被嫌弃了。”
○不必在意结果,只求走入内心
中村:因为担心被他人嫌弃,不愿说出自己的观点,不懂得拒绝,不敢相信别人……这样苦于人际关系而导致抑郁症发作的情形屡见不鲜。心中只会往坏的方面去想,不祥的预感就此变为现实。可以说,这无异于做好了迎接失败的准备。如此一来,与周围的关系始终处于糟糕的设想中,不知如何是好。其实,不必在意应该做些什么,“自己想怎么做”才重要。树立这样的意识,然后审视人际关系,自身所处的位置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便可一目了然。
山下:看清希望、目标、意愿之后,各自的关联也就显而易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若想消除和避免紧张,畅想成功自然不可或缺。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前,而不是把精力消耗在对未来的忧虑不安之上。认识到“我现在有些紧张”即可。这并非诱导结果,而是走进自己此刻的内心。
中村:原来如此。欣然接受现实,其实就是走进内心呀。最让抑郁症患者无所适从的就是变化,如果病情严重,像旅游等本可让人焕然一新、重拾心情的办法更不可行。如此一来,享受眼下便无从谈起。回顾先前的自己,设想未来的模样,不安笼罩心头,挥之不去。当然,工作调动、孩子成家立业、身边的人去世……这类变化往往伴随巨大的压力,冷静客观地接受现实谈何容易。
然而,只要贯彻断舍离的模式,目光只集中于需要的物品,坚持做出取舍选择,若能从日积月累形成的偏执和惯性思维中解脱,并且改变观念,便不失为有效的预防。这也是医疗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实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山下:断舍离并不需要知识和理论,仅仅在“日常”中坚持行动、实践即可。
反复进行取舍选择的行动和实践,自身便可变得坦率,也更容易走进内心。
而且,找回自己本来的思维和感觉,内心也变得更为强大。
这便是断舍离的魔力。
实施断舍离,有助于渐渐爱上自己。正因如此,它对治疗抑郁症尤为有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