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开宝九年
》
售價:NT$
250.0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NT$
500.0
《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售價:NT$
500.0
《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售價:NT$
612.0
《
当我点击时,算法在想什么?
》
售價:NT$
356.0
《
服务的细节136:提高成交率的50个销售技巧
》
售價:NT$
296.0
《
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
售價:NT$
439.0
《
史学的性别
》
售價:NT$
374.0
編輯推薦:
马克·扎克伯格2015年读书计划首批书单入选 地下经济首推通识读物
《魔鬼经济学》**爆料人 《纽约时报》《经济学人》上榜畅销好书
相关推荐: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国内目前可靠译本之全新修订版,译者阎克文再度精心完善经典。纪念本书作者马克斯·韦伯逝世90周年)
※《一瓢纽约》(张北海就是纽约,少了张北海的纽约,任何人的纽约都是不完整的。阿城,陈丹青,张大春,王安忆,李安、张艾嘉、罗大佑、李宗盛、陈升……都是从他的客厅认识纽约的)
內容簡介:
1989年,印度裔的年轻学生文卡特斯进入芝加哥大学开始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并师从贫困问题研究专家从事城市贫民窟的社会调查项目。背着书包、拿着问卷,他走进了芝加哥最为著名的“城中城”贫民窟——罗伯特泰勒计划区。
“作为穷困黑人的感觉怎么样?”这是他为了这项研究而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还给出了几个选项:A.很差,B.有点差,C.不好不坏,D.还不错,E.非常好。这个问题,让他遭到了计划区内年轻人们猛烈的嘲笑,却也让这帮年轻人的头儿对他产生了兴趣:“你不应该四处问人们这些愚蠢的问题,没人会回答的。你应该和我们混在一起,你应该去理解年轻人是怎么在街上讨生活的。”就这样,跟着这位街头老大,文卡特斯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街头生活”。
文卡斯特深入城中城,亲自体验街头生活,打入黑帮内部,曾冒着生命危险,周旋在由黑帮老大、打手、毒贩、军火贩子、牧师、警察、社工以及各色人等交织而成的地下社会交际网络之中,取得第一手的资料,写就了这本书。他告诉我们:单靠个人很难摆脱贫困状况、黑帮承担了城中城的部分社会福利功能、警察也是另一种“黑帮”、穷困人家自有活命的办法……
《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中的多数人物姓名与身份都做了匿名化处理,但其中所有的人物、地址与机构都真实存在,绝非虚构。
關於作者:
作者:素德·文卡特斯(Sudhir Venkatesh, 1966— )美国社会学家,出生于印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城市犯罪组织、毒品交易,以及卖淫等地下经济现象。曾经因痴迷感恩而死(the Grateful Dead)乐队而追随其全美巡演,顺便研究青年自我认同问题,后因博士论文“副产品”《我当一天黑帮老大》知名,成了研究地下经济交易活动的专家。文卡特斯还有《暗箱操作:城市贫民的地下经济》(Off the Book: the Underground Economy of the Urban Poor)《漂浮之城:流氓社会学家的纽约地下经济观察记》(Floating City: A Rogue Sociologist Lost and Found in New York''s Underground Economy)等著作。
译者:孙飞宇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
目錄 :
序 斯蒂芬·J. 杜伯纳
前言
第一章作为穷困黑人的感觉怎么样?
第二章联邦街的最初时光
第三章罩着我的人
第四章黑帮老大的一天
第五章贝利女士的街区
第六章混混与混迹
第七章遍体鳞伤
第八章团结的帮派
作者声明
致谢
內容試閱 :
序
我认为素德·文卡特斯有着两种与生俱来的怪癖:好奇心过盛与恐惧感不足。
还要怎样介绍他?就像许多其他人一样,他在某年秋天进入了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被他的教授分派去做一点研究。这一研究碰巧让他去了全美最糟糕的黑人区之一,芝加哥的罗伯特· 泰勒之家。然而在他的研究初期,拜他那古怪的好奇心之赐,同时又由于在被武装毒品黑帮持为人质的时候,不为我们大多数人所具有的那种常识性恐惧所束缚,所以他才能不断地回去,以求了解更多。
几年前,我因为与经济学家斯蒂夫·列维特(Steve Levitt)合写一部著作——《魔鬼经济学》——的缘故,在访谈中遇到了文卡特斯。文卡特斯和列维特曾经合作过数篇关于毒品经济的经济学论文。那些论文当然都趣味十足。然而在我看来,文卡特斯本人还有着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魅力。他的声调柔和,话语简洁,并不会主动说出太多故事。但是每当你问他某个问题,都会像从旧壁毯上抽出一个线头似的:整件事情会被逐次抽出来,跌落到你的脚下。故事连着故事,点缀着珍宝般的细节以及难得一见的内幕:对街区维持着恐怖统治的流氓警察,穷困家庭混迹其中并且赖以谋生的豆腐渣工程,以及文卡特斯自己作为黑帮老大的那一天。
尽管我们在《魔鬼经济学》中提到了文卡特斯(那是许多读者最喜欢的部分),然而在其中却未讲述这些故事。令人欣慰的是,他已经完成了这部优秀的著作,详细讲述了他所有的冒险与不幸遭遇。他所讲述的故事,远比小说更离奇,更有力,也更为震撼人心和有趣。在这部著作中,他为一种街区描绘了一幅独特的画像;而在所有其他的表达中,这种街区都被极深地误解了。像我这样的新闻记者,可能会在这类街区里待上一周或一个月,甚至一年。绝大多数的社会学家以及社会改良家也都只愿意在其身边三尺之内展开工作。但是文卡特斯身体力行地在此街区中生活了将近十年。他带去了外人的视角,带回来了内部的通路。有太多关于贫困人口的著作,都倾向于把有着生计、呼吸、笑语、挣扎、情欲和道德的人,都化约为受到隐性力量挤压的愚民。本书恰恰相反,它描述了毒贩、租户领袖、妓女、父母、非法商贩、警察以及文卡特斯本人是如何在简陋的物质条件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节衣缩食,努力创造着他们自己的美好生活。
我并不想成为文卡特斯的家庭成员的程度,大概跟我喜欢他和崇拜他的程度一样深:我会过于担心他的无所畏惧。同样,我也不并想要成为他的研究对象,因为他的好奇心必定会让人十分疲惫不堪。但是我极其开心能够成为他的作品的最早读者,因为这部著作同他本人一样非同凡响。
斯蒂芬·J. 杜伯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