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NT$
352.0
《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售價:NT$
352.0
《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售價:NT$
250.0
《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售價:NT$
500.0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NT$
485.0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NT$
398.0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NT$
301.0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NT$
505.0
|
內容簡介: |
全臺灣第1本人文新型態的旅遊指南
一天一篇,從時序切入,感受季節與節氣的變化
一市兩鎮十鄉,上山下海,踏遍每個花蓮角落
閩客外省原住民新移民,介紹繽紛多元文化
既有散文閱讀樂趣,又可隨身攜帶漫遊的雙重享受
時間X空間/歷史X地理/文字X攝影,
迷人地編織出花蓮的炫目模樣與紋理
《O"rip》雜誌、璞石咖啡館創辦人-王玉萍,
深耕花蓮的在地觀點,慧眼獨具的私房導覽-
除了太魯閣、清水斷崖、金針花,花蓮還有……
每一篇文章、每一張照片,都是編輯捨不得刪去的精采!
跟著時序與節氣,走入小村深處
隨著細膩在地觀點,遊走花蓮之美
最豐盛的族群文化在此盛開,熨貼人心,
啟程吧,花蓮一直在這裡等你拜訪!
花蓮的種種美好,透過在地人的眼告訴你,
花蓮的點滴精采,讓這些文字與照片細膩訴說。
以月分區分,結合花蓮季節、慶典、風土、美食、自然景觀、藝術景點的人文旅遊指南。
並非單純收集資料型式的旅遊書,而是放進作者個人角度、觀察,甚至情感的旅遊書寫。
作者以在地人的敏銳,告訴讀者一個「為什麼要在這一天到這個地方」的好理由,翻開本書,就像翻開花蓮的秘密日記一般有趣。
從暮夏到迎春,蟄伏的秋冬兩季,
萬物休養,卻也生機無限。
秋季。
這時的花蓮,氣候最是宜人,
有各種適合旅人的體驗行程,親子的、部落的……
冬季。
豐收而後謝天,各族群相繼舉行相關祭儀,
以各式好食溫暖自己,也準備迎接來年。
本書特色:
搭配節慶與季節,日日到花蓮,都能找到好玩之處。
節氣專頁,針對二十四節氣介紹花蓮當地農作物,多了一個造訪花蓮的好理由。
在地觀點+私房景點,有的景點是社區性的幽微妙境。
人文觀察+實地操作,除了有細膩的描述,也加上詳細地址可實地前往。
附錄地圖索引,除了地址,也附上鄰近相關景點,讓讀者一網打盡!
名人推薦:
導演 王小棣
作家、公視「浩克慢遊」節目主持人 王浩一
作家、著有《風土餐桌小旅行》《樂活國民曆》《旅人的食材曆》 洪震宇
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顧問 徐璐
政大廣告系教授兼X書院總導師 陳文玲
詩人、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主任 須文蔚
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黃聲遠
音樂人、劇場人、廣播人 萬芳
海洋文學作家 廖鴻基
青松米、穀東俱樂部農伕 賴青松
「浩克慢遊」金鐘導演 劉志雄
王小棣|王浩一|洪震宇|徐 璐
陳文玲|須文蔚|孫大川|黃聲遠
萬 芳|廖鴻基|賴青松|劉志雄
~感動推薦~
|
關於作者: |
王玉萍
我是生活在清澈的花蓮裡的人。
寫完這本書稿的當天晚上,做了一個夢。
我坐在淺淺溪流裡,一個漂亮的、潛在水表面之下的木棧道上。
夢裡呼喚著:好多水裡的小生命都可以過來喔!過來喔!木棧道這裡很安全。
奇怪的夢。但醒來很安心。
我想,花蓮就是我的木棧道,我跟這裡很多小生命一樣,需要清澈的溪水,靜靜地生活。
希望可以把這樣的環境與生命寫下來,不要被輕易地破壞。
希望我的孩子與大家的孩子,可以繼續在清澈的花蓮,安心生活。
我有一個小小的工作室「寫寫字工作室」,
每年與十個不同的一群年輕人,以三個月的時間,學習編輯採訪的工作。
「動手做自己的出版,學習編輯自己的生活。每個人都可以,運用雙手與心,寫寫字畫畫圖,紀錄我們在地球上活蹦亂跳的足跡。」這是「寫寫字工作室」的期許。
期待每年十個再加十個……,花蓮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可以書寫出,清澈的花蓮,讓更多人知道。
|
目錄:
|
秋/九月/可以走很遠的慢遊
908白露—日仍熱,清晨寒氣留下露珠印記
923秋分—晝夜相等,夏熱漸褪去
大白天還是悶熱,請打從心裡轉慢步調,沒有太陽的時候或地方,很快就降溫,能感受到秋的怡人,只要沒有遇上秋颱,慢慢地可以走很遠。
往海邊去,午後天空的雲朵在海面有精采演出。雲朵像都說好了,從同一高度壓扁底部,然後往上長出奇形怪狀的棉花糖。下方海面有倒影,平靜太平洋成了鏡子。這是夏日積雲的遊戲,直到秋初仍繼續,受熱膨脹的空氣,夾帶著地面水蒸氣上升到同一個高度,遇冷凝結成雲。
秋天上山不為登高征服,來點雅緻的。赤柯山與六十石山仍有金針花,花蓮的山徑上多了其他濃郁香氣。風來,考驗一下鼻子:這是野薑花、那是檳榔花、濃郁的是桂花、淡雅的是臺灣欒樹花……
白露後早晚氣溫稍轉涼,「盲風至,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也是清晨上山靜賞冬候鳥南飛的好時機。生物學家大衛喬治哈思克著的《森林秘境》有一段候鳥南飛的描述很動人:「侯鳥會根據星辰辨認方向……候鳥們還有好幾個導航的方法……甚至能夠偵測到那些看不見的地球磁場線。牠們向宇宙敞開自己的感官,整合太陽、星辰和土地的訊息,有如一波濤洶湧的潮水般往南飛去。」
秋天適合走路,壽豐鄉米棧古道、鳳林鎮箭瑛大橋下,好好看遍雪白甜根子草秋風搖曳。最快請用自行車,北區騎一段市區南北濱自行車道,沿途藏著日治時期花蓮港改建前的蛛絲馬跡,默默印證這裡真的不是只有「幾條街大夜市」的故事。南區騎一段舊鐵道改建的「玉富自行車道」,這裡有明顯的板塊擠壓產生高低落差的地表。往安通野溪泡溫泉途中,放眼大片稻田,樹林也吸睛,竟是掛滿垂地的柚子,預告我們慢慢還是來到,賞月的中秋時節。
秋/十月/看似蟄伏的厚底蘊
1008寒露—轉涼的多變之秋
1024霜降—在臺灣是深秋的延續
夏天非得水裡來山裡去地應付熱浪襲人,到了秋天,人們跟自然的關係和善許多,隨著日夜溫差明顯,山林綠葉轉紅,耐心等待,會看見似蕭條又逐漸變化出的豐盛。
太平洋剛要吹起的東北季風,讓東部偶爾下雨,不似春雨纏綿,豐沛水氣一來就是較大的雨。白天氣溫舒暢,比夏季還適合到戶外走走。
臺十一線沿線部落有各種適合旅人的體驗行程發生:編織狩獵親子活動,部落以生活體驗的方式,讓外界走進來希望彼此更認識。縱谷南區的吉安鄉東昌村,有臺灣目前僅存巫師團的阿美族部落,巫師逐年凋零,每年秋天仍不間斷地進行巫師祭儀。近年爭取正名的西拉雅族,在縱谷南區富里鄉持續舉行夜祭祖靈的傳統祭儀。
秋天是連結蓬勃與蕭條的日子,像是一絲水流維繫溪河不乾枯的重要底蘊,原住民傳承文化的努力,也是。
秋/十一月/入冬前,珍惜溫暖
1108立冬—準備入冬
1122小雪—明顯有了寒意
臺灣平地約此時步入深秋,高山上的動物則要準備冬眠。二期稻陸續收割,接著將進入休耕期,人們彷彿也將進入生命更深沉的部分。
各族群相繼舉行感謝神明祖先的祭儀:大陳社區慶祝海上守護神阮弼真君誕辰。客家人感謝救苦的水官保佑這年平安度過。日本廟宇慶修院建廟週年,到現在都會有日本灣生遠渡重洋感謝當年在臺受到的庇佑。天主教的教友可持香祭祖,新城天主堂舉行華人區特有的追思祭祖日。布農族的嬰兒節,請祖先祝福孩子們的未來如項鍊般光明……不論族群、先後,入冬前,人類都盡可能地表達,對生命深刻的珍惜。
此時的戶外活動,為的是接觸珍貴的秋日陽光,多多吸收可貴的紫外線紅外線等,幫助提升免疫力、活化身體機能,儲備好能量以降低寒冬易引發憂鬱的可能。雖然秋陽越來越微弱,不是更讓人心生珍惜嗎?
冬/十二月/冷日子裡,回饋是一種滋養
1207大雪—收耕休養生息
1222冬至—最長的一夜,寒冷明顯
臺灣大約到「冬至」才會真的感覺寒冷,這最後一個月,終究是有冬天的味道。但當大雪節氣一到,就進入吃飽滿香甜的根莖類蔬菜好時節。東西方文化,多相信冬季時大自然的精華是潛藏到土裡,所以非常適合多吃土地下的食材補充元氣,蘿蔔、洋蔥、馬鈴薯、大蒜、花生等,天越寒冷滋味越甘甜。
原住民傳統生活,是跟著大自然生養,在冬天不能耕種時,就到山邊海邊狩獵或捕撈。從前漢人也是,工作之餘仍想著兼職努力給家人好生活。在花蓮,不論是原住民、漢人或是外國人,經歷寒冬考驗,具備更大的能力與心量回饋,為自己、他人、孩子、社區、環境。
阿美族農閒時有捕鳥祭,為家人補充營養,客家人有收冬戲,為神明演戲作為酬謝回饋。也是給自己打氣,一切會更好。
我們也別忘了好好自我回饋一番!火鍋、薑母鴨、羊肉爐、糖炒栗子、白蘿蔔湯,都是在冷日子裡得到實質溫暖愉悅的節令好食。感謝自己,一年辛苦囉!
冬/一月/冷到底的生機
106小寒—進入越來越寒冷的季節
120大寒—會出現一年最低溫
新的一年開始。
小寒節氣後,氣溫是往下滑的,到大寒,更會落到一年最低溫。
有句閩南俗諺,「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後一句意謂冬天冷時是不容易下雨的,然而位處島嶼東邊的花蓮卻不是這樣,因為正面迎接海上吹來的東北季風飽含水氣,下雨機率比西部多。
寒天不只有蕭瑟,冷到底,還是看得見生機。這個月我們往縱谷(臺九線)南下去尋找,看得到休耕時的花海,盛開的梅林,投入暖呼呼溫泉懷抱,品嚐冬季盛出的野菜。也去看看自然生態,如果大家都不認識便不會珍惜、很容易就消失……在這看似無生機的寒冬,土地仍盡力地滋養我們。如果能有這樣的體驗,會特別珍惜吧!
鳳林鎮是臺灣目前唯一入選「國際慢城組織」的鄉鎮,珍惜人文與生態共生的環境有多好?鳳林人有深刻體會。
冬/二月/老式新意
204立春—位處亞熱帶的臺灣還是冷
219雨水—稍回暖,也多點雨水
還是寒冷,但已度過最低溫的大小寒時節啦!知道春天即將來臨,心情也充滿溫暖的希望。
農閒時,農家們依舊有時令工作。大寒到立春這段時節不太下雨,只要太陽露臉,農家們就會在自家路邊曬起菜乾,為即將到來的春節與一整年製作好食物。攝影師阿龍說:「裝置藝術家若腦袋想破了也做不出來,應該要來農村看看,真實生活裡的裝置藝術。」不就只是曬菜乾嗎?
曬菜乾景象不親眼看不知,可真的變化多端啊!排列有豪邁有細膩,各式道具展現創意智慧,是客家農村仍見得到的春季限定好風景。
吉安、鳳林、玉里,是花蓮縱谷人口較密集的鄉鎮,即使新店如盛產季一般陸續冒出,仍有無敵受歡迎老店,傳統與創新同樣回歸到「用心」為持續的基底。
近年花蓮春節人潮暴增,長途車程保證痛苦,不如以行春的心情舒服地走走路。花蓮市區裡有些日治時期的老屋子,有人重新運用成為營業空間。這些老屋子的過往痕跡與新生樣貌融合了,拜訪老屋子,也讓自己從容地吸收新鮮的能量。
■本書為二○一五年撰寫,內容所標之節氣與慶典,皆為當年度時間,如欲參加各活動,請事先確認各慶典、節氣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