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伏候圣裁:中国古代的君主与政治
》
售價:NT$
449.0
《
艺术图像学研究(第一辑)
》
售價:NT$
857.0
《
摆脱强迫的人生(修订版)
》
售價:NT$
403.0
《
知宋·宋代之司法
》
售價:NT$
454.0
《
空间与政治
》
售價:NT$
398.0
《
少年读三国(全套12册)
》
售價:NT$
2234.0
《
不完美之美:日本茶陶的审美变革(知名茶人李启彰老师器物美学经典代表作 饮一口茶,长一分体悟与智慧 制一件器,生一曲手与陶土的旋律 不借由任何美学架构来觉知美)
》
售價:NT$
398.0
《
现代化的迷途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本书以德军的视角展现二战西线战场,重点讲述诺曼底之战、阿纳姆之战、守望莱因和鲁尔口袋等几场战役,既是B集团军群的征战史,亦是二战西线战争史。B集团军群是二战德军19个集团军群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历经三次重组,被称为“西线的砥柱”,几乎参加了西线的每一场重要战役,是撑起德军整个西线*为重要的一个战略性重兵集团。作者历时数年,反复打磨,查阅了大量史料,成书约22万字,近400张资料图片图片,兼以二十几幅作战形势图,详述了B集团军群在西线的整个作战历程。
|
內容簡介: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总共组建了19个集团军群,B集团军群三次重组。1943年,B集团军群第三次组建完成。到1944年,它成为第三帝国军队在“西线的砥柱”,是撑起整个西线最为重要的一个战略性重兵集团,其鼎盛时期兵力曾达到四十万人。B集团军群参与了西线的几乎每一场大战,其中包括盟军诺曼底登陆、阿纳姆之战、守望莱因、鲁尔战役等,最终在盟军强大的攻势下节节败退,终至覆灭,西线崩溃。
|
關於作者: |
彭志文,新浪军事名博主,自由撰稿人,网络作家,民间观察家,现代军事评论员,环球网博客名博主,中国军网、中思网专栏人物,湖南娄底一中历史教员。曾创办国内首家二战军人角色扮演军事论坛《帝国师》。
|
目錄:
|
第一章 喋血法兰西
西线砥柱
喋血滩头
七月流火
煮沸的锅
退守“西墙”
番外篇:管中窥豹:“帝国”师在诺曼底的“地狱之旅”
附录:B集团军群在诺曼底战场上的步兵师
第二章 荷兰的奇迹
“市场花园”
夺桥血战
死亡公路
“荷兰奇迹”
番外篇:“市场花园”行动中的党卫队师
第三章 莱茵河卫兵
撒旦森林
孤注一掷
血色秋雾
雪路穷途
两河之间
番外篇:“德国的最后一道防线”
第四章 落幕在鲁尔
敲响丧钟
两翼合围
徒劳抵抗
军团覆灭
附录:B集团军群的名将
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3月24日,在雷马根方向,美军迅猛地向前推进,莫德尔的几个装甲师全部被吸引到这个方向。而新的打击又接踵而来。当时晴空万里,蒙哥马利设计的空中打击从天而降,由美军第18空降军(英军第6空降师、美军第17空降师)在德军的后方韦瑟尔以北和东北地域实施空降,这即美国人所谓的“大学”行动(Operation Varsity,盟军的每一个军级规模的进攻都有自己的代号)。这次行动耗费的资源巨大,有无必要实施此次空降,军史研究界一直持有争议。
美军唱主角的行动中,英军空降师的红色贝雷帽是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空降的场面非常壮观,天空完全被盟国机群所遮蔽。当天,盟军仅支援飞机就出动了8000架次,而德军则只飞出了150~200架次,十分惨淡。
莫德尔预料到盟军会实施空降作战,不过推测的空降地点是埃默里西(Emmerich),在实际地点东北30千米左右。盟军轰炸时,德军的高射炮引而不发,巧妙地躲过了大轰炸。直到盟军的空降机群下降空投高度,隐藏在森林里、集镇上的德军高射炮群才骤然开火。相对而言,美军空降师遇到的抵抗微弱,而英军第6空降师则身陷一场激战之中。猛烈的炮火击落了53架盟国运输机,加上机枪射击等原因,盟军总共损毁了77架飞机,另有440架飞机遭到了重创;1305架滑翔机被击落或在着陆时撞毁,其中绝大部分无法修复。如此多的飞机和滑翔机损毁,让空降的必要性成了战后人们争论的焦点,而且否定的声音一度占据上风。
但是B集团军群北面坚守着鲁尔河,西面坚守着莱茵河,南面坚守着扼制雷马根登陆场的锡格河,莫德尔元帅没有足够的预备队来应对韦塞尔登陆场的盟军。降落后的盟军伞兵从容而迅速地集中,2个小时内,空投了17000多人、286门火炮、614辆装甲汽车以及其他物资。德军很快被打垮了,其中第7伞兵师、第84步兵师被歼灭掉,有8000多人被俘虏,26辆坦克与120门火炮同时被缴获,其他的德军单位纷纷溃散。盟军方面仅死亡不到500人,另有2000人负伤。第21集团军群占领了莱茵河右岸几个纵深10~12千米的登陆场,后来拓展到40千米,并架设了不少于26座的浮桥。
莫德尔在写给妻子赫芮塔的最后一封信的内容显示,他是在强行压制着自己心中的忧虑,希望自己能带给家人一些希望。莫德尔在信中留下了几个良好的祝愿。当然,这些希望和祝愿随着战事的恶化,让人越来越迷惘惆怅。莫德尔在信中写道:“一切的恐惧皆源于内心的魔鬼。但上帝赐予了我们光明、欢乐和勇气……”不过他最后又加上了一句:“我们迟早都要归于尘土。”这句不祥之言一个月之后便会在莫德尔自己身上应验,但他的妻子收到这封诀别信还需要一些时日。
美军第99和第9步兵师对费德的攻击遭遇了第15集团军第47军第277国民掷弹兵师第990掷弹兵团残余的拼死阻击,这个团的团长约瑟夫·布里曼(Josef Bremm)中校被认为是“极端英勇”的,他曾多次负伤,后来成了德国最后一个(第159位)获得双剑银橡树叶骑士勋章的人,时间是1945年5月9日,24小时之后欧战就结束了。当时的战事过于繁忙,在1926年—1944年之间,甚至没有关于这个国民师太多的记载,但从1945年1月起,沃尔特·劳尔(Walter Lauer)少将的第277国民掷弹兵师即屡屡被拆解,派往各个危险的地域作战,俨然成了“战场消防队”(Diese Einheit wurde als Feuerwehr der Division betrachtet),四处救火。
3月25日,盟军在霍内夫方向的进攻愈发猛烈了,德军第15集团军放弃了一些村镇,莫德尔则擅自命令第12国民掷弹兵师和第176步兵师撤过莱茵河,此事没有通知最高统帅部。也是在这一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蒙哥马利元帅和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还有几个美国将军与半打的美军士兵乘坐一艘步兵登陆艇在韦塞尔附近渡过了莱茵河。
莫德尔已顾不上那么多了,第二天,他把哈尔佩一级上将指挥的整个第5装甲集团军也撤了下来,又一次违背了希特勒的意愿。希特勒得知莫德尔擅自撤军之后,大发雷霆,但也无可奈何。到27日时,盟军的“战利品”行动实际上已经基本上达成了它的战役目的。
友邻的H集团军群施勒姆上将指挥的德军第1伞兵集团军对美军实施了反击。曼德尔的第2伞兵军虽然是当时鲁尔区内最强有力的德国军队,但在芮斯华森林之战中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所以它抵挡不住盟军强大的进攻,最终只得向东北方向的汉堡、不莱梅撤退,这样,它与鲁尔区内粲根将军的第15集团军之间就出现了一个致命的缺口。
3月28日,盟军已开始收紧“鲁尔口袋”了。第二天,希特勒还在发表公告,称绝对禁止B集团军群撤过莱茵河。希特勒在公文里着重指出:“每个村庄都不能轻易弃守,任何投降者都将被无情地处死。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我将指派一位负责人亲自执行这项命令。”对于围困在鲁尔地区的B集团军群来说,希特勒口中的“负责人”无疑就是新上任的凯塞林元帅。“禁止撤退—被包围—死守”这条公式已毁了不知多少的将军、军官和士兵,科利韦、维捷布斯克、亚琛……现在终于轮到鲁尔包围圈,轮到莫德尔了。
这种严格的限制,在美军的巨大优势面前,B集团军群参谋长瓦格纳将军认为不仅削弱了战斗力,还打击了士气。在回忆录里,瓦格纳将军这样写道:“德军表现出没有任何的战斗意志,……尤其对手的装备:自动武器、全机械化和炮兵优势。几乎每天的攻击都是在这种悬殊的空中、装甲劣势下进行,德国士兵会有一种自卑感。对峙时,德军发现对手仅参战两年,缺乏训练和实战经验,心态却比自己好,因为他们始终是胜利的一方,是在巨大的优势下安全地进攻。美军指挥官也并非平庸之辈,能全面部署,出色组织,快速出击,并能科学地决策……”
整个西线的德军防线都濒临土崩瓦解:南面的G集团军群被布雷德莱部切断,北面的H集团军群被蒙哥马利元帅的英军肢解,中路的B集团军群将被巴顿、霍奇斯、辛普森三个集团军碾碎。左右两翼已然崩溃,B集团军群若再不及时撤出,将被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群和布莱德雷的第12集团军群合围,而这两个如巨大钳子般的围剿力量根本不是虚弱的B集团军群可以搬得开的!
空中轰炸如影随形,交通线被切断,军队无法调动,难民潮加剧了这种混乱,西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无视鲁尔地区的B集团军群大约只有3个星期左右的粮食和弹药,无法真正地把鲁尔作为一个要塞来长期固守的事实,一味沉浸在希特勒给他灌输的盲目的乐观中,他肯定地说:“只要守住莱茵河,就意味着加强了西线。”
莫德尔则认为拖延撤退只能意味着部队与补充物资的不可避免的损失,他不断地向这位西线总司令申述他的请求,均被凯塞林元帅顽固地拒绝,这位上级与莫德尔之间没有当年克卢格的那种默契。莫德尔预感到末日即将来临,但他却失去了作战的机动权,只能坐视悲剧的降临,因而极度痛苦,从前那种勇猛机智、顽强坚韧的指挥作风早已荡然无存,于是开始拼命地酗酒。
美军的装甲部队毫无阻拦地前进,他们快速前进了90千米,抵达了德军装甲部队的摇篮帕德伯恩(Paderborn)装甲学校。军校的操场变成了战场,军校教官指挥学员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惨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4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