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售價:NT$
403.0
《
台北人(2024版)
》
售價:NT$
398.0
《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售價:NT$
305.0
《
白夜追凶(上下)
》
售價:NT$
500.0
《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
售價:NT$
602.0
《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
售價:NT$
403.0
《
汉字学理与小学汉字教学
》
售價:NT$
408.0
《
即将到来的能源战争
》
售價:NT$
407.0
|
編輯推薦: |
罗杰马丁杜加尔是法国著名作家,获得193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他创作的长河小说《蒂博一家》是他的长篇代表作,为中国读者所熟悉,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在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还创作了《穆默尔中校》,到1983年才出版,而这部遗著被认为是他最好的作品,在中国还没有任何译介,由于这部作品没有最终完成,这里选取的是这本书中两个最精彩的章节《溺水》和《萨扬旧事》,可以一窥此书的面貌。在此书中,主人公穆默尔以亲密而又温暖的声音,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十九世纪末法国乡下的童年生活和在巴黎的青年生活,让人联想到普鲁斯特的《追忆逝去的时间》,更被纪德称为马丁杜加尔所写过的最坚实、最有个性的作品。
|
內容簡介: |
《溺水》和《萨扬旧事》是法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杰马丁杜加尔遗著《穆默尔中校》中的两部分,可以各自独立成篇,也可互相对照着读。这是遗著中花费最多时间、几番修改的章节,被纪德称为马丁杜加尔所写过的最坚实、最有个性的作品。《萨扬旧事》中,主人公贝特朗德穆默尔以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十二三岁时,在自家的萨扬城堡里与表兄居伊和家庭教师格扎维埃之间的故事,而格扎维埃成为《溺水》中的主人公。叙述者贝特朗通过回忆和情景重现,交织刻画了青少年在青春期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变化,突出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和性教育的重要性,也从侧面反映了法国上层社会青少年受教育的方式以及巴黎与外省之间的巨大差异。
|
關於作者: |
罗杰马丁杜加尔(1881-1958),法国著名作家,出生于塞纳河畔的纳伊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诉讼代理人。他从少年时代就酷爱文学,特别爱读左拉和托尔斯泰的作品。1913年,他的小说《让巴鲁瓦》在被格拉塞出版社拒绝后,他的童年好友加斯东伽利玛将书稿给安德烈纪德审读后出版,为他带来了首次成功。从1922年开始,他创作的长河小说《蒂博一家》陆续出版,到1940年共出版了八部。1937年,罗杰马丁杜加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8年年8月20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寓所逝世,留下了未完成的遗著《穆默尔中校》。这部遗著到1983年才正式出版,并于1999年出版了英文译本。
|
內容試閱:
|
:上午,最后行军十八公里,终于于11时左右悉数抵达马恩河畔奥奈,无一人滞后(右脚起了泡,筋疲力尽)。
我们这支奇特的队伍由八十个士官组成,指挥队伍的是一个越南的东京湾人。之所以奇特,是因为我们都身着粗布衣,进村那一会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为安排我们的住宿,中尉天还没亮就骑马出发了,事成之后就在村委会门口等着。他果然没有食言,把我们全部安插在村民家里。他跟村委会的人强调:我们并非普通的二等兵,而是预备军官,而且,我们这支特别部队此次前来,是为了进行为期十天的视察活动和小规模演习。最终,他拿到了八十张单独借宿的许可证。队伍解散之前,中尉阅读了作息安排:每日清晨5点25分在教堂前集合;10点或11点之前进行实战演练;下午3点之前自由活动,午餐与午休时间包含在内;3点到5点之间在村委会会议室上文化课。用餐处设在该村四个最大的咖啡馆。我们分四组,每组一个。
总之,这次驻扎看起来还不错,比起在沙隆的营房,这回休息的时间多出不少!
记于我组用餐处三盾咖啡馆,等待午餐之时。运气不错,从我住的那户去三盾只需步行三分钟即可。一场偶遇把我带到这户怪异的人家不过下次再记吧。
7月8日
今天早上第一次实战演练,因为是星期天,所以提前结束。下午也没课。就像东京湾人说的那样,准许出营。
我的战友在村里的旅馆里抽烟、打牌。我不想和他们厮混,所以带着都德的新书《不朽者》来到这里,来到马恩河边。这本书新鲜出版,昨天我在奥奈的日用品商店橱窗内看到它时惊喜不已。虽然如此,我更渴望利用这自由放松的一天补上我的日记。为了回忆进村一天内我的情绪波动,这种方式再惬意不过
这里空无一人,让人感觉自在。马恩河大概从埃佩尔奈那里开始才通航,所以此处没有船只出入,似乎也不见漫步者的踪影。这条河离村庄有一公里多远,来时的路上毫无遮荫,洒满阳光,大风起时尘土飞扬。一路上随处可见丑陋不堪的房屋和几块湿地牧场。牧场上没有牲畜,也无人迹。到马恩河时,一座砖桥出现在眼前。桥很新,很碍眼,恐怕永不能与周遭的环境相融。桥下,三个孩子挽起裤脚玩水,边上有个老爷爷在鱼竿边打盹,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人影。走过河岸边的羊肠小道,就来到了这里。我背靠杨树,身下是一大片青苔。脚下两米远,河水在慢慢流淌。河水清凉,既深且绿。水流轻轻颤动,为大河注入生气。我身后的杨树也在微微颤动,树尖儿在和风中呢喃。我觉得神清气爽。我可以一整天都呆在这里,把心里想的一股脑儿写出来,不用担心受人打扰。
奥奈啊奥奈,我会不会在这里收获一段美妙的回忆呢?
昨天,一到广场我就看见他了。我们四组士官在村委会前集合,中尉和东京湾人给我们发借宿证的时候,一群农妇和风烛残年的老果农闻风而动,村里的小孩也都来看热闹。像他那个年纪的男孩,却只有他一个。一开始,我以为他是粉刷工学徒,因为他衣服上、光着的手臂上、头发上甚至脸上都沾满了白色的粉末。
他下着一条宽大的斜纹布裤子,上套一件蓝白相间的短袖针织衫,一个人翘腿坐在稍远处的水池边上,光脚穿着一双草底帆布鞋,一只手撑在身后,上身后倾,瘦削的肩膀趁机从衣服的破洞里探出来。我一动不动地站在离他十米远的队伍里,尽情观察着他。他的脸上没有微笑,可他滴溜溜的眼睛并未漏过这场盛况的任何一个细节,眼里闪着愉快的光,嘴角也荡漾着一种天真无暇的快乐和似有似无的狡黠。
队伍一解散,我就趁着一片混乱走到水池边,眼睛看着手里的借宿证,故作烦恼与犹豫。他还是坐在那里,走到离他两步远时,我抬起头。我们四目相对,我的目光探询着:
水库路,杜梅尼尔寡妇家,请问往哪边走?
他的脸上立刻漾出微笑,一边放下腿,挺直上身:
您是说杜梅尼尔大婶吗?
是的,我住她家。
不会吧?他笑得有点怪。我向前一步。
你不信?要是你识字的话,你自己看。
他一把拿过我递去的借宿证,饶有兴趣地低声念着:
巴-尔-库-中-士
他沾有白灰的脸冲我抬起来。深粉色的眼眶把眸子里快乐的光芒衬托得更加灿烂。
您就是巴尔库中士吗?
是的。
他们为啥让您住这个老太婆家?
我也不知道。她家离这儿远吗?
还是挺在水库后边可是(他快乐地耸动双肩)她不一定给您开门。她成天躺在床上
他懒懒地从石栏上滑下来,站到我面前说:
要我带您去吗?
说真的,要是真有你说的那么远,你就不必陪我去了。别的近一点的地方还有没有能住的旮旯?
能住的什么?
能住的房间空房间。
沉思时,他那像化了丑角妆一般的脸蛋突然变得严肃,甚至还显出一种忧伤,叫人惊奇。他又开口慢慢说道:
我们那儿倒是有一间空房,但是
但是什么?
我老板不会同意的。
此时,我已经下定决心放手一搏。
你怎么知道呢?要是我把这间房租下来,租个几天呢,他们也不同意?
啊,要是租的话要我说,您不如先试试看
能起到一点作用、帮上我的忙,他显得特别高兴:
跟我来吧,不怎么远的,就在那边,拐一个弯就到。
我重新把背包背上,把枪扛起,和他肩并肩地走去。我全副武装,像个演习中的小兵,两条腿拖着沉重的钉靴,在铺着石块的广场上行走。他呢,两手空空,身轻如燕。因草底鞋的缘故,他走起路来像猫一样无声无息。他的步伐本就不怎么连贯,这会儿更显得可爱。
你老板是做什么的?
我老板就是德约先生呀。
听他口气,似乎无人不知德约先生的职业。我没继续盘问,而是换了话题:
你家就住在奥奈吗?
我家?不是
听到这个答案我很高兴。接下来的回答也让我高兴:
那你住哪儿?住你老板家?
是。
是,不是,他的话可真不算多。他向我转过头来,友好地微笑着,也许是出于腼腆,但肯定不是因为心存警惕的缘故
你老家在哪?
他敷衍地回答说:
以前人家让我在埃佩尔奈那块儿做。
那你叫什么名字呢?
伊夫。
姓什么?
让维埃。
几岁了?十九?十八?
十七岁半。
这个点儿你怎么不在店里呢?
我们总是一大早就收工了。
我们抄近路走进一条小巷,走出巷子便看见一条大街,更确切地说是一条大路,两旁是一色的门面房。走着走着他停了下来。前面不远处有一座老式白楼,稍落后于左右两边的房子。白楼刚粉刷过,拱门半开着。他说:
就是那儿,您自己去跟他们说吧
显然,他不想把我引见给他的老板。我道了一声谢,然后把手伸进口袋。作为巴黎人,我已习惯给小费。他看见我的动作,似乎猜到了我的意图,往后退了一步,抬头看了我一眼,随即又转过头去。在他不安的眼神里,我似乎看到一抹受伤的自尊,一丝责备,也许还有一点动摇他似乎急着要离开。我把手从口袋里掏出来,说:
希望还能见到你,小家伙。
他笑了,极快地点了点头,神情那么自然那么友好,令我心里涨起一片疯狂的希望,让我心绪不宁他转身离开了。我正走向那座白楼,他却三跳两跳追上了我,在我耳边轻轻地说:从大门进去后,不要进左边的店里,老板娘不会答应的先去和右手边储藏室的老板商量。
他这么盼望我能住下来吗?或者他只是希望他支持的行动能获得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