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纯粹·水浒江湖: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另一条线索
》
售價:NT$
469.0

《
肌骨复健实践指南:运动损伤与慢性疼痛
》
售價:NT$
1367.0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MySQL版)
》
售價:NT$
301.0

《
商业数据与分析决策:解锁数据资产,提高商业创新能力
》
售價:NT$
367.0

《
倾盖如故:人物研究视角下的近世东亚海域史
》
售價:NT$
357.0

《
史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一): 追踪谱系、轨迹与多样性
》
售價:NT$
485.0

《
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中国上古历史及其欧洲书写(论衡系列)
》
售價:NT$
551.0

《
1688:第一次现代革命(革命不是新制度推翻旧制度,而是两条现代化道路的殊死斗争!屡获大奖,了解光荣革命可以只看这一本)
》
售價:NT$
1010.0
|
內容簡介: |
本套书全面、细致、深入地整合了当下中古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的*新、*权威成果,力求通过文学与文化研究辐射*国中古时期社会的整体风貌。本项目包括编年体文学史形态的研究、中古家族与文学关系的研究、文学与文化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文学语言的研究、佛教与文学之关系的研究、专体文学史的研究等14个专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
目錄:
|
导论?《文选》与“选诗”研究
一、《文选》的编纂
二、《文选》之“文”辨
三、“文选学”与“选诗”
第一章?补亡类
第一节?“有其义而亡其辞”的笙诗
一、笙诗的排序
二、笙诗本无其辞
三、《毛诗序》述“笙诗”之义
第二节?束皙《补亡诗》六首
一、束皙“补亡”的动机
二、“补亡”之作的內容
三、与《诗经》作品的差异
第三节?束皙《补亡诗》的文化背景与意义
一、又一首“补亡诗”
二、束皙《补亡诗》的文化背景
三、“补亡”的另两方面意义
第二章?述德类
第一节?谢灵运《述祖德》二首
第二节?“述祖德”溯源
第三节?其他述祖上事迹之作
第四节?与《文选》诗郊庙类的区别
第三章?劝励类
第一节?劝励类的诗作
第二节?中古其他“劝励”之作
第三节?劝励类的变例
第四节?“劝励”诗作溯源
第四章?献诗类
第一节?“献诗”之义
第二节?“献诗”类作品分析
第三节?与其他“应诏”之作的区别
第四节?“献”的三种类型及溯源
第五章?公宴类
第一节?何为“公宴”
第二节?建安时期的“公宴”诗作
第三节?西晋时期的“公宴”诗作
第四节?东晋末宋齐梁时期的“公宴”诗作
第五节?中古“公宴”诗作的演化轨迹及特点
第六节?公宴诗溯源
第六章?祖饯类
第一节?祖饯诗的含义及中古时代对祖饯时情感抒发的重视
第二节?《文选》诗祖饯类诗作形态分析
第三节?《文选》诗杂诗类关涉祖饯的作品
第四节?《文选》诗公宴类关涉祖饯的作品
第五节?《文选》诗赠答类关涉祖饯的作品
第六节?未入《文选》的中古祖饯类诗作
第七节?祖饯诗的独立
第七章?咏史类
第一节?咏史与典故的区别
第二节?《文选》诗咏史类作品的形态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中古咏史诗所咏人物分类
第四节?具有示范作用的左思《咏史》八首的抒情
第五节?时代与社会对咏史诗的期望
第六节?从咏王昭君系列看咏史诗特征的凝固与变异
……
第八章?百一类
第九章?游仙类
第十章?招隐类
第十一章?反招隐类
第十二章?游览类
第十三章?咏怀类
第十四章?哀伤类
第十五章?赠答类
第十六章?行旅类
第十七章?军戎类
第十八章?郊庙类
第十九章?乐府类
第二十章?挽歌类
第二十一章?杂歌类
第二十二章?杂诗类
第二十三章?杂拟类
综论?《文选》诗类别之种种情况
附录一?《文选》赋研究举隅
附录二?《文选》文研究举隅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人名索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