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著名作家二月河精选散文集
★由4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设计师制作,32开精装,典雅精巧,世界大师的绘画做封面图。
★小说家的散文
最不虚妄的文字
最不做作的性情
最不雕琢的思想
最不掩饰的本色
★小说家的散文丛书,打开另一扇窗,呈现小说家的本色。在散文里,小说家是藏不住的。他们把自己和盘托出,与*真实的灵魂照面。
|
內容簡介: |
本书精选二月河散文随笔。作家叙事、状物、写景、抒情、议论,游走山川寺院,关注当下现实,时见其会心独到之论,不禁引人沉思。作家的兴趣更多的在传统文化,谈今论古,古今打通,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大文化观。其作品不着意于谋篇布局,更不雕琢文字,一任所见所闻所思,如水银泻地,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形成了二月河随笔的基本调子:散淡平和。
二月河以历史小说把读者带入历史,走进文学,而他的随笔,也将帮助更多读者走近二月河。
|
關於作者: |
二月河,作家,一九四五年生于山西省昔阳县。其主要作品长篇历史小说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并被《亚洲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另有散文随笔集《二月河语》《密云不雨》《匣剑帷灯》等多部。曾荣获*受海外读者欢迎的中国作家奖。现为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
|
目錄:
|
第一辑
冬至况味
腊八粥
笑侃过年
过清明,有所思
端午节话五月
中国的情人节七夕
八月十五拜月记
重阳随想
闲话十月朔
第二辑
佛像前的沉吟
昔阳石马寺
香严初话
香严寺二记
意外香严寺
随喜丹霞寺
断想慧能
西游的味道
如是我闻,汝来白马寺
从洛阳到南阳的神
第三辑
孑遗仅存赊店镖局
社旗的关公
初记白河
花洲情缘
啊!辛夷,南召辛夷
五朵山记
凭吊陈胜王
宝藏遍布芒砀山
怎一个悔字当得
都江堰的神
神幽青城山
昔阳感觉
山西情缘
满井村一过
第四辑
是黯淡的,但是
银杏情结
也谈谈吃
读书的旧事
戏笔字画缘
何不学学施愚山
龙门故事说之一
敲门砖,敲门呀!
龙门故事说之二
高考移民与猥政
龙门故事说之三
正清和的思谓
中国商人来啦!
博学鸿儒科
新春闲磕牙之一
清初汉奸逸闻
新春闲磕牙之二
林四娘题材运用
第五辑
《雍正皇帝》一书构思始末
我看《大义觉迷录》
顺治死在商丘?
顺治出家谜说
顺治和董小宛
顺治的旷古情缘
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
落霞三部曲系列小说讲座提纲
|
內容試閱:
|
昔阳石马寺
南阳有座香严寺,洛阳有座白马寺,昔阳有座石马寺。我生在昔阳,幼居洛阳,老蛰南阳,三阳是我一生最为萦怀的三处地方,且有这么三处要紧寺院。
白马寺是天下祖庭,是汉明帝夜梦西方圣人,醒来下令修建的华夏第一座寺,这是顶尖级的文化引进了。前不久,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写了三篇关于香严寺的文章,那是唐天宝之乱后唐宣宗的避难之地他在里头躲了七年,又复辟重握太阿了的这些故事,很可以写出几部厚厚的小说。但我这么一把岁数,又一直被一些人误为有学问,生在昔阳却压根儿不知昔阳的石马寺。即便是文化界,我看也有个嫌贫爱富。前些时看了一部电视剧,里头介绍说云贵文化遗迹中有很多汉明帝之前佛教渗入中原的史证,学者有几人注意到了?一种文化由一个民族向另一个民族转移,那是异常复杂持续而漫长的。我早年读《梦溪笔谈》里头的西极化人,断定春秋时佛意已进中原。可惜资料太少,个人是无力研究它。昔阳的石马寺遭冷落,大约因为它离枢纽城市远了些吧。
但这座寺院不宜再走背缘,因为里头有东西,因为这寺灵验。有历史有文化有内涵的任何东西,你别想永远掩盖了。
冒着盛暑骄阳,我们驱车去观瞻石马寺。其实这里离昔阳只是咫尺之遥,窗外的青葱冈峦闪烁着绿宝石那样的亮彩,中间还嵌着条小河,或者说是溪,逶迤蜿蜒,悠游而行,一会儿就到了。
我的第一印象,这座寺规模不是特别大,但极美观洒脱,整个寺院全部裸呈在溪边的山坡上,越小桥过溪,一级一级的阔大台阶,可以从容拾级而上。整个寺院重楼玉宇,亭榭台阁,如同用玩久了的积木垛起来的那样。我见过的寺院是多了,但这样的格调颇叫人费心琢磨:怎么和别处不一样?
新吗?不新。这座寺是老牌子、老资格。寺中碑记载北魏永熙三年,也就是公元五三四年,这里已经动工开凿佛像,三个石窟,一百多佛龛,一千五百多尊石佛像,已在这里坐了一千五百年,凝神眺望溪对岸的青山,它的文化资历越过所有的唐代寺院。
这是依山借势、层层起殿建起来的,这座寺其实是用殿宇将北魏石窟包裹了起来。很快就要进驻僧侣,择日开光。有位叫李志恒的企业家挖煤挣了钱,与昔阳县政府合作,把废了几十年的断垣残殿收拾成这般模样,不算很大,但极阔朗明媚、大方潇洒。
然而就我的知识,所有的寺院都叫丛林。上头几个修饰词,应该说是一般寺院忌讳的阙失,寺院应该是讲究闳深、古静、安谧,茂林修竹、葱茏掩映,这样的天色,禅房花木深,若天色阴霾,那么就是楼台尽在烟雨中这么着才对。
我一下子悟过来了,石马寺什么地方和别处不一样,是所居者有异呢!昔阳县是土石山岭式的地貌,这里多是旱天,你别想在这里观什么烟雨,树木最多的是荆和棘,一人来高,高大乔木都不太多,一般寺院里常见的银杏、松、柏、竹、菩提、冬青就更难见到。这样壮观的寺院筑在山坡上,自然就格外显眼,白露无隐。我心中的诧异一下子又回落下去。雨水少,无大树,不是石马寺的过错,这也是缘分使然。老佛爷就这样安排造化,他在别的地方婆娑烟雨,这地方他就要沐浴太阳。这是风格。
石马寺石窟造像其实与云冈、龙门大同小异,因为重重殿堂罩起来,佛们坐在那里,气度幽闲,安详地看着我们一帮俗客。引起我大兴趣的,是一尊观自在菩萨坐像,头部已经缺失半边,身体微斜,一手支地,体态姿势一下子让我想起达?芬奇的速写人物,漂亮优雅极了!我逛几处寺院,那里人都说他们有座东方维纳斯塑像,看了看虽好,却都有点夸张。而这个观自在菩萨的形态自由奔放我不说,你自己去看。另有大兴趣的是这里还有个石头暗道,石窟里的秘密石道中有石室。这是最近收拾寺院才发现的奇观,他们解释说是为避史书中说的灭佛用来藏身藏经修的。我觉得有点牵强。地道的出口是地藏王殿,说是修十八层地狱,庶乎尽如人意。
元代翰林王构有诗说石马寺碧水孤村静,搞岩石寺阴。僧谈传石马,客至听山禽夕阳城市路,回首隔丛林。明代尚书乔宇诗云千古按图空做马,万年为瑞今从龙,这说的是石马寺名字的由来:唐皇李世民在此遇难,由神马营救的故事。我看了看寺山门不远的两匹石马,太阳底下静静地站着,不知它们转的什么念头,也不知这念头转了多少年,它们还会再往后想事如恒河沙数年的吧。
甘肃麦积山、敦煌,山西云冈,河南龙门都有石窟,然而那里都是旅游单位了,专门挣游客钱的。北魏石佛重新开光,受善男信女香烟礼拜的只有一座昔阳石马寺。什么叫粹?我的理解:独我所有,别人没有,就是粹,就是特色。
他们送我一张《晋中日报》,标题形容石马寺:古老、厚重、神奇、神秘、恬静、和谐。寺里和尚出纸请我题写,涂鸦菩提心境、清凉世界。
有此八字,可矣。
顺治出家谜说
我在写《康熙大帝》第一卷时,遇到的第一个政治命题是顺治出家的问题。本来,这事是清初四大疑案之一,史学界一直争议不休的。后来,考论出:一、董鄂氏不是董小宛;二、董小宛比顺治大十二岁;三、顺治之死与董鄂氏无关,是死于天花。这似乎是结果了:顺治没有出家。
但我却始终抱着疑思:这样的考论有点像我们的学者聚在一起考评,七凑八凑给人评职称,评来评去那么几条,学历文凭、资历、论文发表规格、学术著作,还有职务、原始职称只有学术著作似乎是代表当事人水平的。但你认真去查,他那些论点论据文章好像网上不少。我之所以叫它考论而不称考证,是因为没有证,既没有新的资料发现,也没有新的文物出土。这就好比我们站在此山头上争论,彼山头上的云会不会下雨?说下雨或没下雨都很没劲,只有彼山头下的生灵才知道。
历史上的有争议的事如果没有新的实证,凭我们今天人,坐在空调房里叼着雪茄、喝着咖啡,想判断当时的实情实景真的是空劳牵挂。学术考证不能依你的推测论述来下结论的吧?南阳与襄阳争诸葛亮出山地,争了一千多年,我们现在的人倘无新的资料佐证,便得出结论,斩钉截铁地说在南阳或在襄阳,我看均属无端武断。就比如说曹雪芹的逝年壬午除夕,芹泪尽而逝,本是脂批出来的原始记载。前些年,有一批红学家考论曹雪芹不是死于壬午年,而是癸未年,甚至我们在南京给曹雪芹过冥寿,也按癸未说来,然而后来发现曹在张家湾的墓石,上头赫然写着壬午年。我这个人没有记日记的习惯,倘问我:上个星期二你在做什么?准把我问蒙,翻起眼想半天也未必给你说得清白。几百年前的事唉!
《清史稿》上的正论,当然顺治是病死的。在所有的野史里,几乎一边倒的舆论则是顺治出家了,当了和尚了。我的态度是坐桌子旁眯着眼睛看这些资料。但我既然要写顺治归宿一段,必须选定一说,我取了野史。
我的理由很简单:一、这是小说,一段凄婉无奈的爱情悲剧比天花好看。二、我的文学情结判断,倾向于顺治出家。三、不宜轻忽清人野史记载。正史是官方记载,但最爱为尊者讳的正是官方。四、修清史的人,都是民国初期前清的胜国遗老,他们所处的时代,所掌握的资料,比我们今人所掌握的多不去许多。五、清代是我国考据学最发达的朝代,不但官方,民间考据也是很厉害的。民间考据或有反清意识的影响,但官方有更强的维清意识,应当等量齐观,他们的记载或更重视野史为是。
首先,顺治这个人,我以为本质上说,是个情种,不是龙种,任性得像头不听话的犟驴。满族人初入关时,他们的感情思维还没有政治化,热情奔放,游牧生活的自由洒脱,对爱情友谊的执着崇仰我们或许可以从今天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中去追想他们当时的风采。比如,陈世美那样的艺术典型(我说艺术,是因为真陈世美是个不坏的人)在少数民族中你能寻得到吗?不但顺治连同多尔衮,情致一般,要美人不要江山。我们今天的思路:什么天花啦,什么太后下嫁不可能啦,都是下死眼盯着故宫那个宝座:会有人为了女人放弃这个座儿?典型的汉人现代思维;多尔衮和大玉儿(孝庄太后)的事,他如想夺江山,夺江山并娶嫂子,比弯腰提鞋还要容易一点,但他不。顺治也是同类项他们的心,仍是长白山上丛林对歌时的心。再将话说回来,清人进北京时,关内哀鸿遍野,满目疮痍,荆棘榛莽蒿蓬满城,狐獾蛇兔出没残榭,绝不是我们今天见到的紫禁城那样风光。我见到资料,有老虎窜入大臣府邸中的事,这样的环境加上那样的心境,当皇帝坐九重,君临天下能有几多诱惑?顺治不重政治重感情,我们从《清史稿》里都可以读得出。他刚入关,政治经济军事诸多问题四边不靠,孝庄为了联系蒙古加强满清力量,为他娶了蒙科尔沁王的女儿博尔济济特氏。他不理人家,后来干脆废了她,可怜这女人,真的是无过得咎这就是实证吧?
我说了,我是感情判断,当然不是结论,历史情况万千纷纷繁絮,人的感情从汉代至今没有多少变化,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也,此事差不多。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四次登上五台山。别说古人,连我也疑惑:到江南必须路过五台山吗?清人分析:他前三次去是看望父亲顺治,每至,必屏侍从,独造高峰,不让身边人窃知什么信息。第四次去,是顺治已殂,写的诗也有霜露之感:
又到清凉境,巉岩卷复垂。
劳心愧自省,瘦骨久鸣悲。
膏雨随芳节,寒霜惜大时。
文殊色相在,惟有鬼神知。
顺治的事一篇短文是说不得了,再写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