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欧洲史:一本书历览欧洲数千年兴衰起伏,理解欧洲文明何以铸就今日世界
》
售價:NT$
1520.0
《
趣学CCNA——路由与交换(第2版)
》
售價:NT$
458.0
《
世界航空地理(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
》
售價:NT$
1112.0
《
学术的中心:英法德美
》
售價:NT$
398.0
《
为什么要读人类学
》
售價:NT$
352.0
《
井邑无衣冠 : 地方视野下的唐代精英与社会
》
售價:NT$
434.0
《
星地融合移动通信系统与关键技术从5G NTN到6G的卫星互联网发展
》
售價:NT$
968.0
《
妈妈,你好吗?(一封写给妈妈的“控诉”信,日本绘本奖作品)
》
售價:NT$
194.0
編輯推薦:
★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对普通人而言有生活价值的一本书,国内首次翻译引进
★特别针对解决以下几类人的问题:
①从小被父母百般宠爱,以至于总想让别人服从自己,从而不能与周围人好好相处的人;
②缺乏安全感、总是患得患失,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过于担忧,每日处于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之中的人;
③总是感到孤单,没有人认同和理解自己的人;
④对于进入新环境,如新学校、新工作单位感到恐惧的人;
⑤一直因为自卑而抬不起头来,总是小心翼翼地生活,不愿和他人有过多接触的人
★本书在阿德勒去世后出版,是其一生的、成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作品。全书蕴含阿德勒一生思想精髓: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并强调人的社会意识,引导读者修正自己的生活风格,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世界
★通俗易懂,对于洞悉自己和周围人的言行所对应的内心世界,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是普通读者了解心理学、了解人性、人的内心和行为模式及生命的意义所在的心理学经典读物
★精装品质,经典收藏
內容簡介:
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十五堂生活自修课,一步步带领你的心灵与世界和谐相处,走出自己孤单的岛屿,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在本书中生动细腻地阐述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各种形态、特质、行为习惯,进而剖析出适合自己的人生任务,修饰我们的生活风格,帮助读者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社会兴趣,从而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
如果:
你总是害怕和陌生人说话;
你总是对进入新环境感到胆怯;
你总是与周围的事物格格不入;
你总是孤单、焦虑、极度缺乏安全
那么,请你听著名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将通过本书与你娓娓道来:
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是可以被解决和超越的。
关键就在于,
你是否懂得建立社会兴趣,
为自己塑造健康的生活风格和对困境的认知,让自己适应社会,
进而借助社会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和超越困境。
人生,没有真正的完美,
但有真正的圆满。
你一直追寻的心灵良药,
不是孤傲,而是给世界一个拥抱。
關於作者: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
生于维也纳,现代世界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者,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者,与弗洛伊德齐名,世界心理学史中无法避开的少数璀璨的心理学家之一,心理学界泰斗级人物。阿德勒曾与弗洛伊德合作过十年,后因对弗氏的泛性论不能苟同而散伙,继而发展自己的人格理论。其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其著作有:《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又名《自卑与超越》,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生活的科学》《理解人性》《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教育》等。
目錄 :
第一章 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第二章 你的生活风格,决定你的困境
第三章 人生的任务
第四章 身体与灵魂
第五章 体形、运动、个性
第六章 自卑情结
第七章 优越情结
第八章 失败的形态
第九章 娇生惯养者的非真实世界
第十章 神经官能症的性质
第十一章 性变态
第十二章 童年的早期回忆
第十三章 妨碍社会兴趣发展的境况
第十四章 白日梦、夜梦
第十五章 人生的意义
內容試閱 :
人生就是所有问题的集合,寻找人生的意义也是一种问题。
每个人对人生意义的解释也不一样,因为它是测量思想、感情以及行动的基本依据。不过,真正的人生意义这张底片,是在个人犯错或遇到障碍时,才会显影出来的。
我们之所以会选择咨询、教育或治疗这一类工作,就是要缩小人生意义与个人错误行为间的差距。
举个例子来说明:许多古老民族的历史传说、个人创作,包括荷马、普鲁塔克及古希腊、古罗马的其他作家的作品,基督教经典、英勇冒险故事、童话、寓言、神话,都对人的性格做了深刻的描写。长久以来,在解读人类生活风格方面,都是诗人做得最成功。诗人们能够把个人的生活、行动、死亡在与时代的紧密关系中,用高超的手法整体性地表现出来,这是令人赞叹的。毫无疑问,在各个民族里面,也有许多不知名的人士,对人性有着超乎常人的了解,并且把他们的经验传给子孙。很明显,诗人以及那些对人性有超然了解的伟大天才,都对人与人的互动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见,也因此显露出他们的不凡。这种才华主要来自他们对于人类的兴趣,他们超然的经验、非比寻常的知识与洞见,是社会兴趣带给他们的报酬。
他们的作品有一个共通特性,是人们一定会留意到的,那就是:能够预测人性的改变及其在行为上的表现。也就是说,他们用推测的办法,看到了隐藏在外在表现背后的东西,也就是他们看到了个人行为的惯性律。许多人称这种天赋为直觉,认为只有高人才能拥有这样的能力。然而事实上,这种天赋是最常见的,无论在错综复杂的生活里,或是在面对茫然莫测的未来时,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使用它。
所有我们遇到的问题,对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经验,因为它们总会有些不同。因此,如果我们只用单一方法,例如条件反射来解决,就很有可能产生错误的判断。因为人生的每个问题都不同,也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这让我们必须重新检视所有可以采用的行为模式。
心理学在脱离哲学范畴之前,一直是种对人不会有害的学问,当时一般民众对人性的认知,起源于哲学家的人类学研究。然而,即使在当时学风主要还是在找寻一些适用于大众的普遍法则,当然,也没忽视单一个体的人性。由于哲学家把掌控世事的法则转移到人性里去,学者们对人的研究有了许多不同的观点。然而,人心里面那个深不可测又不为人知的强大力量究竟是什么?康德、席勒、黑格尔、叔本华、哈特曼、尼采以及其他人,都在道德律、意志、权力、意志或是下意识等名词中寻找答案。而强调内省的功夫,也在这时期开始流传开来。透过这个方法,人们应该就能预言心理意向以及相关的行为。不过,这个方法并没有流传下来,人们也因此不再相信它。的确,因为没有人可以保证,从内省得到的东西具有客观的意义。
到了科学发达时代后,实验方法获得普遍的认同,并且被采用。人们利用逻辑和机器,谨慎选择问题及安排测验,希望对人的感官,对智能、个性、人格有更多了解。不幸的是,用这种科学方法来研究人性后,人格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就逐渐丧失了。后来出现的遗传学理论,又把整个人性都放弃了,事实上,遗传学也只能证明某人拥有的生物能力,而不是具有使用这个基因的能力。内分泌腺影响理论也指向同一方向,他们把力量集中在自卑的一些病患案例上,以及在器官有缺陷时,人们的心理补偿问题。
接着出现了精神分析学派,这让心理学经历了一次文艺复兴。无所不能的人类(命运主宰者)在性欲 (libido)的名义下复活了,在地狱中痛苦,在潜意识中得到巨细靡遗的描述,原罪也在罪恶感中得到同样的表现。这时,天堂没有列在精神分析的清单中,但是日后创造的理想自我概念,也就是个体心理学的完美理想理论,支持了这个观念。尽管如此,这个创新的理论是往生活风格、个人的惯性运动路线上,以及向人生意义的新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尽管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沉迷于他的性隐喻,因而无法觉察到在人类前面盘旋的这个目标。此外,精神分析学说被骄纵儿童的世界拖累得太厉害了,使其总是把这一型人格看作是心理结构的永恒样式,也使其看不到人类进化中较深层的精神生活。其暂时成功,是无数骄纵放肆者支持的缘故,这些人很高兴地接受了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这是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规则,也因此更强化了他们自己的生活风格。
那些使用精神分析技巧的人,投入很大的能量和耐心,想借着这个理论来证明:人的表现行为、症状是和性欲连在一起的。
这个结论,使得人类的行为,在本质上看上去都像是一个虐待狂所表现出的冲动。
然而,个体心理学首先就很清楚地指出:所有的失常行为,都是起源于骄纵儿童对世界的不满。不过,精神分析也有一条认识进化冲动的途径对冲动的暂时适应。可是这一努力没有成功,它以常见的悲观态度,把死亡意愿这一观念看成是人们最终要完成的目标。但这并非是积极且健康的适应策略,仅是期待终会到来的死亡而已。
因此,个体心理学坚决地站在进化的立场,而且从进化的观点把所有人的奋斗看作是个人追求完美的奋斗。对生命的渴求,不论物质的、精神的层面,都是和这种奋斗意志连在一起的。因此,到目前为止,当每个人的心理形式出现时,都是由负面向正面的状态前进。每个人在他生命初始时,都为自己设计了一些惯性定律,为了顺应这些定律,他会利用他内在的能力、缺陷,以及他对周围环境的最初印象,来设定他自己的行为法则和思考逻辑。惯性律人人不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节拍、旋律、方向。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把自己和那些无法达到的完美理想做比较,因此总是会受到自卑感的压迫,但也会因为它的驱策而向前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