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售價:NT$
398.0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挣脱束缚、改写命运的6种时间观
》
售價:NT$
352.0
《
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
》
售價:NT$
806.0
《
纯粹·我只要少许
》
售價:NT$
367.0
《
经济史的趣味(全新增订版)(经济史与思想史丛书)
》
售價:NT$
383.0
《
中国古代鬼神录
》
售價:NT$
866.0
《
投机苦旅:一位投机客的凤凰涅槃
》
售價:NT$
403.0
《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
售價:NT$
316.0
|
內容簡介: |
《走近毛泽东》是红墙作家余玮全景解密伟人红 舞台上下之魅力,被寻访者深情倾吐开国**的红色 细节。
采写中,作者尽可能以纪实的手法记述毛泽东工 作生活的史实,披露红墙内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从 多方面、多角度、多侧面解密世纪伟人不平凡的多彩 人生,透过他的足迹去追寻其成功之路、探究其成功 因由。文字中虽无叱咤风云、惊心动魄的描述,但却 力求有血有肉、生动活泼,尽显伟人生活情趣、喜怒 哀乐,给读者一个完整而真实的魅力毛泽东。
|
關於作者: |
余玮,红墙作家、高端专访媒体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团中央《中华儿女》首席记者、赤壁文学院院长。出版有《红色书笺背后的周恩来》《邓小平的*后二十年》《真情朱德》《传奇陈云》《讲学中南海》《出入中南海的高层智囊》《中国高端访问》《魅力雷锋》等,有作品为中学《语文》课文。曾获全国**畅销图书奖等奖项,多部作品被确定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
|
目錄:
|
一、北漂的图书馆助理员在红楼励志
一各路新文化英豪齐聚红楼
二月薪8块大洋的岁月
三昔日的热血青年成为泱泱大国之领袖
二、保健医生披露红墙生活起居的细节
一领袖拉家常中冲淡拘谨氛围
二开国国宴的酒水上暗动手脚
三在中南海所见证的伟人细节
四近距离接触不一样的紫云轩主人
五口罩与书屋背后的红色传奇
六王叔叔成为毛家孩子家长的内情
七红墙内保健医生的健康宝典
三、爽约的君子协定与幸福的成人之美
一开国大典当天的毛泽东兴奋得彻夜难眠
二与毛泽东有个爽约的君子协定
三主席揭开那层窗户纸以成人之美
四见证伟人生活平凡而俭朴的一面
五几次虚惊让贴身卫士几次为不喜欢称万岁的主席后怕
六难忘挥泪相别之时的肺腑之言你们常来看看我
四、中央核心警卫的红色往事
一流浪娃从晋绥边区到北平
二目击中国政坛的风风雨雨
三见证改变世界的一周
四周总理最后想见的人成为毛主席的守灵人
五一场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特殊战役悄悄打响
五、近距离的见证
一第一班岗就在毛主席办公室门口
二贴身警卫随中央一次次大搬家
三见证世纪伟人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四韶山行与搏击长江
五九一三事件前夜的毛泽东
六对江青的不满与对主席健康的焦虑
七在波澜不惊中执行中国十月革命的特别行动
六、红墙警卫27个年头的真情回忆
一毛泽东说:你这个名字,中国的第一大江,你说了以后我就能记住了
二毛泽东说:10个五年计划以后,你们也老了,不要到那时候再后悔
三毛泽东说:你们比我好,想去哪就去哪,我却不能,哪儿也不能去,苦啊
四毛泽东说:今天我又要罚站了,哪里能像你们自由,想坐就坐在那里
五毛泽东说:有好几年不写文章了,现在不写不行了,要写文章反击
六毛泽东说:现在把火车调回来,我们马上就走,不要告诉他们,也不要他们送行
七毛泽东说:这是怎么了?这里发生过什么?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呀?
八陈长江说:医疗组和身边工作人员,还有在那里值班的中央领导都很紧张
九陈长江说:毛主席遗体的转移,组成的车队几乎和他生前外出时一样的编排
七、老照片上的国事风云
一在中南海的面试
二跟随拍摄毛泽东的南巡
三谜一般的11天
四还原一个个珍贵瞬间
八、为开国领袖主刀手术的日子
一神秘的会诊与跟想象反差较大的第一面
二锟铻昆吾由之
三国产医疗器械的准备和艰难的手术说服工作
四歪歪斜斜的四行文字成为杏林佳话
五倔强的患者和执拗的医生争执的背后
六给外国政要治疗的细节
七德医双馨的国医大师
|
內容試閱:
|
红色砖墙、红色窗棂,眼前这幢坐北向南的北洋 风格建筑有着明显的外部特征,附近的居民都知晓她 更承载着红色的历史烟云。
沙滩红楼,老北大的代名词、新文化运动的策源 地。红楼外的五四大街上车来人往,这百年老楼像一 位诉述着古老故事的老人静静地伫立在喧闹繁华的街 边。
北大红楼是一座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的凹字形的 建筑。民主、科学的旗帜曾在这里被高高擎起,就自 这红楼里曾先后走出了李大钊、陈独秀与毛泽东这三 位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也自这里走出了像蔡元 培、胡适、鲁迅等一位位近代中国响当当的文化人物 。
真理从这里启程!北大红楼是科学文化的摇篮, 更是革命的摇篮,这里不但曾聚集有中国一流学者或 专家,也培养出了无数革命志士。
拜谒红楼的时候,看到不少青年学生涌入红楼, 从他们聚精会神观看图说、聆听讲解的肢体语言中, 让人看到了五四精神正在得到传承,这种精神宛若长 了翅膀,又走出了红楼。
诚然,五四精神并没有过时,当代青年投身 基层建功立业即为五四精神的新延续 一各路新文化英豪齐聚红楼 北大红楼旧址现在是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一 楼是对外开放的展览馆,其一间书库旧址被布置成蔡 元培的办公展室,里面有书架、写字台和旧式台灯。
据考证,蔡元培的校长办公室应该是二层的某个房间 。有记载称,蔡元培的办公室里除了办公用品,还陈 列着他当年搞暗杀时的手枪和炸弹。
京师大学堂系北京大学前身,创办于1898年7月 ,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 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旋即 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 学,严复出任首任校长。
1917年1月9日是个飘雪天,北京大学的新校舍红 楼正在施工。不远处的沙滩后街的马神庙公主府,一 个戴眼镜留着小胡子的清瘦浙江人,正在进行校长就 职演说。他就是该校第五任校长蔡元培。
就职演说中,蔡元培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日 抱定宗旨,二日砥砺德行,三日敬爱师长。蔡元培指 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要求学生从 此以后,一定要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入法科者 ,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以后蔡元培每 年在学生开学的时候都要将此重申一遍。
台下的学生顾颉刚在五天前第一次见到这位新来 的校长,他曾回忆:他到校第一天,校工们排队在 门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他一反以前历任校长目中 无人、不予理睬的惯例,脱下自己头上的礼帽,郑重 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这就让校工和学生们 大为惊讶。 蔡元培就职不久,提出了兼容并包 的思想,开创了教授治校的管理方式,造就了北京 大学的一代辉煌。北大红楼厢房的展览馆中陈列着一 张中国文学系教授会的启事,红色竖版信笺,毛笔写 成,记录着某个下午北大文科15名教授选举教授会主 任的通知。那时候,北京大学在蔡元培的主持下通过 了各学科教授会组织法,由教授组织评议会,将学校 财政、人事等大权交给教授。而这种组织形式,在之 前一直不被民国教育部所允许。管理体制的改革,体 现了蔡元培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思想,目的是把推 动学校发展的责任交给教授,让真正懂得学术的人来 管理学校。
1916年,时任北大校长胡仁源、预科学长徐崇钦 与比国仪品公司订立借款合同,借款20万元,在汉花 园现沙滩学生宿舍东侧修建预科学生寄宿舍。1918 年9月落成后改作北大校部、图书馆和文科用房,被 称为第一院。因楼房的主体建筑用红砖砌成,故称红 楼。这年9月30日,文科教务处及文科事务室搬入红 楼,随后北大校部各机构:校长、各科学长、庶务主 任、校医陆续迁往红楼办公。10月2日,北大文科开 始在红楼上课。从10月12日起,图书馆开始迁往红楼 ,10月22日图书馆主任发出公告:本馆办公室一概 迁至新大楼第一层,各阅览室亦皆布置完竣,自今日 起即在新舍照常办公。图书馆的搬迁工作结束,意 味着红楼已经完全投入使用。
蔡元培以学诣为主,罗致各类学术人才,使 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他在北大给 教授们搭建了一个自由且自治的平台,陈独秀、胡适 、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李大钊等各路新 文化英豪,才从四面八方向红楼集合,继而拉开了一 场反对两千年中国封建文化的启蒙运动。
红楼一层西侧是第二阅览室,迎门而立的是一张 斑驳的旧式办公桌,桌上笔架、砚台一字摆开。桌边 的报架上陈列着《大公报》、《民国日报》、《国民 公报》、《华文日报》、《导报》英文、《支那新 报》日文等许多当年的报纸。温和而安静的阳光从 红木窗格中投射进来,让人仿佛依稀回到那个年代: 阅览室内有踱步思考的教授或讲师,条凳上随处可见 认真阅读、各抒己见的青年学生阅览室入口处的 小办公桌前,一个操着南方口音的年轻人认真而忙碌 地办理着借阅手续,闲暇时则如饥似渴地阅读报刊书 籍。他就是当年来北漂的毛泽东,时任第二阅览 室助理员。P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