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中国历史研究入门(全二册)
》
售價:NT$
1290.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夏天,19岁的肖像(青鲤文库)岛田庄司两次入围日本通俗文学奖直木奖的作品 ,同名电影由黄子韬主演!
》
售價:NT$
225.0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
》
售價:NT$
640.0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
纯数学教程
》
售價:NT$
390.0
|
編輯推薦: |
一位中央团校教授与一位基层团市委书记对共青团改革问题的探讨。
|
內容簡介: |
这本对话录,是中央团校教授与基层团市委书记的真诚交流,是群团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深刻握手。共青团改革正如火如荼展开,群团组织的四个化如何破解?共青团的专业是什么?共青团的凝聚力从哪里来?共青团的覆盖面怎么解决?改革的动力从何而来?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都需要革故鼎新,下决心、花力气去解决。宏观的形势与基层的困境、改革的目标与工作的抓手、青年的变化与群团的创新,都在这本对话录中得到鲜活的体现。这本书的思考,有的传统,有的超前,但都直面当前改革的热点与问题,说真话,说实话。相信每一位团干部和关心共青团改革的朋友阅读后,都不会觉得是浪费时间。
|
關於作者: |
吴庆,1969年出生,湖北黄石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团校)教授,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团校团研所所长、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秘书长、中国人才研究会青年人才专业委员秘书长。长期从事青少年发展及青少年工作研究,特别是国家政党政治与青年组织发展、青少年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参与、团队工作理论与实践等领域。丁凯,1979年出生,浙江天台人,管理学博士。先后在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玉环县发展改革局(挂职)、广东省中山市发展改革局工作。2011年7月至今任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书记。致力于共青团基层改革实践与理论研究,获第二届中国社会创新奖优胜奖,发表群团改革文章数十篇。
|
目錄:
|
第一章 源起:共青团要改革07一、对话精要07二、对话实录09三、对话参考23中山市简介23中山共青团工作简介24第二章 时局:共青团改革的背景28一、对话精要28二、对话实录29三、对话参考432013~2015年中共中山市委确定的全市重点工作内容43中山市青年群体研究46当代青年的价值追梦 48要让青年相信,你必须自己相信50第三章 根本:共青团改革的起点58一、对话精要58二、对话实录59三、对话参考70参与协同治理 助推和谐善治以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方式70新起点共青团转型发展的路径探索 80最好的老去方式,是共同成长88中山青年三大学习平台93第四章 变量:共青团改革的伙伴109一、对话精要109二、对话实录110三、对话参考122中山市青年社会组织研究122我国社会组织发育、发展的路径选择126社会建设与社会进步的组织基础135第五章 变量:共青团改革的阵地147一、对话精要147二、对话实录148三、对话参考156中山青年群体网络认知及使用156中山共青团158关于倡导网络文明行动的工作总结158第六章 战略:共青团的吸引力与凝聚力165一、对话精要165二、对话实录166三、对话参考180志愿服务的改革与转型:中山的探索180在创新中提升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与凝聚力190中山市少先队十大亮点196第七章 战略:共青团的有效覆盖200一、对话精要200二、对话实录201三、对话参考210中山电子团员证制度试点的若干思考210电子团员证的爱与恨221第八章 动力:共青团改革的推动者229一、对话精要229二、对话实录230三、对话参考240团干部的时间都去哪里了?240主业和专业:团干部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246第九章 系统:共青团改革的环境优化251一、对话精要251二、对话实录252三、对话参考265中山市党建带团建工作督查调研报告265如何破解群团组织的四化? 268群团改革的动力从哪里来272第十章 愿景:时代的担当274一、对话精要274二、对话实录275附录一301中共中山市委批转团市委《广东省共青团枢纽型社会组织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山)建设总体方案(2012~2015年)》的通知301广东省共青团枢纽型社会组织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山)建设总体方案(2012~2015年)302附录二311数字化共青团建设试点(中山)项目前期方案(2012~2015年) 311附录三331粤港澳社工义工合作试验区(中山)建设总体方案(2014~2016年) 331附录四343少先队组织建设创新试验区(2014~2016)工作方案343附件1:少先队组织建设创新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352附件2:少先队组织建设创新试验区建设任务分解表(2014~2016年)354附件3:少先队组织建设创新试验区改革技术路线图356附录五357青春小伙伴357团中山市委机关小伙伴(截止2016年4月)/357团市委转岗小伙伴(2011至2015年)/357团市委第十八届委员、候补委员(2013年12月选举)/357不是委员、候补委员的基层团委书记/358基层团委转岗团委书记(2011至2015年)/358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小伙伴(中册以上)/358后记:依然需要向前辈学习、向实践学习359
|
內容試閱:
|
前言这是一本关于共青团改革的对话录,对话时间是在2015年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之前,是一个从事共青团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和一个担任团市委书记的实践工作者关于共青团改革的对话。认识团中山市委书记丁凯是一种缘分。2012年底,我在北京参加第8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晚上一个精明的小伙子敲开我的房门,自我介绍是中山团市委的丁凯,特地过来和我探讨共青团工作的改革创新。当我听说他们在中山的改革正在申报中央编译局第二届中国社会创新奖时(后来获奖,受到全国关注,中央编译局专家围绕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育发展的路径选择主题,对中山展开调研,认为群团组织与社会组织有着天然的联系,遵循先释放增量,后激活存量的改革规律,群团组织的枢纽型建设,实际上意味着与现有体制优势相结合,这是转轨国家依托原有资源优势,交易成本最低的制度创新之路),我内心顿生敬佩,对这个事业心强、思路开阔的小伙子心生好奇,于是开始了我们之间不断的理论和实践的交流互动。2013年后,中山共青团的工作也进入了我的研究视野,我曾几次前往中山调研,丁凯的思想也引起了我的兴趣,他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发表的关于共青团改革的文章我也格外关注。在中央团校举办的全国团市委书记轮训中,我还选用了中山共青团改革的一些案例,引起了全国团市委书记的热议。2014年8月,我应邀到中山授课,课余我与丁凯进行了8小时的深度交流,就共青团改革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探讨形成了这本书的一些最核心的观点。今天我们把它细致整理出来,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的一种尝试。在我看来,从事共青团研究如果不和实践工作者交流,理论将是苍白的,而实践工作者又需要借用理论的视角才能提高实践的普适性价值。因此,最好的共青团研究应该是产生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但这种机会很难遇到。今天有了这个机会,努力做个有心人留下来,我认为很有意义。我并不认为中山共青团的改革思路就是最好的改革模式,有的地方我也有不同的意见,这个在对话录中可以看出来。但是,基于丁凯的改革站位(他多次讲他更关注的全团核心战略问题)和我作为理论工作者的普遍性的站位,我们的对话还是可以视作一套具有普遍性价值的理论。这些思考有的比较传统,有的正是当前热议的团的话题,有的甚至很超前,并不完全成熟,但却是对共青团改革的一种眺望。2015年,中国共青团到了不改革就难以继续发展的时刻。2015年10月9日,团中央在人民日报一文《积极稳妥地深化共青团改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发表,明确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共青团如果不积极应对、不改革创新,就不仅是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而且可能失去组织存在的价值。这话很重也确实符合实际。这么些年来,共青团为什么脱离了青年群众?共青团组织设置是否远远落后于青年实际?共青团在网络上的作为是否还不够大?共青团的服务是否还未能满足青年的多元需要?团干部的作风是否存在严重的浮漂和小官僚现象?如何更好地完成政党交给共青团的政治任务?如何进一步在社会中寻找青年工作的资源?如何增强共青团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如何面对如此之多的青年社会组织?这些尖锐的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下决心、花力气自我革新,切实整改才能走出当前的困境。这些问题在这本对话录中都有所涉及。期待中山的改革能给团组织破题提供一种有益的借鉴。为了大家更方便地阅读此书,了解对话中的一些核心观点,每章开头我们都选编了对话精要,结尾也附上了中山共青团近些年改革的一些具体材料作为理论的说明。本对话录的编排也遵循了共青团研究的理论框架。在环境章(共青团改革的背景)中主要说明了共青团发展的两大理论问题:党团关系和团青关系,在根本章(共青团改革的起点)中主要说明了共青团的核心职能;在变量两章中(伙伴与阵地)揭示了当前共青团工作与过去最大的不同青年社会组织和网络新媒体;在战略两章中(凝聚力吸引力和有效覆盖)说明了当前共青团最核心要解决的问题;在动力章(改革的推动者)讲述了团干部队伍的建设问题;在系统章(改革的系统优化)中讲了团组织发展的系统优化和持续发展问题。对共青团发展的环境分析、职能分析、变量分析、战略分析、动力分析、系统分析等是我们需要把握的共青团的基本规律,本书由此行文,也算是对共青团理论的一个基础普及。感谢丁凯同志的理论热情,希望更多的共青团实践工作者参与到与理论工作者互动的队伍中来,共同推动共青团的理论创新。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正在美国波士顿访学,重点研究世界青年组织的发展,观察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和两党的青年战略。在研究中我深深地感到,世界各国政党都在谋求得到青年人的支持,青年组织的发展也要站在世界文明发展最新成果和更宽阔的视野上进行谋划及设计,青年兴则国家兴,这绝非空穴来风,在此过程中,青年组织大有作为。吴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