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修订版)(师承钱锺书先生,比较文学入门,体量小但内容丰,案例文笔皆精彩)
》
售價:NT$
199.0
《
牛津立法研究手册
》
售價:NT$
1630.0
《
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
售價:NT$
290.0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售價:NT$
340.0
《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290.0
《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售價:NT$
345.0
《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售價:NT$
295.0
《
推荐连接万物
》
售價:NT$
290.0
|
編輯推薦: |
罗永浩诚挚推荐
过百万超爆点击,TED健康类*受欢迎演讲
为什么相对于顺产,剖宫产的婴儿更容易得免疫系统疾病?
为什么城市里长大的孩子过敏、哮喘、得肠炎的概率高?
为什么有的人特别招蚊子,而有的人容易得牙周疾病和胃溃疡?
埃博拉、H1N1、SARS、手足口病、炭疽病、艾滋病感冒、腹泻、过敏、痤疮、肥胖、哮喘抑郁症、焦虑症、自闭症、认知障碍这些传染性、常见性、精神性疾病的共同黑手是什么?
所有这一切的答案都是微生物!
我们看不到、摸不着的微生物,竟有如此大的威力,不但影响我们的身体,甚至影响我们的情绪!
一本书让你秒懂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对人体的巨大作用,让你知道微生物才是破坏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杀手。
|
內容簡介: |
什么是微生物?
通俗来讲,微生物分为三菌四体一毒,分别是细菌、真菌、放线菌,支原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以及病毒。
大到埃博拉、H1N1、SARS、手足口病、炭疽病、艾滋病等全球性传染疾病,小到感冒、腹泻、过敏、痤疮、肥胖、哮喘等常见症状,微生物跟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不但如此,微生物甚至能引发抑郁症、焦虑症、自闭症、认知障碍等精神方面的问题。
在这本开创性的书中,先驱科学家罗布奈特与科技记者布伦丹布勒以最新的研究为指导,简要介绍了微生物的发展史及研究史,用幽默的语言、可爱的图例和浅显的案例来揭秘这群寄居在人体表层和内部的微生物如何影响人类的健康、情绪及思维,并给出了改善饮食计划、正确使用抗生素及疫苗的实用性建议。
|
關於作者: |
罗布奈特(RobKnight),儿科学教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教授,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担任微生物组计划的负责人,美国肠道项目和微生物基因组研究项目的创始人之一。
布伦丹布勒(BrendanBuhler),顶尖科学作家,作品曾发表于《洛杉矶时报》等媒体。他以奈特研究为主题写作的文章,入选了2012年《美国最佳科学与自然写作文集》。
|
目錄:
|
前言 为什么有的人特别招蚊子?
第一章 人体到底寄居着多少微生物?
第二章 微生物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第三章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第四章 微生物对情绪及行为的影响
延伸阅读 微生物简史
第五章 打造更好的人体微生物环境
第六章 抗生素能频繁使用吗?
第七章 微生物与人类未来
延伸阅读 小小微生物的巨大影响
附录 如何了解自己的微生物组
致谢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我们知道,肠道微生物能够对疾病、健康或者肥胖产生影响。但我们的思想、心情和行为这些我们有自主权控制的东西,真的是不可侵犯的吗?
好吧,也许不是。
听起来可能有点疯狂,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控制着我们的性格和感受。微生物到底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呢?事实证明,微生物的干预机制太多了,多到无法一一考量。
在肠道里,微生物不仅能够影响消化食物、吸收药物和分泌激素的方式,而且还能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从而对我们的大脑产生影响。微生物和大脑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被称为菌-肠-脑轴,认识这个轴对我们理解精神障碍和神经系统有着深远的意义。
例如,现在已经知道抑郁症是种与炎症反应有关的疾病,许多肠道益生菌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如丁酸盐,会帮助肠道内壁细胞减少炎症的发生。最近的研究发现,微生物与人类的抑郁症有关系:颤杆菌会产生一种功能类似于天然镇定剂的化学物质,它会模仿神经递质-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降低脑部的神经活动,从而导致抑郁症。众所周知,母牛分枝杆菌等土壤微生物有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这使得一些科研人员提出了通过给人接种母牛分枝杆菌疫苗来减轻压力和治疗抑郁症的假设。特别要指出的是,伦敦大学的格雷厄姆鲁克曾提出,现在我们与老朋友土壤微生物接触不够(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人类都与土壤微生物充分接触,但是现在我们洁净的生活方式,已经将我们与土壤微生物分离开了),这可以用来解释有关炎症疾病频发的现象,如糖尿病、关节炎,甚至抑郁症。
此外,微生物除了对人类身体的化学物质有影响之外,也可能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塑造我们的思想。自闭症就是一个特别有趣的案例。一些研究报告证实,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体内的肠道微生物组与精神正常的兄弟姐妹的不一样。然而,由于往往与肠道疾病(如腹泻)联系在一起,自闭症本身就能够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所以现在很难说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究竟是源于自闭症还是腹泻。
人类体内的微生物还能对我们做什么以及如何思考产生影响。有时候,人类基因可以决定什么样的细菌可以寄居在我们体内,然后这些细菌就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行为。
受微生物影响的不只是胃口,焦虑是另一种受微生物影响的行为。在品种不同且遗传不同的小白鼠之间交换微生物,它们在焦虑测试中的表现就会不同。将容易焦虑的小白鼠身上的微生物转移到自身并不易焦虑的小白鼠身上,后者变得容易焦虑了;相应的,将不易焦虑的小白鼠身上的微生物转移到自身容易焦虑的小白鼠身上,后者则变得更加镇静了。
特定的益生菌已被证明可以改变小白鼠和人类的行为方式。现在超过500项研究都把益生菌和行为方式联系在了一起,尤其针对焦虑和抑郁症。例如,瑞士乳杆菌这种益生菌能够缓解小白鼠的焦虑;罗伊氏乳杆菌可以降低小白鼠在压力大时可能会引发感染的可能性;鼠李糖乳杆菌已经被证明能够减少小白鼠的强迫行为,比如埋弹珠行为;[12]还有我们在自闭症一节中提到的,脆弱拟杆菌益生菌菌株可以把小白鼠从自闭症、认知障碍和重复行为中解救出来。
能治愈小白鼠固然非常好,但你如果想拥有治疗人类的能力,那么生物医学科学就是你追求的目标。某些益生菌的临床试验已经取得了成功,比如,利用市场上出售的益生菌VSL#3和LCR35来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利用婴儿双岐杆菌泡碱来治疗儿童的乳糜泻。(肠道易激综合征和乳糜泻经常与抑郁症有关;一些研究报告说,多达40%的乳糜泻患者有抑郁症,这进一步证明了肠脑之间的联系)。
如果微生物能够改变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思想,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微生物来完善自己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