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我重今生

書城自編碼: 289969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 者: [美]艾米莉·狄金森 著 徐翠华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30807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9-01


書度/開本: 32开

售價:NT$ 22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与实践
《 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与实践 》

售價:NT$ 709.0
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海事法庭研究
《 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海事法庭研究 》

售價:NT$ 398.0
中年成长:突破人生瓶颈的心理自助方案
《 中年成长:突破人生瓶颈的心理自助方案 》

售價:NT$ 296.0
维奥莱塔:一个女人的一生
《 维奥莱塔:一个女人的一生 》

售價:NT$ 347.0
商业银行担保管理实务全指引
《 商业银行担保管理实务全指引 》

售價:NT$ 658.0
信风万里:17世纪耶稣会中国年信研究(全二册)
《 信风万里:17世纪耶稣会中国年信研究(全二册) 》

售價:NT$ 811.0
青铜之美 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青铜之美 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售價:NT$ 806.0
海外中国研究·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
《 海外中国研究·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 》

售價:NT$ 653.0

編輯推薦:
译稿选取了迪金森从十四五岁到二十四五岁写给同学阿比尔鲁特 Abiah Root的22封书信,是作者十年青春岁月的见证,突出地展现了诗人成长时期的性格特点、成长环境、交友情况和世界观、人生观,尤其是时间观、宗教观的形成,也显示了她与阿比尔及其他同学因不同的心路历程而做的人生选择。这些书信为理解迪金森的诗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同时译者也探寻了成长时期的迪金森在书信中表达的观点与她日后诗歌中表达的思想观点的内在联系。
这是首次出版迪金森的书信集中文译本,具有史料和研究价值。对解开迪金森隐居、神秘的身世和生活有重要价值。因此,书稿具有出版价值。书稿中附有这22封信的英文原文,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译文和原文,从中理解迪金森早期的成长与其日后诗歌创作的思想关联,激发读者对迪金森其人其诗的兴趣。
內容簡介:
译稿选取了迪金森从十四五岁到二十四五岁写给同学阿比尔鲁特 Abiah Root的22封书信,是作者十年青春岁月的见证,突出地展现了诗人成长时期的性格特点、成长环境、交友情况和世界观、人生观,尤其是时间观、宗教观的形成,也显示了她与阿比尔及其他同学因不同的心路历程而做的人生选择。这些书信为理解迪金森的诗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同时译者也探寻了成长时期的迪金森在书信中表达的观点与她日后诗歌中表达的思想观点的内在联系。
關於作者:
艾米莉狄金森又译狄更生美国著名诗人,去世一百多年来一直是英语世界许多学者关注的对象,她留给世界的丰厚遗产是富兰克林版本1779首诗歌和约翰逊版本1049封书信。
目錄
序 ........1
走近狄金森......1
狄金森致阿比尔鲁特书信:理解狄金森其人其诗的重要窗口......17
1.1845 年2 月23 日(5).....51
2. 1845 年5 月7 日(6).....61
3. 1845 年8 月3 日(7).....69
4. 1845 年9 月25 日(8).....79
5. 1846 年1 月12 日(9).....89
6. 1846 年1 月31 日(10)....99
7. 1846 年3 月28 日(11)...109
8. 1846 年6 月26 日(12)...119
9. 1846 年9 月8 日(13)....125
10. 1846 年暮秋(14).....135
11. 1847 年3 月14 日(15)...139
12. 南海德利,1847 年11 月6 日(18)...147
13. 南海德利,1848 年1 月17 日(20)...157
14. 南海德利,1848 年5 月16 日(23)...165
15. 1848 年10 月29 日(26)..171
16. 1850 年1 月29 日(31)...175
17. 1850 年5 月717 日(36)......187
18. 1850 年岁末(39).....199
19. 1851 年8 月19 日(50)...209
20. 1852 年大约1 月份(69)..217
21. 1852 年大约5 月份(91)..225
22. 大约1854 年7 月25 日(166).....231
参考书目 ..... 236
后记..... 240
內容試閱

在星光灿烂的美国文坛,艾米莉狄金森占有一席独特的地位。她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声誉日隆。一百多年以来,研究者从多种视角对她的诗歌及本人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他们根据所处时代的不同特征和自身立场,不断扩大诗歌解读的可能性,深化并丰富其内涵。
狄金森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尽管早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郑振铎、叶公超、邵洵美等著名学者就已经关注到狄金生及其诗歌,翻译家袁水拍也早在1949 年就翻译出版了她的五首诗;然而,国内学者对狄金森诗歌译介的深入研究则始于70 年代末期。随着江枫等翻译家对狄金森诗歌的翻译出版,国内学者也开始对这位隐身文坛多年的大家予以关注。从80 年代开始,有关狄金森的评论文章和论著渐渐出现。近年来,随着青年学者的日臻成熟,不少有质量的论文问世,国际狄金森研究的权威刊物上也开始出现中国学者采用中国视角解读狄金森诗歌的文章。2014 年11 月,狄金森国际研究协会和复旦大学在上海共同举办了狄金森国际研讨会,首次把国内外狄金森译者和学者召集到一起,畅谈体会,交流学习心得,把狄金森诗歌译介及研究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徐翠华正是这些学者中的一员。她的狄金森研究工作始于1998 年,十多年来,凭着对狄金森诗歌的强烈爱好和丰厚的学术素养,她虚心好学,笔耕不辍,活跃在狄金森研究的领域中,和国际知名的狄金森研究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并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值得称道的是,她的文章先后在《狄金森学术期刊》(Emily Dickinson Journal )和《狄金森国际研究协会会刊》(The EmilyDickins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Bulletin)等国际知名刊物上登载,成为为数不多的在这些刊物上发表文章的中国学者之一。
本书是翠华申报的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结题成果,她选择翻译狄金森在少女时代给好友鲁特写的信件。这些书信写于诗人的青春时期,当时的诗人和其他女孩一样活泼快乐,在学校有心仪的伙伴,在阿默斯特小镇的社交圈内也小有名气。这些宝贵的书信记录了诗人成长岁月的点滴,是理解诗人性格发展、追寻诗人成长轨迹的重要依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诗人的作品方面,对她书信的关注则较少,对于她童年和青年时期书信的关注则更为少见,本书的出版将填补这一空白。
近年来狄金森研究者们都试图重新解码造就这位享誉世界文坛诗人成长的因素,通过对影响其成长的因素新的解读和一些长期被忽视的事件的重新发现,多层次、多角度地观照诗人的作品及人生,发掘其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之间必然的内在联系,使读者得以走近真实的狄金森。以往的狄金森研究者一贯强调她的神秘性,着意把她描述为一位与外界完全隔绝的老小姐,把她的诗歌成就全部归结于她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自身的个体特征;近年来的研究者们大胆地将其置身于当时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中,力图以具体事例廓清历史事件与诗人生活及创作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对诗人的隐居原因也赋予新说,因此狄金森也以一个更接近常人的19 世纪诗人的面容清晰显现。可以说,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读者接近一个更为真实的、去神秘化的狄金森。
我和翠华的相识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当时她在我任教的学校求学。在校学习期间,她一直刻苦学习,积极思考,广泛阅读,为日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0152016 年,她赴美从事狄金森研究。作为她的老师,看到她的成长进步,我深感欣慰,谨以此序言祝贺她的著作问世。
刘守兰
2016 年,上海


走近狄金森
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于1830 年12 月10
日出生在美国东部麻省的阿默斯特镇,父亲是当地有名望的律师,母亲是家庭妇女,哥哥奥斯丁和妹妹维妮,兄妹三人很要好,姐妹俩终身未婚。阿默斯特镇在波士顿以西一百多英里的地方。她生于斯长于斯,一生除了去过波士顿几次和华盛顿一次,以及去几十英里开外的芒特霍利奥克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 )就读一年,几乎都在这小镇的家里度过。1 她生前仅发表10
首诗歌,可供叙述的事迹很少,但她去世一百多年来一直是英语世界许多学者关注的对象。
自1890
年狄金森诗集第一版问世以来,其作品历经不同时期编辑者(主要有19 世纪末希金森和托德夫人,20 世纪1030 年代比安奇和汉普森,40
年代宾厄姆,50 年代约翰逊和60 年代末至90 年代富兰克林等)挖掘出版,如今她留给世界的丰厚遗产是富兰克林版本收录的1779
首诗歌和约翰逊版本收录的1049
封书信。经过学者们百余年的努力研究,目前狄金森研究的主要流派有女性主义、历史主义、精神分析、宗教研究、哲学研究、文本和手稿研究,以及各类文化和传记方面的研究。1998
年由埃博文主编和99 位知名专家编写的《狄金森百科全书》出版,它呈现了狄金森研究的方方面面,包括了不同理论流派的研究成果。1988
年成立的狄金森国际研究协会,召开年度会议及三年一度国际研究大会,出版会刊和学术期刊。在亚洲,印度和日本研究贡献很大,有许多译著、专著和论文发表。国外狄金森诗歌研究专著和论文浩如烟海,但对其书信的关注度相对薄弱。2001
年梅斯默(Marietta Messmer)出版了研究狄金森书信的专著《心声的迂回表达:狄金森书信阅读》(A Vice for Voices:
Reading Emily Dickinsons Correspondence),2011 年初埃博文(Jane Donahue
Eberwein )和玛肯琪(Cindy Mackenzie )出版了《狄金森书信研究论文集》(Reading Emily
Dickinsons Letters: Critical Essays),显示了学术界对狄金森书信研究的关注。
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陆续有一些狄金森诗歌翻译和研究论文发表。出版译著的译者有:江枫、张芸、关天晞、木宇、吴钧陶、吴起仞、孙亮、王晋华、马永波、董恒秀、赖杰威、蒲隆、李慧娜、周建新等。刘守兰在《狄金森研究》中也翻译了涉及的113
首诗。另外,有许多译诗出现在诗集或期刊中,如黄杲炘、余光中和飞白等,其他的难计其数。不计重复翻译,上述译者于19842011
年间共翻译1113 首诗。2012 年王宏印、2013 年康燕彬相继出版诗歌译著,2014
年蒲隆翻译的《狄金森全集》出版,康燕彬、张芸翻译出版书信选集。目前我国有一部分学者关注狄金森研究,发表研究专著的学者有王誉公、刘守兰、周建新、岳凤梅、王金娥、刘晓晖等。在期刊网上输入狄金森搜索,可见上千篇期刊论文,但高质量论文较少。与国际同行研究相比,国内狄金森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狄金森是谁?对于许多研究者而言,狄金森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戴普曼(Jed
Deppman )在2008 年出版的《试着与狄金森一起思考》(Trying to Think with Emily Dickinson
)一书中,总结了英语世界学者们眼中狄金森的基本形象是隐居、神秘、杰出的诗人(the reclusive, mysterious,
brilliant
poet)。许多有关狄金森的书籍,尤其是传记,都有意无意地强化其神秘、隐者的形象。由于狄金森生平没什么惊人的事迹可书,研究者们对狄金森本人的恋情充满了想象。狄金森有6
封写给导师(Master )的信,研究者们据此猜测,诗人25
岁以后即隐居,是恋爱受挫的缘故。据信她的恋爱对象有三位:狄金森家的老朋友、《春田镇共和党报》发行人鲍尔斯(Samuel
Bowles,18261878),费城的牧师华兹华斯(Charles
Wadsworth,18141882),以及她父亲的朋友洛德法官(Otis Phillips
Lord,18121884)。也有人猜测她与她嫂子苏珊(Susan Huntington Gilbert
Dickinson,18301913
)是同性恋关系。猜测终归是猜测,并没有什么确凿证据证明所猜测的是事实。一些研究则把关注点放在狄金森的家人和朋友身上,试图从研究狄金森身边的人来了解狄金森。比如,朗索德(Polly
Longsworth )的《奥斯丁与梅布尔》(Austin and Mabel : The Amherst Affair and Love
Letters of Austin Dickinson and Mabel Loomis Todd
)探讨她哥哥和梅布尔的婚外恋情,从侧面展示狄金森的生活环境;波拉克(Vivian R. Pollak )的《诗人的父母》(A Poets
Parents : The Courtship Letters of Emily Norcross and Edward Dickinson
)则研究她的父母,认为她的母亲对她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西瓦尔(Richard B. Sewall )的两卷本《狄金森传》(The
Life of Emily Dickinson
)主要研究狄金森与家人,第二卷才开始论及狄金森。很多书名也以强化狄金森的神秘与奇特来吸引读者,比如,帕特森(Rebecca Patterson
)的《狄金森之谜》(The riddle of Emily Dickinson);吉尔伯特(Sandra M. Gilbert
)和古芭(Susan Gubar )的《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十九世纪文学想象》(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 :
The W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沃尔什(John Evangelist Walsh )的《恋爱中的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in
Love : The Case for Otis Lord);凯勒(Karl Keller )的《美界唯一的袋鼠:狄金森与美国》(The
only kangaroo among the beauty : Emily Dickinson and America)。
国内的研究者们也强调狄金森其人孤独神秘,其诗深奥难解。狄金森资深翻译者蒲隆在2001
年出版第一本翻译诗选时,就以《我们无法猜出的谜》为书名;他在2010
年出版的翻译诗集《狄金森诗选》的译序里,说诗人是谜一样的人,她的诗是谜一样的诗。刘晓晖博士的专著《狄金森与后浪漫主义诗学研究》探讨狄金森诗学的含混与模糊;王金娥博士的专著《孤寂的风景:论述狄金森诗歌中的孤独意识》。康燕彬博士的译著《狄金森诗选》前言部分,侧重展现狄金森思想与东方禅道文化的相通之处,称其常塑造寂、空、静、虚之境,晚年诗歌更加玄妙精微,深不可识。的确,狄金森以充满隐喻的抽象语言书写的诗歌,对于任何一位研究者都是严峻的挑战。台湾合作译者董恒秀和赖杰威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对狄金森60
首诗歌进行评论和解说;哈佛大学文德勒(Helen Vendler )教授选取狄金森150 首诗进行解说和评论,也花了退休后20
多年时间研究;狄金森国际研究协会的许多专家也都研究狄金森几十年。
可喜的是,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关注重点已经从关注狄金森其人转向关注狄金森其诗。狄金森是谁,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文化遗产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迪。她的诗歌犹如挖掘不尽的宝藏,令许多研究者流连忘返。但狄金森与普通读者的距离仍然是遥远的。这本中英文对照的《我重今生狄金森致鲁特书信集》,希望给普通读者提供一个走进狄金森内心世界的契机,它源于我作为读者翻译狄金森的文字,并力图从她的字里行间理解她所构筑的世界的阅读经历。
十几年前我写硕士论文时开始阅读狄金森作品和相关研究资料,尽管当时勉力搜集资料完成论文写作,却由衷地感觉自己在狄金森研究方面并未真正开始。当时不论是阅读狄金森研究专著还是狄金森作品,都感觉是在阅读晦涩难懂的天书。狄金森诗歌没有标题,20
世纪50 年代的约翰逊版本收录1775 首和90 年代的富兰克林版本收录1789 首诗歌,都以序号标示。2
习惯从标题判断内容的读者会感到无从下手,觉得整部诗集就像一个大谜团。也许是出于人皆有之的好奇心和想破谜团的天性,我想弄清楚狄金森诗歌到底说了什么。我们常说文如其人,我认为理解狄金森其文应是理解狄金森其人的捷径。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这句老话也给了我这样的信念:狄金森作品是可以读懂的,从诗人的字里行间理解诗人是可能的。第一次觉得狄金森诗歌可以翻译是阅读Winter
under cultivation Is as arable as Spring(冬日勤耕作
果实如春(Fr1720J1707)播)这首短诗的时候,虽然感觉很难找到恰当的词语再现原文涵盖的意蕴,却发现狄金森诗歌并非高深不可理喻。这首诗传达的信息是多重的,也是明晰的。它的寓意类似我国劝人惜时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但似乎更进了一步:狄金森强调的是在人们普遍休闲的冬天要勤于耕作。对她而言,冬耕既意味着在家里的温室里培育花草,也意味着笔耕不辍。若把冬季理解为人生的最后阶段,则这首诗给人以活到老学到老的味道。这让我理解到狄金森是在以诗歌表达思想。如今,经过多年的慢速阅读和翻译,对她作品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已有粗浅的理解,认识到她和她的诗文难解却并不神秘。为求进一步理解狄金森诗歌,我在翻译了约一半狄金森诗歌之后,从阅读她成年后写的诗转到阅读她青少年时写的书信,以寻找诠释诗歌的线索。这本书信集选取狄金森写给年少时的同学阿比尔鲁特(Abiah
Root )的22 封信,选自1958 年约翰逊版《狄金森书信全集》。《狄金森书信全集》收录了狄金森写给近百位亲友师长的1046
封信。相比之下,这22
封信数量不多,但篇幅较长,占了现存所有书信字数的十分之一,从十四五岁写到二十四五岁,是作者十年青春岁月的见证,为理解成长时期的狄金森和她日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阿比尔出生于1830
年,与狄金森同年出生。她是麻省费丁山春田镇西哈维鲁特执事(Deacon Harvey Root
)的女儿。阿比尔于1844 年6 月来到阿默斯特住在舅舅帕默家,在阿默斯特学堂就读半年。期间与狄金森、艾比伍德(Abby
Wood)、哈丽特梅丽尔(Harriet Merrill )和萨拉翠西(Sarah Tracy
)成为五人圈朋友(L11)。狄金森与她通信开始于1845 年2 月阿比尔离开阿默斯特以后,结束于1854 年7
月阿比尔结婚时,友谊维持了十年,有始有终。
狄金森给朋友们写了大量的信,流传下来的并不是她所写的全部,给阿比尔的书信是现存仅见的写给五人圈朋友的信。狄金森写给儿时重要伙伴简汉弗莱(Jane
Humphrey,18291908 )的信仅见6 封,最早一封给简的信写于1842 年,说及儿童时期同榻而眠之事(L3),接下来的5
封信则是在18501855 年之间。《狄金森书信全集》收录最多的是她写给嫂子苏珊(Susan Huntington Gilbert
Dickinson,18301913 )的信,从1850 年底直至1886 年诗人生命结束,共158
封,其中包含许多诗篇;其次是写给哥哥的信,有84 封,主要写于18471854
年间她本人或她哥哥离家在外求学期间。写给苏珊的信受到的研究关注最多,她与苏珊的关系也备受研究者们关注。3
值得留意的是,她给苏珊写的第一封信始于1850 年底,这时她与阿比尔的友谊已近尾声。
阿比尔保存了这22
封书信,后来交给了狄金森作品编辑托德夫人。4
这部分书信突出地展现了诗人成长时期的性格特点、成长环境、交友情况和世界观,尤其是时间观、宗教观的形成,也显示了她与阿比尔及其他同学因不同的心路历程而做的人生选择。这一时期形成的观点又与日后诗歌创作中表述的观点息息相关。为了方便读者理解狄金森,我写了《狄金森致阿比尔鲁特书信:理解狄金森其人其诗的重要窗口》一文,探寻成长时期狄金森的性格特点,她在书信中所表达的观点与她日后诗歌中表达的思想观点的内在联系,为读者理解狄金森做一些铺垫工作。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译文对照阅读这部分书信原文,从中理解狄金森早期的成长与其日后诗歌创作的思想关联,激发对狄金森其人其诗的兴趣。
理解狄金森应该从她的故乡阿默斯特镇说起。2008
年夏天,我带着疲于奔命的倦容,从车水马龙、水泥建筑林立的南国广州来到夏日假期人烟稀少的阿默斯特,参加狄金森国际研究协会在阿默斯特学院举办的年会,甚为当地的深厚人文环境所震撼。我在阿默斯特逗留了两个星期,望着满眼的翠绿和鲜花,头一次闻到沁人心脾的馨香空气,眼见图书馆里一望无际的书,心里感叹诗人狄金森确实是阿默斯特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造就出来的。夜间闻着从窗外渗入室内的馨香空气,想起狄金森在一封邀请阿比尔到阿默斯特来的信里写的话:亲爱的阿比尔,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拉上百叶窗,闻着窗外渗透进来的最香的微风,坐在一起谈谈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现在和我们的将来呢(L50
)我想我闻到的馨香和狄金森闻到的应是同样的。
阿默斯特是一座大学城,镇上有两所大学,一所是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另一所是麻省大学阿默斯特校区(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周边还有三所大学:汉普夏艾学院(Hampshire College)、史密斯学院(Smith
College)、芒特霍利奥克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五所大学资源共享。狄金森于18471848 学年在霍利奥克学院上学,当时该校为教会女子学校(Mount Holyoke
Female
Seminary),而阿默斯特学院则是男校。阿默斯特学院是美国精英教育的典型代表,有小哈佛之称。狄金森一家与阿默斯特学院渊源最深,她的祖先1630
年从英国移民到美洲大陆,祖父兄三代均为律师。祖父塞缪尔狄金森(17751838)出生于阿默斯特,是1814
年创办阿默斯特学堂(Amherst Academy )和1821
年在阿默斯特学堂基础上创办阿默斯特学院的主要创办人,他为创办阿默斯特学院募集资金并倾尽家财,终至破产离开阿默斯特。5
父亲爱德华狄金森(Edward Dickinson,18031874
)在当地开办律师事务所,官至美国国会议员,1835 年起任阿默斯特学院司库(Treasurer),直至1874
年去世。父亲去世后司库职位由她的哥哥奥斯丁狄金森(William Austin Dickinson,18291895
)接任。
由她祖父1813 年始建后经她父亲翻修的老宅(The Homestead )坐落在主街280
号,是联邦风格的两层砖房,现为狄金森博物馆,是阿默斯特学院的财产。老宅以西约100 米远是1855
年她父亲为她哥嫂建的两层楼房,名为长青居(The Evergreens),如今也是狄金森博物馆的一部分。狄金森1830 年12 月10
日在她家老宅出生,母亲是艾米莉诺克罗斯狄金森(Emily Norcross
Dickinson,18041882),兄妹三个,哥哥奥斯丁,妹妹维妮(Lavinia Norcross
Dickinson,18331899)。1840 年一家人从老宅搬到北喜街(North Pleasant Street
)一座木结构房子,1855 年搬回老宅居住,直至1886 年5 月15 日狄金森去世。在搬回老宅之前,她写过几首诗,她的诗几乎都是在1855
年搬回老宅之后写的。她居住的二楼房间方方正正,十分敞亮,有四扇大窗子,朝西和朝南各开两扇,窗外的夏天是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绿树成荫,风景优美。很难想象,住在这方开阔天地的房间主人与人们想象中的孤独寂寞的诗人有什么联系。目前当地人把这间房尽量按想象中狄金森在世时的格局布置,供游人参观。原有的物品现藏于哈佛大学。从朝西两扇窗望出去,可见一百米开外的长青居,朝南窗下几米处是主街。长青居斜对面是阿默斯特教堂7,距镇中心也就大约五百米的距离。阿默斯特是咫尺之地,处处展现着历史文化气息,有好几座大型图书馆。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图书馆是全美建筑最高的图书馆,阿默斯特学院的弗罗斯特图书馆里有狄金森特藏馆,镇上还有琼斯图书馆和历史博物馆,琼斯图书馆里面也有狄金森特藏馆和展馆,能找到的每一点有关狄金森的资料都会被精心保管。弗罗斯特图书馆以美国大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 )名字命名。弗罗斯特与阿默斯特有近半个世纪的缘分,19171938
年间他多数时间在阿默斯特学院任教,从他1949 年被任命为阿默斯特学院辛普森讲师之时到1963
年去世之前,几乎每年他都来阿默斯特讲学并逗留数周。弗罗斯特与狄金森生前素未谋面,如今阿默斯特人把他的雕像和狄金森小女孩形象的雕像,摆在长青居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形成对谈姿势,弗罗斯特雕像旁边刻着他生平简介和他的名诗未经行走之路(The
Road Not Taken )作为提问姿势,而狄金森的雕像旁也刻着生平简介和我指间握着一颗珠宝(I held a jewel in my
fingersF261J245 )这首诗作答。阿默斯特人认为,两人的诗歌都表现了对人生最朴素最深刻的理解。
走在阿默斯特,时时可以感受到当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与狄金森的关联。雕像对面街的那一边是颜色灰暗凝重的阿默斯特教堂,教堂门上悬挂的红色横幅异常醒目,更醒目的是上面写的标语:上帝依然在说(God
is still speaking)。标语前是一个巨大的逗号,标语上方有一行小字:上帝画上逗号的地方绝不要画上句号(Never
placed a period where God has placed a
comma.),足见阿默斯特的宗教氛围依然是浓重的。不难想象,在宗教氛围更加浓厚的时代,当镇里人和家里人都上教堂时,不去教堂的狄金森,心里顶着怎样的压力。不远处阿默斯特学院草地上竖着并不起眼的招牌地标,写着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阿默斯特学院,建于1821
年,它承载的历史却非常厚重,它见证的是美国教育开拓者的足迹。被誉为美国学术和教育之父的《韦氏词典》编纂者韦伯斯特(Noah
Webster,17581843),是除了狄金森祖父之外另一位阿默斯特学院的主要创建人。与词典为伴进行诗歌创作的狄金森,用的是1844
年版的《韦氏词典》。
夏天的阿默斯特是最美的,是狄金森最爱的季节。放眼望去,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尽在她的诗中:林间飞跃欢鸣的鸟儿,树上树下嬉戏的松鼠,草地上的蘑菇,围绕着花儿盘旋的蜜蜂蝴蝶,甚至是苍蝇和蚊子,都是她大自然中的亲戚,是她诗歌中的常客。在她写的季节诗中,写夏季最多。走在阿默斯特的林木花草间,我理解了一首原先没能理解没法翻译的诗:每次换一眼环视群山[An
altered look about the hills(Fr90 J140)],意识到这首写于1859
年的诗,是在赞美阿默斯特春夏之际大自然气象万千、生生不息之美。现翻译如下:
每次换一眼环视群山一道泰紫蓝光照进山村早晨的太阳照得越宽黄昏的草地余晖越深每走出一个朱砂脚印坡上出现一个紫色指每一苍蝇仓皇飞上玻璃窗又有一蜘蛛把他的生意忙公鸡每向前昂首迈一步每处都有一朵花儿要开斧头每在林中一声尖唱蕨香飘在无人走的道上这一切一切我无从说道匆忙看一眼你也就明了尼科德姆的生命之谜一年一度岁岁年年!
狄金森以她诗意的思考赋予寻常生命以升华的意义,在诗中随时体现着她对诗人的定义,即诗人应从寻常人事中提炼神奇的思想。8 诗人这种对所见所闻认真思考并努力寻找表达方式的习惯,在早期给阿比尔的书信里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