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NT$
254.0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NT$
352.0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NT$
407.0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NT$
398.0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NT$
857.0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NT$
602.0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NT$
332.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NT$
454.0
|
內容簡介: |
《临床中药学(供中药学、中药制药专业用)》是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的精神,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宏观指导下,以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积极与医疗卫生实践接轨、为临床服务为目标,依据中医药行业人才培养规律和实际需求,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建设的,旨在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和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
《临床中药学(供中药学、中药制药专业用)》始终坚持以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为中心,牢牢把握人才培养与行业准入两个基本点。在传承历版《中药学》教材的基础上,注重科学设计、整体优化,在理念和思路上有突破、在体例和内容上有亮点。一是规范了中药名词术语,在每章概述中对常用名词术语进行了梳理和诠释,使概念更加明晰。二是增设了常用中药处方用名,为临床正确处方用药奠定了基础。三是增设了中药的功效专篇,凸显了中药功效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四是增选了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的方剂以例证中药。五是在每药下增设了性能特点,融汇了历代本草的经典论述,体现了中药学术的传承性,增强了药物效用的说理性。六是增设了用药甄别,突出了辨证用药的特点。《临床中药学(供中药学、中药制药专业用)》是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的精神,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宏观指导下,以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积极与医疗卫生实践接轨、为临床服务为目标,依据中医药行业人才培养规律和实际需求,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建设的,旨在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和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
《临床中药学(供中药学、中药制药专业用)》始终坚持以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为中心,牢牢把握人才培养与行业准入两个基本点。在传承历版《中药学》教材的基础上,注重科学设计、整体优化,在理念和思路上有突破、在体例和内容上有亮点。一是规范了中药名词术语,在每章概述中对常用名词术语进行了梳理和诠释,使概念更加明晰。二是增设了常用中药处方用名,为临床正确处方用药奠定了基础。三是增设了中药的功效专篇,凸显了中药功效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四是增选了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的方剂以例证中药。五是在每药下增设了性能特点,融汇了历代本草的经典论述,体现了中药学术的传承性,增强了药物效用的说理性。六是增设了用药甄别,突出了辨证用药的特点。
《临床中药学(供中药学、中药制药专业用)》分为总论、各论和附篇3部分。总论共分5章,依次为绪论、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功效、中药的品质和中药的应用。各论共收载临床常用中药465种(包括附药65种、参考药67种),按其主要功效分为23章。每药依次以处方用名、主要药性、基本功效、性能特点、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用药甄别、现代研究和备注等内容介绍。附篇为中药名称源流考辨、中药常用命名方法和中药索引。
|
目錄:
|
总论
**章 绪论
**节 中药学与临床中药学相关概念
第二节 历代主要本草著作简介
第二章 中药的性能
**节 四气
第二节 五味
第三节 升降浮沉
第四节 归经
第五节 毒性
第三章 中药的功效
**节 对证功效
第二节 对症功效
笫三节对病功效
附:预防功效''、养生功效和配伍功效
笫四章中药的品质
**节 中药的产地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第三节 中药的炮制
第四节 中药的贮藏
第五章 中药的应用
**节 配伍
第二节 用药禁忌
第三节 剂量
第四节 用法二
各论
第六章 解表药
**节 发散风寒药
麻黄
桂枝
紫苏叶
附:紫苏梗
生姜
附:生姜皮
香薷
荆芥
防风
羌活
细辛
白芷
藁本
苍耳子
辛夷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柴胡
升麻
葛根
附:粉葛、葛花
第七章 清热药
**节 清热泻火药
石膏
知母
芦根
天花粉
栀子
夏枯草
淡竹叶
附:竹叶
决明子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
苦参
白鲜皮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附:山银花
连翘
穿心莲
大青叶
板蓝根
青黛
贯众
蒲公英
紫花地丁
野菊花
重楼
土茯苓
鱼腥草
大血藤
败酱草
射干
山豆根
马勃
白头翁
马齿苋
鸦胆子
半边莲
白花蛇舌草
熊胆粉
白蔹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
附:鲜地黄
玄参
牡丹皮
赤芍
紫草
水牛角
第五节 清虚热药
青蒿
白薇
地骨皮
银柴胡
胡黄连
第八章 泻下药
第-节攻下药
大黄
芒硝
番泻叶
芦荟
第二节 润下药
火麻仁
郁李仁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甘遂
京大戟
附:红大戟
芜花
牵牛子
第九章 祛风湿药
第十章 化湿药
第十一章 利水渗湿药
第十二章 温里药
第十三章 行气药
第十四章 消食药
第十五章 驱虫药
第十六章 止血药
第十七章 活血化瘀药
第十八章 化痰药
第十九章 止咳平喘药
第二十章 安神药
第二十一章 平抑肝阳药
第二十二章 息风止痉药
第二十三章 开窍药
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
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第二十六章 涌吐药
第二十七章 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二十八章 拔毒化腐生肌药
附篇
中药名索引
|
內容試閱:
|
《临床中药学(供中药学、中药制药专业用)》:
第四章 中药的品质
中药的来源,除部分人工制品外,主要是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和矿物。中药的产地、采集与炮制、贮藏等,对保证药材质量和保护药源,提高药物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草蒙筌》指出药必求真,服才获效。产地适宜,生长条件良好,采收适时,炮制得当,贮藏合理,则药材质量高,品质好,药力强,疗效佳;反之则药材质量低,品质差,药力弱,疗效欠佳。因此,中药的品质是决定中药安全、有效使用的重要元素。
**节 药的产地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决定了药材的品种和质量的差异性。如《本草经集注》提出诸药所生,皆的有境界。《千金翼方》强调用药必依土地。《新修本草》亦认为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本草蒙筌》指出地产南北相殊,药力大小悬隔。《本草备要》认为药之为用,地道不真,则美恶迥别。中医用药历来十分讲究药材产地,重视天然药材的质量,并由此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指出:所谓道地药材,是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或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又称地道药材,即具有地方特色、质地优良、疗效突出的特性。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子、青海的大黄、内蒙古的黄芪、东北的人参、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云南的三七、四川的川芎、山东的阿胶、浙江的贝母、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湖北的蕲蛇等,自古以来都被称为道地药材。大凡道地药材,一般在其药名前冠以产地名表示,常将地名与药名组合成道地药材的复合名称,如川黄连、川芎、川贝母、云茯苓、辽细辛、建泽泻、怀山药、苏薄荷、滁菊花等。
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道地药材的生产毕竟是有限的,其地域性或分布有时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环境条件的变化,使上党人参绝灭,东北人参成为道地药材;三七原产广西,称为广三七、田三七,后来云南三七质量更优,遂被称为滇三七,云南则成为三七的新道地产区。
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证明,重视中药产地与质量的关系,强调道地药材的开发和应用,对于保证中药疗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中药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再加上很多药材的生产周期较长,产量有限,因此,一方面强调道地药材产区扩大生产,另一方面,进行药材的引种栽培以及药用动物的驯养,成为解决道地药材不足的重要途径。如西洋参原本依赖进口,后来在国内引种成功;天麻原产贵州而今在陕西大面积引种;人工养鹿取茸,人工培育牛黄,人工养麝及活麝取香,人工虫草菌的培养等。当然,在药材的引种或驯养工作中,必须确保该品种原有的性能和疗效。为了进一步发展优质高效的道地药材生产,我国正在大力发展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以提高药材质量,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保护中药资源和生态环境,以达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三者统一。
第二节 药的采集
中药材所含的有效化学成分是药物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有效成分的质和量与中药材的采收季节、时间和方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千金翼方》云: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曝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废人功,卒无裨益。强调了药物适时采收的重要性。因此,采收宜择**时期。一般来讲,以人药部分的成熟程度为依据,也就是在有效成分含量**的时节采集。具体分述如下:
1.全草类多在植物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此时植物生长*旺盛,茎叶*繁茂,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高。若不需用根者可割取地上部分,如薄荷、藿香等;若须连根人药的则可拔起全株,如蒲公英、车前草等;而须用带叶花梢的则需适时采收,如夏枯草、薄荷等。
2.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盛开的时候采集,此时叶片茂盛,颜色青绿,性味完壮,药力雄厚,应及时采集,如荷叶、枇杷叶、大青叶等。有少数药材如桑叶,则需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
3.花、花粉类花类药材一般在含苞待放时采摘花蕾,以免香味散失、花瓣散落而影响质量,如野菊花、金银花等。对花期短的要及时采摘,花朵次第开放者应分次采摘。至于蒲黄、松花粉等以花粉入药者,应在花盛开时采收。
4.果实、种子类果实类药材一般在果实成熟时采集,如瓜蒌、槟榔等。有的须在果实未成熟时采集果皮或果实,如青皮、枳实等。以种子人药的,通常在完全成熟后采集,如莲子、银杏等。有些既用全草又用种子入药的,可在种子成熟后割取全草,将种子打下后分别晒干贮藏,如车前子、紫苏子等。有些种子成熟时易脱落,或果壳易裂开,种子易散失者,则应在刚成熟尚未裂开时采集,如茴香、牵牛子等。容易变质的浆果,*好在略熟时于清晨或傍晚时分采集,并要及时将其晒干,如枸杞子、女贞子等。
5.根、根茎类一般以秋末或春初,即二月、八月采集为佳。《本草经集注》说: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药力淳浓也。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也。大抵春宁宜早,秋宁宜晚。如天麻.葛根等。但也有少数例外,如半夏、延胡索等则要在夏天地上苗将枯萎时采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