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复原力
》
售價:NT$
345.0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NT$
440.0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
古文观止(上+下)(2册)高中生初中生阅读 国学经典丛书原文+注释+译文古诗词大全集名家精译青少年启蒙经典读本无障碍阅读精装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书籍国学经典
》
售價:NT$
440.0
《
问物:可触摸的意义
》
售價:NT$
375.0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NT$
360.0
《
世界杂货店:罗伯特·谢克里科幻小说集(新版)
》
售價:NT$
340.0
|
編輯推薦: |
26个民国男神,26段爱情故事。
他们的情爱历程,就是你我的寻爱明灯。
编辑推荐:
◆姑娘,看完这本书,你才会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情,什么是真情,什么是假意!
26段不同类型的爱情历程,总有一段相似你经历的情感纠葛。
看看男人们到底在想什么,然后对应出击。善待对你真心的情,痛击对你假意的爱!
◆姑娘,看完这本书,你才会明白为什么他不爱你,不选你,不娶你!
26个不同类型的优质男神,总有一款是你迷恋的类型。
看看男人们到底会爱什么样的女子,然后适当的改变自己、收割男神。
◆姑娘,看完这本书,你才会知道怎么抓住他,留住他,俘虏他!
26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爱情故事,总有一个符合你现在的际遇。
看看男人们的选择和决定,然后给出相应的对策,成为那个笑到*后的人。
|
內容簡介: |
每个男人都有功成名就的梦,也有温香软玉在怀的柔肠。
他不重钱财重侠气,五花马,千金裘,尽数挥霍如土;
他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不闻窗外琐事,不理红尘俗世;
他是翩翩浊世佳公子,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他们都是很好很好的人,也是再难遇见的人。
优秀的男子大家都爱,但什么样的他才算是良人?我们又需要怎么做,才能留住他的心?
这一出民国情事,美人层出,君子无双。至情至性如他们,出类拔萃如他们,为我们给出最正确的爱情解答。
|
關於作者: |
张其姝,文学硕士,曾留学德国。喜欢一切旧的东西,尤其古字古文。每日都会在晋江和红袖写作,有幸得到很多人的喜爱,很感恩。
这本书写在《心若淡定,便是优雅》之前,但却完稿在之后,是因为纠结,也是因为感觉有太多话想讲。
这是一个关于民国最优秀男子的爱情故事,他们会爱上谁?会选择谁?会放弃谁?我们又要如何提升自己,才能俘获那些优秀男子的心?我很希望自己讲透了,你看懂了。
|
目錄:
|
第一章 李叔同:爱,就是慈悲 1
他来了一下子,你误了一辈子
第二章 林语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1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第三章 徐志摩: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20
真实的生活,总免不了一地鸡毛
第四章 宋子文:不如怜取眼前人 32
爱得早不如爱得巧
第五章 钱锺书:初会便已许平生 40
最合适的婚姻,是门当户对两相知
第六章 胡适:至亲至疏夫妻 50
男人的爱很短,情却可以很长
第七章 张学良:本是花间客,风流成薄幸 61
别爱一个不回家的人
第八章 蔡锷:一片冰心在何处 73
你只是看起来很幸福
第九章 张伯驹:不照离别,只照欢颜 82
易求无价宝,难得知心人
第十章 袁克文:浮生长恨欢愉少 91
要暖男,不要中央空调
第十一章 荀慧生:只留此生戏一场 101
相遇靠缘分,相守靠真心
第十二章 梁启超:饮冰十年,难凉热血 109
若无勇气,终将失去
第十三章 鲁迅:此恨不关风与月 117
爱与不爱,都是伤害
第十四章 朱自清: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 129
真心才能成就婚姻
第十五章 陈寅恪: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139
最浪漫的事,就是一起变老
第十六章 刘半农:且以深情共白头 147
心住猛虎,细待蔷薇
第十七章 瞿秋白:深知身在情长在 156
每一段情,都用真心
第十八章 老舍:从此无心爱良夜 165
人若不同心,则无法同行
第十九章 巴金:唯不忘相思 175
轰轰烈烈只一时,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二十章 卞之琳:恁时相见已留心 185
爱到深处,才懂放下和成全
第二十一章 戴望舒:他生莫作有情痴 194
路过错的人,才能和对的人相逢
第二十二章 邵洵美:万事只如风过耳 204
学会洒脱,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第二十三章 顾维钧:曾是惊鸿照影来 216
在对的时间出现,才是对的人
第二十四章 黎民伟:春花秋月皆我意 229
明白自己要什么的人最幸福
第二十五章 傅斯年:无缘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 237
最深的爱,是追随
第二十六章 蔡元培:愿我如星君如月 246
爱是供养,且爱且成长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李叔同:爱,就是慈悲
他来了一下子,你误了一辈子
玥的男神走了,他选择了定居国外,这为玥长达9年的明恋画上了句号。
那天她喝醉了,我搀着她上车,她在我的肩膀上号啕大哭,无法自控。
多年前,他就是风华无双的模样,家世良好,学问不错,幽默体贴,容貌也生得俊朗。
他是哥哥留学时的好友,趁着假期来这个城市游玩。她那时只18岁,见着他,心如立春的湖水,风一吹,生了涟漪。他有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偶尔讲点俏皮话,像极了电影里的男主角,
她很自然地迷恋上了。
她报考了他的母校;她申请了他所在城市的研究生;她追着他回了国她甚至把自己的网名统统改为云胡。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他当然知道她的痴心,但他明确拒绝:我没办法给你保证什么,我也不想因为我们关系的改变,伤了我跟你哥哥的友情。
这9年间,他也谈过几次恋爱,均无结果。
这9年间,追求玥的人也很多,但她全部拒绝。不是他们不好,而是他太好。
她以为他们终究还是会在一起的,但他却走了。当然,她可以再一次追出去,但她累了。
我的青春都给他了,我不想再把人生也给浪费了。停顿 片刻,她伤感地问我:你说我还能遇到一个动心的人吗?
当然能,只要你放下对他的幻想。每个女人都渴望得到10 克拉的钻戒,但全世界能拥有的又有几个?我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忘了他吧。他再好却不属于你。
我们实在很难不爱上那样的男子,但守住他却又太难。他像流云飘荡,不可触碰,不可占有。譬如李叔同。
他那样耀眼,一如夏日的初光
提及弘一法师,也许会有人感到陌生,但李叔同这个名字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乐音却是每个人都熟知的。
李叔同幼名李成蹊,出生于天津一个富商家庭,人称桐达李家,他的父亲李筱楼乐善好施,有李善人的美誉。晚年李筱楼好佛,家中常常有僧人来诵经拜忏,李叔同觉得新奇而有趣,和侄儿一起,披着床罩扮演和尚,口中念念有词。
他自幼聪慧异常,像任何旧式笔记小说里的公子哥,生于金玉,天赋异禀。甚至他的出生都像极了《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据说诞生时有一只喜鹊衔来了松枝,家人都视之为祥瑞。
聪明人往往背负着更多的期许,这是一件毫无道理而又理所当然的事,我们会将自身不能得到的美好寄托在旁人身上,美其名曰希望。这一切只因对方具备能力,所以他承载了实现你我希
望的责任,这是无形的下意识的道德绑架,但无人察觉,我们只会在希望落空时恨恨地抱怨,你太让我失望了。
李叔同承载了李家的希望,只因为他聪明。一个生来不平凡的人,似乎要有所成就才配得上那样的传奇色彩。
李叔同五六岁便启蒙了,跟着兄长文熙读书,并学习日常礼仪。文熙对他的教导很严,这渐渐养成了他沉默寡言的性格。8岁时,他正式拜师,入了学堂,念四书五经,也学金石书法。到了13岁,他学习书法已经小有成就,人人都知道李家有个早慧的少年郎。15岁时,他写出了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的诗句,声名鹊起。
这时,他的叛逆期不约而至。
李叔同腻烦了经国济世的正经学问,他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路子,反倒是迷恋上了诗画戏曲这类玩意儿。他三天两头往戏园子里跑,有时还客串个角色。当时天津最有名的是天仙园,当红的角儿是杨翠喜,李叔同也不怕人议论,和她来往密切,两人切磋唱腔和身段,唱完了戏,他再提着灯笼送她回家。
他骨子里有一股贾宝玉似的混世魔王的劲儿。
百日维新时,李叔同18岁,他刻了一方私印:南海康君是吾师,以此明志。政府认定他是叛逆之党,于是,他带着母亲远走上海。
张爱玲曾经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有才之士,自然具备骄矜的资本,尤其是这种少年成名的郎君,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举手投足无不倜傥。
在李叔同面前,大概很少有人能高傲起来,他就是传奇。
他是大家公子,如玉如珠,腹有诗书,翩翩风姿令人倾慕。他又是江南的青衫过客,江湖载酒,挥毫泼墨,章台走马时撩拨 了帷幕后的琴声。他更是细雨骑行的侠客,儿女情长,若有不平便拔剑。
那是他最恣意的时光,就像繁花热烈,开在三月。
来到上海的李叔同年轻才盛,很快崭露头角,他加入了当时的文艺团体城南文社,也因此结识了城南草堂的主人许幻园。
许幻园出身富贵,为人慷慨,一度是上海新文学界的领军人物,而李叔同因为文章不凡,每每夺得文社魁首,让他倾慕不已。许幻园特意延请李叔同来许家居住。于是李叔同搬到了城南草堂的后院,挂了块李庐的牌匾,自此,两人毗邻而居,和睦相处,感情也日益深厚。
除了许幻园,张小楼、蔡小香、袁希濂等人也和李叔同交好,他们个个都是清章才俊,当时人称天涯五友。
那真是一段好时光,白马轻裘,书生意气。他们吟风弄月, 流连歌舞,出入各种烟花艺馆,日子风雅而悠游。
林语堂说: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 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独立的一个人。
他是真正的天才,琴棋书画,诗酒歌茶,样样都精通,而且成就不俗。
1907年,李叔同登台表演话剧《茶花女》,他饰演女主角玛格丽特,舞台的布景设计、化妆、服装和道具开风气之先,反响巨大,一时万人空巷。他还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
主要成员,此后陆续改编出演了《生相怜》《汤姆叔叔的小屋》 和《黑奴吁天录》等,无不引发热烈的追捧。
在音律上,李叔同的造诣也不俗,他是国内最早从事音乐创作并成果斐然的人: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 志》,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第一个在国内推广钢琴,第一个引进西方乐理。
其实,一曲《送别》足以窥探这个男人的音乐天赋,他的细腻与哀婉,他如诗人般的多情,他信手拈来的才气,在这首曲子里一览无遗。
李叔同的绘画相当出色,素描、水粉和油画都擅长,当他启用裸体模特时,舆论哗然,这是前所未有的事。至今我们还看到他留下的一幅《裸女》,画中是他的爱人,身无寸缕,圣洁如同玉雕。
他最为人称道的是书法,自小习艺,笔耕不辍,犹如浑金璞玉,可见质朴风骨。
这每一桩,落到旁人身上,都堪称才子,而李叔同却是爱一行,精一行,是个十足的全才。
才华对男人的增值,就像一支口红给女人的安全感,尽管我们并不愿承认自己缺乏魅力,无人时素着脸,但人前还是烈焰红唇地出现。
李叔同完美得近乎不真实,除了才华横溢,家境富裕,他本人也是眉目清华,俊朗如珠玑。他留下不少照片,早期都是英姿少年,白净而瘦,神色间傲气凌云。
如果按着才子的套路走下去,李叔同或许是游戏人间的李白,诗酒平生,寄情山水;又或许是悠游纵情的贾宝玉,空有诗情画意,不懂众生芸芸。但他毕竟没有走那条路,他说: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1918年,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剃发为僧,法号弘一。
倘若将李叔同比拟成一本书,再多的言词都诉不尽他这前半生:有诗歌的深情与婉丽,有散文的悠然,有小说的跌宕起伏,有曲辞的曼妙。他的精妙却不仅仅如此,纵使费尽言语,也难以描摹出他风华的一二。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他同样不凡的后半生,在浓墨重彩之后,他书写了另类的传奇。
我忍不住多花了一些笔墨来写李叔同情爱之外的人生,他是那样的耀眼,一如夏日的初光,再一如你我心中得不到,又放不下的过往。
很难不爱上这样的男子
才子向来不缺乏爱慕者,尤其是李叔同这样天下无双的才子。
李叔同的妻子俞氏大他两岁,是天津某个茶商的女儿,由李叔同的母亲做主,20岁时嫁给了他。
在28年的婚姻中,他们相敬如宾,先后生了两个儿子。老妻稚子,这显然不是李叔同理想化的生活,此时的他还是意气风发的,家庭只是一小部分,他更多地将心思放在诗书风流,指点江山上,身边倚红偎翠。
1905年,李叔同的母亲过世,他从富贵悠闲的日子里清醒,决定东渡日本留学,去寻找另一种人生。
李叔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京美术学院油画科,专攻西洋油画,这时他遇到了他的第二任妻子。
关于这位日本妻子,坊间传说纷纭。有人说她是李叔同房东的女儿,有人说她是模特,也有人揣测她是李叔同的校友,她甚至连确切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李叔同在信中称呼她为诚子。
可以确定的是,她是他的模特,他以她为原型,创作了大量的裸体画。 做人体模特,这在当时多少有些异类,况且李叔同还是 一个并不熟悉的异国人,诚子必然是出于对他的信赖,又或者是对艺术热爱至极。
这不是一个庸俗的姑娘,她热烈而美丽,是他灵感的缪斯,樱花飘落如雨的时候,他们顺理成章地相爱了。
李叔同在日本生活了6年,诚子始终左右,1910年,他回国时,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追随。
此时的李叔同洗去往日的铅华,不再迷恋风月诗画,而是投身教育。他北上天津执教并创办报刊,后来又南下浙江 两级师范学堂,出任绘画及音乐老师,寓所不定,诚子被他安置在上海。
纵观那些李叔同爱慕过的女子,我们不难发现,他喜好聪颖灵气之人,对精神的渴求多于情爱的欢愉。可是,他本就曲高和寡,从杨翠喜、李苹香,再到诚子,也许没有人能真正抵达他的内心,与他并肩。
其实不止男女情爱,朋友也是如此。
正如丰子恺所说,他(李叔同)在文艺的园地转了个遍,无一不通,最后落得独孤求败的下场。
旁人尚且在物质与精神层面挣扎,他则开始审视灵魂。无人能指引他,于是他投身于博大精深的宗教。
39岁的李叔同选择了出家为僧。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很多人始料未及。诚子带着他的幼子赶到虎跑寺,他不肯相见,只是托人带信给她,安排朋友送她回国。
他是决心皈依佛门了,将自己往日珍藏的书籍字画和印章悉数送给朋友,闭关谢客,专研佛法。他也四处云游,在杭州、温州、绍兴等地往返,却非佛事不做,非佛语不说,非佛经不书。
从锦衣玉食的公子变为粗茶淡饭的闲僧,他安之若素。
李叔同滞留宁波时,曾经在夏丏尊家里小住,他过午不食,仅有的一餐也很简朴:一碗米饭、一道咸菜和一杯白开水。
夏丏尊不忍,问道:一碟酱菜,你就不觉得太咸了吗?
李叔同答道:咸有咸的滋味。
那白开水就不嫌太淡吗?
淡有淡的滋味。
夏丏尊见他清苦,送给他一副白金水晶眼镜,他转而送给了泉州开元寺,让他们卖了钱去筹集斋粮。
一枝见佛性,一叶见禅心,他就是那夜半时分的天边 月,光华满地,无人懂,却慈悲。
1928年,刘质平、丰子恺等人共同集资在白马湖修筑了晚晴山房,供李叔同居住。
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晚晴是暮年的李叔同为自己取的号,大概也是他此时的心境。
诚子曾经重返中国,她追至西湖,与他相见。他白发淄衣,面色如水,丝毫看不出从前花前月下时的风雅模样。
她问他: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李叔同云淡风轻地回道:爱,就是慈悲。
她不懂,伤心地责问:慈悲对世人,何以独伤我?
他没有给她答案,但他内心是有答案的。
李叔同62岁在温州不二祠圆寂,临终前,他让弟子在龛脚垫上四碗水,以免蚂蚁爬上尸身被不小心烧死。善心可见一斑,大爱因此无形。
微疗愈
有美一人,宛如清扬;风华绝世,才情无双。
我们实在很难不爱上这样的男子。李叔同留给世人的绝笔是四个字:悲欣交集。他被很多人爱过,也爱过很多人,男女情爱,世俗情义,他在锦绣中走了一
遭,然后潇洒抽身。纵使从前千般风情、百般旖旎,可他抽身如挥剑斩丝,毫不留恋。
他是活通透了,而我们不能,还在爱恨中挣扎。
遇见这样的男子,是劫难,也是缘分。把握好距离,这段相遇便是天边月与地上湖,遥遥相望,美而悠久;如果失了分寸,它便是破了的镜子,伤得你体无完肤。
爱如指间沙,越是握紧,最后越是一无所获。我们都该明白,拥有时便珍惜,失去时便放手,日后还有风景,转身另有天地。逝去的爱与男人,记忆再深刻明晰,也终究是过去。执着于得不到或已失去的,毫无意义。
他来了一下子,你误了一辈子,何苦呢?
最近再见玥,她依然单身,但人却明朗了很多:我开始相亲了,哥哥把他的单身朋友天南海北的全约了个遍。他们都很优秀,我觉得我应该能遇到一个真正合适的人。
肯定的,你一定会很幸福。我笃定地回答她。
第三章 徐志摩: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真实的生活,总免不了一地鸡毛
公司安排了teambuilding,一大堆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各种吃喝玩乐后,又包场看了一部文绉绉的爱情片。
那电影名字扑面的浪漫情怀,故事也轻松讨喜。异地相隔的男女,各自有着生活的不如意,偶然的契机让他们开始书信往来。时间让两人相熟,他们慢慢渗透对方的心底,在经历了波折和失望之后,他们终于得以见面。
画面最后定格在男女相拥的时刻,故事戛然而止,似乎结束了,又似乎还有无数的可能。
走出电影院,我忍不住和同事讨论:你说他们会在一起吗?
应该不会吧,一个男同事摇摇头,说道:这就是拍给小年轻看的电影,两个成年男女要现实得多,你想,他们真的喜欢对方吗?
一针见血。可见男人还是清醒而现实的,那种不管不顾的冲 动只在电影中出现。他称呼她为小虾,她以为他是教授,一个俏皮伶俐,一个好为人师,两人借着文字逞口舌之快,反正不用见面,谎言和距离会美化彼此的龃龉和不堪。于是,他们都心动了,但这不是爱情,这只是对现实的逃避,他们把对方视作桃花源。
有多少爱情就这样轻率地开始,最后也只能轻率的结束,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只是爱上了自己想象中的那个人。
你没有错,是我飞蛾扑火
很多人觉得徐志摩对张幼仪残忍,她曾经也略有微词,但徐志摩似乎从不曾察觉。他对她绝情得理所当然,甚至他并不认为那是伤害,在他看来,他解放了两个不幸福的人。
这种自以为是的文人情怀常常伤人,也常常自伤,但奇怪的是当事者却不自知。
徐志摩倒不是十恶不赦的负心人,他就是犯了旧时才子的通病:一厢情愿而又一往情深。他就像山阴道上的行人,见了美景,目不暇接,刚咏过牡丹,转身又歌颂芍药,满心仍是孩子气。等过了花季,满地的狼藉,他仍不知道自己喜欢
的是什么。
这让人可怜,又让人可恨。
尽管如此,徐志摩却让人讨厌不起来,因为他实在是个才气纵横的人。
徐志摩原名章垿,出生于浙江海宁,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首富。他自小生活优裕,不识疾苦,是个悠闲的翩翩少年郎。
在民国一众文人中,徐志摩的相貌算是出众的。照片上的他眉目清俊,有一股山明水净的味道,笑起来似孩童般纯真,这得益于长期的富贵生活。
在羽翼下长大的孩子总会带着一份恣意,年少轻狂,更何况徐志摩还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孩子,渐渐形成骄矜的性情。
徐志摩14岁前都是在学堂念书,学习古文典籍,后来先后到杭州、上海求学,开始接受新式教育。他生性好动,兴趣也广泛,对小说、科学、外文和政治学都有涉猎,1918年留学欧美, 一连选读了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和哲学等。
他对待感情的态度类似于此,他只接受他喜欢的。所以,当父亲徐申如订下他和张幼仪的婚事时,徐志摩立刻表现出了抵抗。
第一次见到张幼仪的照片,徐志摩撇了撇嘴角,嫌弃地说: 乡下土包子! 当我们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她所有的对也成了错。
张幼仪的条件并不差,她的父亲是上海宝山县首富,家中兄弟上进好学,她本人也就读于女子师范学校,知书达理,并不是愚昧无知的乡下姑娘。她之于张家,算是下嫁,这也是徐申如强逼儿子结这门亲的原因,但张幼仪的姿态反而是低到尘埃里。
徐志摩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厌恶,长子阿欢出生后,他就选择了出国留学,丝毫不顾张幼仪和孩子。他在美国待了两年,拿到了学士学位,得了一等荣誉奖,紧接着又到了英国。
他自由自在地享受着异国风情,享受着西方教育的洗礼。
或许,他刻意避开张幼仪的存在,因为那就是一道伤疤,提醒着他的失败:他是人人捧着护着的少年公子,明明应该顺心如意,却不能做主自己的婚姻;他是时代的弄潮儿,头脑灵活,思想开明,却被迫服从了一桩封建婚姻。
张幼仪不是不好,相反地,她称得上民国白富美。从照片看,张幼仪生得秀丽端庄,她脸颊丰润,眉目温顺,像极了很多大家闺秀的画像,虽不惊艳,但从容笃定。她的性子也同样如此,没有时下女学生的新潮和活泼,安静地围着小家庭打转。
这明明是个宜家宜室的好妻子,但偏偏徐志摩不喜欢。他怎么会喜欢一个循规蹈矩的女子呢?他性情爱闹,爱各种新奇的事,活泼好动。
郁达夫曾说,徐志摩在课堂上或宿舍里也静不下来,总是和同学交头接耳地密谈着、高笑着,跳来跳去,和这个那个闹闹,喜欢出其不意地做出一些很可笑很奇特的事情,来吸引大家的注意。
在这个张扬的才子眼里,张幼仪的端庄坚毅、她的能干、她的沉默内敛都变成了呆板乏味,他喜欢热烈明艳的山茶,盛放时惊天动地。
客观上来讲,张幼仪虽不是徐志摩欣赏的类型,但事实证明她才是最适合他的。如果不是被捆绑成夫妻,或许他见了她会有不同的结局。可是,因为这段勉强的婚姻关系,他的不喜欢
渐渐变成厌恶,最后酿成了伤害。
1920年,张幼仪的二哥给徐志摩写信,要求他把张幼仪接到英国去,此时,他们夫妻已经分居近两年了。
迫于双方家庭的压力,徐志摩不情愿地答应了。 他去伦敦的码头接她,穿着一件瘦长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围了条白丝巾,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张幼仪一眼认出了他。虽然我从没看过他穿西装的样子。可是我晓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的,因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表情的人。
这是张幼仪的悲哀,也是徐志摩的悲哀。
他带她去百货商店,挑选了几件衣服和帽子,然后他们一起照了几张照片,为的是寄回硖石,让徐家人看到他们在异乡生活和睦的模样。
他们在伦敦住了一段时间。人前的徐志摩热情快活、神采飞 扬,但到了夜里,等朋友走了,忧郁就开始笼罩到了他的脸上。 他依然抵触自己的婚姻,张幼仪说:有一次,他和我一起躺下后,他的呼吸声不但没有缓和下来,反而因为觉得挫折和失败而扬起。他在最想摆脱我的时候,败给了我的肉体,对我们要厮守在一起这件事感到气馁。
没多久,因为狄更生的介绍,徐志摩进入康桥皇家学院旁听,于是,他们搬到了离康桥6英里的沙士顿。
女人天生是个敏锐的侦探,虽然徐志摩对张幼仪向来都很冷漠,但她还是从这股冷漠中察觉到了不对劲。
沙士顿小镇旁边有一家理发店,徐志摩每天早晨都要出去理发,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理发店对面的就是他收发信件的地方。他和伦敦的某位女朋友经常鸿雁来往,为了避免被张幼仪发现,他们在信中使用的是英文。
9月的一天,这位女朋友上门来拜访。 她头发剪得短短的,擦着暗红色的口红,穿着一套毛料海军裙装,在穿了丝袜的两条腿下,竟然是一双穿着绣花鞋的小脚。
她就是林徽因。 等林徽因离开后,徐志摩问起她的看法,张幼仪脱口而出:呃,她看起来很好,可是小脚和西服不搭调。
也许是她言语里的厌恶和幸灾乐祸刺激了他,也许是她戳破了他的心思,他突然脚跟一转,失态地尖叫道:我就知道,所以我才想离婚。
张幼仪怔住了,她从客厅里跑出去,他追出来,气喘吁吁地说:我以为你要自杀!
女为母则刚,她没有轻生的念头,这时的她又怀孕了。 当张幼仪把消息告诉给徐志摩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把孩子打掉。这是她万万想不到的回答,她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耶。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火车肇事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张幼仪给二哥写信,在他的帮助下,她去了巴黎,而后又去了柏林,在那里生下第二个孩子彼得。徐志摩从伦敦托人给她带口信,问她:愿不愿意做徐家的媳妇,而不做徐志摩的太太?这次,他明确地表态:徐志摩不要你了。
为了签署离婚文件,分别半年多的两人见了面,当张幼仪提出想征求父母意见后再签字时,徐志摩拒绝了:不行,不行,你晓得,我没时间等了,你一定要现在签字林徽因要回国了,我非现在离婚不可。
他是铁了心要离婚,连在她面前的掩饰都省了。 徐志摩提出要去看看刚出生的孩子。在医院育婴房的玻璃窗外,他神色欢喜,看得神魂颠倒,张幼仪说,他始终没问我要怎么养这个孩子,他要怎么活下去。
他就是这样冲动而懵懂,他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不称职的父亲,他也没有清楚地想过,离婚是否真是恰当的。
生活一地鸡毛,女神只在心里
徐志摩喜欢的一直是才女,绣口锦心,聪明伶俐,和张幼仪截然不同。林徽因便是这样的才女,不期而至地出现在他的生命里,仿佛一簇鲜亮的烟火,更加让他看清了自己的婚姻满目疮痍。
16岁的林徽因跟随父亲去英国游学,少女娉婷如同枝头的花,满身诗意,徐志摩情不自禁,很快陷入了这场无望的浪漫里。
他们常常书信往来,虽然内容已经无从得知了,但很多年 后,林徽因还念念不忘地对胡适说:我昨天把他的旧信一一翻 阅了。旧的志摩我现在真真透澈的明白了,但是过去,现在不必重提了我只求永远纪念着。
他们或许是爱过的,只是这份爱并不对等。对徐志摩而言是热烈的不顾一切的火焰,他甚至排除众异离婚;而在林徽因那里,这不过是落花流水的闲情,是浪漫的少女情怀,懵懂而谨慎。
她很快跟着父亲回国,然后由家庭做主,和梁思成订下了婚约。 这段往事对徐志摩影响深刻。康桥的水波如碧,一竿长篙漾开了他心里的柔情蜜意,她站在河畔的杨柳下,是一首风雅的诗,而他则是那个用心描摹的诗人。
他很快追随林徽因回国,面对林徽因木已成舟的婚约,他仍然执着。徐志摩不顾老师梁启超的劝阻,信誓旦旦地放话: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他说得底气十足。或许徐志摩并不觉自己是感情的第三者,在他眼里,这大概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爱情战役吧,那些波折和不如意是每个爱情故事里应有的,他越挫越勇,相信终会得到才子佳人的圆满。
他常常去找林徽因,那时,她总是在快雪堂读书,梁思成也在,一来二去,对方不胜其扰。有天,梁思成索性在门上贴了一 张纸条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情人不愿受干扰) 徐志摩见了,只能怏怏而去。
真正让这个诗人幻想破灭的是林觉民的过世,林徽因很快嫁 给了梁思成,两人一起出国留学。
徐志摩单方面地失恋了。
他的失恋就像水仙花,对着自己在湖水里的倒影自艾自怜, 他爱上和失去的都不过是他的想象。但这种求而不得的痛苦却是真实的,它成就了一位浪漫诗人。
1924年,徐志摩遇到陆小曼,一段传奇故事由此开始。
能够被称为传奇,这段感情要么有着不幸的结局,令人扼 腕;要么花好月圆,过程却千回百转,一波三折,赚足了观众的眼泪;要么过程与结局都完美,当事人却是清水浊泥。总之,它
不会是一对平凡男女的烟火生活,它又美又遗憾。
胡适曾经说过,陆小曼是旧北京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她出生在十里洋场的上海,美而聪慧,婉媚迷人,一颦一笑都是风情。 她的才情丝毫不输给林徽因,会钢琴,善绘画,能朗诵,喜爱演戏,开嗓唱《牡丹亭》时艳倾一时,还写得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更重要的是,她的英文和法文讲得好,口齿伶俐,在外交部待了三年,来往于衣香鬓影的场合,谈笑自若,气度非凡。
如果说林徽因是顶级的文艺女青年,风度清雅;那么陆小曼 就是顶级的名媛,风华无双,举手投足都带着光芒,在人群中亦夺目。
这样的陆小曼自然吸引了徐志摩,他惊艳于她的灵动、慧黠、聪明和诗意,在他的笔下,一位新的缪斯女神诞生了。在他眼里,小曼是一个最美最纯洁最可爱的灵魂;是一朵稀有的奇葩;是是不慕荣华富贵,追求真、爱、美的女神,他认为她能做我的伴侣,给我安稳,给我快乐。
徐志摩对待女人的眼光是审美的,在他看来,那是爱、美和自由的体现,他追求她们,就像追求文学与艺术之美。一个女人如果不活泼,没有性灵,没有知识,没有天赋,他绝不会喜欢上
她,就像张幼仪,她不是不好,也不是不够漂亮,但她没有一个 热闹的灵魂。 林徽因有,陆小曼也有,他爱的是这一类的女人,她们符合他心里的臆想。
陆小曼早就结了婚,对方还是徐志摩的朋友。为此,徐志摩再次卷入舆论,三个人的感情纠缠不清。
1925年,陆小曼与丈夫离婚,次年,她和徐志摩再婚。 凌淑华曾劝诫两人:男女的爱一旦成熟结为夫妇,就会
慢慢地变成怨偶的,夫妻间没有真爱可言,倒是朋友的爱较能长久。
这话很快就验证了,尤其对徐志摩而言,他第一次发现理想的爱和现实有落差。
徐家从一开始就不同意两人的婚事,徐父认为儿子离婚已是 大逆不道,再娶一个有夫之妇更是有辱门风。他们始终不接受陆小曼,最后更是迁怒于徐志摩,停了他的生活费用。
再者,周遭的朋友也不看好他们,在结婚典礼上,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当众出言斥责: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
原本是想借着这位维新派名流的影响来给自己正名,谁知道却收到了批评,徐志摩和陆小曼都委屈而不满,给这段婚姻蒙上了不快乐的阴影。
这些不过是细枝末节,真正摧毁徐志摩的是陆小曼的改变,或者说,陆小曼并没有变,而是锅碗瓢盆的生活终于让他看清了她。
从前,他们一个浪漫风流,一个知情识趣,常常相约出门, 去西山看新开的杏花,去茶楼喝茶。如今徐志摩不得不各处奔波授课,赚取生活费,再也没有清闲的时光陪她。
她活泼好动,三五不时地约着朋友出门,票戏或者跳舞,这些徐志摩都是知道的,他们甚至就是在舞会上认识的。可是现在他不喜欢她频繁地去约会,她在上海名媛圈里大展风采,他并不赞同,反忧心她虚耗光阴,伤财伤身。
陆小曼自幼娇生惯养,身体不好,她渐渐染上了鸦片,他更加烦恼,既心疼又无奈。
生活一地鸡毛,女神只在心里。
1931年11月,徐志摩坐上前往北京的飞机,临走时,他和陆小曼发生争执,她失手将烟枪砸到了他脸上,金丝眼镜碎落在地,他是负气离开的。飞机在济南境内出事,这位天才诗人以最浪漫的方式离开了。
终其一生,徐志摩大概也没能参破自己的遗憾。
他不顾大雾天气,匆忙赶往北京,是为了赶上林徽因那天晚上在协和小礼堂 向外宾作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演讲。在与陆小曼的爱情出现裂缝时,他不由自主地靠近了林徽因,她温情而体贴地安慰他,他又一次陷入了臆想中的美和柔情。
陆小曼对徐志摩有过一段中肯的评价:徐志摩是浪漫主义诗人,他所憧憬的爱,最好处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地,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爱。一旦与心爱的女友结了婚,幻想泯灭了,热情没有
了,生活便变成了白开水,淡而无味。
微疗愈
当爱情在两个人之间发生,或许连当事人也会迷惑:我是真的爱他,还是爱上了我自己杜撰出来的幻想?该怎么分辨,又该怎么对待?
爱人的高矮胖瘦是具象的,但他的喜怒哀乐都经过了一层过滤,而这滤镜就是我们自己。
相爱时,他们的各种好都被放大,不好都被忽视;相知后,他们的各种好都是虚伪,各种不好成为标签。 所以,爱情需要谨慎。为了不让对方失望,为了不让自己后悔。
草率的开始,也意味着草率的结束,就像文中的徐志摩和张幼仪; 不过,也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后果,就像徐志摩和陆小曼。这样想来,爱情就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光有浪漫的艺术审美还不够,必须要学着有条不紊地去解题。
解对了,可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离;解错了,那便只剩遗憾和懊恼,烦琐而冗长的磨合最后也是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