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平:东汉王朝大崩溃(184—189)
》
售價:NT$
245.0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中国历史研究入门(全二册)
》
售價:NT$
1290.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夏天,19岁的肖像(青鲤文库)岛田庄司两次入围日本通俗文学奖直木奖的作品 ,同名电影由黄子韬主演!
》
售價:NT$
225.0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
》
售價:NT$
640.0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国内著名的法学方法论领军人物舒国滢教授主编的法学方法论丛书之又一力作。
|
內容簡介: |
本书研究规范理论与逻辑理论在法律论证中的运用及其限度。它主要包括这样一些问题:规范是不是逻辑规训的对象?假如是的话,是否存在独特的规范逻辑(法律逻辑)?如果存在的话,那么规范逻辑包括哪些类型?从这些不同的类型出发,可以获得哪些规范论证的逻辑型式?它们对于法律论证的意义和限度在哪里?本书具有比较重大的理论价值,也有潜在的实践意义。逻辑在法律推理和司法裁判中的运用及其限度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尤其是对于不那么强调逻辑思维的中国学人和法官而言,利用逻辑工具去批评和改善司法裁判就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任务。同时,从规范理论出发来研究逻辑与论证的关系在国际学界尚属前列。本书意图在这一方面有所推进。
|
關於作者: |
雷 磊 1982年生,畲族,浙江富阳人。中国政法大学法理学研究所副教授,德国基尔大学、海德堡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哲学与法学方法论。迄今为止出版独著3部、译著6部,并于《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政法论坛》、《法律科学》、《法商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环球法律评论》、《台大法学论丛》、《政大法律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
目錄:
|
丛书总序
引言 从霍姆斯之谕到凯尔森难题
第一章 从一般规范推断出个别规范?
一、约根森困境的缘起与内涵
二、规范逻辑怀疑论
三、真值主义立场
四、非真值主义立场
五、规范的三种观念
六、可能的解决方案
七、结语
第二章 规范之间的冲突是逻辑矛盾吗?
一、出发点:凯尔森观点的演变
二、否定说的否定:效力论据批判
三、肯定说的证立:理论准备
四、肯定说的证立:规范冲突的逻辑结构
五、余论
第三章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
一、引言
二、规则与原则的区分
三、反对意见及其反驳
四、结语
第四章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一、论题之限定
二、既有学说的发展脉络
三、新三要素说批判
四、新二要素说的确立
五、结语
第五章 法律原则的逻辑结构
一、引言
二、作为规范论据的原则
三、道义逻辑的可能世界语义学
四、理想应然与现实应然
五、结语
第六章 法律论证的基本模式I:涵摄
一、引言:关于涵摄的争议
二、涵摄的逻辑结构
三、涵摄的怀疑论及其反驳
四、涵摄在法律论证中的价值
五、结语
第七章 法律论证的基本模式II:权衡
一、引言:权衡及其争议
二、法律原则的具体化
三、权衡的形式结构
四、权衡作为理性的论证形式
五、权衡的认知界限
六、结语
第八章 法律论证的特殊形式:复杂权衡
一、引言:规范冲突与形式原则
二、形式原则的性质
三、形式原则参与权衡的诸模式
四、复杂权衡模式
五、形式原则的理性
六、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无论我们怎样重新发现了人的心灵,我们也无疑早已进入了分析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学者被迫在各种话语、多重立场和意见杂陈的喧嚣中找到冷静、客观、理性辩论的基点,为心的概念、可以接受的表达、正确的理解和沟通、可靠的知识建立起一个商谈的平台。这样一种精神气质亦渐渐蔓延至法学研究者的日常作业之中,我们在哈特、德沃金、拉兹、麦考密克和阿列克西的作品中已经感受到法学分析和论辩本身所透现的精致的风格,而这种风格恰恰是法学这样一门学问自始不可或缺的。现代的法律已经逐渐脱离原始法的直观、感性的想象,变得愈来愈抽象和晦暗不明,与工商时代的多种语境、关系和变数扭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被多重意义、多种系统环境包裹着的系统。生活在当下的每一个人,哪怕是创造法律身形的立法者和专事研究的法学者亦难以窥览其复杂交织的全貌。不可否认,最优秀的法学者也会在这个利维坦面前显得局促和惶惑。我们似乎普遍具有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其实,这也是一种挑战,一种像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所称的复杂性的挑战。复杂而混沌的法律问题要求我们的法学者学会与不确定性一起工作,在无序的、非常规的社会事件、法律案件以及语义模糊的法律条文所构成的意义漂移的世界中寻找到一种确定无疑的知识圭臬、商谈的规则和求解的答案。无论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刻也离不开法学方法。尽管我们并非倡导方法至上(约翰杜威语),但我们也唯有依靠方法才能使自己的信念逐渐通过证成转化为知识。我们收录于本套丛书的作品并非是一眼即寻求到法的目的地的理论体系,它们大多只是尝试从某种方法、视域或立场出发探寻某个特殊法律问题的理论努力,它们所提供的或许只是一个可能的出发点、一种认识的可能性或者在众多理解中的一种理解。但我们希望有一份真诚的心情对待学术,并在法学方法论领域始终保守这一谨慎的态度。
舒国滢2006年9月25日于北京
论证就好比一个生物。它既有总体的解剖学结构,又有精致的、难以察觉的生理学结构。 斯蒂芬图尔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