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香事渊略
》
售價:NT$
505.0
《
这就是山海经
》
售價:NT$
500.0
《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
》
售價:NT$
1214.0
《
文明等级论与近代中国
》
售價:NT$
356.0
《
门阀士族:琅邪王氏文化传家
》
售價:NT$
403.0
《
有机农业
》
售價:NT$
137.0
《
不完全契约
》
售價:NT$
454.0
《
知脊:脊柱使用说明书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英国伦敦自然博物馆鸟类专家
在浩瀚历史中伟大的鸟类艺术藏品中
精选130幅珍品名家名作
这是对迷人鸟类世界的艺术诠释
弗朗西斯·巴洛简洁优雅却又生色
灵动的插画
梅尔基奥尔·德·宏德柯特色彩斑斓、景致恢弘的油画杰作
威廉·麦吉利夫雷丝丝入扣的水彩画
奥杜邦纯粹大胆、巧夺天工的“伟大构想”
查尔斯·图尼克利夫笔下的秀美景色
这是一次鸟类绘画艺术的经典呈现
|
內容簡介: |
除了鸟类,自然还曾赐予过艺术家更美的描绘对象吗?千百年来,人类一直致力于再现鸟儿那缤纷的羽毛、多样的种类,还有翱翔于天地之间的自由姿态。
本书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作品讲起,以20 世纪鸟类学家罗杰?托瑞?彼得森的作品收尾,用恢弘而华美的篇章将历代知名鸟类艺术家的作品如画卷般展现。书中130 幅各类画作选自世界鸟类艺术收藏珍品,细节尽显,每幅作品的风采都被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翻开书页,鸳鸯、知更鸟和冠鸭跃然纸上,红翅鹦鹉、金雕和天堂鸟更是栩栩如生。从常见的鸟类到珍稀乃至灭绝的品种,本书汇集了诸多闻名于世而又难得一见的精品,自成一体,值得收藏。
作者卡特里娜?库克(Katrina Cook)以她独特的视角将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娓娓道来,揭开艺术家鲜为人知的生平、创作灵感和对鸟类的深刻理解。本书以引人入胜的文字加上美不胜收的图片,为700年的博物艺术史献上了一曲赞歌。
|
關於作者: |
卡特里娜·库克(Katrina Cook),知名鸟类艺术家,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展馆负责人。她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获得美术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还是传统精细印刷技术方面的专家,且对奥杜邦的作品有详细的研究。她也是一位有资质的鸟类环志工作者。
|
目錄:
|
第1 章
以鸟之名,享鸟之趣 8
第2 章
来到欧洲 32
第3 章
东方视角 64
第4 章
观鸟之乐 88
第5 章
火鸡的国度 114
第6 章
石上作画 154
第7 章
林间之鸟 194
后记 220
术语表 221
致谢 222
图片来源 222
|
內容試閱:
|
序言
在这本书所涵盖的700多年的时间里,只有极少数的人有机会见到这些画作的真身。像约翰·詹姆斯·奥杜邦、尤利西斯·阿尔德罗万迪、康拉德·格斯纳和约翰·古尔德这些伟大艺术家的作品,许多都作为无价之宝,被世界几大图书馆珍藏在温湿度受控的保险室里;安全是安全,但几乎没有人为了一饱眼福而借阅观看。其他的要么为私人所有,挂在豪宅不为人知的高墙上面;要么被各地的博物馆和画廊所收藏。
在我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很快,想要介绍些什么的激动便被必须拿掉什么不讲的失落所取代。世界上有太多太多描绘鸟类的视觉艺术作品,东方西方都一样,从最早的洞穴壁画开始,少说也得有上万个值得推介的选择。我在如何有逻辑地规划内容方面(比如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以什么为界限)做了很多艰难的决定。有些画作没有被收录进来,其中也包含了我个人的一些最爱,但几经斟酌,我认为我挑选的作品主题反映了博物艺术发展史上的几大重要阶段。
本书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再一次称颂自然之美讲起,介绍了经过贸易、探险和伟大航行第一次被带到欧洲大陆的精彩画作。接着,更具装饰性和精神意境的东方艺术登上舞台。随后迈入19世纪初,英国的托马斯·比尤伊克将绘画往前推进了一步,创作出精致如玉的鸟类木口木刻画,而在大洋另一边的美国,奥杜邦则用他笔下异彩纷呈的美洲鸟类尽显这片新大陆的活力。平版印刷术的发展使人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制作精美的插画书,也为现代野外鸟类图鉴的出现铺平了道路。届时画家将成为生态环保的形象大使,类似的图鉴手册也将改变大西洋两岸千千万万人对待身边鸟类及其他动物的方式。
本书的图片大致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你会发现艺术画作和科学插图被并列放在一起。鸟类绘画尤其是在荷兰弗拉芒派历代古典大师的笔下已臻完美,而同一时期的插图还处在婴儿阶段,但鸟类插图往往更为出名。
本书中的图片有很多都从来没被翻印过;其他则是历来绕不开的重点,我将它们收录进来,一是考虑到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二是其本身已经足够精彩。当然我也知道,看复制的图片,无论如何也比不过亲眼见一次原作:那书页翻过的窸窣声、上乘真皮的手感和气味——古书特有的怡人麝香味。原作通常是层层墨水多次复叠,手工水彩晕染,再以蛋清上光作釉而成。本书的尺寸也远远不及奥杜邦的大度对开本(详见术语汇编“纸张尺寸”)。但这些工艺——木刻、蚀刻、石印,还有制作本书的现代印刷技术,一路发展不断完善,让书籍得以教育、开导和启迪世人,同时也意味着这些美妙的图片不再仅供小部分拥有特权的人欣赏,也可以为我们所有人品味。
后记
鸟类艺术史与印刷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从最初的木刻凸版到后来复杂的平版印刷过程,印刷技术不断发展,从而使大量复制原版的文本或图稿用于制作手册或书籍。然而,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对传统印刷技术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现代照相技术还有如今的数字印刷技术能以越来越高的保真度再现艺术家的原作。因此,制作插图时不必再考虑印刷材料的特色和局限。
每种印刷方法都因其材料而带有鲜明的特点:木面木刻朴拙粗放,木口木刻精细典雅,蚀刻法和飞尘法渲染出的深色更是犹如天鹅绒一般层次丰富、细腻迷人。千百年来,艺术家尝试和发掘出了木、铜、钢、石自身拥有的所有创作潜力,制作了所谓的“原版”。这些都是作为印模而被创造出来的艺术品,而不仅仅是随便哪幅图片的再版。尽管它们在艺术性上丝毫不让于绘画和雕塑,但遗憾的是市面上流行的所谓“限量版印刷品”——批量制作、附有签名的原画复制品——蒙蔽了外行人的眼睛。幸好,原始印刷材料很受当前的博物艺术家欢迎,许多古老的技术仍旧在被人实践和传承。
文摘
老鹰和狐狸
弗朗西斯·巴洛
17世纪最为灵动鲜活的一些鸟类画像均出自英国人弗朗西斯·巴洛之手。他常常在伦敦市西南部萨里郡里士满附近的汉姆别墅工作,那里有一座充满异国情调的动物园。此外,他也经常出现在伦敦的圣詹姆斯公园,那里有向公众开放的查理二世的动物收藏品展览室。巴洛大多数画作的内容都是朴实地描绘英格兰的乡间风景和英国常见的鸟类,全部来源于他对生活忠实而入微的观察。巴洛笔下的鸟都非常好地展现出了三维立体的效果,其着眼点常常是近距离地由下往上看,观者仿佛透过一个隐藏的摄像头在观察鸟儿的一举一动,这使得画出的鸟儿英姿勃勃却又惹人怜爱。
巴洛最著名的作品是他为《伊索寓言》绘制的插图,最初在1666年以蚀刻画的形式出版。尽管巴洛是一位蚀刻大师,但他用线条和淡彩为寓言所画的草图才最好地体现出了其作品的活力以及他作为制图师的精湛技巧。
在这幅有趣的叙事画中,老鹰和狐狸打破了它们之间的停战协议。当狐狸爸爸和妈妈出去偷鹅给家里当晚餐的时候,一只老鹰抓走了一只狐狸幼崽去喂小鹰,另一只老鹰则攻击剩下的小狐狸。但狡猾的狐狸毫不示弱,从附近的房子叼了一根还冒着烟的柴火,被浓烟熏得睁不开眼的老鹰只得放开它抓走的狐狸幼崽,后者安然落人了家中。
这与原来的故事稍有不同,在原作中,背叛了邻居的老鹰遭到了神圣的裁决,它不小心点火烧了自己的鸟巢,烤熟了小鹰,成了狐狸一家的晚餐。
吊挂的大麻鳽
弗朗斯·库克·范·梅洛普
这幅风格极简且极富欺骗性的画看上去就像是木框里吊挂了3只真正的鸟,还在背后的墙上投下阴影,而实际上这只是在布面上画的油画而已。这种视觉上的错觉被称为“错视画”,也就是“欺骗眼睛的手法”,是17世纪和18世纪古典艺术大师常用的一种技法。
除了能够以假乱真之外,这幅画本身也特别精美。与很多当代静物画拥挤不堪的画面不同,其简单的构图让人神清气爽,而且对细节的处理也同样令人惊叹。
两只体形较小的鸟是扇尾沙锥和紫翅椋鸟,而占据画面主体的是一只大麻鳽,其羽毛的伪装特征和精妙的色泽变化想必对画家来说既是一大考验,又或许让他乐在其中。
大麻鳽跟鹭是近亲,栖息在芦苇丛中,十分隐蔽。在欧洲西部沿海一带的沼泽地遭到破坏之前,应该有大量的大麻鳽生活在那里。它们生性胆小,因此很难见到,但繁殖季节不绝于耳的求偶声几千米之外都能听见。 P17
诱拐伽倪墨得斯
伦勃朗·哈尔曼松·范·莱因
与神话传说有关的主题一直以来都备受画家的喜爱,它们为创作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诠释可能。神话传说给了画家沉浸在自己想象世界之中的机会,也是他们磨炼技艺的大好时机。
伦勃朗描绘的《诱拐伽倪墨得斯》极富张力,也是神话中同一场景的众多不同版本之一,所有描绘这一场景的画作都非常不同。
在希腊神话中,伽倪墨得斯是特洛伊国王特罗斯之子,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少年。这激起了古希腊众神之王宙斯的嫉妒与情欲,宙斯想将伽倪墨得斯占为己有——作为自己的情人和为奥林匹斯山上众神斟酒的侍童,在酒宴之中为宾客奉上喝了之后能长生不老的玉露琼浆。于是,宙斯化身为一只老鹰,将伽倪墨得斯从其父母那里掠走(后来又送上金葡萄藤和两匹神马作为补偿)。从此,伽倪墨得斯就留在了天庭,加入了众神的行列。
这幅画中的伽倪墨得斯不但不美,还在惊骇中哭嚷不停、小便失禁;其形象与一些当代版本所描绘的俊美少年相去甚远。化身老鹰的宙斯是名副其实的掠夺者,虽然不可否认在现在看来这幅画十分可笑,但它却描绘了一桩最可怕的侵犯事件和暴行。
讲述老鹰诱拐幼童的故事还有很多,绝大多数都由古代神话演绎而来。
鸟类和昆虫静物
格奥尔·弗莱格尔
在现在的人看来,那些世界著名画廊里挂着的历代大师巨幅静物油画或许令人不快,因为画面看上去就像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屠杀之后的残景。鸟类及其他猎物的尸体要么是在案板上堆作一摞,要么被拴住脚成捆地吊挂起来,你禁不住怀疑在17世纪的欧洲北部是否还有鸟类存活下来。
尽管这些图片现在让人不快,但不难看出画家在创作这些像照片一样真实的复杂图案和物体质感时显示出的造诣。鸟类对画家来说是令人跃跃欲试的难题,而猎人捕获猎物的袋子或储藏室场景则是画家向众人展示自己能够表现各种羽毛图案和纹理的高超画技再方便不过的道具。
很多这样的画作都是当时的贵族付钱让画家画的,内容要包含表现宴会的元素,而这些宴会往往是为了庆祝婚礼或孩子出生这些特殊事件而举办的,因此描绘的鸟类越是具有异国情调、品种越是丰富多样,就越是能凸显主人家的富足。
但这些画作中还蕴含着另一面。在静物中常常混有生物——一只宠物鹦鹉、一只老鼠或一只苍蝇。这些,还有桌上的食物,包括各种水果和坚果,都是复杂的宗教象征的组成部分,几个世纪过去了,它们的意义也大半失传了。鹦鹉代表了守护精灵,也是复活的象征。食物是人类的灵魂,而老鼠和苍蝇这些污染食物的东西则代表了魔鬼。我们大都知道这些常常重复出现的主题,但还有其他很多指代意义都在这几百年间失传了。
当时经历了欧洲宗教改革的观者看到这些画作会引发怎样的感受,现在已经很难说清,但就算只了解一些皮毛,这些作品也值得我们在第一眼之后,更为仔细地欣赏它们。
P20-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