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跨代伴侣治疗
》
售價:NT$
440.0
《
精华类化妆品配方与制备手册
》
售價:NT$
990.0
《
经纬度丛书: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得与失
》
售價:NT$
440.0
《
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
》
售價:NT$
440.0
《
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经典入门(第3版)
》
售價:NT$
650.0
《
无冕之王:齐桓公与齐国崛起
》
售價:NT$
290.0
《
中国涉外法治蓝皮书(2024)
》
售價:NT$
484.0
《
黄庭经详解(全2册)
》
售價:NT$
660.0
|
編輯推薦: |
中国首套规模达到数百分册的地理科普丛书,范围无缝覆盖中国全境。打破传统认识上的行政区划的界线,本分册是依据以平原为主要地貌特征的福州及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地位进行区域范围划分的。
勾勒福州地区以平原为主,兼具山地、江流、海洋齐备的自然形貌。
解读有福之州渔业、运输业、港口贸易齐头并进的根源。
探寻福州华侨向外的综合因素,追溯福州菜诞生的地理缘由。
形式新颖,文字精简而通俗,图片真实而精彩,这两者的交互使科普阅读变得生动有趣。
|
內容簡介: |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福州平原》描述的核心是大山王国福建境内为数不多的沿海平原地区,范围几乎涵盖福州全境(罗源除外),这片区域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基地,占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全书为了突出此地的这一特点,故以福州平原为书名。全书将该地区整体上枕山、襟江、面海的地貌形态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展示了这里海岸曲折、岛屿众多、海蚀地貌发育等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书中进而陈述这个内外兼修之地人与自然的关系。区域内有闽江、外向东海,由闽江将福建内陆与海洋连接起来,当地人们靠水吃水的生活模式就此启动。身处山多地少之地,人们向江流、海洋讨生活,水运、渔业、海洋贸易齐头并进,形成极具当地特色的经济发展形式。在这片沿海区域,古闽人、闽越人早已活跃其中,而后,有福之地福州逐渐热闹起来,围海迁界、船政局设立、海战、通商口岸开通一系列历史事件在此发生。此外,地缘优势和对外贸易活动为福州人提供了开眼看世界的机会,一批批进步人士相继诞生,福州人向外闯荡,又使得福州华侨遍布世界各地这些都是本书重点描述的内容。
|
目錄:
|
区域地貌示意图 1
福州盆地 2
一 自然地理
西高东低 9 闽中大山带以东山地 9 福州沿海丘陵 10 红土台地 10 福州平原 10
海岸曲折,岛礁众多 11 闽江口水下三角洲 14 福州海底谷地 14 福州古海湾 15
闽东火山断坳带 15 棋盘式构造 15 山字型构造 15 侵入岩分布广泛 16
白岩山 16 古崖山尾 16 闽安峡谷 16 闽江中下游 17 闽江口 17 大樟溪 17
海坛海峡 20 定海湾 20 红壤 21 滨海盐土 21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22
高温多台风 22 五月寒 23 地震 23 北峰山地 25 鼓山 25 三山鼎立 25
高盖山丘陵 26 皇帝洞大峡谷 26 南台岛 26 琅岐岛 26 雁行洲 27
福州温泉带 27 筹岩山 27 董奉山 27 金钟湖古火山 28 罗联盆地 29
长乐滨海平原 29 白犬列岛 30 东洛列岛 30 长屿岛 30 金刚腿 31 洞天岩 31
鳝鱼滩湿地 31 大漏湖 32 上洞江 33 三溪 33 缺鼻峰 33 鼓头山 33 青芝山 33
连江平原 34 丹阳盆地 34 黄岐半岛 35 黄岐丘陵 35 马祖列岛 35 粗芦岛 35
川石岛 37 贵安温泉 37 黄岐湾 37 鳌江(连江段) 37 山东梯岭 38 旗山 39
五虎山 40 虎头山古火山 40 大湖盆地 40 道庆洲 40 龙祥岛 41 浦口温泉 41
第一溪 41 十八重溪 41 乌龙江 42 大目溪 42 须弥山 42 白云山 43
坂东盆地 43 梅埔温泉 43 梅溪 43 安仁溪 46 东湖尖 46 高盖山 46 青云山 47
青云山大峡谷 48 白马峡谷 48 同安大洋盆地 49 百漈沟 49 赤壁天池 49
九天瀑布 49 岭下温泉 50 长庆溪清凉溪 50 齐云山 50 凤迹古火山 50
江阴丘陵 50 宏路台地 51 镜洋盆地 51 龙田平原城关平原 51
福清兴化湾湿地 51 龙高半岛 52 吉钓岛 52 东壁岛 52 目屿 53 福清湾 53
龙江 53 海坛岛 54 大练岛 54 屿头岛 54 塘屿 55 君山丘陵 55 芦洋埔平原 55
南寨山石林 60 平潭滨海雅丹地貌 60 石牌洋礁 60 平潭滩涂 60 海坛湾 61
三十六脚湖 61 永泰藤山自然保护区 62 黄楮林自然保护区 62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64 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 64 福州海岸植被 64
曾厝山笔筒树 65 鼓山油杉林 65 榕树 65 福建柏 67 马尾松 67 杉木 67
樟树 68 木麻黄 68 台湾相思树 68 米槠 68 刺桫椤 69 秋茄 70 平潭水仙花 70
云豹 70 短尾猴 71 豪猪 71 金环蛇 72 白鹇 72 环颈雉 72 珠颈斑鸠 72
暗绿绣眼 73 长乐海蚌自然保护区 73 鲥鱼 73 鳗鱼 76 鲎 76 三疣梭子蟹 77
缢蛏 77 花蛤 77
二 经济地理
火耕水耨 81 围垦造田 81 占城稻引种 81 引种番薯 81 福州渔业 83
大围缯作业 84 对外贸易 84 福州市舶司 85 造船业 85 福州船政局 88
开放福州口岸 88 怀安窑址 89 碗礁一号 89 柔远驿 91 福州古驿道 91
闽江航运 92 福州港 93 迥龙桥 95 天宝陂 95 幸福洋潮汐发电站 95 叶蜡石 95
石英砂 96 甘蔗 96 茉莉花茶 97 福桔 98 橄榄 98 荔枝 99 龙眼 99
永泰芙蓉李 99 福清山羊 102 福州黑猪 102 长乐灰鹅 103 脱胎漆器 103
福州漆箸 103 金箔制造 104 福州角梳 104 洪塘篦梳 104 福州纸伞 105
福州软木画 105 寿山石雕 105 平潭贝雕 106 闽侯竹编 106 马蔺草编 106
青红酒 106 福州肉松 107 福清鱼丸 107
三 历史地理
古闽人 111 闽越人 111 八姓入闽 111 向台湾移民 112 无诸建都冶城 113
王潮取福州 113 王审知治闽 114 常衮兴学 114 郑和船队驻泊太平港 115
隆武称帝 115 福州抗倭 116 围海迁界 116 设立班兵制 117 马尾海战 117
闽变 118 闽中郡 119 福州都督府 120 连江 120 福清 120 壳丘头遗址 121
昙石山遗址 121 东张遗址 122 福清少林院遗址 122 琉球国驸马墓 122
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 122 鼓山摩崖石刻 123 镇海楼 123 黄阁重纶石坊 124
长门炮台 125 亭江炮台 125 安澜会馆 125 仓山旧领事馆区 126 独立厅 126
三坊七巷 127 朱紫坊街区 130 嵩口古镇 130 螺洲古镇 132 定海古村 132
三溪古村 133
四 文化地理
福州民系 137 福州华侨 137 闽江疍民 138 琴江满族村 139 芙蓉园 140
九头马古民居 140 柴栏厝 141 宏琳厝 141 东关寨 142 溪源寨土楼 142
福州菜 143 佛跳墙 143 连江鱼面 144 福州线面 144 鼎边糊 145 福清光饼 145
蛎饼 146 金汤文化 146 三条簪 146 百日婚 147 开吊 147 祭灶 147 做半旦 148
榕树崇拜 148 泗洲神崇拜 148 临水夫人 149 妈祖 149 照天君 150 二徐真君 150
五福大帝 150 万福禅寺 151 涌泉寺 151 雪峰崇圣禅寺 152 瑞岩弥勒造像 153
崇妙保圣坚牢塔 153 圣寿宝塔 153 九仙观 154 名山室 154 华林寺大殿 155
福建都城隍庙 155 显应宫泥塑 156 福州清真寺 156 泛船浦天主堂 156
福州文庙 157 濂江书院 157 鳌峰书院 158 戚公祠 158 昭忠祠 158
马尾马祖元宵节俗 159 拗九节 159 五日节 160 乞巧节 162 冬节搓丸 162
闽剧 162 福州评话 163 词明戏 163 福州伬艺 166 福州十番音乐 166
福州疍民渔歌 167 连江道教音乐 167 长乐琴江台阁 167 高湖舞龙灯 168
平潭藤牌操 169 仁山拉线狮 169 无诸 170 艾儒略 170 林则徐 171
|
內容試閱:
|
前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人地关系的中国式表述。基于这一认知,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尝试以地理学为基础,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对中国广袤无垠的天地之间之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谐共处的历史和现状以全方位视野实现一次全面系统、浅显易懂的表述。学术界在相关学科领域的深厚积累,为实现这种尝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丛书力图将这些成果梳理成篇,并以读者所乐见的形式呈现,借以充实地理科普读物品种,实现知识的常识化这一目标。
为强化本丛书作为科普读物的特性,保持每一地理区域的相对完整和内在联系,本丛书根据中国的山川形胜,划出数百个地理单元(例如成都平原河西走廊南海诸岛三江平原等),各地理单元全部拼合衔接,即覆盖中国全境。以这些独立地理单元为单位,将其内容集结成册,即是本丛书的构成主体。除此之外,为了更全面、更立体地展示中国地理的全貌,在上述地理单元分册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另外两种类型的分册:其一以同类型地理事物为集结对象,如《绿洲》《岩溶地貌》《丹霞地貌》等;其二以宏大地理事物为叙述对象,如《长江》《长城》《北纬30度》等。以上三种类型的图书共同构成了本丛书的全部内容,读者可依据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及视野幅宽,自由选读其中部分分册或者丛书全部。
本丛书的每一分册,均以某一特定地理单元或地理事物所在的一方水土的地质、地貌、气候、资源、多样性物种等,以及在此间展开的人类活动经济、历史、文化等多元内容为叙述的核心。为方便不同年龄、不同知识背景的读者系统而有效地获取信息,各分册的内容不做严格、细致的分类,而只依词条间的相关程度大致集结,简单分编,使整体内容得以保持有机联系,直观呈现。因此,通常情况下,每分册由4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自然地理,涉及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物种、生态等相关的内容;第二部分为经济地理,容纳与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物产等相关的内容;第三部分为历史地理,主要为与人类活动历史相关的内容;第四部分为文化地理,收录民俗、宗教、文娱活动等与区域文化相关的内容。
本丛书不是学术著作,也非传统意义上的工具书,但为了容纳尽量多的知识,本丛书的编纂仍采用了类似工具书的体例,并力图将其打造成为兼具通俗读物之生动有趣与知识词典之简洁准确的科普读本各分册所涉及的广阔知识面被浓缩为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纷繁的信息被梳理为明晰的词条,并配以大量的视觉元素(照片、示意图、图表等)。这样一来,各分册内容合则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分则为一个个简明、有趣的知识点(词条),这种局部独立、图文交互的体例,可支持不同程度的随机或跳跃式阅读,给予读者最大程度的阅读自由。
总而言之,本丛书希望通过对一方水土的有效展示,让读者对自身所栖居的区域地理和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有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读者倘能因此而见微知著,提升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和认知,进而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则更是编者所乐见的。
受限于图书的篇幅与体量,也基于简明、方便阅读等考虑,以下诸项敬请读者留意:
1. 本着求精而不求全的原则,本丛书以决定性、典型性、特殊性为词条收录标准,以概括分册涉及的知识精华为主旨。
2. 词条(包括民族、风俗等在内)释文秉持述而不作的客观态度。
3. 本丛书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100万矢量地形要素数据(DLG)为基础绘制相关示意图,并依据丛书内容的需要进行标示、标注等处理,或因应实际需要进行缩放使用。相关示意图均不作为权属争议依据。
4. 本丛书所涉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地区、自治州、盟)、县(区、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等行政区划的标准名称,均统一标注于各分册的区域地貌示意图中。此外,非特殊情况,正文中不再以具体行政区划单位的全称表述(如北京市朝阳区,正文中简称为北京朝阳)。
5.历史文献资料中的专有名词及计量单位等,本丛书均直接引用。
这套陆续出版的科普丛书得到不同学科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丛书的编、撰、审诸环节中,大量摄影师及绘图工作者承担了丛书图片的拍摄和绘制工作,众多学术单位为丛书提供了资料及数据支持,共同为丛书的顺利出版做出了切实的贡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囿于水平之限,丛书中挂一漏万的情况在所难免,亟待读者的批评与指正,并欢迎读者提供建议、线索或来稿。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