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再版序
刘绍铭
夏志清教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以下简称《小说史》)的英文原著于 1961 年由耶鲁大学出版。香港友联出版社的中译本于 1979 年面世。友联早已结业多年,《小说史》亦绝版多时。为了使这本钱锺书称为文笔之雅、识力之定,足以开拓心胸,澡雪精神的经典之作得以继续流传,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决定重排重印《小说史》。
《小说史》初跟读者见面时,沈从文、钱锺书和张爱玲等作家尚在人世,今已先后作古。现在难得重排,我们把当年在他们的生年后留的空白一一填上。(在此得附带说明,有些作家的生年是难以确认的,像丁玲就是一个例子。)重排更带给我们一些空间处理技术问题。譬如说,友联版的注释和参考书目的次序数码,原来都用中文数字,现在一概改为阿拉伯数字。
《小说史》的原文是英文,译成中文,常常遇到论者所说的 dynamic equivalent 问题。志清先生把曹禺的《雷雨》、《日出》和《原野》三个剧本称为 essentially of the order of the well-made melodrama。这句话的中文版本是他初期三部剧本,基本上还属于认真创作的通俗剧(melodrama)的范围。《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给 melodrama的解释是: a story, play or novel that is full of exciting events and in which the character and emotions seem too exaggerated to be real.辞典给这个名词的中译是:情节戏、通俗剧。有些辞典还译为闹剧或情节戏。
从《雷雨》的内容组合看,上列各家的译文都可视为一种 dynamic equivalent,虽然早年的文史家惯称《雷雨》这种文明戏为话剧,以别于京剧。通俗剧一词,容易误导,怕跟低俗趣味混为一谈。其实《雷雨》手法尽管夸张、趣味尽管滥情,但如果放在民初的时代背景来观照,此剧其实非常一本正经,严肃得像一出反父权、反封建的现代教化剧。《小说史》遇到这类名词翻译疑难问题,我们觉得唯一合理的解决方法是在译文后加上夏先生用的英文原文。就像我们处理通俗剧(melodrama)这个例子一样。
最后一个要交代的事情是有关序言和附录的安排。《小说史》的编排,先得感谢中文大学出版社没有给我们篇幅的限制,所以在 2001 年版本收录的序言和附录,除了《1958 年来中国大陆的文学》这一篇因为资料明显过时抽掉外,其余都得以保留。序言方面,除了夏志清和王德威两位先生分别给 2001 年版本写的序文当然保留外,我收入了自己写的短文《一介布衣》用作代序。附录的新稿,都是我惊闻夏先生逝世消息后引笔直书的肺腑之言,分别是《名世与传世》和Remembering Professor C. T. Hsia 两篇。
新版《小说史》能够顺利如期完成,有幸得到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各同事热心而专业的帮忙。特别是业务经理黄丽芬女士。从再版计划一开始,她即挑起与本书业务和编务有
关的穿针引线工作。我们对她贡献的感激实在一言难尽。另外一位我要特别鸣谢的是彭腾女士。这位 copy editor 是《小说史》的责任编辑。这本书自 1961 年出版后,我阅读、引用和翻译已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当年一直没有照顾到的一些技术问题,现在经 Rachel 一一提点,已逐一改正过来。俄国作家 Fyodor Dostoyevsky(18211881)早前的中文音译有多款,现在已经统一称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另外有关俄国人名的音译(transliteration),我们保留了当年的拼法,不用现时流行的拼法。譬如说,从前的 Sophia Perovskaia,今天是Sophia Perovskaya。我们没有破旧立新,保留了 Sophia 的原貌。谨此对 Rachel 这位责任编辑的帮忙表达谢意。
2014 年 10 月 15 日
刘绍铭识于香港岭南大学
2015 年再版序
刘绍铭
夏志清教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以下简称《小说史》)的英文原著于 1961 年由耶鲁大学出版。香港友联出版社的中译本于 1979 年面世。友联早已结业多年,《小说史》亦绝版多时。为了使这本钱锺书称为文笔之雅、识力之定,足以开拓心胸,澡雪精神的经典之作得以继续流传,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决定重排重印《小说史》。
《小说史》初跟读者见面时,沈从文、钱锺书和张爱玲等作家尚在人世,今已先后作古。现在难得重排,我们把当年在他们的生年后留的空白一一填上。(在此得附带说明,有些作家的生年是难以确认的,像丁玲就是一个例子。)重排更带给我们一些空间处理技术问题。譬如说,友联版的注释和参考书目的次序数码,原来都用中文数字,现在一概改为阿拉伯数字。
《小说史》的原文是英文,译成中文,常常遇到论者所说的 dynamic equivalent 问题。志清先生把曹禺的《雷雨》、《日出》和《原野》三个剧本称为 essentially of the order of the well-made melodrama。这句话的中文版本是他初期三部剧本,基本上还属于认真创作的通俗剧(melodrama)的范围。《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给 melodrama的解释是: a story, play or novel that is full of exciting events and in which the character and emotions seem too exaggerated to be real.辞典给这个名词的中译是:情节戏、通俗剧。有些辞典还译为闹剧或情节戏。
从《雷雨》的内容组合看,上列各家的译文都可视为一种 dynamic equivalent,虽然早年的文史家惯称《雷雨》这种文明戏为话剧,以别于京剧。通俗剧一词,容易误导,怕跟低俗趣味混为一谈。其实《雷雨》手法尽管夸张、趣味尽管滥情,但如果放在民初的时代背景来观照,此剧其实非常一本正经,严肃得像一出反父权、反封建的现代教化剧。《小说史》遇到这类名词翻译疑难问题,我们觉得唯一合理的解决方法是在译文后加上夏先生用的英文原文。就像我们处理通俗剧(melodrama)这个例子一样。
最后一个要交代的事情是有关序言和附录的安排。《小说史》的编排,先得感谢中文大学出版社没有给我们篇幅的限制,所以在 2001 年版本收录的序言和附录,除了《1958 年来中国大陆的文学》这一篇因为资料明显过时抽掉外,其余都得以保留。序言方面,除了夏志清和王德威两位先生分别给 2001 年版本写的序文当然保留外,我收入了自己写的短文《一介布衣》用作代序。附录的新稿,都是我惊闻夏先生逝世消息后引笔直书的肺腑之言,分别是《名世与传世》和Remembering Professor C. T. Hsia 两篇。
新版《小说史》能够顺利如期完成,有幸得到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各同事热心而专业的帮忙。特别是业务经理黄丽芬女士。从再版计划一开始,她即挑起与本书业务和编务有
关的穿针引线工作。我们对她贡献的感激实在一言难尽。另外一位我要特别鸣谢的是彭腾女士。这位 copy editor 是《小说史》的责任编辑。这本书自 1961 年出版后,我阅读、引用和翻译已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当年一直没有照顾到的一些技术问题,现在经 Rachel 一一提点,已逐一改正过来。俄国作家 Fyodor Dostoyevsky(18211881)早前的中文音译有多款,现在已经统一称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另外有关俄国人名的音译(transliteration),我们保留了当年的拼法,不用现时流行的拼法。譬如说,从前的 Sophia Perovskaia,今天是Sophia Perovskaya。我们没有破旧立新,保留了 Sophia 的原貌。谨此对 Rachel 这位责任编辑的帮忙表达谢意。
2014 年 10 月 15 日
刘绍铭识于香港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