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你漏财了:9种逆向思维算清人生这本账
》
售價:NT$
254.0
《
我们终将老去:认识生命的第二阶段(比利时的“理查德·道金斯”,一位行为生物学家的老年有用论
》
售價:NT$
418.0
《
谁是窃书之人 日本文坛新锐作家深绿野分著 无限流×悬疑×幻想小说
》
售價:NT$
254.0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第3版
》
售價:NT$
505.0
《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售價:NT$
398.0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挣脱束缚、改写命运的6种时间观
》
售價:NT$
352.0
《
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
》
售價:NT$
806.0
《
纯粹·我只要少许
》
售價:NT$
367.0
|
編輯推薦: |
20多年前,互联网是一个天方夜谭的神话,没人能想到它会带来一个令人炫目的缤纷世界。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更为世界带来了无数惊喜和震撼,孕育了无数高新产品和伟大的企业,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本书向读者展示了近几年来眼花缭乱的互联网世界的各种机会与陷阱,让你能够更好地趋利避害,与移动互联网共舞。
互联网 家居
互联网 婚恋
互联网 餐饮
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
传统巨头为何节节败退
潜滋暗长的众筹
电商网站&支付变局
来去匆匆的比特币
|
內容簡介: |
如今,人类已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向互联网领域渗透,加快与互联网融合。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孕育新的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新事物和新逻辑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本书介绍了互联网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的诸多新事物、新技术、新观念,剖析了其内在的逻辑和问题,向读者展示一个发展、变革中的大时代。
|
關於作者: |
陆新之,商业观察家、财经评论员,开设有视频自媒体财经新知。他长期关注中国营商环境的转变与创意文化产业。他还是央视财经频道、中央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财经大视野、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湖南卫视、山东卫视、湖北卫视、内蒙古卫视、大连电视台等多个财经节目的特约嘉宾。他还曾为《南方周末》《新京报》《南方都市报》、FT中文网、新华社瞭望智库等数十家主流媒体的专栏作家,曾担任《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经济观察报》财经主笔、《中国房地产报》原总编助理、《新世纪周刊》原主编等媒体资深职务。他还是自媒体大联盟的重要成员、今日头条签约作者。他还在新浪微博、新浪博客、腾讯微博、百度百家、一点资讯与微信公众号开设有个人专栏,有超过百万人关注,累计阅读数量数千万。
|
目錄:
|
上篇 互联网 进行时
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
双十一貌似已经老了
潜滋暗长的众筹
老微博的新使命
电商网站 线下书店
互联网时代快递企业赶紧上市
互联网 家居业带来的变化
互联网 婚恋:世纪佳缘牵手百合网
互联网 运动服装:李宁需要吴秀波化
新玩意3D打印怎么玩?
电商上市冲击波
微信红包引发支付变局
15岁维基百科的成长烦恼
互联网餐饮案例:西少爷肉夹馍内讧
来去匆匆的比特币
互联网时代体育这样玩
下篇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尝试
内地电影公司对接好莱坞大款
首富更迭折射中国经济变化
曾经起舞的大象IBM如何转型
分拆恐龙惠普
三星手机为何遭遇滑铁卢
全球餐饮巨头百胜集团在中国业绩下滑
足协单飞,中国足球有望活出真我
迪士尼的布局与运作
|
內容試閱:
|
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
近期,人工智能成为一个互联网热词。从科幻热门电影《星际穿越》里的机器人塔斯和凯斯、歌星求婚的无人飞机,到大慈善家曹德旺的玻璃厂里面忙碌的机械臂,再到全国政协委员的中国大脑提案,其实都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而且从目前趋势来说,肯定可以超过人的智能。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大为不同。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前所未有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近期,有关人工智能的新闻越来越多。最容易让大家习以为常的人工智能应用新闻是专业媒体尝试由机器自动写作股票投资报告,而对冲基金则争取让机器人取代股票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寻求最佳的投资组合,以提升公司的投资效益。
据了解,很多投资机构都在运用人工智能进行证券投资。这些人工智能系统构建了学习机制和知识库,因此,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推理以及进行决策的能力。这样一来,传统的投资策略生产模式将被颠覆,大部分分析师的工作都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而且可能做得更好。事实上,用电脑代替人脑进行思考判断,在股市下单,这个想法早已有之。20世纪80年代的华尔街就已经不断有机构尝试。只是那时候的交易设计比较简单,所以效果不佳。1987年股灾的原因之一就是各家机构的交易系统因为技术指标转坏,触发了集体的抛出指令,引发了连锁反应。而今天的硬件设施与软件系统已经比起30年前突飞猛进,连投资这样高风险的业务都可以让人工智能来完成,在传统制造业与服务业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做到的事情就更多。随着近几年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了超越设计开发者的认知和视野的能力。它们可以贡献新的认知,不仅会执行指令,还能自己想出很多主意,这就是今天的人工智能比起以往时代的机器人都要能干与可怕之处。
当然,与人工智能有关的不一定都是好消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科学家史蒂芬霍金、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等人都提出警告。他们认为今天的人类正站在人工智能变革的边缘,这次变革将和人类的出现一样意义重大,而人工智能将来有可能成为毁灭人类的力量。这种担心不无道理。许多科幻小说里面都提到过类似的情节一台或者一批自我学习能力极强,与人类比起来,几乎不会犯错的电脑,最后成为终极的大BOSS,要操纵人类社会。不过,在这一切发生之前,我们优先考虑的还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产业化,实现对社会的正向价值。
产业趋势方面,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成为最深颜色的红海。即使是一直领先的苹果公司,优势也没有以前那么明显。有人预言,当苹果出到8s版本的时候,就已经不会再有传统意义上的手机了。可穿戴设备的研发与投资很多,这类产品,原本可以解放人类的双手与十指,有足够想象空间,但是几年来,这个行业的实践者,始终没有推出真正打动用户的杀手级产品。在用户体验方面,并没有出现极致快感的产品。同时,留给可穿戴设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因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很可能会出现更加微型的设备,甚至可以直接植入人的身体。就像一台智能手机,代替了MP3、相机、录像设备与电话,未来高度的人工智能产品,很可能收割之前各项数码产品的光荣。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将会出现数万亿美元的大市场。所谓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比起传统个人电脑互联网时代的市场规模要大十倍,而移动互联网的真正全面铺开,将不仅仅是手机或者可穿戴设备,更多是由各种形式的人工智能产品来实现。
在人工智能这个范畴,中国并没缺席。文献记载中,最早关于机器人的记录出自《列子汤问》,其中的周穆王见到的巧匠偃师制造的木甲艺伶就是这样的。至于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与唐朝的木头仕女的传说,也可见先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美好想象。今天在人工智能方面,中国整体的进展不算落后,不缺突出的单个项目与国际水准的优秀人才,但是往往陷入各自为战与分割推进,效率低,成果少。概而言之,真正缺乏的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整合与布局。在2015年3月举行的两会上,百度创办人李彦宏提出的中国大脑计划非常有针对性。他的提议,其实是建设一个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即以智能医疗诊断、智能无人飞机、军事和民用机器人技术等为重要研究领域,建立相应的服务器集群,支持有能力的企业搭建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和公共服务平台,然后开放给社会各个层面,包括科研机构、公司,甚至是创业者,让公众能够方便地在这个大平台上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和创新。这是非常有想象力和实用价值的一步,如果能够实现,将能够迅速赶上人工智能的最新趋势,不仅能够带动整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还能够高效率地实现多种创新能力的落地。更重要的是对于社会来说,这意味着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将会贡献出许多新的就业机会与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增长点。
另外,在2015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李彦宏、比尔盖茨、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这三位大佬进行了深入对话,他们对人工智能高度关注。
目前,李彦宏正在带领百度的研发人员全力进军人工智能领域。为此,他们成立了百度青年科学家少帅计划,全面发力智能语音、图像识别、百度大脑等人工智能领域业务,加之2014年,谷歌首席深度学习科学家吴恩达加盟百度,这让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成为国内行业的翘楚。比尔盖茨此前也曾说过,如果自己退休后不是做慈善就一定会带领微软的团队去做人工智能。2014年4月,微软公司也推出了人工智能系统Adam,并以此向谷歌的人工智能技术发起挑战,欲借人工智能在未来重回巅峰。而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此前提出过恶魔人工智能论,担心人工智能带来毁灭。这标明,马斯克认为未来人工智能的功能会很强大。
在这次博鳌论坛上,李彦宏认为将来会有更多的公司投入到人工智能领域,而马斯克则表示自己不反对人工智能的进步和发展。他认为这个技术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但应该进行必要的安全控制。盖茨也对人工智能十分赞成。
大佬们为何都对人工智能技术寄于厚望?这背后所体现出的逻辑是什么?
1. 大数据时代,离不开人工智能
近年,人工智能之所以被推上风口浪尖,是因为,一方面人工智能自身的技术发展得到了一定的突破,另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产生。而如何让这些数据得到合理的利用,将其进行更多的商业化落地,这是所有行业所面临的重任。当务之急,正如马云所说,我们正在从IT时代过渡到DT时代,在这个全新的时代,我们将会面临全新的挑战。
而人工智能此时则能突显其重要作用。它除了能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结果之外,还能直接进行更多的决策,当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全面,那么其可能为人们提供的决策将会越多,被授予的权限也将更大。而人类将会从众多艰难的决策中解脱出来,从而去应对更多其他的事情。
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曾经说过,如果小米公司在未来不能够将用户的数据转化为商业价值,不能成为一家大数据公司的话,那么小米的命运就不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且还会面临巨额亏损。同时,阿里巴巴集团公开了其神秘的数据科学与技术研究院(IDST),表面看,他们都是为了布局大数据,其实,要利用好大数据,则要依靠人工智能。
2. 物联网的升级离不开人工智能
未来,一切都将联网,人与人的连接正在加入人与物的连接,而下一步就是物与物的连接。比如自动驾驶汽车走上公路,就需要公路监视系统,自动驾驶汽车的联网,等等,而控制并协调这一切的则只能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将会实现自动调配,处理各种意外突发事件,等等,如果没有人工智能,那么自动驾驶完全是空谈。
马斯克的特斯拉,其最终的发展趋势是自动驾驶,而且谷歌、百度等巨头都在尝试这一领域,所以马斯克的恶魔人工智能论无疑是被媒体炒作的结果,实际上马斯克是最为需要人工智能的。
除了自动驾驶汽车这一案例外,今后的万物联网还将包括各种器物,包括冰箱、洗衣机、水杯等一切,这些物联网产品将全方位地监控你的行程以及健康,而此时要从这些数据中产生价值,为你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务,更健康的决策,就注定无法离开人工智能。
双十一貌似已经老了
从2009年第一个双十一购物节开始,原本平凡的双十一成为一年一度颇为火爆的电商购物节,并且双十一的购物氛围和理念也已逐渐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喜爱。线上交易量也是屡创新高。2015年双十一当天,天猫总交易额达912亿元,创造了七届双十一以来的历史新高。
在这七届双十一购物节中,特别值得解读的是2014年的双十一。这是阿里巴巴2014年9月在上市后最为关键的一天。这一届双十一,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创下571.1亿元的成交额,同比增长59%;其中移动端消费243.3亿元,占比42.6%。订单总量2.79亿。参与交易的国家和地区超过240个。相关数据再次刷新了单一电商平台单日交易的世界纪录,随之而来的各种解读自然是铺天盖地。但是,这一系列爆发性增长的数据后面,隐约可以看到种种迹象,那就是双十一在2014年出现了一个不明显拐点,这个拐点,不是数量上的拐点,而是消费心理与商业文化的一个大转折。
双十一这一天疯狂打折的这种做法,在中国零售业的近30年历史中,不断上演。其表象与实质,都是价格战。我们在商业历史上可以看到,价格战从来都只是一时一地的战术手段,而不会成为主流的商业模式。
对于积极参与双十一的朋友,在午夜倒数等着购物车里面的东西下单的时候,他们是很快乐的。尤其是自己抢到了心仪打折的东西,而想到别人的购物车收藏在一分钟之内变成灰色的时候,网购者甚至会产生一些竞技胜利的快感。但是,当第二天醒来或者收到快递的时候,他们因为打折所产生的满足感越来越低。如果说,前两年网民在双十一网购会感到特别快乐,觉得自己赚了很大的便宜,但2014年这种感觉已经大大弱化了。
事实上,当人们的收入水平到了一定程度,尤其是他们经历越来越多重复价格战的电商活动日之后,价格降低这种体验所带来的满足感边际效应急速递减。天猫的用户已经越来越扩散到三四线,甚至是四五线城市的时候,连海外购买也成为了对571亿元做出贡献的时候,我们可以大胆预测,以天猫双十一造节为代表的中国电商的1.0时代,已经来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双十一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么高的成交额,得益于电商与物流企业的服务改善。尤其是在开始几分钟的迅猛需求,阿里的体系能够承受,这也是一个实在的进步。而且不是一家企业的进步,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进步。阿里在全国布置的总带宽可同时服务650万人在线观看高清电影;支付宝每分钟能支持100万人买单;各家快递公司新增从业人员25万;快递增加作业场地185万平方米,相当于259个标准足球场。而这些也都让电商和经济界人士在未来的商业世界之中有更多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回看双十一这几年的历程,虽然议论很多,毁誉参半,但是当年只是玩票性质出现的双十一,已然成为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团的一个超级武器。它对电商情绪的每次引爆,都牢牢地奠定了阿里系在电商之中的地位。在阿里上市之后五年内,这个第一的位置看来将坚不可破。而更现实地说,虽然有着刷单、假货等各种毋庸回避的问题,但是双十一成为一个全民狂欢,尤其是互联网一代用钱投票的大试验场。
无论是各种买家奇葩晒图,还是买卖双方在评价体系的直接对话,都显示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气氛。商家、消费者和网购平台第三方公司,构成了市场交换层面的三种力量的均衡。比起其他途径,每个消费者能更便利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交易费用的降低带动了商品价格的降低,而且这种需求一旦产生,氛围一旦形成,将不可逆。双十一狂欢的参与者,很多是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及城乡屌丝草根,他们是移动互联网的骨干力量;撇开敏感因素而言,参与双十一的六亿多人,无疑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他们对于社会的理解、消费的方式以及对于自身需求的认知,都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加速年代。双十一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个性释放的开始。买买买这句憨厚的网络流行词,显示出了这群新人类们的选择与意愿。
这一次的双十一,几大重要门类的销售额排名,都是几家老公司的老面孔。而在细看其后的排行榜以及消费者的议论,也能依稀看到变革的趋势。同样机械重复的刺激作用已经有限,未来的电商与双十一的焦点,将由物品与价格逐步转化为服务与个人体验。在美国,最具可比性的当属感恩节期间的黑色星期五和网购星期一。因为之后不久就是圣诞节,所以这个打折季会持续两个月,是最疯狂的折扣季节。而商场里面人山人海的拥挤景象,跟我们身边的72小时不打烊活动并无两样。实体接触喧闹而产生的种种购物不愉快,消费者在没有替代品的时候,处于对低价的追求而被迫忍受。年轻一代选择网购以及双十一,拥趸数量突飞猛进,其实就是对于实体店打折的体验的提升需求推动。不过,在三年前,这种替代是成立的,是革命的。但是到了2014年,已经经历过更多种互联网服务的网民,开始更注重自己的感受,对于电商的体验要求已经逐步提高。曾经有个说法,互联网行业,是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起步点最接近的一个领域。国际大鳄在互联网行业,面对本土公司,并没有出现特别大的优势。这也是为何多家国际互联网巨头在中国与本土同行竞争的时候屡次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中国本土消费者的需求与口味提供独特服务的草根公司更是屡屡上演逆袭好戏,一骑绝尘地遥遥领先。而现在,这种现象有可能在消费者身上发生。也就是说,在大数据应用的背景下,消费者网购获得的服务与体验将会比起美国人、欧洲人获得的服务与体验更好。而且这不是什么神话。
2014年的双十一是阿里巴巴公司的一次盛宴。从该公司公布的2014年双十一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网购已经开始对传统消费方式发起强有力的挑战,而且迸发着惊人的潜力,孕育无限的未来。2014年双十一电商的抢眼表现,也逐渐体现了该行业未来的三大发展走向,即移动无线购物、线上线下联合、大数据分析整合。
第一,移动无线购物。目前,智能手机已经大量普及,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主流。2014年双十一开场仅1分钟,就有200多万用户涌入手机淘宝。开场仅4分10秒,手机淘宝的支付宝成交额就已突破1亿元。在开场的一个小时中,有1 400多万用户通过手机完成购买。1小时10秒钟以后,手机淘宝支付宝成交额突破了10亿元,已超过了2013年双十一24小时手机购物的整体交易额9.6亿元。1小时左右的手机购物交易量,就突破了2013年整天的数据。移动无线购物市场的发展可见一斑。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吴泳铭表示,从2010年智能手机开始普及到今天,手机购物已经有了飞速发展。用户在购物时的信息来源于其他地方,包括微博、社区、广告等,但最后的成交都集中在了手机上,无论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场景产生了购物决策和冲动,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
电商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在手机上给卖家和买家分别推出了许多不一样的玩法,比如手机淘宝的微淘平台,买家可以在微淘上发现更多好玩的商品、活动,还可以及时与卖家进行互动交流。同时阿里巴巴还在手机端推出了一些游戏和智能工具,以此来帮忙用户更简单地购物。即使在没有信号的地铁,电商都应该想办法使手机购物顺畅。
第二,在2013年的双十一中,实体店感受到了电商的强力冲击,实体店消费者大量下降的情况让他们印象深刻,因此,2014年双方采取了合作共赢的方式O2O(线上线下联合)模式。
比如,2014年各个实体店都和天猫等电商合作,打出了双十一的广告,以免被消费者忽略,银泰百货率先和天猫合作,用二维码直接扫实体店货物就可以用手机买下。此外,宝岛眼镜、宏图三胞、海尔等300多个品牌3万多家线下实体门店均已加入天猫双十一,消费者均在这些品牌店线下门店试衣,双十一当天在天猫下单。
第三,天猫双十一总部不断变换的数字屏幕展现的则是电商惊人的大数据魅力,只要产生一笔交易,都有相应的数据产生。而这些数据将是未来电商的财富与发展潜力。利用这些数据,电商可以分析出每位消费者的消费路径与习惯,这样,商家未来可以更精准地分析消费者心理与习惯。
这种大数据的应用还体现在物流智能化的发展上,消费者普遍感受到2014年双十一的物流速度加快。马云隐居幕后倾力打造的菜鸟智能物流网络,展现了完善的社会化物流协作的结果。为了方便发包,商家提前把货发到配送中心仓库中,库方根据菜鸟网络提前提供的信息进行了预包装。所以在接到订单的第一时间,立刻就能展开行动,发出包裹。
透过2014年双十一惊人的交易额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移动无线购物、线上线下联合、大数据分析整合应用将是电商未来强势发展的领域与亮点。
因此,电商未来的发展,将更注重通过O2O打通线上线下的服务体系,对现有的O2O模式作进一步的调整、优化,让网购有更好的感受。除了便宜,其他线下的感受,一样会获得尊重。把顾客宠坏的理念,对于已经习惯了网络亲文化的卖家来说,形成与实现并不难。同时,各种供应链也需要重组,越来越多的生产型企业会学会与客户直接沟通(因为学不会的公司将被狠狠地抛下),客户服务部门的重要性将前所未有地增加。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文化,将不在仅仅是房地产公司忽悠的广告文案。在未来的双十一,网上具体产品的交易,将演变为更多创意与服务的对碰。未来的双十一,将会扩散成为释放个性的电商新旅程。这其中为消费者带来的满足感以及商业机会,不一定是天猫一家独有。更多小品牌,小公司,如果能够把握住客户的选择,一样能够获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或许,有一天,双十一跟阿里巴巴、跟天猫的关系会淡下去,但是,双十一播下的消费体验革命的火种,将会在十亿级别的市场日益壮大。
潜滋暗长的众筹
众筹,译自英语之中的crowdfunding一词,意为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香港译作群众集资,台湾译作群众募资。实际之中的众筹,是指通过互联网方式,用团购 预购的形式,向用户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
众筹在2010年就引入中国,发展至今,乐在其中。
事实上,2014年夏天,演唱会众筹、智能手表众筹、影视众筹、新闻众筹乃至世界杯系列图书的体坛周报众筹等先后出现。众筹拉低了投资的门槛,让普罗大众也能够体会到成为投资人的乐趣,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互联网精神的最好体现。例如,在娱乐宝这个产品的众筹之中,一个屌丝只需要花几百元,就能成为女神范冰冰的投资人(哪怕是名义上的)。类似地,出资者还能在不同的项目里面扮演着慈善家和VIP客户的角色,文学、音乐、体育、教育、科技、农业,几乎没有什么领域不可以众筹。这种错位效应对于普通人来说增加了特定的生活乐趣。这也是众筹的最基本形态属于回报类众筹(Reward-based crowd funding)。这类众筹,从目前我国的法律条例而言并无暧昧,也不存在争议之处。因为,这种众筹下的项目,其吸引力并不是以股权或是资金作为出钱者的回报。而在互联网上煞费苦心包装、推介自己的项目的发起人,更不能向支持者许诺任何资金上的收益,他们必须是以实物、服务或者媒体内容等作为出钱者的回报。无论是恩公也罢、豪客也好,或者叫做粉丝,出钱的人对一个项目的支持属于购买行为,而不是投资行为。出钱者可以享受音乐、享受画面,或者享受一本先睹为快的签名版图书,甚至也可以享受自己作为善长仁翁的精神愉悦,就是没有现金收益,也没有其他财务回报。最初美国的一些网站开始众筹项目的时候,都很本分,就是为了卖东西、卖服务。基本都是这类回报类众筹,在国内起初也是。
如果众筹只是局限于此类以实物或者服务作为对资金支持者的回报,那么其中的风险也就比较容易控制。只要不涉及太大型的类似购买房地产或者豪车这样的类别,那么发起者针对个人或者小微企业筹集资金,这类众筹本身的风险就是相当低的跟你在电子商务网站上买东西的体验差不多。有好有坏,但是基本上都是你能承受的风险。
当然,任何跟融资有关的工具,在中国都能迅速扩散,而且会被极富破坏性地本地化。与本分老实的回报类众筹相比,下一步就是金融性质大大加强的股权类众筹(Equity-based crowd funding)投资者在互联网上挑选,然后对网站推荐的项目或者公司进行投资,并获得一定比例的股权,坐等股份增值套现获利。简单来说,这种众筹就是投资者用钱买股份。从法理上而言,股权类众筹还是大体可以成立的,因为这时候的互联网平台,只起到帮供需双方对接的中介作用,而不直接与投资资金发生关系,因此可以说对这些互联网平台的风险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现实之中,股权类众筹的网站也是无利不起早,他们会希望在自己撮合成交的项目之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这个模式是不是让大家想起易趣(Ebay)?是的,Ebay靠这样收取一笔笔的手续费变成互联网公司巨头。但是,Ebay这个模式在中国被淘宝网打得大败,最后惨淡退出。在实际的运营之中,股权类众筹公司们很快发现自己这样羞羞答答地收取手续费的模式在中国的互联网世界之中并不现实,也很难成为所谓如狼似虎的互联网金融的一个活跃部分。
于是,这个时候,相当多与互联网没什么渊源的主体就陆陆续续地云集到风险巨大、新闻多多的债权类众筹(Lending-based crowd funding)之上。
这类众筹就是投资者通过互联网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投资,获得其一定比例的债权,未来可以获取利息收益并收回本金。从本质而言,债权类众筹跟传统的债券融资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后者通过银行、证券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来发行债券,而前者则是通过互联网平台。这样就进入了所谓的敏感区。因为,在中国,金融行业是准入制的。几十年来,没有许可证的机构不能从事此类业务。
长期以来,跟金融相关的各种天花板以及潜规则的存在,即使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外来者也很难在金融领域有大动静。即使是名满天下的温州民间金融,一旦遇到风吹草动,银行收紧贷款,这类灰色借贷也岌岌可危。而刚刚脱离死刑的吴英,则显示出没有官方背书的民间金融是何等脆弱。
然而,现在偏偏出现了个可怕的互联网怪物。近几年来在国内突然涌现的大批的P2P(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小额借贷)业务就是典型的债权类众筹形式。在P2P行业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企业等一些新兴的金融企业不仅扮演牵线搭桥的红娘角色,而且起到主要操纵资金来源与去向的作用,类似于传统的基金公司投资方式以及银行与信托的资金池业务。说白了,他们直接向出资者收钱,而且不再是屌丝们几百上千元的门票钱、玩具钱,常常是各类复杂利益主体几十万、上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投资资金。
由于没有对众筹公司各种必要的制度约束,很多公司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财务公布。其结果是,更多的个人投资者没有对众筹清醒的认识,而只看到收益承诺进行盲目投资,造成不理性资金涌入众筹市场,在令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埋下很多财务地雷。
面对通过互联网病毒式蔓延牵涉资金数额庞大的债权类众筹市场,现实的监管措施似乎依旧落后。相关法律界人士就介绍,政府对中间账户安全、担保和是否属于非法集资三个方面的监管存在严重的缺失。在当下,只有《合同法》第二十三章第426条中对P2P的收费服务进行了简单的肯定,但是收费标准和资金去向都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在缺少法律作为支撑的前提下,只有通过银监会和央行公布的一些制度进行监管,因此为一些不法企业留下了很大的灰色空间。现在已经出现了上午上线融资,下午就卷款跑路的赤裸裸诈骗事件。未来一年,随着经济不景气,各种项目炸弹会陆续引爆。相关的债权类众筹项目可谓阴霾重重。
显然,第一类的回报类众筹,与第三类的债权类众筹,已经有着巨大差别。对于政府,面对同样的众筹这个名词下的不同风险、不同模式、不同路径的项目,是现实的考验。众筹未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去芜存菁,保留其健康与有序的部分。即使是股权类众筹与债券类众筹,也可以因势利导,使其纳入金融管制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那些以互联网以及众筹为包装的非法集资,亡羊补牢,严格准入制度、完善风险控制体系,是其时也!
在未来,众筹会有哪些发展趋势或者模式,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1. 综合型的众筹平台格局待定
从互联网应用上而言,众筹并非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众筹平台将来会经过多轮的拼杀和竞争后,剩下几家比较强大的。从目前的天使汇、众筹网、大家投等众筹平台来看,谁将会是最终胜者还没有明显的迹象。众筹的核心属性都还没有被统一认识,众筹的核心竞争在哪里恐怕也是未知的,因此现在来预见谁会成为王者还太早了,有待行业的格局演变。
众筹业务的业内竞争,也许不仅仅是在当前这些专业应用平台之间进行,真正是大平台的,还是掌握了用户入口的百度、阿里、腾讯这三家公司,只要哪里有机会,他们一般是不会缺席的。可以预见,未来他们也将是众筹的重要成员,甚至独执牛耳。
2. 垂直众筹前景广阔
众筹面向的是大众,但并不是说人人参与。众筹无论是筹的资金、智慧、资源,都只会掌握在某些人手中,如果不是因为稀缺,又何必要筹集呢?特别是某些专项资金,专门的知识与智慧,独特的资源与贡献,都将会向特定的群体、圈子进行募集。未来众筹的应用领域会五花八门,无所不入,文化创意、影视、音乐、工艺等都可以去众筹,而各行各业都会有自己的门道、思维、视角和商业逻辑,有各自的交流语境和评判标准,所有垂直众筹都要去研究所在行业的独特业务逻辑和业务流程,否则,如果只是一个应用分类,就容易被综合众筹平台所兼并。
3. 微组合机制强强联合
众筹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集合组织起大众来参与的机制与系统(不是指面向大众做营销)。比如,如果一笔融资100万元,需要一个专业投资人完成,那就不需要什么集合组织能力;而如果一笔投入100万元,由100个人联合出资,就需要强大的集合组织机制与系统,来保障权益的平等与监督执行,并且进行职能分工。一笔投入100万元,让成千上万的人来参与,五毛、八块钱都可以参与的话,考验的更是组织机制与系统了。
众筹作为一种股权筹资的形式,最大的优势在于把专业的价值判断、投后管理工作与财务投资工作分开,从而实现分工协作与集合管理。众筹的未来,有机会解决五毛、八块钱的参与和权益确定,就意味着分工更细、集合程度更高、协作性更强,那么未来众筹的形态上会更丰富,当前的众筹(基于互联网)、即将的云筹(基于云计算、云存储、云服务和云资源)、未来的微筹(更小的份额,更微的出资,更广泛的参与),都将各领风骚。
4. 走向服务化
与P2P网贷比较起来,网贷从投资人把款放出去,到把钱收回来,一笔业务才算结束。目前来看,各家众筹平台都是帮着把钱筹到,活儿就结束了。创业项目筹到资,其实只是第一步,如何帮助融到资的创业项目成长,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提高投资人收益机会和比率,才是众筹最需要面对的。众筹的流程,从筹资开始,要到退出才结束。正因为这样,股权众筹在本质上就是创业服务。如果众筹平台只是一个帮创业者和投资人对接的信息平台,肯定不会长久。而云筹则可以为众筹项目提供创业服务,走创业服务,帮助众筹项目成长。
作为一个灵活的筹集资金的方式,众筹需要走的路其实还很长,虽然它目前还存在很多漏洞和不成熟的地方,但作为一个潜力股,它的未来是值得肯定和期待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