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技术·教育·课程——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研究

書城自編碼: 294957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 者: 程宜康、吴倩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453383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95/355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1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慈悲与玫瑰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云中记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58
《 职业教育要义 》
+

NT$ 195
《 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
+

NT$ 225
《 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 》
+

NT$ 300
《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原理与开发 》
+

NT$ 240
《 职业教育的技能积累 》
+

NT$ 378
《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英汉对照版(万千教育) 》
編輯推薦: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坚,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紧紧围绕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发展模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的转变。这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其在发展实践中所遇到的诸多现实问题再也不能单纯依靠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的经验积累来解决,加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才需求日新月异,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整体而言,本书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了技术、关于技术的教育、技术教育的课程以及实践教学体系,对技术的本质了有更为深刻的哲学领悟,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教育属性和技术人才培养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再思考,回应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遇到及存在的部分困惑与问题,这既是对已有研究理论的归纳与升华,也是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內容簡介: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21世纪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本书以技术学范式阐释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人才培养以及相应的课程问题。上篇是技术与教育篇,介绍技术的历史,展开对技术本质的技术哲学讨论,特别是在对技术认识、认知、能力和技术素养等问题的讨论基础上,提出对于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问题技术素养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篇是关于高等技术教育的课程篇,主要是以课程论研究的方式,介绍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问题,包括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概论、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逻辑以及课程体系、技术课程的教与学。
本书适合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研究者、教学管理者、一线教师和广大社会读者阅读。
目錄
第一章技术概论1
第一节技术的界定与历史1
一、
技术的界定1
二、
技术的历史3
第二节技术文化6
一、
技术文化认识7
二、
技术与劳动方式10
三、
技术与劳动质量12
四、
技术与艺术13
五、
技术创新14
第三节技术的分类16
一、
狭义的技术16
二、
广义的技术17
三、
技术与科学19
第四节技术的本质21
一、
技术解蔽的方式21
二、
技术形而上学的认识22
三、
技术基于工程分析的认识25
第五节技术的存在方式及其实践28
一、
技术的存在方式28
二、
技术实践32

第二章技术认识、认知、能力 34
第一节智能理论34
一、
吉尔福特三维智力结构理论34
二、
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和成功智力理论35
三、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36
第二节技术认识关于认识论的讨论36
一、
技术认识37
二、
技术认识模式38
三、
技术认识论对技术教育的启示41
第三节技术认知关于心理学的讨论43
一、
认知与认知主义43
二、
技术认知的信息加工模型44
三、
认知心理学对技术学习的启示47
第四节技术能力基于教育学的讨论48
一、
能力与能力观48
二、
技术能力分类50
三、
能力与技能的发展51

第三章技术素养53
第一节技术素养概述53
一、
技术素养的基本认识53
二、
技术素养性态58
三、
对技术素养维度的解释性认识60
第二节技术素养技术教育的本质之思69
一、
技术思维技术素养的核心要素69
二、
技术文化技术素养养成的沃土75
三、
技术素养对于技术教育的意义79
第三节企业和院校对技术素养的看法82
一、
企业和院校对技术素养的基本认识82
二、
技术素养要素的关联性问题85

第四章技术与教育90
第一节技术与职业教育90
一、
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概念90
二、
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历史与发展91
三、
对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基本认识93
第二节高等技术(职业)教育95
一、
近现代高等技术教育的产生与发展95
二、
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97
第三节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人本位100
一、
教育的本位性问题100
二、
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人本位技术素养导向102
三、
技术素养导向的能力、知识、态度统一性103
第四节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标准化104
一、
教育标准化104
二、
高等技术(职业)教育标准化的意义与作用106
三、 CDIO标准对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启示108
四、
高等技术(职业)教育标准化体系构建111
第五节技术与职业教育的贯一性114
一、
技术能力和技术素养成长的贯一性114
二、
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的贯一性115
三、
技术与职业教育体系的贯一性117

第五章技术素养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120
第一节技术应用型人才120
一、
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概念120
二、
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工作基于IET的认识123
三、
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逻辑125
第二节技术素养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127
一、
基本认识127
二、
主要关系131
三、
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基于国际资格框架和专业认证
的认识133
第三节技术素养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认识140
一、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技术与职业教育认识140
二、
技术素养技术技能人才质量的核心目标142
三、
基于企业质量文化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144

第六章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专业课程论概论146
第一节课程论发展与现状146
一、
历史146
二、
学科性质与地位147
三、
学科基础与研究对象148
四、
学科体系148
五、
高等教育课程研究149
第二节对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论学科的认识150
一、
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论的学科体系
运用还是重构150
二、
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职业还是专业151
三、
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论学科价值理论还是实践152
四、
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论研究多元还是一元153
五、
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论的独立性153
第三节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论研究的专业思维154
一、
专业的职业思维确立专业课程论的职业属性154
二、
专业的技术思维确立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专业
课程论研究范式155
三、
专业的建设思维确立专业课程论的课程工程对象156
四、
专业的多样性思维实现课程论的分类指导性156
五、
专业的融合思维化解课程问题的二元对立157
六、
专业课程论课程论研究的本土化158
七、
学校本位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下的职业、专业与课程
的关系158
第四节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论学科体系构建161
一、
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论的学科问题161
二、
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论的逻辑架构专业课程论164

第七章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逻辑166
第一节核心概念、基本假设与主要关系166
一、
核心概念166
二、
基本假设168
三、
主要关系169
第二节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课程思维172
一、
复杂思维学校本位的技术与职业教育考量172
二、
关系思维拒绝课程思维的二元对立173
三、
系统思维专业教育的工作与生涯发展考量174
第三节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课程逻辑175
一、
技术与职业教育的课程逻辑认识175
二、
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的双元逻辑177
三、
课程逻辑的关系与特征179
四、
技术与文化课程逻辑的张力181
五、
后现代课程观视阈下的课程逻辑认识183

第八章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186
第一节课程决策186
一、
决策论与课程决策186
二、
专业课程决策的技术学考量189
三、
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决策维度191
四、
课程利益相关者193
第二节课程体系设计196
一、
课程体系设计的三个层面196
二、
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范式197
三、
课程体系设计的结构化原理199
四、
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开发的依据201
五、
课程体系构建的多元非线性问题203
第三节课程模式205
一、
课程模式的概念及基本要素205
二、
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构建207
第四节基于产品、流程、系统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210
一、
产品、流程、系统的概念及意义211
二、
基于产品、流程、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212
三、
体系构建的原则215
四、
主要实践模式216

第九章技术课程的教与学219
第一节技术课程的教与学概述219
一、
课程的教与学教学模式219
二、
学习中的技术思维训练222
三、 有效行动学习225
四、
技术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及其评价227
第二节基于隐性工作过程的技术素养养成230
一、
显性工作过程与隐性工作过程230
二、
显性工作过程与隐性工作过程的关系233
三、
学习策略基于隐性工作过程的技术素养养成234
第三节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236
一、
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236
二、
项目建构教学模式237
三、
情境互动教学模式239
四、
认知思辨教学模式241
五、
研究性课程的教与学243

第十章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问题246
第一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及问题246
一、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基本现状246
二、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248
三、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主要成就254
四、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存在的问题255
第二节课程问题的二元对立与消解257
一、
二元对立及其意义258
二、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问题的二元对立现象258
三、
基于后现代课程观的二元对立的消解266

附录关于技术素养的调研报告268

参考文献287

后记294
內容試閱
序言
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正在推动重大的改革,其中探索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技术本科高校或技术应用大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重要、最受关注的重大战略举措。由于我国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通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高等教育话语系统,相应的理论研究比较充分,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也卓有成效。但是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的高等技术教育,都还仅仅是一种教育行政话语,并没有在理论上得到更多的研究,更没有多少被广泛认同的实践经验。现在我们是否需要回应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应该、是否能够建立一个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技术教育的共同话语系统,至少在理论研究上获得某种意义上的统一。正是基于上述的原因,在本书中我们考虑到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概念差异性,以及高等教育的特殊性,特别是因为本书的课题背景是运用技术学范式的研究,因此使用了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表述,表达了高等技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概念和意义。这样的教育表述,既表明了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国际上独特的教育类型表述的尊重,也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学习本质(广义技术概念下)的强调,当然更是为了便于我们在本书中展开相关问题讨论时予以统称,而无意在这里提出或使用另一种教育类型的称谓。对此,我们希望读者予以理解、包容,毕竟这只是学术性的讨论。本书所讨论的主题是技术、关于高等技术(职业)的教育和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课程。一段时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关于技术的讨论相对较少,但是,真的很难想象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够只研究职业,而不研究技术,总不能说职业学就是技术学吧。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有一批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专家、学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教育属性和技术人才培养提出过许多真知灼见。尽管21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就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来说,基于国外技术与职业教育经验借鉴的研究比较多,对技术本身的研究,特别是关于技术哲学研究,乃至技术教育的哲学研究,仍然是欠缺的。我们作为高职院校的实践者,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许多理论上困惑、实践上疑难的问题,因此思考是必然的,正因为有了许多思考,才有了学习和研究的动力。庆幸的是,我们的思考和研究获得了江苏省有关教育部门和机构的支持,从2010年起,我们承担了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技术素养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课程论研究。本书便是这两个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从技术的哲学思考,引出对教育的哲学思考,这是我们在本书中给予特别关注并深入讨论的话题。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工作职业导向是否应该向素养导向转向,这样的转向从根本上看也是根据普遍意义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哲学研究的转向。这一问题其实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兴起之日就始终存在,只是一些表述不同而已。在世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产业技术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必须面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诉求,而技术素养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和规格要求,因此技术素养的培养必将成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和人才规格提升成为广泛共识,相应的改革探索已经起步的今天,随着基于技术素养养成的技术教育理念的建立和相应的方法体系研究的深入,技术素养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将逐渐丰富与完善,今后我国高职院校和技术本科院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也将形成更多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成果。为此,我们在本书中将 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技术素养导向,作为贯穿于所有讨论话题的核心话语,将技术思维、技术文化作为技术应用性人才技术素养养成的重要目标,并以此作为与中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的重要差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等的技术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需要技术素养。同时我们还希望通过上述研究思路,能够形成使专科与本科的技术与职业教育获得一个能够统一认识的话语体系。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对企业和部分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关于技术素养的调研结果,支持了我们关于技术素养的许多认识和观点。课程论作为教育学学科范畴的研究,在高等教育领域并不像在基础教育领域那样受到重视。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学术界更多的是关于课程问题的研究,以及基于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借鉴研究,当然也有在此基础上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和实践的创新,一些成果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基本指引。但是,以高等技术(职业)教育课程论作为主题的研究课题及成果文献相对较少。由于以往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更多的是基于教育的职业属性,以及对职业工作形而上的认识,因此更多关注的是职业教育的社会属性特征职业,但是缺少深度关注技术与职业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教学特性专业的技术具性。对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哲学研究,许多学者在课程价值的争论上互不相让,价值研究的二元对立现象非常明显,以至于课程学术问题常常被行政化。从广义技术的概念内涵看,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技术特征在不同的专业或专业领域(工作领域)内具有其专业特性;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学习性质是技术教育的学习,相应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也应由技术的本质和特征所决定。正是基于上述的认识,在本书中,我们从理论上提出了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论基本架构,以及课程的职业技术工作逻辑与专业教育逻辑共同组成的双元逻辑,以及基于隐性工作过程的技术素养培养。在实践层面,我们提出了基于产品、流程、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及基于技术素养养成的教学模式。虽然本书已经顺利出版,但是心中仍然是忐忑不安的,因为我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研究者,更不是技术哲学的研究者,因此许多理论问题也许并没有完全地想透彻,许多理论性的看法和观点也许还不够严谨,甚至是错误的,一些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实践还不够深入,对此,我们希望读者能够给予批评和指正。作为长期在高职院校工作的教师、管理者,我们始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者和实践者,虽然有时我们还是一些主流观点和主张的疑问者,但是我们和所有在职业技术院校的辛勤工作者一样,初衷是希望我们共同的技术与职业教育事业能够科学、健康地发展,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能够让社会真正满意,让学习者真正满意。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研究没有止境,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研究刚刚开始,我们会始终如一地继续关注和实践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把我们相关的研究继续引向深入并完善。本书的第二章,第五章的第一、第三节,第八章的第一节,由吴倩副教授执笔撰写,其余均由程宜康撰写。
苏州职业大学程宜康2016年9月于苏州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