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礼制考古经典选读
》
售價:NT$
1340.0
《
MATLAB实用教程(第六版)
》
售價:NT$
695.0
《
中国思想的再发现(壹卷:近观系列,沟口雄三教授以其精湛的学术洞察力,旨在呈现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中国思想图景)
》
售價:NT$
325.0
《
图以载道——传统绘画的图像叙事
》
售價:NT$
390.0
《
骨科康复学(第2版)
》
售價:NT$
1140.0
《
笔记启蒙 : 英国皇家学会与科学革命
》
售價:NT$
390.0
《
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六辑)
》
售價:NT$
490.0
《
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
》
售價:NT$
340.0
|
編輯推薦: |
一个人的名字把我们带进神奇的智能王国,让我们见证一个从历史走来的科技强国梦。
人类将不可避免地迎来一个崭新的RT时代一一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时代。机器人的智能会超过人类吗?未来的机器人是人类的帮手还是对手?是人类的朋友还是公敌?有人期待,有人忧虑;有人欢欣,有人恐惧。但是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张开双臂勇敢地拥抱这个时代。我们坚信爱因斯坦曾经给出的答案: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
作品通过大量人物回忆和访谈纪实,记述了以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和王天然、曲道奎为代表的科技知识分子研发机器人的曲折经历,披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感人细节。他们以满满的家国情怀,心守产业报国的信念,用东方智慧冲破国外技术封锁和禁运;由夹缝求生到征战市场,从科海角逐到敢与国外强手掰手腕,一路闯关攻坚,剑指*,终将中国机器人打造成大国重器,跃上世界舞台。他们为民族工业赢得了尊严,也把中国制造推向中国智造。
|
內容簡介: |
本书对中国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历史做了引人入胜的介绍,中国机器人成长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由弱到强的历程。本书实际是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解读中国数十年的政治、经济、国家战略问题。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多重可能性,本书对想了解中国当代与未来发展战略的读者是难得的读本,对智能制造这一当今世界*受关注的高科技领域在战略层面和科技伦理层面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思考,其中提出的诸多前沿性观点是全球都将面对的问题,对中国科学家们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记录。作品同时揭秘了新松公司品牌建立的一些关键细节,其中每一位主人公的经历并不是简单地回顾挫折、成功,而是勾勒出了创新者们的经验教训,为想要追随他们步伐的人提供了指导和建议,对创业者和创新者具有很好的引导和启发。与新松公司同时起步的有很多科研机构建立的公司,但大多数创业者都失败了。为什么新松能坚持下来且越来越好?在机制、团队建设、文化和价值观的策略上他们有什么读到之处?对有志于中国市场的企业家有诸多启示。
|
關於作者: |
王鸿鹏:山东鱼台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入伍后任职于空军航空兵第二十四师。1986年毕业于空军雷达(现为预警)学院自动化系统工程专业;1997年转业至济宁市委宣传部。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获奖及代表作主要有《共和国的天空》《压不弯的脊梁》《神奇的蓝天骄子空军八一飞行表演大队改装纪实》《十三亿人乐了中国医改新模式》《生命线上的奇迹》等。
马 娜:军旅女作家。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硕士。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青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首届茅盾文学新人奖获得者、徐迟报告文学优秀奖获得者、解放军总后军事文学奖获得者。长篇报告文学《滴血的乳汁》入选2013年度十大优秀报告文学排行榜;报告文学《天路上的吐尔库》入选2014年度十大优秀报告文学排行榜。责辑的《国旗阿玛拉》获中宣部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
|
目錄:
|
│序曲│
该出场了 / 001
│第一章│
Robot另一个中国梦
│01│ 用一种精神奠基 002
│02│ 开门弟子 005
│03│ 老漂小漂一起漂 010
│04│ 巨人是这样成长的 013
│05│ 结缘Robot 017
│06│ 小平见到了她 020
│第二章│
我们有了第一人 / 025
│01│ 跨洋握手 026
│02│ 访日受辱 029
│03│ Robot友好走廊032
│04│ 呱呱落地 035
│第三章│
智能博弈场 / 039
│01│ 863时代040
│02│ 心与芯044
│03│ 探访美国NASA049
│04│ 与世界精彩互动 055
│05│ 脑与手 060
│06│ 寻找长生不老药 065
│07│ FBI例行调查068
│第四章│
祖国是本体 / 071
│01│ 莱茵河畔的风声072
│02│ 家书抵万金075
│03│ 冰心玉壶079
│04│ 科学人的温度081
│05│ 曲道奎的道085
│第五章│
生命赋予机器人 / 089
│01│ CR-01游向太平洋 090
│02│ 深海角逐094
│03│ 难咽的苦果098
│04│ 小龙马AGV首秀102
│05│ 巧手灵灵亮相106
│06│ 抢饭碗风波111
│07│ 出国淘金116
│08│ 父之绝唱118
│09│ 新松基因123
│第六章│
国字头的准生证 / 129
│01│ 一所两制 130
│02│ 蓝顶商人 133
│03│ 夹缝求生 135
│04│ 智胜老法师 138
│05│ 敢问风暴 141
│06│ 破茧成蝶 145
│07│ 时代幸运儿 148
│第七章│
大舞台上秀肌肉 / 153
│01│ 先让精神站起来 154
│02│ 谁拜上将军 156
│03│ 路子不能变 160
│04│ 特种兵 163
│05│ 不做产业汉奸 165
│06│ 洋人水土不服 168
│07│ 闯滩大上海 172
│08│ 春风暖雪夜 176
│第八章│
神奇的魔变 / 181
│01│ 雏鹰离巢 182
│02│ 对手临门 186
│03│ 裂变 192
│04│ 大国卫士金刚神 195
│05│ 同台角力 198
│06│ 人在美囧 200
│07│ 松松萌翻天 202
│第九章│
三次惊险跳 / 207
│01│ 连续撞杆 208
│02│ 父子冲突 214
│03│ 逆袭上市 218
│04│ 步步惊心 224
│05│ 路演风采 227
│06│ 不忘初心 231
│07│ 2 N M战略布局 234
│08│ 拥抱人间天堂 239
│第十章│
走进RT心时代 / 247
│01│ 我塑我心 248
│02│ 以心唤心 255
│03│ 星智汇 258
│04│ 大师对决 260
│05│ 新松之新 264
│第十一章│
剑指2025 / 269
│01│ 2014:机器人元年270
│02│ 2025:十年路线图273
│03│ 超人炫技276
│04│ 亮亮做客中南海279
│05│ 双马结盟281
│06│ 工业怎样4.0 283
│07│ 互联网怎么+289
│第十二章│
巨人永远在路上 / 295
│01│ A001 号:新松专属区 296
│02│ 中国力挺Robot 299
│03│ 人机必须共融 303
│04│ 冷思维里的热度 306
│05│ 北京共识 309
│06│ TOP 10第一方阵出发 313
│后记│ / 317
|
內容試閱:
|
蒋新松立刻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中国的现代化就是要搞这样的机器人工厂。参观结束时,他向厂方提出购买机器人的愿望。对方看了他一眼,用一种轻蔑的口气说:你们会用吗? 15 年之内我们不打算与中国合作。蒋新松满脸涨得通红,两道浓眉立刻竖了起来。弱者的愤怒从来都是毫无意义的。蒋新松努力克制心中的愤怒,回敬了一句:15 年以后,你卖给我我还不一定要你的哪!
20 世纪70 年代末,在一次国际人工智能研讨会上,日本专家炫耀,他们研究的水下机器人已经成功地下潜到千米以下,而正在研制的海沟号水下机器人,正向万米以下的马里亚纳海沟冲击。蒋新松心头增添了深深的担忧。这意味着海洋探索的话语权已经被日本掌握在手里。中国一片空白,无力发声。蒋新松寝食不安。中国必须在这一领域有所作
谈到水下机器人,一向沉默寡言的封锡盛院士顿时兴奋起来,他充满自信地说:以潜龙二号为新的起点,我国水下机器人开始游向下一站。未来几年,中国的水下机器人一定能到达马里亚纳海沟,在那里留下中国人的脚步。
大概伤害了蒋新松的日本人缺少记性,找上门来的不是别人,正是15 年前,蒋新松第一次去日本要买机器人的这家公司。当时,蒋新松遭到拒绝。没想到蒋新松的话在15 年之后的今天真的应验了。这家公司代表提出要来沈阳自动化所里拜访
不久,传来一个好消息,让巧手灵灵挺起了中国脊梁。哈工大机器人实验室研制出了机器人本体,它的关键部件已完全实现了国产化。巧手灵灵终于成为正宗的中国机器人了。
为什么蒋新松会有如此强烈的家国情怀?像蒋新松这样的老一辈科学家,虽然吃了那么多苦,在文革中遭受了那么多的委屈甚至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为什么他们对党对国家对科学事业依然那么无限地忠诚和热爱?
他这样说道:在中国社会,真正的精英应该是既能够自我成长,同时又能够帮助这个社会进步、对社会有卓越价值的人。真正的精英是必须要有家国情怀的人,包括对于中国科技体制变革的探索,对科技进步和产业化的推动,这是我们一代人的使命。
作为一位由台湾留学美国的美籍华人科学家谈自忠教授,他对这个问题会给出怎样的答案?他说:我们在国外最担心中国走苏联的路子。当时,苏联与中国搞水下机器人合作,是因为国家解体不行了,没钱,机器人实验室生存不下去了,他们被逼得没办法,这才把机器人研究成果拿出来卖钱。我们这些在国外的人那个时候就怕中国解体。如果国家完了,在国际上就没地位没力量,那就糟糕透了!谁还会研究机器人?你们生活在国内,可能体会不到这些的。
曲道奎曾是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信奉者,在德国留学时读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克氏以阵地战理论而著称。曲道奎发现,阵地战在这里派不上用场,那是双方势均力敌的战场态势,他的团队眼下还不够格,阵地战理论不合时宜。曲道奎更加崇拜毛泽东军事思想,还是游击战管用,更符合中国国情。
虽说,中国机器人勇敢地站起来了,但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中国机器人极易被扼杀在摇篮里。面对国际巨头,曲道奎感叹道:如同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和一个健硕的成年人在比拼,其难度可想而知。而这样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不会给你留下慢慢成长的时间,只有坚持技术创新,勇于开拓市场,让中国机器人强壮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敌强我弱的对垒下,中国机器人要打入市场
大家都吃过茶叶蛋,蛋壳破裂最多的,才是最入味的。同样,人生经历愈丰富,愈有味道。创业是艰苦的奋斗,但可以帮助你成长,成长的快乐会让你感受到接受挑战的魅力。大家知道,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人生也是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面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让自己从内部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是一次重生。
那一年,年仅39 岁的曲道奎走马上任,位居新松机器人总裁之职。这位逐渐被业内外人士所熟悉的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领军人物,终于在他开始追逐机器人理想17 年之后,得以真正拥有了一个机器人事业的大舞台
中国人不可能做得出好的机器人!这种外国人不相信、中国人不自信的偏见,或者说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才是让曲道奎最为心酸的。我们面对的都是一些国内知名企业。他们听说中国人自己做出了机器人都直笑话:你们能造机器人?曲道奎回忆说,甚至有客户放出这样的狠话:你不要谈了,就是白给我产品我也不敢用。
这是一场不对等的竞争、实力相差悬殊的竞争。新松面对的是在市场经济中征战了百年的跨国公司。竞争没有规则,一切皆以成败论英雄。这就是今天新松面对的客观环境。没有人理会所谓的竞争公平与否,所有的眼泪、哀叹都将被竞争的咆哮声淹没;所有的退缩、胆怯、逃避都将被无情竞争的车轮碾得粉碎;所有寄希望于竞争对手发慈悲和拉兄弟一把的想法都是幻想。若想成功,我们只能比对手做得更好、更快。就像羚羊与狮子赛跑,要么比狮子跑得更快,要么被狮子吃掉。我们只有努力地奔跑。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加油!
曲道奎崇尚的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他的《战争论》中有一段富有人情味的论述,让冰冷的战场给人温暖。克氏说:当将军看到他的士兵背负着沉重的作战行囊在泥泞的风雨中前进,甚至冒着枪林弹雨勇猛向前冲锋时,不要忘了一旦取得战争胜利、赢得和平,要用胜利的成果奖赏那些付出了代价的士兵。按照克氏的这一理论,新松的效益应该让付出心血的新松人有所分享。
这天,曲道奎和往常一样出差回来,由机场直奔公司总部。沿着金辉大道,曲道奎无意中发现新松总部两侧不远处的两座大厦,分别竖起两家外国机器人公司巨大的广告牌,是号称世界机器人四大家族中的两家企业标志logo,格外醒目。他指着大牌子,对几位公司高管说:瞧!对手来到家门口了,我们怎么办?
在新松公司办公楼前的停车场上,细心人会发现老总们的车牌号很特别,都是1545。所不同的是每个人把自己姓的第一个字母嵌入车牌号中间。这有什么讲究?曲道奎解释说:1545 是五岳之首泰山的海拔高度。在五岳中,泰山的高度并不是最高。选择泰山,我们要的不是最高,是追求至尊。
曲道奎是个极要脸面的人,爱惜声誉胜过生命,也从来没遇到过这种窝囊事。两次上市都没成功,一世英名全给毁了。抛开个人荣辱不算,新松公司呢?新松公司的名誉不能栽到我曲道奎手里,那是多少人的心血付出才有了今天的新松!
中国现在不缺富人,缺乏的是具有科技含量的富人。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中国人,大富豪不少。但是,有几个是靠科技发明致富的?多是靠房地产开发、挖煤挖矿或者外来产品的制造商。这种富人越多,人民的生活成本就越高,幸福指数则越低。
华为搞房地产了吗?肯定没搞。我比较欣赏任正非。自己有真正的目标、价值观,知道企业要做什么。一个企业要为社会、为人类的发展长河注入源泉。这是一个企业的真价值。我觉得华为确实是中国企业应该学习的。
他这一生科研成果几次清零,到德国留学,他把原来的都放下了,从头再来;回来后,他专注技术应用、市场开发,等于从头做起;这次从所里出来,带着研发部做公司,又是一次清零。他说,仔细想想,人生一辈子免不了拿起来放下放下拿起来。人生就是一种多项选择的过程。集体下海是大家面临着命运与未来的一次选择。其实,人生是一条有很多岔道的路,需要不停地做选择。勇敢地拿起来,再勇敢地放下,不同的选择会造就出完全不一样的人生。有时,放弃一些拥有和优势,我们会立刻拥有一次再去选择、再得到新的机会,可能得到的会更多。
2014 年的最后一个夜晚,中央电视台以一场独特的视觉盛宴把一年一度的辞旧迎新推向高潮。在一号演播大厅里,由中国科学院、中央电视台共同发起,联合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年度科技创新人物颁奖典礼隆重举行。这是科技领域里的巅峰盛会。中国科学院林惠民院士揭晓了第一位科技创新人物:他带领的团队创造了中国机器人发展史上的108 项第一,研发的机器人遍布全球15 个国家。2014 年,他首创了40 吨重载双移动机器人系统,又以20 千克大负载真空机器人领先全球。他和他的团队用满满的创新自信,书写着中国机器人发展的新篇章。他就是: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总裁曲道奎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