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纳米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第2版)

書城自編碼: 295016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工業技術電子/通信
作 者: 张汝京 等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452331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1-01
版次: 2 印次: 1
頁數/字數: 471/744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64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反操纵心理学:夺回人生主导权 拒绝被操纵
《 反操纵心理学:夺回人生主导权 拒绝被操纵 》

售價:NT$ 249.0
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修订版)(师承钱锺书先生,比较文学入门,体量小但内容丰,案例文笔皆精彩)
《 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修订版)(师承钱锺书先生,比较文学入门,体量小但内容丰,案例文笔皆精彩) 》

售價:NT$ 199.0
牛津立法研究手册
《 牛津立法研究手册 》

售價:NT$ 1630.0
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 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

售價:NT$ 290.0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售價:NT$ 340.0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修订版)
《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290.0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售價:NT$ 345.0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售價:NT$ 29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735
《 光学原理——光的传播、干涉和衍射的电磁理论(第7版) 》
+

NT$ 656
《 半导体制造技术 》
+

NT$ 656
《 基于运算放大器和模拟集成电路的电路设计 》
+

NT$ 730
《 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可靠性及评价方法 》
編輯推薦: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生产工艺,从微米级到纳米级发生了许多根本上的变化。甚至,从45nm缩小至28nm(以及更小的线宽)也必须使用许多新的生产观念和技术。张汝京先生是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成长起来的领军人物,见证了几个技术世代的兴起与淘汰。他本人有着深厚的学术根基,以及丰富的产业经验,其带领的团队是多年来在*半导体代工厂一线工作的科研人员,掌握了业界领先的制造工艺。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以及从产业出发的独特技术视角,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启发和帮助。
內容簡介:
本书共19章,涵盖先进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史,集成电路制造流程、介电薄膜、金属化、光刻、刻蚀、表面清洁与湿法刻蚀、掺杂、化学机械平坦化,器件参数与工艺相关性,DFM(Design for Manufacturing),集成电路检测与分析、集成电路的可靠性,生产控制,良率提升,芯片测试与芯片封装等内容。
再版时加强了半导体器件方面的内容,增加了先进的FinFET、3D NAND存储器、CMOS图像传感器以及无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与工艺等内容。
關於作者:
张汝京Richard Chang,194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毕业于台湾大学机械工程学系,于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工程科学硕士学位,并在南方卫理公会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德州仪器工作20年。他成功地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及中国台湾地区创建并管理10个集成电路工厂的技术开发及运营。1997年加入世大集成电路(WSMC)并出任总裁。2000年4月创办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并担任总裁。2012年创立昇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并出任总裁,主要经营LED等及其配套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测试与封装等。2014年6月创办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并出任总裁, 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简称02专项)的核心工程4028纳米集成电路制造用300毫米硅片项目。张博士拥有超过30年的半导体芯片研发和制造经验。2005年4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06年获颁中国半导体业领军人物称号。2008年3月,被半导体国际杂志评为2007年度人物并荣获SEMI中国产业卓越贡献奖。2012年成为上海市千人计划专家。2014年于上海成立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从事300毫米高端大硅片的研发、制造与行销。
目錄
目录
第1章半导体器件

1.1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1.2PN结二极管

1.2.1PN结自建电压

1.2.2理想PN结二极管方程

1.3双极型晶体管

1.4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1.4.1线性模型

1.4.2非线性模型

1.4.3阈值电压

1.4.4衬底偏置效应

1.4.5亚阈值电流

1.4.6亚阈值理想因子的推导

1.5CMOS器件面临的挑战

1.6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1.7肖特基势垒栅场效应晶体管

1.8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1.9无结场效应晶体管

1.9.1圆柱体全包围栅无结场效应晶体管突变耗尽层近似器件模型

1.9.2圆柱体全包围栅无结场效应晶体管完整器件模型

1.9.3无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制作

1.10量子阱场效应晶体管

1.11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发展趋势

2.1引言

2.2横向微缩所推动的工艺发展趋势

2.2.1光刻技术

2.2.2沟槽填充技术

2.2.3互连层RC延迟的降低

2.3纵向微缩所推动的工艺发展趋势

2.3.1等效栅氧厚度的微缩

2.3.2源漏工程

2.3.3自对准硅化物工艺

2.4弥补几何微缩的等效扩充

2.4.1高k金属栅

2.4.2载流子迁移率提高技术

2.5展望

参考文献

第3章CMOS逻辑电路及存储器制造流程

3.1逻辑技术及工艺流程

3.1.1引言

3.1.2CMOS工艺流程

3.1.3适用于高k栅介质和金属栅的栅最后形成或置换金属栅

CMOS工艺流程

3.1.4CMOS与鳍式MOSFETFinFET

3.2存储器技术和制造工艺

3.2.1概述

3.2.2DRAM和eDRAM

3.2.3闪存

3.2.4FeRAM

3.2.5PCRAM

3.2.6RRAM

3.2.7MRAM

3.2.83D NAND

3.2.9CMOS图像传感器

3.3无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结构与工艺

参考文献

第4章电介质薄膜沉积工艺

4.1前言

4.2氧化膜氮化膜工艺

4.3栅极电介质薄膜

4.3.1栅极氧化介电层氮氧化硅SiOxNy

4.3.2高k栅极介质

4.4半导体绝缘介质的填充

4.4.1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工艺

4.4.2O3TEOS的亚常压化学气相沉积工艺

4.5超低介电常数薄膜

4.5.1前言

4.5.2RC delay对器件运算速度的影响

4.5.3k为2.7~3.0的低介电常数材料

4.5.4k为2.5的超低介电常数材料

4.5.5刻蚀停止层与铜阻挡层介电常数材料

参考文献

第5章应力工程

5.1简介

5.2源漏区嵌入技术

5.2.1嵌入式锗硅工艺

5.2.2嵌入式碳硅工艺

5.3应力记忆技术

5.3.1SMT技术的分类

5.3.2SMT的工艺流程

5.3.3SMT氮化硅工艺介绍及其发展

5.4双极应力刻蚀阻挡层

5.5应力效应提升技术

参考文献

第6章金属薄膜沉积工艺及金属化


6.1金属栅

6.1.1金属栅极的使用

6.1.2金属栅材料性能的要求

6.2自对准硅化物

6.2.1预清洁处理

6.2.2镍铂合金沉积

6.2.3盖帽层TiN沉积

6.3接触窗薄膜工艺

6.3.1前言

6.3.2主要的问题

6.3.3前处理工艺

6.3.4PVD Ti

6.3.5TiN制程

6.3.6W plug制程

6.4金属互连

6.4.1前言

6.4.2预清洁工艺

6.4.3阻挡层

6.4.4种子层

6.4.5铜化学电镀

6.4.6洗边和退火

6.5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光刻技术

7.1光刻技术简介

7.1.1光刻技术发展历史

7.1.2光刻的基本方法

7.1.3其他图像传递方法

7.2光刻的系统参数

7.2.1波长、数值孔径、像空间介质折射率

7.2.2光刻分辨率的表示

7.3光刻工艺流程

7.4光刻工艺窗口以及图形完整性评价方法

7.4.1曝光能量宽裕度, 归一化图像对数斜率NILS

7.4.2对焦深度找平方法

7.4.3掩膜版误差因子

7.4.4线宽均匀性

7.4.5光刻胶形貌

7.4.6对准、套刻精度

7.4.7缺陷的检测、分类、原理以及排除方法

7.5相干和部分相干成像

7.5.1光刻成像模型,调制传递函数

7.5.2点扩散函数

7.5.3偏振效应

7.5.4掩膜版三维尺寸效应

7.6光刻设备和材料

7.6.1光刻机原理介绍

7.6.2光学像差及其对光刻工艺窗口的影响

7.6.3光刻胶配制原理

7.6.4掩膜版制作介绍

7.7与分辨率相关工艺窗口增强方法

7.7.1离轴照明

7.7.2相移掩膜版

7.7.3亚衍射散射条

7.7.4光学邻近效应修正

7.7.5二重图形技术

7.7.6浸没式光刻

7.7.7极紫外光刻

参考文献

第8章干法刻蚀

8.1引言

8.1.1等离子刻蚀

8.1.2干法刻蚀机的发展

8.1.3干法刻蚀的度量

8.2干法刻蚀建模

8.2.1基本原理模拟

8.2.2经验模型

8.3先进的干法刻蚀反应器

8.3.1泛林半导体

8.3.2东京电子

8.3.3应用材料

8.4干法刻蚀应用

8.4.1浅槽隔离STI刻蚀

8.4.2多晶硅栅刻蚀

8.4.3栅侧墙刻蚀

8.4.4钨接触孔刻蚀

8.4.5铜通孔刻蚀

8.4.6电介质沟槽刻蚀

8.4.7铝垫刻蚀

8.4.8灰化

8.4.9新近出现的刻蚀

8.5先进的刻蚀工艺控制

参考文献

第9章集成电路制造中的污染和清洗技术

9.1IC 制造过程中的污染源

9.2IC污染对器件的影响

9.3晶片的湿法处理概述

9.3.1晶片湿法处理的要求

9.3.2晶片湿法处理的机理

9.3.3晶片湿法处理的范围

9.4晶片表面颗粒去除方法

9.4.1颗粒化学去除

9.4.2颗粒物理去除

9.5制程沉积膜前后清洗

9.6制程光阻清洗

9.7晶片湿法刻蚀技术

9.7.1晶片湿法刻蚀过程原理

9.7.2硅湿法刻蚀

9.7.3氧化硅湿法刻蚀

9.7.4氮化硅湿法刻蚀

9.7.5金属湿法刻蚀

9.8晶背边缘清洗和膜层去除

9.965nm和45nm以下湿法处理难点以及HKMG湿法应用

9.9.1栅极表面预处理

9.9.2叠层栅极: 选择性刻蚀和清洗

9.9.3临时polySi 去除

9.10湿法清洗机台及其冲洗和干燥技术

9.10.1单片旋转喷淋清洗机

9.10.2批旋转喷淋清洗机

9.10.3批浸泡式清洗机

9.11污染清洗中的测量与表征

9.11.1颗粒量测

9.11.2金属离子检测

9.11.3四探针厚度测量

9.11.4椭圆偏光厚度测量

9.11.5其他度量

参考文献

第10章超浅结技术

10.1简介

10.2离子注入

10.3快速热处理工艺

参考文献

第11章化学机械平坦化

11.1引言

11.2浅槽隔离抛光

11.2.1STI CMP的要求和演化

11.2.2氧化铈研磨液的特点

11.2.3固定研磨粒抛光工艺

11.3铜抛光

11.3.1Cu CMP的过程和机理

11.3.2先进工艺对Cu CMP的挑战

11.3.3Cu CMP产生的缺陷

11.4高k金属栅抛光的挑战

11.4.1CMP在高k金属栅形成中的应用

11.4.2ILD0 CMP的方法及使用的研磨液

11.4.3Al CMP的方法及使用的研磨液

11.5GST抛光GST CMP

11.5.1GST CMP的应用

11.5.2GST CMP的挑战

11.6小结

参考文献

第12章器件参数和工艺相关性

12.1MOS电性参数

12.2栅极氧化层制程对MOS电性参数的影响

12.3栅极制程对MOS电性参数的影响

12.4超浅结对MOS电性参数的影响

12.5金属硅化物对MOS电性参数的影响

12.6多重连导线

第13章可制造性设计

13.1介绍

13.2DFM技术和工作流程

13.2.1光刻 DFM

13.2.2Metal1图形的例子

13.3CMP DFM

13.4DFM展望

参考文献

第14章半导体器件失效分析

14.1失效分析概论

14.1.1失效分析基本原则

14.1.2失效分析流程

14.2失效分析技术

14.2.1封装器件的分析技术

14.2.2开封技术

14.2.3失效定位技术

14.2.4样品制备技术

14.2.5微分析技术

14.2.6表面分析技术

14.3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15章集成电路可靠性介绍

15.1热载流子效应 HCI

15.1.1HCI的机理

15.1.2HCI 寿命模型

15.2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NBTI

15.2.1NBTI机理

15.2.2NBTI模型

15.3经时介电层击穿TDDB

15.4电压斜坡Vramp和电流斜坡Jramp测量技术

15.5氧化层击穿寿命预测

15.6电迁移

15.7应力迁移

15.8集成电路可靠性面临的挑战

15.9结论

第16章集成电路测量

16.1测量系统分析

16.1.1准确性和精确性

16.1.2测量系统的分辨力

16.1.3稳定分析

16.1.4位置分析

16.1.5变异分析

16.1.6量值的溯源、校准和检定

16.2原子力显微镜

16.2.1仪器结构

16.2.2工作模式

16.3扫描电子显微镜

16.4椭圆偏振光谱仪

16.5统计过程控制

16.5.1统计控制图

16.5.2过程能力指数

16.5.3统计过程控制在集成电路生产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7章良率改善

17.1良率改善介绍

17.1.1关于良率的基础知识

17.1.2失效机制

17.1.3良率学习体系

17.2用于良率提高的分析方法

17.2.1基本图表在良率分析中的应用

17.2.2常用的分析方法

17.2.3系统化的良率分析方法

第18章测试工程

18.1测试硬件和程序

18.1.1测试硬件

18.1.2测试程序

18.1.3缺陷、失效和故障

18.2储存器测试

18.2.1储存器测试流程

18.2.2测试图形

18.2.3故障模型

18.2.4冗余设计与激光修复

18.2.5储存器可测性设计

18.2.6老化与测试

18.3IDDQ测试

18.3.1IDDQ测试和失效分析

18.3.2IDDQ测试与可靠性

18.4数字逻辑测试

18.5可测性设计

18.5.1扫描测试

18.5.2内建自测试

参考文献

第19章芯片封装

19.1传统的芯片封装制造工艺

19.1.1减薄(Back Grind)

19.1.2贴膜(Wafer Mount)

19.1.3划片(Wafer Saw)

19.1.4贴片Die Attach

19.1.5银胶烘焙Epoxy Curing

19.1.6打线键合Wire Bond

19.1.7塑封成型压模成型,Mold

19.1.8塑封后烘焙(Post Mold
Curing)

19.1.9除渣及电镀(Deflash and
Plating)

19.1.10电镀后烘焙(Post Plating
Baking)

19.1.11切筋整脚成型(TrimFrom)

19.2大电流的功率器件需用铝线键合工艺取代金线键合工艺

19.3QFN的封装与传统封装的不同点

19.4铜线键合工艺取代金线工艺

19.5立体封装3D Package形式简介

19.5.1覆晶式封装(FlipChip BGA)

19.5.2堆叠式封装(Stack Multichip package)

19.5.3芯片覆晶式级封装(WLCSP)

19.5.4芯片级堆叠式封装(TSV package)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再版前言
在20世纪40年代,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先贤们发明了晶体管; 到了20世纪50年代,德州仪器公司和仙童公司的科技大师们分别发明并推展了集成电器的生产技术; 至20世纪6070年代,大规模生产半导体器件的技术在美国、欧洲及亚洲也蓬勃发展开来; 20世纪80年代迄今,超大型集成电路的设计和生产工艺继续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几乎按着摩尔定律不断地加大半导体器件的集成度,而超大型芯片在线宽CD上也以倍数的形式进行着细微化。自2000年起集成电路的线宽也从微米级进入了纳米级。2010年起我国先进的半导体生产工艺也从45nm延伸至28nm以及更小的线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生产工艺,从微米级到纳米级发生了许多根本的变化。甚至,从45nm缩小至28nm以及更小的线宽也必须使用许多新的生产观念和技术。清华大学的王志华教授于2010年就提议由国内熟悉这类工艺的学者、专家、工程师们共同编撰一本较为先进的半导体工艺教科书,同时也可以供半导体厂的工作人员作为参考资料之用,内容要包含45nm、32nm至28nm或更细微化的工艺技术。本人非常荣幸有机会来邀请国内该领域的部分学者、专家和工程师们共同编写这本书。本书的初稿是用英文写作的,国内学校的许多老师和半导体业界的先贤、朋友们希望我们能用中文发行这本书,好让更多的研究所学生、工程师及科研同行更容易阅读并使用本书。我们接着邀请清华大学的教授、老师们将全书翻译成中文,同时也与各方联系取得引用外部资料的许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也帮我们进行编辑加工。几经审稿、改订,本书的第一版历时四年多终于完成编写工作!本书共分19章,涵盖先进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史,集成电路制造流程、介电薄膜、金属化、光刻、刻蚀、表面清洁与湿法刻蚀、掺杂、化学机械平坦化、器件参数与工艺相关性,DFMDesign for Manufacturing、集成电路检测与分析、集成电路的可靠性、生产控制、良率提升、芯片测试与芯片封装等项目和课题。我们在此要特别感谢每一章的作者,他们将所知道的最新技术和他们实际工作的经验,尽力地在书中向我们科技界的朋友们一一阐述,也感谢他们为发展祖国的集成电路科技和协助提升同行朋友们的工艺水平做出的贡献!我们在此特别提名感谢各位作者。第1章半导体器件由肖德元、张汝京与陈昱升撰写; 第2章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发展趋势由卢炯平撰写; 第3章CMOS逻辑电路及存储器制造流程由季明华、梅绍宁、陈俊、霍宗亮、肖德元与张汝京撰写; 第4章电介质薄膜沉积工艺由向阳辉、何有丰、荆学珍与周鸣撰写; 第5章应力工程由卢炯平撰写; 第6章金属薄膜沉积工艺及金属化由杨瑞鹏、何伟业与聂佳相撰写; 第7章光刻技术由伍强、时雪龙、顾一鸣与刘庆炜撰写; 第8章干法刻蚀由张海洋与刘勇撰写; 第9章集成电路制造中的污染和清洗技术由刘焕新撰写; 第10章超浅结技术由卢炯平撰写; 第11章化学机械平坦化由陈枫、刘东升与蒋莉撰写; 第12章器件参数和工艺相关性由陈昱升撰写; 第13章可制造性设计由张立夫撰写; 第14章半导体器件失效分析由郭志蓉与牛崇实撰写; 第15章集成电路可靠性介绍由吴启熙与郭强撰写; 第16章集成电路测量由高强与陈寰撰写;第17章良率改善由范良孚撰写; 第18章测试工程由林山本撰写; 第19章芯片封装由严大生等撰写。若不是以上各位学者、专家和朋友们的撰写、审稿和改正,全心全力的投入带来宝贵的成果,这本书将无法完成!也感谢中芯国际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提供的许多非常宝贵的协助!半导体技术,特别是集成电路技术日新月异。本书自2014年6月出版发行,受到国内从事半导体产业的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研究生与教师的普遍欢迎,他们提出了许多有益意见与建议,希望本书能够再版。借此机会向他们一并表示感谢!再版时我们加强了半导体器件方面内容,增加了先进的FinFET、3D NAND存储器、CMOS图像传感器以及无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与工艺等内容。我们也要再次感谢清华大学的各位老师王志华教授、李铁夫、杨轶博士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自始至终的鼓励、支持和鼎力相助,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这本书才能完成并展现在广大读者的面前!希望这本书能够以实际资料来支持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学者、专家、技术工作者和研究生们独有的创新和发明,让我们的半导体产业与日俱进,从制造到创造,再创华夏辉煌盛世!
张汝京敬上2016年10月于上海


第3章CMOS逻辑电路及存储器制造流程
CMOS逻辑电路的制造技术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半导体工业的基础。在3.1节将会描述现代CMOS逻辑制造流程,用以制造NMOS和PMOS晶体管。现今,典型的CMOS制造工艺会添加一些额外的流程模块来实现多器件阈值电压Vt,例如不同栅氧厚度的IO晶体管、高压晶体管、用于DRAM的电容、用于闪存flash memory的浮栅和用于混合信号应用的电感等。在3.2节,将会简要地介绍不同的存储器技术DRAM、eDRAM、FeRAM、PCRAM、RRAM、MRAM和它们的制造流程。制造流程、晶体管性能、成品率和最终电路产品性能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CMOS和存储器制造流程的知识不仅对加工工程师和器件工程师十分必要,对电路设计和产品工程师也同样重要。3.1逻辑技术及工艺流程3.1.1引言
本节将介绍CMOS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流程的基础知识,重点将放在工艺流程的概要和不同工艺步骤对器件及电路性能的影响上。图3.1显示了一个典型的现代CMOS逻辑芯片以65nm节点为例的结构,包括CMOS晶体管和多层互联[1]。典型的衬底是P型硅或绝缘体上硅SOI,直径为200mm8或300mm12。局部放大图显示出了CMOS晶体管的多晶硅和硅化物栅层叠等细节,由多层铜互连,最上面两层金属较厚,通常被用于制造无源器件电感或电容,顶层的铝层用于制造封装用的键合焊盘。
图3.1现代CMOS逻辑芯片结构示意图
现代CMOS晶体管的主要特征如图3.2所示。在90nm CMOS节点上[2],CMOS 晶体管的特征包括钴多晶硅化物或镍多晶硅化物多晶栅层叠、氮化硅栅介质、多层ONO隔离、浅源漏SD扩展结和镍硅化物SD深结。内部核心逻辑电路的晶体管典型操作电压1~1.3V,其沟道长度更短50~70nm,栅介质更薄25~30,SD扩展结更浅200~300。IO电路的晶体管即是连接芯片外围电路的接口的典型操作电压是1.8V、2.5V或3.3V,相应的其沟道更长100~200nm,栅介质更厚40~70,SD扩展结更深300~500。核心逻辑电路较小的操作电压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小操作功耗。在65nm及45nm CMOS节点,另一个特点是采用了沟道工程[3,4],通过沿晶体管沟道方向施加应力来增强迁移率例如张应力对NMOS中电子的作用和压应力对PMOS中空穴的作用。未来CMOS在32nm及以下的节点还会有新的特点,例如新的高k介质和金属栅层叠[5,6],SiGe SD 对于PMOS,双应变底板,非平面沟道FinFET等。
图3.2CMOS晶体管包括NMOS和PMOS
现代CMOS逻辑工艺流程的顺序如图3.3所示,工艺参数对应于90nm节点。CMOS逻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通常是在P型硅或绝缘体上硅SOI上,直径为200mm8或300mm12。工艺首先形成浅槽隔离STI,然后形成n阱区域对于PMOS晶体管和p阱区域对于NMOS晶体管并分别对阱区域进行选择性注入掺杂。然后为NMOS和PMOS晶体管生长栅氧,接下来形成多晶栅层叠。多晶栅层叠图形化以后形成再氧化,补偿和主隔离结构,接着完成NMOS和PMOS的LDD和源漏注入掺杂。在这之后,沉积一层介质层,通过图形化,刻蚀和钨塞Wplug填充形成接触孔。至此,NMOS和PMOS晶体管已经形成了,这些工艺步骤通常被称为前端制程FEOL。然后通过单镶嵌技术形成第一层铜M1,其他的互连通过双镶嵌技术实现。后端制程BEOL通过重复双镶嵌技术实现多层互连。
图3.3CMOS晶体管和金属互连的制造流程
图3.3中,步骤a~步骤h用于实现CMOS晶体管,称为前端制程FEOL; 步骤i~步骤j用于重复制造多层互联,称为后端制程BEOL。最顶层的两层金属和铝层被用于制造无源器件和键合焊盘,没有在这里进行介绍。3.1.2CMOS工艺流程1. 隔离的形成
浅槽隔离STI的形成如图3.4所示,工艺参数对应于90nm节点。工艺首先对硅衬底进行热氧化被称作初始氧化,initialox,厚度100,然后通过LPCVD的方式沉积一层氮化硅1300。接下来进行光刻,首先旋涂一层光刻胶PR,然后进行紫外线UV曝光,光刻胶通过光刻版被称作AA显影,有源区不会受到紫外线的照射或者说隔离区域将会曝露在紫外光下。在这之后,氮化硅和初始氧化层通过离子干法刻蚀的方法除去,去掉光刻胶后进行Si的刻蚀,露出的氮化硅充当刻蚀的硬掩模,通过离子刻蚀在Si衬底上刻蚀出浅槽5000。当然,掩模材料例如PR一类的软掩模和氮化硅之类的硬掩模必须足够厚,能够经受得住后续对氮化硅、二氧化硅和硅的离子刻蚀。更多有关单步工艺例如光刻、离子刻蚀、LPCVD、HDPCVD等和模块形成特定结构的一组工艺步骤,如隔离、栅、间隔、接触孔、金属互连的细节会在本书的后面作具体介绍。
图3.4浅槽隔离STI形成的图解
在硅槽形成以后,进行氧化已在槽内形成一层衬里,接下来通过CVD的方法在槽内填充氧化物厚度稍微超过槽的深度并且进行快速热退火RTA使CVD沉积的氧化物更加坚硬。在这之后通过化学机械研磨CMP的方式使得表面平坦化,随后去除残余的氮化硅和二氧化硅。接下来,在表面生长一层新的热氧化层被称作牺牲氧化层或SACox。相对于以前的LPCVD沉积氧化物工艺,高离子密度HDPCVD有更好的间隙填充能力,因此被广泛地用于现代CMOS制造工艺例如0.13m节点及更新的技术。2. n阱和p阱的形成n阱和p阱的形成如图3.5所示,包括掩模形成和穿过薄牺牲氧化层SACox的离子注入。n阱和p阱的形成顺序对最终晶体管的性能影响很小。后面会在n阱中形成PMOS,在p阱中形成NMOS,因此,n阱和p阱的离子注入通常是多路径的不同的能量剂量和种类,这些注入不仅用于阱的形成,同时也用于PMOS和NMOS阈值电压Vt的调整和防止穿通。n阱离子注入后使用RTA激活杂质离子推进杂质深度。
图3.5n阱和p阱的形成的图解
3. 栅氧和多晶硅栅的形成双层栅氧和硬掩模栅层叠示意图如图3.6所示。用湿法去掉Sacox以后,通过热氧化生长第一层栅氧为了高质量和低内部缺陷,
图3.6栅氧和栅层叠形成的图解
然后形成打开核心区域的掩模通过使用掩模core,接着浸入到HF溶液中,随后在核心区域通过热氧化的方式生长晶体管的第二层栅氧。注意到IO区域经历了两次氧化,因此正如所期待的,IO晶体管的栅氧要更厚一些。当核心区域和IO区域都已经生长了晶体管以后,沉积多晶硅层和硬掩模层薄的SiON和PECVD二氧化硅。在沉积了栅层叠之后,将硬掩模进行图形化使用掩模poly,并用对多晶硅表面有高选择性的离子刻蚀二氧化硅和SiON,然后去除光刻胶,使用SiON和二氧化硅做硬掩模刻蚀多晶硅。去除SiON 以后,使用氧化炉或快速热氧化RTO形成多晶硅栅层叠侧壁的再氧化30,来对氧化物中的损伤和缺陷进行退火对栅层叠的离子刻蚀可能导致损伤或缺陷。因为栅的形状决定了晶体管沟道的长度,也即决定了CMOS节点中的最小临界尺寸CD,因此它需要硬掩模方案而不是光刻胶图形化方案来对栅层叠进行图形化,以期获得更好的分辨率和一致性。两次栅氧化的结果使得IO晶体管的栅氧较厚没有在这里显示出来而核心晶体管的栅氧较薄。相对于简单的光刻胶图形化方案,硬掩模方案可以获得更好的分辨率和一致性。4. 补偿隔离的形成补偿隔离的形成如图3.7所示。沉积一薄层氮化硅或氮氧硅典型的厚度为50至150,然后进行回刻蚀,在栅的侧壁上形成一薄层隔离。补偿隔离用来隔开由于LDD离子注入为了减弱段沟道效应引起的横向扩散; 对于90nm CMOS节点,这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步骤,但对于65nm和45nm节点,这一步是必要的。在补偿隔离刻蚀后,剩下的氧化层厚度为20,在硅表面保留一层氧化层对于后续每步工艺中的保护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图3.7补偿隔离的形成
补偿隔离可以补偿为了减少段沟道效应而采取的LDD离子注入所引起的横向扩散
5. nLDD和pLDD的形成有选择的对n沟道MOS和p沟道MOS的轻掺杂漏极LDD离子注入如图3.8所示。完成离子注入后,采用尖峰退火技术去除缺陷并激活LDD注入的杂质。nLDD和pLDD离子注入的顺序和尖峰退火或RTA的温度对结果的优化有重要影响,这可以归因于横向的暂态扩散[7]。
图3.8nLDD和pLDD形成的图解
6. 隔离的形成接下来是主隔离的形成,如图3.9所示。沉积四乙基原硅酸盐氧化物Teosoxide,使用Teos前驱的CVD氧化物和氮化硅的复合层,并对四乙基原硅酸盐氧化物和氮化硅进行离子回刻蚀以形成复合主隔离[8]。隔离的形状和材料可以减小晶体管中热载流子的退化[9]。
图3.9隔离形成的图解
n ,p 的源和漏SD的形成如图3.10所示。RTA和尖峰退火被用来去除缺陷并激活在SD注入的杂质。注入的能量和剂量决定了SD的节深并会影响晶体管的性能[10],较浅的源漏节深相对于MOSFET的栅耗尽层宽度将会显著地减小短沟道效应SCE。
7. 自对准多晶硅化物,接触孔和钨塞的形成自对准多晶硅化物,接触孔和钨塞的形成如图3.11所示。在湿法清洁去除有源区AA和多晶硅栅表面的氧化物以后,溅射一薄层200钴Co,紧接着进行第一次RTA 550℃,和硅接触的钴将会发生反应。然后,氧化硅上剩余的没有反应的钴将用SC1溶剂
图3.10源漏形成的图解尖峰退火被用来去除缺陷并激活在SD注入的杂质
图3.11自对准多晶硅化物,接触孔和钨塞形成的图解
去掉,并进行第二次RTA 740℃。因此,有源区和多晶硅栅区域会以自对准的方式形成钴的硅化物,这被称为自对准多晶硅化物工艺[11]。
然后,通过沉积氮氧硅150和磷硅玻璃PSG,5.5k形成多金属介质PMD,并使用CMP进行平坦化。沉积一层CVD氧化物Teosoxide用来密封PSG。然后形成打开接触孔的掩模掩模CT,随后刻蚀接触孔上的PSG和SiN。接下来溅射Ti 150和TiN 50,用CVD法沉积钨W,3k并用RTA700℃进行退火。Ti层对于减小接触电阻十分重要,侧壁上覆盖的TiN用以保证W填充工艺的完整性[12],使得填充到接触孔中的W没有空隙。对钨表面进行抛光使用CMP直到露出Teosoxid表面,此时接触孔内的钨塞就形成了。8. 金属1的形成单镶嵌这之后沉积金属间介质层IMD,例如SiCN(300)含碳低k PECVD氧化硅(2k)和Teosoxide(250,并进行图形化使用掩模metal1和氧化物刻蚀。IMD1层主要是为了良好的密封和覆盖更加多孔的低k介质。然后沉积TaTaN和铜种子层,随后填充铜通过ECP法并用CMP进行平坦化。金属1互连就形成了。这是单镶嵌技术[13],见图3.12。
图3.12通过单镶嵌技术实现金属1的图解
9. 通孔1和金属2的形成双镶嵌通孔1和金属2互连的形成是通过先通孔双镶嵌工艺[13]实现的,如图3.13所示。首先沉积IMD2层例如SiCN 500,含碳低k PECVD氧化硅黑金刚石6k,然后形成通孔1的图形并进行刻蚀。多层的IMD1主要是为了良好的密封和覆盖更加多孔的低k介质。然后在通孔中填充BARC 为了平坦化并沉积一层LTO。随后形成金属2的图形并可使氧化物。去除BARC并清洗后,沉积TaTaN和Cu种子层,随后进行Cu填充使用ECP法并进行CMP平坦化,这样金属2互连就形成了。这就是双镶嵌工艺[13]。通过重复上述的步骤,可以实现多层互连。
图3.13通过双镶嵌工艺实现通孔1和金属2的图解
3.1.3适用于高k栅介质和金属栅的栅最后形成或置换
金属栅CMOS工艺流程
CMOS逻辑产品工艺流程是制造32nm或更早工艺节点的主导工艺流程,如图3.14中左边所示。随着CMOS工艺特征尺寸继续按比例缩小到28nm及更小时,需要采用能够减少栅极漏电流和栅极电阻的高k栅介质层和金属栅电极以提高器件速度。这些新功能通过采用栅最后形成或置换金属栅Replacement MetalGate,RMG工艺成功地整合到CMOS制造工艺流程当中[14,15],它类似于栅先形成的常规CMOS工艺流程,只是在SD结形成后,多晶硅栅极材料被移除并且被沉积的高k介质层和金属层所取代。以这种方式,可以降低高k材料的总热预算,提高高k栅介质层的可靠性。 RMG形成之后,继续常规的流程,如接触电极,金属硅化物接触区域内形成的和钨插栓工艺流程。继续完成后段工艺流程,形成第1层铜M1单镶嵌和互连双镶嵌结构。
3.1.4CMOS与鳍式MOSFETFinFET伴随着CMOS器件工艺特征尺寸持续地按比例缩小到14nm及以下技术节点以后,通过采用三维器件结构,从垂直方向进一步增大沟道宽度,进而增加沟道电流。这种具有垂直方向沟道的新颖三维晶体管被称为鳍式场效应晶体管或FinFET[16,17]。目前成熟的14nm节点制造工艺,在单一方向,晶圆上组成沟道的鳍片薄而长,宽为7~15nm,高为15~30nm,重复间距为40~60nm。图3.15给出鳍式场效应晶体管集成制造工艺流程,采用了间隔墙双重图案化技术来形成鳍片并采用RMG流程来形成高k介质与金属栅极。
图3.14高k栅介质和金属栅电极特性,通过采用后形成栅Gatelast或置换金属栅极RMG工艺,已成功地整合到CMOS工艺流程当中,其中多晶硅担任虚拟栅的作用,在SD结形成之后被除去,被沉积的高k电介质层和金属层所取代
图3.15随着CMOS持续缩小到14nm以下技术节点以后,可以通过在垂直方向形成沟道来增强沟道电流,形成所谓的FinFET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其中在目前14nm工艺节点,采用了间隔墙双重图案化技术来形成鳍片。鳍片宽为7~15nm,高为15~30nm,重复间距为40~60nm
3.2存储器技术和制造工艺3.2.1概述
在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消费电子和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中,半导体存储器技术占有一席之地。存储器的类别包括动态随机读取存储器DRAM、静态随机读取存储器SRAM、非易失性存储器NVM或者闪存Flash。当传统的CMOS技术在65nm及以后的节点面临速度与功耗的折中时,应变工程和新型叠栅材料高k和金属栅可以将CMOS技术扩展到32nm以及以后的节点。然而在接近32nm节点时,高层次的集成度导致在功耗密度增加时速度却没有提升。有一种方法可以在系统层面降低功耗和提升速度,那就是将存储器和逻辑芯片集成在一起构成片上系统SoC。有趣的是,DRAM和闪存基于单元电容、选择晶体管和存储单元的尺寸缩小却导致了日益复杂化的工艺流程与CMOS基准的偏差。因此,如果基于当前的CMOS与存储器集成技术,要实现存储与逻辑集成在SoC上的应用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幸运的是,最近在集成领域有一些非常重大的进展,比如铁电材料如PZT PbZrxTixO3,SBTSrBi2Ta2O9,BTOBi4Ti3O12体系,结构相变如GST硫化物合金,电阻开关如perovskite氧化物SrTiO3,SrZrO3 SZO,PCMO,PZTO等,过渡金属氧化物如NiO,CuO,WO,TiON,ZrO,FeO等,以及加速铁电存储器FRAM发展出的旋转隧道结如MgO基的磁性隧道结、相变存储器 PCRAM、电阻存储器 RRAM和磁性存储器 MRAM等。另外,这些各式各样的存储器在CMOS后端线的集成与前端线流程完全兼容。因此,不仅这些存储器在将来有希望替代NVM和eDRAM,而且逻辑和存储一起都可以很容易被集成到MOS基准上。本节会依次回顾存储器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和工艺流程,接下来将分析CMOS逻辑和存储器的集成使得32nm及以后技术节点时实现高性能低功耗的SOC成为可能。3.2.2DRAM和eDRAMDRAM是精密计算系统中的一个关键存储器,并且在尺寸缩小和高级芯片设计的推动下向高速度、高密度和低功耗的方向发展。尽管DRAM的数据传输速度已达到极限并且远远低于当前最新科技水平的微处理器,但它仍然是目前系统存储器中的主流力量。基于深槽电容单元或堆栈电容单元有两种最主要的DRAM技术[14,15]。图3.16说明了在CMOS基准上添加深槽电容与堆栈电容流程来形成DRAM的工艺流程。堆栈单元在CMOS晶体管之后形成,主要应用于独立的高密度DRAM。深槽单元可以在CMOS晶体管构建之前形成,更适合嵌入式DRAM与逻辑的集成。然而,深槽工艺造价很高,同时在深槽周围可能会形成缺陷。图3.17展示了一个DRAM单元的深槽和传输晶体管的横截面[16]。
图3.16带有深槽电容和堆栈电容单元的DRAM的工艺流程
图3.17带有深槽电容和镍硅化传输晶体管的嵌入式DRAM的截面图
浮体单元是相当有前景的一种结构,它通过将信号电荷存储在浮体上,产生或高或低开关电压和源漏电流代表数字1或0。这种浮体单元结构已经在90nm技术节点下成功地应用于SOI和小单元尺寸4F2的体硅,可无损读取操作,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保存时间。写操作可以基于接触电离电流或者GIDL写1时以及前向偏置结写0时。因为结处漏电的缘故,SOI上FBCDRAM的潜在记忆时间要比在体硅上的久一些。整个制造流程和标准的CMOS完全兼容,更加适合eDRAM应用。基于SOI的浮体结构的DRAM如图3.18所示。
图3.18基于SOI的浮体结构的DRAM示意图
通过存储在浮体上的电荷调制沟道电流来表示1或0
3.2.3闪存闪存[20~22]自1990年以来就作为主流NVM被迅速推动发展,这也归结于数据非易失性存储、高速编程擦写、高度集成等方面快速增长的需求。闪存是基于传统的多层浮栅结构比如MOSFET的多层栅介质,通过存储在浮栅上的电荷来调制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代表数据1和0。写和擦除的操作就简单对应为浮栅上电荷的增加和去除。目前的闪存大体有NOR与NAND两种结构,它们的集成度已达到Gb量级,但局限也非常明显,比如高操作电压10V,慢擦写速度1ms和较差的耐久性105[21]。目前的NAND市场已经超越了DRAM在2006年时的市场容量。图3.19说明了一种典型双浮栅单元被称作ETox单元的工艺流程。这种浮栅单元ETox的尺寸很难降到45nm节点,特别是由于浮栅的缘故导致相邻单元之间的干扰随尺寸减小而增大。图3.20展示了最新的进展[22],包括SONOS单元、电荷陷阱式TANOS单元、带隙工程SONOS单元等,其中带隙工程SONOS单元中,氮化层是用作电荷陷阱的代替ETox单元中的浮栅。
图3.19一种典型的浮栅ETox闪存的工艺流程
图3.20传统浮栅单元的示意图
3.2.4FeRAMFeRAM[23~27]基于电容中的铁电极化,相对于传统的浮栅闪存有低功耗、低操作电压1V、高写寿命1012和编程快10年,小单元尺寸6F2,快速读取30ns和好的耐久性1014。这个成果正积极展开工业化并且在取代DRAM、SRAM和Flash上展现了很好的前景。MJT的处理流程如图3.29所示。
图3.27读模式和写模式下的场开关MRAM单元
磁性隧道结中磁场层如小图所示
图3.28写操作模式下的转矩MRAM分析
图3.29CMOS后端制程中MTJ的工艺流程
3.2.83D NAND
自1984年日本东芝公司提出快速闪存存储器的概念以来,平面闪存技术经历了长达30年的快速发展时期。一方面,为了降低成本,存储单元的尺寸持续缩小。但随着闪存技术进入1xnm技术节点,闪存单元的耐久性和数据保持特性急剧退化,存储单元之间的耦合不断增大,工艺稳定性和良率控制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从技术上限制了闪存单元的进一步按比例缩小。另一方面,代替传统的浮栅闪存存储器,通过按比例缩小的方式实现高密度集成,寻找更高密度阵列架构的努力从未停止,三维存储器的概念应运而生。2001年,Tohoku大学的T.Endoh等人在IEDM上首先报道了基于多晶硅浮栅存储层的堆叠环形栅的闪存概念[54],2006年,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的S.M.Jung在IEDM上报道了基于电荷俘获存储概念的双层闪存阵列的堆叠结构[55]。但直到2007年日本东芝公司的H.Tanaka在VLSI会议上报道了BiCSBitCost Scalable NAND闪存结构[56],三维存储器的研发真正成为各大存储器公司和科研院所的重要研发方向。之后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先后提出了TCATTerabit Cell Array Transistor [57]、VSAT VerticalStackedArrayTransistor [58]和VGNANDVertical Gate NAND结构[59],日本东芝公司提出了PBiCSPipe BiCS结构[60],韩国海力士半导体公司提出了STArT结构[61],台湾旺宏公司也提出了自己的VG NAND结构[62],这些结构均采用了电荷俘获存储charge trapping的概念; 美国美光公司和韩国海力士公司也提出了基于多晶硅浮栅存储层的三维存储器结构。各研究机构与公司开发的不同架构三维存储器如图3.30所示。
图3.30各研究机构与公司开发的不同架构三维存储器
图3.31基于电荷捕获闪存无结薄膜晶体管,镶嵌金属栅的三维垂直堆栈VNAND闪存器件结构示意图
对于这些不同架构的存储器来说,按照存储层的材料可以分为三维浮栅存储器和三维电荷俘获存储器。前者主要由美国美光公司推介,在2015年底完成了技术上的准备,由于采用多晶硅浮栅作为存储层,存储单元面积更大,在实现更多层存储单元层叠时工艺难度较大,因此主要是通过把外围电路置于存储阵列下面来实现面积的缩减。对于三维电荷俘获存储器,又可以划分为垂直栅型和垂直沟道型。台湾旺宏公司推出的基于垂直栅结构的三维电荷俘获闪存结构,工艺上要难于垂直沟道型,一直未见其宣告量产。垂直沟道型三维电荷俘获存储器是最早实现大规模量产的闪存产品,2013年8月,三星电子公司推出了第一代24层的三维垂直沟道型电荷俘获三维存储器,2014年7月推出了第二代32层128Gb产品,2015年推出了48层256Gb的产品。事实上,三星电子公司的垂直沟道型三维电荷俘获存储器单元也是基于无结场效应晶体管结构,如图3.31所示。该芯片具有24层堆叠的字线WL。除最底层的单元选择晶体管为常规反型工作模式,其余每个字单元晶体管均为基于电荷捕获闪存无结薄膜晶体管JL Charge Trap Flash Thinfilm Transistor, JLCTF TFT。该器件关闭时要求多晶硅薄膜沟道管状处于全耗尽状态; 因此,多晶硅薄膜厚度TCH要尽量薄。此外,进一步增加存储单元密度的强劲需求,也在不断推动缩小多晶硅薄膜沟道TCH。与工作在反型模式IM的器件相比,该产品表现出更优异的性能,可提供更快速的写入擦除P E速度,更大的内存窗口12V和更好的耐力>104次; 在150C测试条件下,还具有优良的10年数据保留能力。更为出色的是该器件开关电流比大于108,同时具备非常陡峭的亚阈值摆幅SS[63]。
目前,各个存储器公司也相继发布了各自的闪存量产计划。相比于三维浮栅闪存,三维电荷俘获闪存具有更好的器件可靠性,垂直沟道型三维电荷俘获存储器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最主流的三维存储器,为了抢占市场有利地位,各大公司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图3.32为垂直沟道型三维电荷俘获存储器单元与能带结构示意图。
图3.32垂直沟道型三维电荷俘获存储器单元与能带结构示意图
垂直沟道型三维电荷俘获闪存的关键技术是超深孔刻蚀和高质量薄膜工艺。32层的超深孔深宽比接近30∶1,上下孔的直径差异要求小于10~20nm。栅介质多层薄膜不仅要求顶层和底层的厚度基本一致,对组份均匀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沟道材料一般为多晶硅薄膜,要求具有很好的结晶度和较大的晶粒,同时还需要与栅介质之间有低缺陷密度的界面。作为一种电荷俘获存储器,存储单元之间几乎没有耦合效应。编程和擦除操作分别使用了电子和空穴的FN隧穿。为了提高擦除速度,隧穿层通常会使用基于氧化硅和氮氧化硅材料的叠层结构。存储层一般是以氮化硅为主的高陷阱密度材料。为了降低栅反向注入,阻挡层则会使用氧化硅或氧化铝等材料。垂直沟道型三维电荷俘获闪存可靠性方面的最大挑战是电子和空穴在存储层中的横向扩散,随着三星电子公司推出产品,在存储材料方面的技术瓶颈已经获得了突破。
3.2.9CMOS图像传感器
CIS英文全名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mage Sensor,中文意思是互补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CMOS图像传感器虽然与传统的CMOS电路的用途不同,但整个晶圆制造环节基本上仍采用CMOS工艺,只是将纯粹逻辑运算功能变为接收外界光线后转变为电信号并传递出去,因而具有CMOS的基本特点和优势。不同于被动像素传感器Passive Pixel Sensor,CIS是带有信号放大电路的主动像素传感器Active Pixel Sensor。在目前最典型的4Transistor Pixel Photodiode像素光电二极管设计中,我们通过四个阶段来完成一次光电信号的收集和传递见图3.33: 第一步打开Tx和Rx晶体管,对光电二极管做放电预处理; 第二步关闭Tx和Rx,通过光电效应让光电二极管充分收集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 第三步打开Rx,让Floating Diffusion释放残余电荷; 第四步关闭Rx并打开Tx,让光电子从Photodiode抽取到Floating Diffusion中,最后就可以通过Sx将电荷转换成电压进行放大以提高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并通过Rs做选择性输出[64, 65]。
随着图像传感器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及市场对图像品质要求不断提高,CIS技术已从传统的FSIFrontside Illumination过渡到当下主流的BSI Backside Illumination 见图3.34。在完成传感器所有制程后不包括PAD connection,就可以进入后端BSI制程[66, 67]。其主要步骤如下:
图3.334T CIS像素单元工作模型
图3.34FSI & BSI CIS光通路对比
Typical BSI Image Sensor Flow:
a. Sensor wafer ready
 Finish the process after top metal and bonding film formation, without PAD;
b. Carrier wafer ready
 Ready Bonding mark and bonding film formation;
c. Bonding & Alloy;
d. Silicon Thinning;
e. Backside metal grid formation;
f. Backside silicon open;
g. Backside PAD out;
h. Color filter formation;
i. Micro lense formation;
近年来,在传统BSI产品上又发展出堆叠型BSI技术,其设计理念是将原来在一个芯片内的Pixel和Logic区域,分别用单片晶圆来完成,通过键和技术将Pixel和Logic晶圆结合起来后,引入小尺寸TSV技术将Pixel晶圆金属层和Logic晶圆金属层连接起来。其主要步骤如下:
Typical Stack BSI Image Sensor Flow:
a. Sensor wafer ready
 Finish the process after top metal and bonding film formation, without PAD;
b. Logic wafer ready
 Finish the process after top metal and bonding film formation, without PAD;
c. Bonding & Alloy;
d. Silicon Thinning;
e. Backside TSV Open;
f. Backside TSV Cu plating and CMP
g. Backside silicon open;
h. Backside PAD out;
i. Color filter formation;
j. Micro lense formation;
3.3无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结构与工艺
现有的晶体管都是基于PN结或肖特基势垒结而构建的。在未来的几年里,随着CMOS制造技术的进步,器件的沟道长度将小于10nm。在这么短的距离内,为使器件能够工作,将采用非常高的掺杂浓度梯度。进入纳米领域,常规CMOS器件所面临的许多问题都与PN结相关。传统的按比例缩小将不再继续通过制造更小的晶体管而达到器件性能的提高。半导体工业界正努力从器件几何形状、结构以及材料方面寻求新的解决方案。无结场效应器件有可能成为适用于10nm及以下技术节点乃至按比例缩小的终极器件。无结场效应晶体管与传统反型模式MOS晶体管或其他结型晶体管相比有以下优点:①它们与常规CMOS工艺兼容、易于制作; ②它们没有源漏PN结; ③短沟道效应大为减弱; ④由于避开了半导体栅绝缘层粗糙界面对载流子的散射,载流子受到界面散射影响有限,迁移率不会降低; ⑤由于避开了粗糙表面对载流子的散射,器件具备优异的抗噪声能力; ⑥放宽了对降低栅极介电层厚度的严格要求; ⑦无结场效应晶体管属于多数载流子导电器件,靠近漏极的电场强度比常规反型沟道的MOS晶体管要低,因此,器件的性能及可靠性得以提高。一些取代硅作为候选沟道材料包括锗硅、锗、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碳纳米管、石墨烯以及MoS2等二维材料在积极的探索与研究当中,甚至真空沟道也在考虑之列。这一新领域有望突破摩尔定律的藩篱,改变微电子学的面貌。新的后CMOS器件需要集成这些异质半导体或其他高迁移率沟道材料在硅衬底上。集成电路器件工艺与材料学家和工程师们要紧密合作,共同迎接未来新的挑战。常规的CMOS晶体管,从源区至沟道和漏区由两个背靠背的PN结组成,沟道的掺杂类型与其漏极与源极相反。当足够大的电位差施于栅极与源极之间时,电场会在栅氧化层下方的半导体表面感应少子电荷,形成反型沟道; 这时沟道的导电类型与其漏极与源极相同。沟道形成后,MOSFET即可让电流通过,器件工作于反型模式IM。由于栅氧化层与半导体沟道界面的不完整性,载流子受到散射,导致迁移率下降及可靠性降低。进一步地,伴随MOS器件特征尺寸持续不断地按比例缩小,基于PN结的MOS场效应晶体管结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通常需要将一个掺杂浓度为11019cm-3的N型半导体在几纳米范围内转变为浓度为11018cm-3的P型半导体,采用这样超陡峭掺杂浓度梯度是为了避免源漏穿通造成漏电。而这样设计的器件将严重限制器件工艺的热预算。由于掺杂原子的统计分布以及在一定温度下掺杂原子扩散的自然属性,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制作这样超陡峭的PN结变得极困难,造成晶体管阈值电压下降,漏电严重,甚至无法关闭。这是未来半导体制造业难以逾越的障碍[68]。为克服由PN结所构成器件在纳米尺度所面临的障碍,2005年,中芯国际的肖德元等人首次提出一种圆柱体全包围栅无结场效应晶体管GateAllAroundCylindrical Junctionless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GAAC JLT及其制作方法,它属于多数载流子导电器件。[69~71]与传统的MOSFET不同,无结场效应晶体管JLT由源区、沟道、漏区,栅氧化层及栅极组成,从源区至沟道和漏区,其杂质掺杂类型相同,没有PN结,属于多数载流子导电的器件。图3.35描绘了这种简化了的圆柱体全包围栅无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结构透视图和沿沟道及垂直于沟道方向的器件剖面示意图。在SOI衬底上晶体管有一个圆柱体的单晶硅沟道,它与器件的源漏区掺杂类型相同在图中为P型。绝缘体栅介质将整个圆柱体沟道包裹起来,在其上面又包裹金属栅。导电沟道与金属栅之间被绝缘体介质隔离,沟道内的多数载流子空穴在圆柱体沟道体内而非表面由源极达到漏极。通过栅极偏置电压使器件沟道内的多数载流子累积或耗尽,可以调制沟道电导进而控制沟道电流。当栅极偏置电压大到将圆柱体沟道靠近漏极某一截面处的空穴完全耗尽掉,在这种情况下,器件沟道电阻变成准无限大,器件处于关闭状态。由于栅极偏置电压可以从360方向将圆柱体沟道空穴由表及里将其耗尽,这样大大增强了栅极对圆柱体沟道的控制能力,有效地降低了器件的阈值电压。由于避开了不完整的栅氧化层与半导体沟道界面,载流子受到界面散射影响有限,提高了载流子迁移率。此外,无结场效应晶体管属于多数载流子导电器件,沿沟道方向,靠近漏极的电场强度比常规反型沟道的MOS晶体管要来得低,器件的性能及可靠性得以大大提高。
图3.35简化的圆柱体全包围栅无结场效应管器件结构示意图
在SOI衬底上的晶体管圆柱体沟道,与器件的源漏区掺有相同类型的杂质在图中为P型
我们发展了一种栅极将圆柱体沟道全部包围的GAAC JLT全新制作工艺,如图3.36所示。首先,在SOI衬底上对N型与P型沟道分别进行沟道离子注入掺杂,经光刻图形化,刻蚀半导体硅材料层和部分埋入电介质层BOX,形成半导体材料柱和电介质支撑柱; 接
图3.36详细的GAAC JLT器件制作工艺流程图
下来,使用缓冲氧化物蚀刻剂BOE进行埋入电介质层横向蚀刻工艺以选择性地去除显露的底切部分氧化物使电介质支撑柱的中段形成镂空,形成接近立方体形状的硅纳米桥; 经多次氧化与氧化物去除将其圆角化处理,最后在氢气氛围下进行高温退火,形成圆柱体硅纳米线桥; 接下来,在衬底上沉积栅介质层及金属层将中段镂空处圆柱体硅纳米线全部包裹; 经光刻,刻蚀金属层形成金属栅极; 形成绝缘体介质侧墙结构,对圆柱体硅纳米线两端的暴露部分进行与器件沟道掺杂类型相同的离子注入重掺杂,形成源区和漏区,最后源漏区形成镍硅化物以降低接触电阻。无结全包围圆柱形沟道栅晶体管,载流子由源极流经整个圆柱体半导体沟道体内流向漏极,避开了栅氧化层与半导体沟道界面的不完整性,载流子不易受到界面散射的影响,通常其低频噪音比传统MOSFET低五个数量级。在施加热载流子应力后,器件表现出很低的ION退化,具有更高的使用寿命,这归功于载流子流经纳米线的中心以及邻近漏极一侧位置的电场峰值下降[72]。器件具备更高的性能和可靠性以及更强的按比例缩小能力。此外,无结圆柱体全包围栅场效应晶体管与传统的CMOS工艺兼容性较好且极大地简化了器件制造工艺,适合于10nm及以下技术节点CMOS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生产制造。
参考文献
[1]C. Goldberg, et al.Integration of a mechanically reliable 65nm node technology for lowk and ULK interconnects with various substrate and package types. IEEE IITC,2005:3.
[2]D. James.2004The year of 90nm: a review of 90nm devices.IEEE 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nf,2005:15.
[3]S. E. Thompson, et al.Uniaxialprocessinduced strainedSi: extending the CMOS roadmap.IEEE ED, 2006,535:1010.
[4]P. R. Chidambaram, et al.Fundamentals of Si materials properties for successful exploitation of strain engineering in modern CMOS manufacturing.IEEE ED,2006,535:944.
[5]M. Bohr, R. S. Chau, T. Ghani, K. Mistry.The highk solution. IEEE Spectrum,2007:2935.
[6]S. Kawanaka, et al.Advanced CMOS Technology beyond 45nm node.IEEE VLSITSA, 2007:14.
[7]Wang, H.C.H.et al.ArsenicPhosphorus LDD Optimization by Taking Advantage of Phosphorus Transient Enhanced Diffusion for High Voltage InputOutput CMOS Devices.IEEE, ED,2002,491: 6771.
[8]Goss, M.Thornburg, R.The Challenges of Nitride Spacer Processing for a 0.35pm CMOS Technology.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nf and workshop IEEESEMI.1997:228233.
[9]E. Augendre,et al.Thin Lshaped spacers for CMOS devices.2003:219222.
[10]S. Sleva,Y. Taur.The influence of source and drain junction depth on the shortchannel effect in MOSFETs. IEEE ED,2005,5212:2814.
[11]Y. Chen, et al.Manufacturing enhancements for CoSi2 selfaligned silicide at the 0.12m CMOS technology node.IEEE ED, 2003,5010:2120.
[12]S. R. Burgess,K. E. Biichanan, D. C. Butler.Long throw and iPVD liners for Wplug contact and via applications.IEEEISEMI 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nference,2001:98.
[13]R.H. Haveman,J. A. Hutchby.HighPerformance Interconnects: An Integration Overview.Proceedings of the IEEE, 2001:895:586.
[14]Mark T. Bohr, R.S.Chau, T.Ghani, K. Mistry.The Highk Solution.IEEE Spectrum,2007:3035.
[15]A. Veloso, et al.GateLast vs. GateFirst Technology for aggressively scaled EOT LogicRF CMOS.VLSI,2011:34.
[16]K. Ahmed, K. Schuegraf.Transistor Wars: Rival architectures face off in a bid to keep Moores Law al ive.IEEE Spectrum,2011:50.
[17]S. Natarajan, et al.A 14nm Logic Technology Featuring 2ndGeneration FinFET, AirGapped Interconnects, SelfAligned Double Patterning and a 0.0588 um2 SRAM cell size.IEDM,2014: 71.
[18]D. Park, W Lee, B. Ryu.Stack DRAM technologies for the future. VLSITSA, 2006.
[19]W. Mueller, et al.Trench DRAM technologies for the 50nm node and beyond.VLSITSA, 2006.
[20]T. Sanuki, et al.Highdensity and fully compatible embedded DRAM cell with 45nm CMOS technology CMOS6. VLSI Technology,2005:14.
[21]T. Hamamoto, et al.A floatingbody cell fully compatible with 90nm CMOS technology node for a 128Mb SOI DRAM and its scalability.IEEE ED, 2007,543:563.
[22]E. Yoshida, T. Tanaka.A capacitorless 1TDRAM technology using gateinduced drainleakage GIDL current for lowpower and highspeed embedded memory.IEEE Trans Electron Devices,2006,534:692.
[23]R. Ranica, et al.Scaled 1Tbulk devices built with CMOS 90nm technology for lowcost eDRAM applications.VLSI Technology,2005:38.
[24]K.Kim, J.H.Choi, J.Choi, H.Jeong.The fututre of nonvolatile memory.VLSITSA,2005:8894.
[25]R. Annunziata, et al.Phase Change Memory Technology for Embedded Non Volatile Memory Applications for 90nm and Beyond.IEDM Tech. Dig,2009:531534.
[26]C.Lu, T.Lu, R.liu.Nonvolatile memory technologytoday and tomorrow.IFPA,2006:1823.
[27]H.Toyoshima, et al.FeRAM devices and circuit technologies fully compatible with advanced CMOS.CICC,2001:171.
[28]H.Ishiwara.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ferroelectric memories.IEDM,2001:725.
[29]D.J.Jung, et al.Key integration technologies for nanoscale FRAMs. Intl Symp. Application of Ferroelectricity,2007:19.
[30]Y.Nagano, et al. Embedded Ferroelectric memory technology with completely encapsulated H barrier structure.IEEE Semi Manufacturing, 2005,181:49.
[31]Y.Kumura, et al.A SruO3IrO2 top electrode FeRAM with Cu BEOL process for embedded memory of 139nm generation and beyond. ESSDERC,2005:557.
[32]T.W.Noh, et al.A new Ferroelectric material for use in FRAM: Lanthanumsubstitute Bismuth Titanate.Intl Symp Application of Ferroelectricity,2000:237.
[33]A.Sheikholeslami, P.G.Gulak.A survey of ciruite innovations in ferroelectric RAM.IEEE Proceedings, 2007:667.
[34]D. Ha, K. Kim.Recent advances in highdensity phasechange memory PRAM.VLSITSA, 2007.
[35]C. Lam.Phasechange memory.DRC,2007:223.
[36]G. Atwood, R.Bez.Current status of Chalcogenide phase change memory.DRC,2005:29.
[37]S. Lai, T. Lowrey.OUMa 180nm nonvolatile memory cell element technology for stand alone and embedded applications.IEDM, p#36.5.1,2001:803.
[38]A .L. Lacaita, D.I elmini.Reliability issues and scaling projections for phasechange non volatile memories. IEDM, 2007:157.
[39]T. D. Happ, et al.Novel onemask selfheating pillar phasechange mewmory.Symp. VLSI Tech.2006:148.
[40]C.Lin, et al.Resistive switching mechanisms of Vdoped SrZrO3 memory films.IEEE EDL, 2006,279: 27.
[41]X.Chen, N.Wu, A.Ignatiev.Perovskite RRAM devices with metalinsulatorPCMOmetal heterostructures.Tech Sym. NVM,2005:125.
[42]T.Fang, et al.Erase mechanism for Copper oxide resistive switching memory cells with Ni electrode.IEDM, 2006:789.
[43]C.Ho, et al.A highly reliable selfaligned graded oxide Wox resistive memory: conduction mechanism and reliability.Symp. VLSI Tech. 2007:228.
[44]K.Tsunoda, et al.Low power and high speed switching of Tidoped NiO ReRAM under the unipolar voltage source of less than 3v.IEDM,2007:767.
[45]K.Aratani, et al.A novel resistive memory with high scalability and nanosecond switching.IEDM,2007:783.
[46]M.N.Kozicki, M.Park, M.Mirkova.Nanoscale memory elements based on solidstate electrolytes.IEEE Trans Nanotechnology, 2005,43:331.
[47]I.H.Inoue, et al.Strong electron correlation effects in nonvolatile electron memory devices. IEEE Technology Symp. NVM,2005:131.
[48]U.Russo, et al.Conductionfilament switching analysis and selfaccelerated thermal dissolution model for reset in NiObased RRAM.IEDM,2007:775.
[49]S.Ikeda, et al.magnetic tunnel junctions for spintronic memory and beyond.IEEE ED, 2007,545:991.
[50]S.Tehrani.Status and outlook of MRAM memory technology.IEDM, paper#21.6, 2006.
[51]W.J.Gallagher, et al.Recent advances in MRAM technology.Symp. of VLSI technology,2005:72.
[52]K.T.Nam, et al.Switching properties in spin transfer torque MRAM with sub50nm MTJ.NVMTS,2006:49.
[53]U.K. Klostermann, et al.A perpendicular spin torque switching based on MRAM for the 28nm tech node.IEDM,2007:187.
[54]T.Endoh, et al.Novel Ulta high density flash memory with a stackedSurrounding gate TransistorSSGT structured cell .IEDM,2001:33.
[55]S.M.Jung, et al.Three Dimensionally Stacked NAND Flash Memory Technology Using Stacking Single Crystal Si Layers on ILD and TANOS Structure for Beyond 30nm Node.IEDM, 2006.
[56]H.Tanaka, et al.Bit Cost Scalable Technology with Punch and Plug Process for Ultra High Density Flash Memory.VLSI, 2007.
[57]Jaehoon Jang, et al.Vertical Cell Array using TCAT Terabit Cell Array Transistor Technology for Ultra High Density NAND Flash Memory.VLSI, 2009.
[58]Jiyoung Kim, et al.Novel VerticalStackedArrayTransistor VSAT for ultrahighdensity and costeffective NAND Flash memory devices and SSD Solid State Drive.VLSI, 2009.
[59]Wonjoo Kim , et al.MultiLayered Vertical Gate NAND Flash Overcoming Stacking Limit for Terabit Density Storage.VLSI, 2009.
[60]R.Katsumata,et al.Pipeshaped BiCS Flash Memory with 16 Stacked Layers and MultiLevelCell Operation for Ultra High Density Storage Devices.VLSI,2009.
[61]Eunseok Choi, et al.Device Considerations for High Density and Highly Reliable 3D NAND Flash Cell in Near Future.IEDM,2012.
[62]HangTing Lue, et al. A Highly Scalable 8Layer 3D VerticalGate VG TFT NAND Flash Using JunctionFree Buried Channel BESONOS Device.VLSI,2010.
[63]Park KT, Nam S and Kim D et al. 3D 128 GB MLC Vertical Nand Flash Memory With 24Wl Stacked Layers And 50 MbS HighSpeed Programming [J].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2015, 501: 204213.
[64]Junichi Nakamura.Image sensors and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still camaras.Boca Raton:CRC Press.2006:142~153.
[65]PP Lee, RM Guidash, TH Lee.EG StenensActive pixel sensor integrated with a pinned photodiode.United States Patent 6100551.
[66]孙羽,张平,徐江涛,高志远,徐超.一种用于优化小尺寸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满阱容量与量子效率的新型光电二极管结构.半导体学报,2012,3312:1240067.
[67]罗昕.CMOS图像传感器集成电路原理、设计和应用.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68]Andrew R B, Asen A, Jeremy R W.Intrinsic Fluctuations in Sub 10nm DoubleGate MOSFETs Introduced by Discreteness of Charge and Matter[J].IEEE Trans On Nanotechnology, 2002, 14: 195200.
[69]Xiao D Y, Chi M H and Yuan D et al. A novel accumulation mode GAAC FinFET transistor: Device analysis, 3D TCAD simulation and fabrication[J].ECS Trans. 2009, 181: 8388.
[70]肖德元,王曦,俞跃辉,季明华等,一种新型混合晶向积累型圆柱体共包围栅互补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J].科学通报, 2009, 5414: 20512059.
[71]肖德无,张汝京.无结场效应管: 新兴的后CMOS器件研究[J].固体器件研究与进展, 2016,362: 8798.
[72]Park Chan Hoon. Investigation of LowFrequency Noise Behavior After HotCarrier Stress in an nChannel Junctionless Nanowire MOSFET [J]. IEEE EDL, 2012, 3311: 1538.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