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RDI人际关系发展疗法:修复孤独症核心障碍,让干预回归生活
》
售價:NT$
454.0
《
金融科技监管的目标、原则和实践:全球视野下加密货币的监管
》
售價:NT$
505.0
《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研究——深圳地铁6号线工程创新与实践
》
售價:NT$
1010.0
《
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 少年游学 人一生一定要看的博物馆
》
售價:NT$
173.0
《
世界四大博物馆4册套装 卢浮宫大英大都会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青少年游学艺术参观科普书
》
售價:NT$
694.0
《
艺术家之路 塑造插画风格
》
售價:NT$
759.0
《
古乐钩沉(中国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中青年学者文集)
》
售價:NT$
602.0
《
我和抑郁症的3000天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本辑主要由五个专题组成。专题一是当下比较热门的话题,关注技术批判与媒介文化。专题二空间人文学部分,既有对空间综合人文学代表学者博登海默理论的编译,对人文地理学创始人段义孚学术告别演讲的评述,又有对空间人文学研究范式的阐释,还有通过吴江的桥的个案研究对空间人文学的反思。可谓是对从人文学角度进行空间研究的及时回应。专题三文化社会学部分探讨了西方社会学的文化转向,并介绍性地梳理了美国文化社会学以及艺术社会学法国学派的研究状况。专题四围绕视觉艺术和视觉性这两个关键词展开,对凝视第四堵墙画框极少主义等术语和批判范式进行辨析。专题五影视文化批评,关注反乌托邦电影、科幻电影、微电影和恐怖电影的编码与审美生产。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由五个专题组成。专题一关注技术批判与媒介文化;专题二对从人文学角度进行空间研究的及时回应;专题三探讨了西方社会学的文化转向,并介绍性地梳理了美国文化社会学以及艺术社会学法国学派的研究状况;专题四对凝视第四堵墙画框极少主义等术语和批判范式进行辨析;专题五关注反乌托邦电影、科幻电影、微电影和恐怖电影的编码与审美生产。
|
關於作者: |
周宪,男,1954年生于江苏南京,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艺术学院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获哲学硕士;198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戏剧学专业,文学博士。兼任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学学会会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美学、文艺学和文化研究等方面。曾赴韩国、新加坡等国讲学,赴意大利合作研究。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等方面。陶东风,男,1959年生于浙江。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首席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化研究》丛刊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周宪,男,1954年生于江苏南京,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艺术学院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获哲学硕士;198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戏剧学专业,文学博士。兼任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学学会会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美学、文艺学和文化研究等方面。曾赴韩国、新加坡等国讲学,赴意大利合作研究。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等方面。 陶东风,男,1959年生于浙江。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首席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化研究》丛刊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
|
目錄:
|
专题一 技术批判与媒介文化
装置范式【〔美〕阿尔伯特伯格曼 著 程文欢 胡 深 译 郑从容 校】
电视的症候【吴 琼】
手机-人:身体、空间与文化【杨致远】
专题二 空间人文学
空间人文学:技术途径展望【〔美〕戴维J.博登海默 著 马庆凯 钦白兰 吴宗杰 译】
走向多范式的空间综合人文学【张 捷 颜丙金 张宏磊 刘泽华】
空间人文学与吴江的桥【陆 扬】
空间、地方与自然:段义孚告别演说评述【钦白兰 肖红娇 张建民】
专题三 文化社会学
文化转向与文化社会学【郑 震】
美国文化社会学的三副面孔【卢文超】
法国艺术社会学批判【何 蒨】
专题四 视觉艺术与视觉性研究
扩展视域中的凝视【〔英〕诺曼布列逊 著 郑从容 译】
当代艺术的当代性:以成都说唱音乐为例【任 海 著 李 芳 译 肖伟胜 校】
作为画框的第四堵墙与旁观者观看模式的确立【罗成雁】
画框的隐现与艺术观念转折【汤克兵】
极少主义的意义表征与后现代主义批评话语的兴起【周彦华】
专题五 影视文化批评
论反乌托邦电影的意识形态编码【陈 晓】
新媒体时代的偷窥、暴力与谎言论《黑镜》中的数字化生存危机【袁 瑾】
互联网视听媒体与社交媒体的融合谈微电影的体验消费【王燕子】
视觉文化与恐惧、焦虑体验的审美再生产以恐怖电影为例【史修永】
其 他
从文化美学到空间美学【高小康】
图像中的国家欧洲地图传统与明清之际的欧绘亚洲海图【郭 亮】
视觉转向视阈中语图互文嬗变的文化逻辑及当下形态【董希文】
从长歌闭目到惊艳快闪侗族大歌再媒介化批判【杜 安】
|
內容試閱:
|
主编的话
周 宪
《文化研究》第27辑即将面世,作为主编,需履行角色职责唠叨几句话。
文化研究作为一个反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论,进入中国已有20多个年头了。如今,来自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们,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取得了相当可观的业绩。文化研究从西方到东亚,再到汉语文化圈,已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东亚文化研究。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的文化研究参与者们互相切磋,在国际文化研究大背景中的东亚文化研究分支里,我们已经听到了中国文化研究的声音,这一声音越来越引起国际同人的瞩目和关注。
但是,文化研究在中国大陆的地位实际上是相当尴尬的。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确有不少学者热衷于做文化研究,每一年文化研究方面的著述亦可车载斗量。大批的博士和硕士作为这一知识生产的生力军,每年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系统中产出了大量的文化研究学位论文。我说文化研究在中国大陆的尴尬,意思是说它在官方系统(GB系统,学位办学科目录系统等)中至今还没有获得一个正式的名分。既缺少专门的文化研究学术刊物,又没有独立的学科建制。不妨戏言,当下中国大陆,大凡说自己是文化研究学者,其实都不过是业余好事者而已。几个月前,碰巧与上海大学王晓明教授同在香港岭南大学授课,聊起此事,颇感时至今日,文化研究在中国大陆应有一个恰当的学科归属,现在该是它自立门户的时候了。
这本《文化研究》杂志,大抵算得上中国大陆唯一的专于刊布文化研究学术论文的集刊了。尽管一些正规的学术杂志不时也辟有一些文化研究的栏目,总体上说,文化研究由于缺少名分,学术交往和知识生产的情况不尽如人意。作为一个业余好事者,我也在文化研究领域折腾多年,这种尴尬时有感悟,且越来越显著。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思忖,文化研究名分的尴尬恐怕又是它知识特性的真实写照,因为文化研究生来就是反学科、反建制的。一方面,文化研究从来就是不安分的,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与西方现有的知识系统和教育体制处在紧张关系之中,霍尔所领导的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关关停停的曲折历史就是明证。另一方面,文化研究的确也已进入了现代文化和现代大学体制,成为一个重要的知识生产领域,产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思想和著述。在西方大学图书馆,或学术出版社,或学术书店里,文化研究是一个非常醒目的学术大类,其著述品种和产量,其热闹程度,往往远胜于许多传统知识。
文化研究在中国大陆的尴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没有正式的名分对它的发展来说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因为没有太多的学科建制上的束缚和限制,它可以自由地思考;但作为这一领域的知识生产者来说,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情况却时有发生,也给这项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带来一些麻烦和问题。我想,理想的结局是正当的名分要,但又不被体制的惰性所收编,进而永葆其一贯的反思性和批判性特质。
这一期筹划了五个专题。专题一是技术批判与媒介文化,这是一个当下比较热门的话题;专题二是空间人文学,涉及从人文学角度来理解空间问题;专题三是文化社会学,虽说是社会学的一支,但它与文化研究关系最为密切;专题四是艺术中的视觉性问题,讨论造型艺术等艺术领域中的视觉性;最后一个专题是影视批评,它与视觉文化研究也关系密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来稿集萃,反映了文化研究丰富的主题和对多元化的关注。
在我看来,一个杂志其实就是一个学术舞台,最重要的事是不同角色的登场表演。作为编者,我们其实就像是舞台的灯光布景的操纵人员,拉开大幕,打开聚光灯,让各路有志于文化研究学人展示其角色性格和各自的故事。所以,我要感谢各位作者和译者,是你们的出场,使这个杂志变得富有生命力。
2016年酷暑于金陵
|
|